狄仁傑很懂人心,也很擅於觀察。
可在內政方面,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種進步,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到的。
最起碼幾年甚至十幾年之內。
狄仁傑都不可能真正成爲他的左膀右臂。
當然。
李恪現在不缺時間。
他本身的能力非常強,足以讓他得到大量的時間來培養手下。
所以狄仁傑根本不需要著急。
他有大量的時間可以成長。
他對於狄仁傑,也是給予了厚望。
自然希望狄仁傑能夠成爲參天大樹。
最好,能夠超越房玄齡和杜如晦。
畢竟他這個時代,實在是沒有太多的能臣。
或許有一些是天才,只是沒有被發覺出來。
但不可否認的是。
他們沒有站出來。
說明他們的天賦還是不夠好。
畢竟對於那些天才的人來說。
哪怕是這個時代不夠好。
也依然無法阻攔他們展現出自己的天賦。
畢竟那些真正的天才,真正的治世之能臣。
不管是在什麼樣的時代。
都能顯露出光芒。
而不是因爲時代的限制。
就失去了自己的光彩。
至於所謂的隱士?
沒有展現出足夠的能力。
沒有人們交口稱讚。
能夠成爲有名的隱士嗎?
當然不可能。
至於所謂的李白。
雖然他作詩確實是厲害。
但這並不代表他的政治能力就一定很出彩。
或許政治能力出彩,只是他的錯覺而已呢?
他不好多說什麼。
畢竟他也沒見過李白。
如果以後有機會的話。
他倒是想見見李白。
見見這個在華夏曆史上,都名垂千古的大詩人。
如果他真的有能力。
哪怕是禮賢下士。
他也會將李白請回來。
當然。
如果李白真就是不給他面子。
那就沒必要捧他的臭腳了。
他畢竟是帝王。
哪怕是以李白的才能。
哪怕是歷史上最有名的能臣。
也不值得一個帝王去屈尊請求。
如果真的那麼做了。
帝王本身就已經失去了自己的格調。
而這個能臣,也太不懂事了。
如果是真的有能力而沒有情商的話。
那這個人的能力也不會太強。
但凡是真正有能力的治世之能臣。
基本上都會和帝王和平相處。
哪怕對於帝王的一些政策和方法不太擅長。
但也絕對不會駁斥了帝王的面子。
除非是某些事情確實是做的太過分了。
在合適的時候,說合適的話。
這纔是一個聰明人應該做的事情。
魏徵就不是一個聰明人。
但他也不是說真的沒有情商。
只是他的身份,以及大唐朝堂的環境。
都需要這樣的一個人。
並不是說他就真的不怕李世民生氣。
大唐朝堂,需要有一個人能夠站出來,從側面證明李世民的賢明。
魏徵就是這樣一個人。
沒有魏徵。
李世民也不可能在歷史上留下那麼好的名聲。
但李恪不需要這樣的臣子。
他雖然說沒有打算當一個昏君。
但也不可能爲了當一個千古留名的明君。
就放棄屬於自己的生活。
再說了。
哪怕真的是千古一帝。
也照樣有吳栓飛根本不喜歡他。
他不可能做到讓所有人喜歡。
不管怎麼做。
後來的歷史上。
他的名聲都不可能是一面倒的好。
既然如此。
那他爲什麼還要在這件事情上,遷就別人呢?
他只要做好自己,問心無愧就行了。
至於那些人的意見。
他們想說什麼就說唄。
他又不在乎。
他的民衆知道他的賢明就足夠了。
他沒有成爲聖人的打算。
李恪坐在書房裡。
又看了一遍寫好的兩個國家的發展策略。
這纔將兩分方案收起來。
這兩個方案。
他希望永遠沒有拿出來的機會。
這代表著。
wωw?ttκǎ n?¢Ο
房玄齡和狄仁傑在管理方面,確實是非常有能力。
然而這樣的事情。
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房玄齡倒是還好。
畢竟跟在李世民身邊很長時間。
他耳濡目染也學會了不少東西。
這些東西。
就能讓房玄齡很容易就駕馭象雄王國。
再說了。
象雄王國本身的秩序並沒有混亂。
官場體系還是在的。
只需要進行改變就好了。
但驃國不一樣。
狄仁傑只是一個新兵蛋子。
他可以說是什麼都不會。
或者說會,但是隻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
想要將自己心中所想的一切全都實現。
需要很多的努力和很多的方法。
狄仁傑在這些方面都需要學習和提升。
而且驃國的情況比象雄王國差無數倍。
畢竟驃國現在的皇室已經被消滅了。
驃國現在處於一個無人管理的混亂狀態。
狄仁傑需要在一片混亂當中。
建立起一個新的秩序。
讓無數驃國的民衆,接受大唐的統治。
這就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
可以說。
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哪怕是換成房玄齡過去。
他都不一定能做得很好。
畢竟從無到有建立起一個秩序。
非常困難。
如果不是有蜀軍給狄仁傑保駕護航。
只怕狄仁傑去的第一天,就已經被撕碎了。
別看那些人在面對李恪的時候,表現的非常老實。
但是那是因爲有李恪的名聲威懾。
再加上李恪手裡的蜀軍。
沒有蜀軍坐鎮的話。
他們同樣不會服從李恪。
如今狄仁傑就是這樣。
他身邊有蜀軍幫忙是不錯。
但這些蜀軍只能保證狄仁傑的安全。
在治理國家這方面。
他們沒法給狄仁傑任何幫助。
狄仁傑只能依靠自己。
可以想象到。
在前期。
驃國一定會陷入各種各樣的麻煩和混亂。
就看狄仁傑能做到什麼程度了。
李恪對於這種情況早有預料。
所以他已經準備好了隨時派遣人馬去驃國支援。
他留在驃國的蜀軍數量不超過十萬。
這十萬蜀軍,鎮壓驃國的普通百姓倒是足夠了。
但是如果有人蓄意謀反。
興兵作亂的話。
這十萬人就有點不夠了。
蘇定方現在也回來了。
可以說。
狄仁傑不但要管理一個混亂的驃國。
還要統帥那十萬蜀軍。
這也是李恪給狄仁傑的一個保證。
有這十萬蜀軍。
如果狄仁傑還是無法管理驃國的話。
那李恪會有些失望。
這倒是不能否認狄仁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