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口口相傳。
蜀軍的信譽已經逐漸在平金城無數百姓的心中建立起來。
蜀王李恪的聲望,一時間也已經到達了巔峰。
能培養出這樣的蜀軍。
李恪能是一個壞人?
反正他們在平金城生活的也不怎麼好。
驃國也不是什麼好國家。
他們自然願意改朝換代。
更何況。
朝代的更換,對於百姓的影響並不大。
只要別影響他們的生活,能讓他們吃飽喝足。
能夠讓他們不用流離失所。
他們纔不會在乎統治者是誰。
這個時代的百姓,需要的依然只有這些。
所以從一開始。
李恪就沒有對那些驃國的人下什麼殺手。
不然的話。
那些俘虜恐怕都難逃一死。
而那些俘虜,如今基本都已經被放回去了。
只剩下一些可以培養的,送回到成都府開始訓練。
他們都是一些普通人。
很少有人掌握了知識。
自然也不會造反。
他們也沒有任何領頭人。
就指望這一羣大頭兵就想造反。
也未免太高看他們了。
而且他們也見識過蜀軍的實力。
想到以後要跟這樣的蜀軍爲敵。
他們說什麼也不敢。
驃國就此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當中。
這件事情。
很快就傳到了象雄王國那邊。
對於驃國的滅亡。
象雄王國的百姓自然沒有什麼在意的。
只要這些城池當中還有人生活,還有需求。
他們就還能繼續做生意。
再說了。
驃國滅亡,影響他們生活?
絲毫不影響。
不過對於象雄王國那些大臣和國君來說。
這件事情就像是懸在他們頭上的一把利劍。
隨時都有可能掉下來,把他們都殺了。
雖然說他們已經成爲了大唐的附屬。
但誰知道什麼時候他們就做的不讓大唐滿意。
他們也就沒了呢?
以蜀軍的可怕實力。
滅一個驃國都不需要幾天時間。
他們還能討好?
所以。
一羣象雄王國的大臣和君主立馬在會議上提起了這件事情。
象雄王國君主:“各位大臣,此事我們該如何是好啊?”
他現在真的擔心,怕蜀軍掉頭過來就把他們滅了。
一羣大臣衆說紛紜。
不過核心的意思就是。
討好大唐。
討好李恪。
“大王,臣曾經聽聞,蜀王李恪身邊有不少女人。”
“或許,我們將我們的公主送到蜀王殿下身邊,討好蜀王呢?”
一個大臣站出來,提出了這個意見。
一羣大臣連連附和,覺得這個注意非常不錯。
象雄王國大王倒是一臉的不願意。
畢竟他兒子不少,但女兒就那麼一個。
是他的掌上明珠。
直接送給李恪,這不是顯得他的女兒非常廉價嗎?
他當然不願意了。
再說了。
這個方法還不一定行不行呢。
雖然說在李恪身邊,確實有不少女人。
但是至今也沒聽說過李恪納妾。
迄今爲止。
李恪也只有長孫嫣一個女人。
明媒正娶。
以李恪的身份。
如果真的對女人有興趣。
根本不需要有任何隱藏。
難道以他的身份和能力。
還會在乎其他人的目光和想法嗎?
顯然不可能。
所以。
象雄王國國王想了想,就否決了這個想法。
“蜀王殿下未必是那樣的人,換個方法。”
下面一羣大臣撇了撇嘴。
這明明就是最好的方法。
象雄國王不同意。
他們也沒有任何辦法。
他們倒是想吧自己家的女人送過去。
但是以他們女人的姿色和身份。
恐怕真的要送過去。
只會讓李恪覺得這是故意的。
根本不可能得到李恪的歡心。
在他們這些人當中。
也就只有象雄公主纔有這樣的身份和長相。
他們還想找其他的方法。
然而有侍衛來稟告。
“啓稟國王,有大唐的大臣到了。”
象雄國王愣了一下,連忙說道:“快請!”
他從做出臣服大唐的決定之後,就一直等著這一天。
他想要讓象雄王國和蜀國一樣強大。
像是大唐一樣強大。
從此之後。
再也沒有任何國家能夠欺負他們象雄王國。
雖然說這樣一來。
他就失去了絕大多數的權利。
但實際上。
他依然是象雄王國的國王。
大唐顯然對貧瘠落後的象雄王國沒有什麼興趣。
雖然說象雄王國已經臣服於他們。
但大唐並沒有加大對象雄王國的賦稅。
當然。
一些最基本的措施還是有的。
比如說派遣大臣來管理這裡。
讓這裡徹底成爲大唐的領土。
還有就是,讓這裡的民衆和大唐的民衆混居。
這裡以後都要按照大唐的習俗進行生活。
只有某些他們堅持下來的習俗和節日等等。
纔會保持原樣。
按照這樣的情況發展下去。
用不了多久。
這裡就不再是象雄王國。
而是大唐附庸,是大唐的一部分。
象雄王國的國王非常明白。
現在他還是象雄王國的國王。
但再過幾年或者十幾年。
他就不是了。
到時候。
象雄王國也不再需要國王。
有大唐的幫助。
象雄王國的所有人都能過上好日子。
他們自然會感激大唐帶來的好處。
自然不會有人再跟著他反叛。
所以從這一步開始。
象雄王國就已經在逐漸消失。
他心中雖然有些不敢。
但在大唐的可怕實力下。
他根本沒有任何掙扎的餘地。
這是最讓人絕望的事情。
他沒有任何辦法。
只能接受現實。
大唐的大臣很快就走進了象雄王國的王宮。
像熊王國的國王也是親眼見到了來自大唐的大臣。
這位大臣,自然就是房玄齡。
從南詔國一路來到象雄王國的路上。
他當然不僅僅是在趕路。
還在關注邊境的戰爭和觀察象雄王國的國情。
想要統治這樣的國家。
不能照搬大唐的各種制度過來。
這樣是不可能的。
這個國家的那些民衆也不可能直接接受。
他只能結合象雄王國的國情,一點點過來。
一點點,將這裡變成大唐的樣子。
而且,象雄王國雖然說有些貧瘠。
但土地還是非常肥沃的。
完全可以變成大唐的又一個糧倉。
相信李恪在收服象雄王國的時候。
也有這樣的考慮。
更重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