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最起碼的伙食還是有的。
而且蜀軍提供的伙食還不差。
這加起來就是十萬人的儲備。
從南詔國境內到驃國邊境。
這就是好幾天的路程。
來回一趟,這花費也是天文數字。
雖然說現在蜀國家大業大。
根本不會在乎這一點消耗。
但蘇定方也不願意就這麼浪費。
因此。
他只能想辦法。
“傳令全軍,向西南方向進軍!”
蘇定方的方法也很簡單。
從南詔國那邊過來的軍隊,是從南方過來的。
他們即使是要和蘇定方會和,也是在驃國境內。
只要蘇定方行動夠快,提前將驃國南方的幾座城池拿下來,問題不久解決了嗎?
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如果可以的話。
蘇定方絕對不會這麼莽撞。
他更喜歡謀定而後動。
在有了絕對的把握之後他纔會動手。
雖然說以蜀軍的實力攻打驃國。
那是必勝的戰爭。
但蘇定方還是希望能夠減少一些傷亡。
雖然說驃國現在確實很弱小。
但畢竟也是一個國家。
真的要打起來的話。
沒有任何計劃的攻打。
他們哪怕是勝利,也要付出一些代價。
可能這個代價只是一萬士兵的性命。
但這也是一種損失。
哪怕是一個士兵。
那也是蜀國的士兵。
也是有家人有朋友,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
而不是簡單的一個數字。
所以。
如果能少一點犧牲的話。
他絕對是願意爲此絞盡腦汁的。
蘇定方雖然有些無奈,但也只能如此下令。
屬於倒是沒有多想什麼。
甚至對於戰爭,他們都非常期待。
如今的蜀國已經發展的非常好。
僅有的戰爭,也都是對外的擴張戰爭。
這樣的戰爭,次數少很多。
而且一次戰爭需要的時間也更加漫長。
一年都打不了幾次。
這還是蜀軍這邊戰爭結束的相當快的因素。
所以。
蜀軍其實一直都是隻是幹養著。
根本不會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蜀國內部的治安也根本不需要他們出手。
先不說有專業的治安部隊。
光是蜀國內部現在的情況,也基本不需要什麼治安。
所以。
在沒有戰爭的時候,蜀軍完全是閒著沒事的。
當然。
蜀軍的待遇還是非常好的。
但在生活基本條件都已經有了保證之後。
他們當然也希望能夠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
這是人的本性。
沒有人會滿足於現在。
在能夠吃飽喝足之後。
他們想要賺到更多的錢,換更好的房子,吃到更好的東西。
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蜀軍也給了這些士兵機會。
只要能夠殺敵立功。
他們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所以。
蜀軍其實很想打仗。
雖然說打仗有風險。
但有風險的同時,也有收穫。
那些收穫纔是他們最想要的。
只有得到那些收穫,得到軍功。
他們纔有希望儘快的得到更多的財富,得到想要的東西。
雖然說蜀國現在也已經在推行科舉。
文化的傳播如今也沒有任何限制。
但問題在於。
他們的年齡擺在那裡。
哪怕是天賦異稟,現在開始學習,也根本跟不上年輕人的節奏了。
當然。
蜀軍當中絕大多數人也都是年輕人。
如今當初就跟李恪一起鬧事的那些流民經過這些年。
也基本要麼退伍,要麼就年齡大了。
還有一些是已經高升了。
最底層的新兵,基本都是這一兩年新加入的新人。
還有一些就是各種各樣的俘虜。
對於大唐來說。
特別是對於蜀國來說。
根本沒有什麼俘虜是不能歸化的。
畢竟蜀軍待遇這麼好,就連他們的國家都已經被李恪佔據了。
他們不投降,不老老實實呆在蜀軍裡還能怎麼辦呢?
難道真的要爲已經被滅掉的國家復仇嗎?
都是一羣年輕人,還是底層的老百姓。
真沒人有這樣的家國情懷。
又不是大唐。
不過在待遇上。
這些俘虜也跟蜀軍的士兵是一樣的。
李恪深知,想要得到人心,就要公平對待。
當然。
這個公平對待,也是有前提的。
那就是這些俘虜自認爲是大唐的人。
而不是曾經那些國家的人。
只有真正歸化成了大唐的人。
才能享受到大唐軍隊該有的福利。
至於那些不歸化的人,自然全都死了。
不歸化,難不成還要留著浪費糧食嗎?
所以。
現在的蜀軍當中。
從上到下,都很期望打仗。
他們希望能夠用戰爭獲得更多的功勳。
蘇定方自然是一個例外。
他年齡本來就不小了。
該有的榮譽也基本都有了。
大唐現在的朝堂上,最頂尖的官職基本上都有人了。
但下面的官職,其他人還有機會。
蘇定方卻沒有機會了。
因爲他就在這些官職當中。
再說了。
他也不需要這些官職了。
他的榮譽,已經不需要官職來證明。
就好像李恪。
哪怕他現在還不是太子。
可誰還認爲別人有機會?
太子之位必然是李恪的。
哪怕以後李恪沒有經過太子之位,直接登基。
他們也覺得理所當然。
當然。
這樣做,於理不合。
肯定會有人跳出來指手畫腳的。
現在考慮這些還是太早了。
李世民還年富力強。
最起碼是幾年之內。
李恪都沒有登基的機會。
李恪也不在意。
他現在就是蜀地的土皇帝。
他說的話,比李世民說話都管用。
李世民也心知肚明。
再加上他們父子之間的關係現在也非常不錯。
他也懶得管。
整個蜀地。
再加上蜀地周圍幾個被李恪打下來的國家。
基本就等於是李恪自己的地盤。
李世民不管。
其他人就更不多說了。
再加上現在李恪還是大唐的蜀王。
他們自然就更沒有意見了。
他們倒是想有意見。
可現在蜀王黨已經佔據了朝堂。
最頂尖的大臣基本都是蜀王黨。
他們今天有意見,明天就不用上朝了。
甚至直接不用上班了。
要知道,能上朝的大臣。
最起碼都是五品。
除了某些比較特殊的大臣品階可能低一點。
但剩下的那些大臣,哪個不是大唐的肱骨之臣?
但如果得罪了蜀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