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王殿下令,要這封信直接送到房大人的手中。”
斥候絲毫沒敢耽誤,直接將信封呈上。
房玄齡一聽,也不敢耽誤,連忙將信封接了過來。
斥候完成了任務,正準備離去,卻聽到房玄齡忽然開口。
“你且等一下。”
房玄齡雖然還沒看信。
但李恪既然會讓斥候將這封信親手交到他的手中。
就說明李恪還有其他的吩咐。
說不定還有用到這斥候的時候。
斥候回到房玄齡面前,等待房玄齡的下一步吩咐。
很快。
房玄齡就將信件看完,陷入沉思。
考慮一番之後,他看向斥候。
“你去一趟象雄王國國都,傳達命令。”
“讓象雄王國軍隊迎擊南詔國內的驃國軍隊。”
“可聽明白了?”
如此簡單的命令,斥候當然不會有任何傳令上的失誤。
斥候點點頭,這才領命離開。
等斥候離開後,蘇定方纔從一旁走過來,小聲問道:
“發生什麼事情了?”
房玄齡也沒有藏私,直接將信件交給蘇定方。
蘇定方看完之後。
和楚風的態度如出一轍。
“這驃國好大的膽子!”
如今這象雄王國和南詔國都是大唐的領土,是蜀王的領土。
這驃國居然敢來打秋風。
甚至看行軍動向,還要朝著南詔國的國都去!
蘇定方不知道李恪的謀劃。
但他是絕對不會允許這些蠻夷小國在大唐的土地上肆虐。
不過蘇定方也還是忍著憤怒繼續看了下去。
等看完密信之後,蘇定方的表情才陰轉晴。
“殿下此舉,倒是精妙。”
“只是象雄王國纔剛剛向我大唐投誠。”
“怕是未必願意老老實實聽從我們的吩咐啊。”
蘇定方還是有些擔心。
李恪的謀劃自然是好的。
如今象雄王國剛剛投誠。
正是要表現忠誠和誠意的時機。
他列出來的那些賠償註定是拿不到了。
正好就藉此機會,讓象雄王國出力。
如此驅虎吞狼的操作,不算高明,但這是明謀。
象雄王國國主沒得選擇。
不過讓蘇定方有些擔憂的是,象雄王國如今的實力並不強。
畢竟象雄王國剛剛和南詔國結束了戰事。
雖然不能說元氣大傷。
但也動了筋骨。
真要和驃國大戰的話。
還真不一定是鹿死誰手。
所以。
蘇定方不得不擔心。
象雄王國纔剛剛投誠。
萬一因爲這件事情,又生出了反叛之心。
到時候蜀王殿下就要面對象雄王國和驃國的兩面夾擊。
雖然說以如今蜀王殿下的實力。
即使是同時和兩國開戰,也絕對不會輸。
可蘇定方還是忍不住擔心。
不過想到這段時間蜀王殿下的表現。
似乎完全不需要他擔心。
因爲蜀王殿下簡直就是諸葛亮在世。
智謀方面,簡直無人能及。
相信他能看到的弊端。
蜀王殿下也一定看到了。
既然蜀王殿下在明知道這樣做有風險的情況下。
依然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身爲將領。
他能做的,就只有聽從蜀王殿下的吩咐。
完成蜀王殿下交代的任務。
蘇定方的頭腦風暴不過是短短時間內的事情。
房玄齡看上去就沒有絲毫的擔心。
不得不說。
離開了朝堂之後,他感覺相當輕鬆。
只是去象雄王國完成任務即可。
絕大多數的事情。
蜀王殿下已經都做好了。
他也不用跟在蜀王殿下屁股後面勞心勞力。
蜀王殿下如今的表現。
確實是讓房玄齡刮目相看。
不單單是蜀王殿下的老練沉穩。
更重要的是,蜀王殿下沒有絲毫因爲取得的成績而驕傲自滿。
在蜀王殿下的身上。
房玄齡看不到絲毫年輕人的輕狂。
如果將蜀王殿下的成績放到太子殿下的身上。
恐怕李承乾現在尾巴都已經翹到天上去了。
這樣一比。
李恪簡直就是太子的最優人選。
當然。
房玄齡也不是否認李承乾的能力。
畢竟李承乾被選爲太子。
從小就一直培養。
本身的天賦和能力都不弱。
最起碼在同齡人當中。
李承乾絕對是最優秀的那一批。
但這都是在沒有李恪的前提下。
有李恪的比較。
李承乾的一切都顯得相當幼稚和弱小。
根本沒有表現出任何太子應有的睿智和能力。
如果是之前。
哪怕是因爲有隴右一派的支持。
他們因爲派系鬥爭,也最多隻是不支持李承乾。
畢竟從大唐未來的長遠利益出發。
他們肯定要選擇一個最有利於大唐朝堂,有利於他們利益的皇帝。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
他們並非是堅定的反對李承乾。
而是制衡長孫無忌一脈,忠誠於陛下的大臣。
所謂的扶持李恪。
也是因爲現在李恪展現出了對於大唐有利的能力和實力。
如果李恪就是爛泥扶不上牆。
他們也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支持李恪。
更重要的是。
以李世民展現出的態度來看。
他對於李恪還是非常看好的。
他們身爲忠誠於李世民的臣子。
自然會跟隨陛下的意見。
之前他們和李恪還沒有太多的接觸。
對於李恪的支持。
也是出於李恪的成績和李世民的態度。
如今房玄齡對於支持李恪,隱隱有一種偏袒的意思。
就好像長孫無忌對於李承乾的支持一樣。
不同的是。
長孫無忌支持李承乾是因爲李承乾的身份和長孫無忌自己的利益。
而房玄齡對於李恪的支持。
則是因爲李恪的能力和他們能得到的利益。
朝堂從來都不平靜。
利益的糾纏和權利的分割永遠都是避不開的話題。
如今朝堂之上。
長孫無忌爲代表的隴右一派勢力依然不弱。
雖然說現在有些失勢。
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再加上得勢之後,他們內部也開始出現分歧。
總體來說。
局勢並沒有好轉。
蜀王黨如今確實是勢大,但蜀王黨勢大的同時。
其他的黨派也會聯合起來,抵制蜀王黨。
畢竟如果日後蜀王登基。
這朝中老臣,不可能都投誠。
總有人想要成爲別的皇子的扶持老臣,得到更多的利益。
非要說的話。
其實如今朝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