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看後,倒是能從其間看出象雄國王的誠懇來。
好一個南詔國,野心倒是不小。
他在審問過青青後,便有要滅了南詔國的心思。
而出征南詔國的文書他也早已彙報給了李世民。
李世民自然同意,西南邊陲的諸國一直蠢蠢欲動,能徹底解決自然更爲安心。
於是,李恪就直接應了象雄王國的請求。
穆罕默德·吉爾布茲激動得痛哭流涕。
如此,象雄王國便有救了。
李恪即刻整頓三軍,直指南詔國。
在李恪返回蜀地後,便又用積分兌換了武器裝備,甚至戰馬的裝備他都做了升級。
而原本只有三萬人的特種兵,也已經在蘇定方的訓練之下,擴充到了十萬人。
十萬人的裝備,李恪都給配備上了目前能兌換的最好的東西。
此次出征南詔,李恪讓蘇定方帶三萬人行動,其餘人則留守蜀地。
蜀王再次出征,蜀地百姓全都爲其送行。
“蜀王殿下,此番又是要去哪裡啊?”
“看方向像是西南,不是南詔國,便是象雄王國唄。”
“說起來,南詔國可能性更大些。”
“我覺得也是,好歹象雄王國跟我們也在做生意。”
“南詔國一向不是善良之輩。”
“可不是嘛,我之前聽聞他們連人都吃呢。”
百姓們議論紛紛,各種猜測都有。
李恪坐在馬背上,聽著他們瞎議論,只覺好笑。
但百姓說的也對,南詔國一直都不安分,之前就曾趁著大唐混亂之際,妄圖蠶食大唐領土。
雖然後來被趕了出去,但他們卻一直沒死心。
而南詔國是由各大部族匯聚而成,本身內部分歧也很大。
有些部族到現在也不讓外人進入,神秘非常。
但現如今的南詔國王卻能利用這些部族,做些見不得人的事情,比如發生在大唐各地的瘟疫,以及蠱毒等等。
南詔國,雖然是小國,但實力也不容小覷。
象雄王國比之多了數千的武器,都沒能抵擋住南詔國的進攻,可見是軍士的勇猛程度不一樣了。
穆罕默德·吉爾布茲只寫信將李恪出兵南詔國的事情告知象雄國王,而自己則跟著李恪的隊伍行進。
南詔國也得知蜀王李恪發兵而來的消息,細奴邏大爲震驚。
爲何蜀王會對南詔國發兵!
南詔國之前才從他們手中購買過武器,這纔不過月餘時間,他們便要打自己了。
一定是象雄王國!也不知道他們用了什麼手段,竟然讓蜀王出兵!
細奴邏瞬間就想通其中關竅,氣得一巴掌擊碎了面前的小幾。
“象雄王國,實在該死!”
“陛下,蜀王來勢洶洶,我等必定不是對手。”
羅星洛也緊皺眉頭。
他與蜀王李恪見過,知道他並不是看上去那般簡單。
可也沒料到蜀王會出兵征伐南詔國。
“我自然知道,可如今難道要我們坐以待斃嗎?”
細奴邏怒道。
“陛下,不如讓我去會會這位蜀王殿下吧。”
下方臣子中有一人站了出來。
他約莫四十歲上下,整個人黑瘦矮小,裸露在外的皮膚上全都紋滿了圖騰,就連眼皮上都有。
這人便是南詔國烏蠻部族的首領。
細奴邏看了他一眼,但見他沉著淡定,便直接應下。
現如今,整個南詔國,怕也只有烏蠻部族的人可以與蜀王軍隊一爭高下了。
羅星洛也請求跟著前去應戰蜀王。
而另一方面,他們對象雄王國的蠶食還在繼續。
象雄王國只得奮力抵抗,只求蜀王能速度快一些,能救下象雄王國。
“殿下,翻過這座山,前方便是南詔的城池,曲靖。”
蘇定方指著前方一座鬱鬱蔥蔥的高山說道。
李恪點頭表示知曉,眼見著天色漸暗。
他便下令,就地紮營。
曲靖城內,早已擺好禦敵之勢。
羅星洛和烏蠻族首領曲尕倉站在城樓上。
雖然看不到蜀王的隊伍,但肅殺之氣卻已然傳來。
那感覺讓羅星洛覺得很是不妙。
“曲尕首領,不如讓我先去和蜀王談一談。”
“興許這其中存在誤會呢?”
羅星洛並不想與大唐兵戎相見。
因爲那日他在蜀王那裡所見到的,都充分說明大唐的實力遠不止如此。
南詔國與大唐爲敵,只有死路一條。
但是曲尕倉卻搖搖頭。
“你去也沒是無用的,蜀王親率軍隊來征伐,必定是有了讓他一定要這麼做的理由。”
“象雄王國不過是其中不甚重要的因素罷了。”
他淡淡說著。
“現在要想讓蜀王放棄攻打南詔國,只有兩個方法。”
羅星洛趕忙問道,“哪兩個方法?”
“其一,加快滅掉象雄王國的速度,等拿下象雄王國後,便與蜀王商談。”
“但此法,我等需要在此多些拖延時間,好有更多時間留給吃掉象雄王國。”
曲尕倉敲了敲手裡的菸袋鍋子。
略微停頓後,他臉色嚴肅的說道:
“其二,便是除掉蜀王李恪,一勞永逸。”
“只要他一死,大唐戰神破滅,其餘人等不足爲據。”
“南詔便可在吞併象雄王國後,直接揮師北上,入成都府,拿下劍南道,再以圖整個大唐。”
曲尕倉眼神明亮且兇厲。
羅星洛未曾想到烏蠻首領有如此魄力,但他說的這兩點,實施起來都困難重重。
“只怕這兩個方法,無論哪一個都難以實現。”
羅星洛皺眉說道。
曲尕倉卻是笑了起來,要取天下哪裡有簡單輕鬆的。
他之所以會歸順細奴邏,也是想著待日後吞併天下後,再圖霸業。
所以,南詔國一定不能失敗!
“既然都難,那便同時進行,又有何不可?”
曲尕倉繼續說道。
“同時進行?”
羅星洛有些不解。
要知道蜀王李恪能力非凡,且他是主將,要殺掉他談何容易。
而另一方的象雄王國,雖然敗落,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更何況是一個國家。
要想短時間內快速拿下象雄王國,怕也不是易事。
“蜀王已到了,就在前方紮營。”
“我已經安排了人手,就等他們的好消息吧。”
曲尕倉頗爲自己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