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問的看著下方坐著的突厥將領(lǐng),阿史那若雅嘴角上揚一抹莫名的笑意,再次說道,“也正是因爲(wèi)這樣,本汗才讓爾等不要去殺戮大唐百姓。”
“有了其他三國的入侵,大唐分崩離析也只是時間問題,如此若是我突厥表現(xiàn)出善意,對比其他三國的兇狠。”
“你們說,大唐百姓會不會選擇臣服我突厥,得以保住身家性命?”
說道這兒,阿史那若雅便不在言語,瞇眼看著突厥將領(lǐng),等待他們的反應(yīng)。
而突厥將領(lǐng),沉眉想了想,皆是點頭道,“好像是這麼一回事……”
其中有一名突厥將領(lǐng),點頭後又搖頭,向著阿史那若雅問道,“可汗陛下,話雖如此,但是如今我突厥鐵騎,卻被大唐將士阻擋,我們該如何解決?”
“並且我軍現(xiàn)在糧草匱乏,又該如何解決?”
不屠戮大唐百姓也可。
他們要的是勝利。
還有物資。
只要這兩個需求解決掉,殺不殺唐人,對他們來說並不重要。
“大唐將士不足十萬,而我突厥鐵騎三十萬。”
阿史那若雅語氣微沉,盯著問話的突厥將領(lǐng)道,“如今他們不過是以城牆之利,阻擋我們的進(jìn)攻而已。待時間延長,我們圍而不攻,每隔一小時佯攻襲擾。”
“大唐將士無後續(xù)支援,不出幾日城必破!”
“至於糧草,你等真當(dāng)本汗愚蠢嗎?!”
“兩城一鎮(zhèn)破城時,城中積壓的官糧,全部被爾等貪墨下去。三十萬突厥鐵騎,至少一月不用愁餓肚子的問題!”
阿史那話語微停,面帶煞氣的冷哼道,“不要拿你們的小心思來糊弄本汗,無論本汗怎樣,但想殺你們還是有權(quán)利的!”
“我等不敢。”突厥將領(lǐng)額頭溢出冷汗。
面色惶恐。
原來阿史那若雅不瞎,什麼事情都在她的眼中。
只是沒有拆穿自己等人而已。
“只要你們不動大唐百姓,你們想怎麼樣就怎樣,本汗也不會管你們,畢竟你們都是在爲(wèi)自己的部族謀利。”阿史那若雅面色這才緩和幾分,直接挑明瞭話題。
她心裡很清楚,這些突厥將領(lǐng),只遵從王庭神教的命令,不是太將自己放在眼裡。
但她卻感到無所謂。
自從與李易待過後,她似乎不在看重權(quán)勢。
她只想將她的母親從王庭神教救出來。
只想過著平凡的生活。
王庭中的爾虞我詐,讓她感到深深的厭惡。
不但她父汗身死,自己也落得個弒父奪位污名。
讓王庭神教在幕後隨意操縱。
“多謝可汗陛下,我等會約束麾下兒郎。”突厥將領(lǐng)們面容帶喜,阿史那若雅的話,他們豈能聽不懂?
不依靠百姓,專挑富商世家官員下手,他們也能吃得滿嘴油。
“你們明白就好。”阿史那若雅頷首,雙眸微閃的再次提醒道,“記住,部族纔是你們自己的。”
“不像那虎象兩騎,他們只屬於王庭,還有王庭神教。”
說完,阿史那若雅不給突厥將領(lǐng)思索的機(jī)會,擺手閉目道,“今日本汗也累了,你們下去吧。”
“我等告退。”突厥將領(lǐng)內(nèi)心微驚,他們知道阿史那若雅在提醒他們,要以部族爲(wèi)重。
但後面一句話,他們也是似懂非懂。
想要詢問,阿史那若雅卻趕人了,讓他們頗爲(wèi)鬱悶,心不在焉的蹙眉深思。
待突厥衆(zhòng)將離去後,如同雕塑的黑水格格,突然冷聲道,“爲(wèi)什麼要提醒他們,這似乎不像你的爲(wèi)人。”
“人不是會變嗎?”阿史那若雅睜開眼眸,側(cè)頭看著黑水格格,“你不也是變了。”
“我沒變。”黑水格格沉喝。
死死的握住拳頭低吼,“我終會找李易報仇,給我黑水部落三萬武士報仇!”
每當(dāng)想起她黑水部族的三萬武士,被李易下令斬去頭顱,堆成京觀,黑水格格的情緒就有些暴走。
更多的是自責(zé)。
她爲(wèi)何要去挑釁李易。
如若沒有惹怒李易,或許她三萬黑水武士,不至於死的那麼慘,被放置在鐵勒四部前,展示給突厥看。
對於阿史那若雅她更恨,甚至無數(shù)次想殺死阿史那若雅這個騙子。
要不是她女扮男裝,讓自己墮入情網(wǎng)。
她不會成爲(wèi)黑水部族首領(lǐng),可能現(xiàn)在連孩子都有了,放牧草原,過著快樂的生活。
“你殺不了他。”
阿史那若雅嘆氣道,“這比你殺我還要難,只會給你黑水部族招來滅族之禍。”
“我勸你還是放棄吧。”
“如今李易已卸甲,他無兵無將,何以滅我黑水部族?”黑水格格固執(zhí)的發(fā)出冷笑。
“只要你放我離去,我必取李易首級前來見你!”
“他會卸甲?”阿史那若雅反問的說道,“你說大唐誰卸甲,我阿史那若雅都信,唯獨這李易卸甲我不信。”
“早在突厥時,他便在計算我與你,暗中佈局一切。你若是真當(dāng)他卸甲,最終死的只會是你。”
阿史那若雅是真的不信。
世人皆會被他的年齡所迷惑,但與李易相處過的阿史那若雅,絕對不會將他當(dāng)成孩童。
他心智如妖,有自己的目標(biāo)野望。
絕對不會無緣無故的卸甲。
也許他在隱藏自己,也許他在示弱,也許他在算計著什麼。
黑水格格聞言,雖然面色微變,但還是不相信的說道,“如果李易不是真的卸甲,那爲(wèi)何大唐現(xiàn)處於危局中,他不出面領(lǐng)兵攻伐?”
“任由四國入侵大唐,至今都無動於衷,豈不是說明,他真的無權(quán)無勢嗎?”
接連兩句反問後,黑水格格嗤笑道,“阿史那若雅,一個李易便讓你失去勇氣,你不配成爲(wèi)突厥可汗,更不配爲(wèi)突厥人。”
“你真的瘋了。”阿史那若雅沒有去反駁,只是言道,“你想走,我不攔你。”
“但你要考慮清楚,你是否能承受失敗所帶來的後果。”
阿史那若雅不是怕了李易。
不然也不會領(lǐng)兵再次入侵大唐,與李易敵對。
而她向突厥神教提出條件,竭力勸解突厥鐵騎不要屠殺大唐百姓,是在爲(wèi)突厥留條後路。
此時她有一股預(yù)感,一股不詳?shù)念A(yù)感。
“未得到李易的消息前,我是不會離開。”黑水格格沒有衝動的離去,她現(xiàn)在若是離去,想要找到李易,無疑是極難的一件事情。
從長安探子所傳來的消息,李易不在長安,去向不明。
只要得到李易的消息,她會立即離開。
但不知,她面對李易時,是否還有膽量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