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宋帝的驚慌

“平兒,你放假了,什麼時候回來的。”跪在下面的一個農婦爬起來,開心的來到滕風平眼前,一邊幫著後者整理衣服,一邊一臉慈愛的說道。

“是滕哥兒回來了。”

“我們村子的文曲星回來了。”頓時不少人爬起來和滕風平打招呼,場面一片混亂。

旁邊那老秀才將衆人呵斥到一邊,指著滕風平剛想說什麼,滕風平卻搶先說道:“諸位叔叔、伯伯、嬸嬸,父老鄉親們,你們一個個都是大活人,不去地裡抓蝗蟲,怎麼跪著磕頭就能把蝗蟲求跑了?

那老秀才上前搭話:“滕哥兒,你如今貴爲祥符學院的學生,放在以前那都是舉人一般的大貴人,怎麼如此不敬神靈?要知道這是上天降罪,我等應該祈求上蒼的原諒,怎敢胡亂殺戮?”

“我小時候都吃過蝗蟲,如今不已經考上了祥符學院,畢業之後,就可入朝爲官,怎麼就沒有什麼見鬼的蝗神降災?連陛下都說自己吃過蝗蟲,什麼狗屁蝗神敢給我祥符國陛下降災?而你們磕了半天頭,蝗蟲可曾少了一隻?還不如攢些力氣,也好多捕殺幾隻蝗蟲,換一些糧食回來。”

“可是……”老秀才話還沒說完,往前一步,腳下輕響傳來,卻是將兩隻蝗蟲給踩死了。他漲紅了臉說不下去了,他自己也殺死了蝗蟲。

“三伯,咱莊子上誰小時候沒抓過蝗蟲玩耍,弄死幾個還不常有的事情,也沒見那蝗神懲罰誰。你沒聽滕哥兒說嘛!就連陛下都吃蝗蟲,陛下是誰,那纔是真正的神仙一般的存在。咱還是聽陛下的,把地裡的蝗蟲抓乾淨,我聽說拿到官府一百斤蝗蟲可以換一斤糧食或者十文錢呢,你看這麼多蝗蟲,誰家一天不抓個兩三百斤的,換些錢或者糧食,總比家裡面的糧食一天天變少的強吧。”一名莊戶說道。

不待那三伯發話,莊子上的人就鳥獸散一般的跑著離開,呼兒喚女的又是扎口袋,又是綁紗網,各自忙乎開了。

很快滕家莊戶們涌出莊子,向自家的田頭奔去,一個個叫囂著要殺盡蝗蟲,用捕殺的蝗蟲將自家田地裡應該出產的糧食換回來。

………

………

祥符國,天定三年,八月一日,

宋國永興軍路、秦鳳路、河東三路流民相繼出現,他們從各自已經找不到絲毫食物的村鎮一路匯聚到了附近縣城,人數越來越多,少則百人,多則已經上萬人。而宋國這些縣城因爲長平倉裡面沒有糧食,朝廷也沒有送來什麼糧食,所以城中官員冷漠的下令關城,不讓流民進城。

流民找不到活路,只能繼續往最近的州城匯聚,結果州城和縣城一樣,同樣關著城門,甚至有一些州城因爲關城門不及時,流民和城門士兵發生了衝突,出現了流血事件,差點就出現暴亂。或者說只差一個導火線便有可能出現暴亂事件。

有那盡責、仁慈一些的知縣和知府還會讓人在城外擺個攤子,只是那鍋裡面的粥稀比清水好不了多少。

本地州縣城不讓進,父母官給不了活路,大部分流民開始向京兆府、晉陽、秦州等大城匯聚。但也有靠近祥符國的,向祥符國匯聚而去。

祥符國州縣官府在葉塵安排下,早已做好了接收難民的準備,鹽州華陽縣的富庶不光是在祥符國有名,即使是相鄰的宋國百姓都多有耳聞,所以附近很多宋國的流民都不約而同的向華陽縣而去。華陽縣的知縣王波舉上一次因爲葉塵在他地頭上受刺,險遭牽連,實事上若非是馬文韜在葉塵面前以死保證王波舉絕無問題,再加上葉塵也惜他是一位能官。他輕則下獄,重則已經人頭落地了。

所以,王波舉對於這一次陛下親自下旨安排接收流民的事情高度重視,甚至在邊境上已經佈下了探子,這邊流民一入境,便有快馬報告給他,然後帶人親自向邊境而來。

靠近宋國過境之處,王波舉見到了一股背井離鄉、跨國跨境的流民,大包小包的揹著、挑著,有的還推著獨輪車,小孩兒們不是坐在籮筐裡,就是坐在車上。

見著一隊馬隊直奔而來,其中有許多還是跨弓帶刀的官兵,流民們一下都被嚇得四散奔逃。

幸好王波舉旁邊有一大嗓門的幕僚適時大聲高喊:“各位宋國的鄉親,你們不要怕,我們不會趕你們走的,現在我們華陽縣的知縣大人王大人來探視你們來了。”

話語傳開,本來也沒力氣跑快的這些流民才才又戰戰兢兢的站定了下來。

王波舉先遠遠的下馬,然後慢慢的走上前,幾名護衛拿著刀要走到他的前面,卻被他推開。

流民們各個面有菜色,衣衫襤褸。大人都瘦得脫形,而小孩子的腿腳更是都瘦得能看到骨頭。

華陽縣最窮的一戶人家都比這些流民要強得多。華陽縣最窮的幾戶人家,雖說貧寒,至少也能夠勉強吃飽的。而眼下的這羣流民,卻個個面黃肌瘦,搖搖晃晃的隨時倒下都不奇怪。

看到這片慘狀,王波舉只覺得觸目驚心。

面對著這些依然臉有驚慌畏懼之色的宋國百姓,王波舉儘量的將話說得溫和一些,將語氣表現得和氣一些,說道:“宋國災情,我祥符國早已知之,我國皇帝陛下有旨,凡是宋國落難向我祥符國投奔而來的同胞百姓,我們祥符國官府都不會趕走,全部接收,並且儘可能給大家一條活路。就在縣城外,本官也已經安排下駐地,搭建帳篷和窩棚的材料也準備好了。諸位父老鄉親先在本縣安居,且等休整一些時日後,災情過後,再回鄉不遲。”

本來按照葉塵的意思,這些流民只要來了,便不會放他們回去,待“思想工作”做得差不多了,便將他們遷徙至河湟、河西走廊、河套平原、橫山等或人煙稀少

或漢族稀少之地。當然,去了之後,官府會給他們分田地,幫助他們建立家園,成立村鎮,建縣立州,讓其歸心,正式成爲祥符國的百姓。而那些一心非要回宋國自己家鄉的,按照葉塵的意思也不阻攔,這些人回去自然會將祥符國皇帝陛下的仁政傳開,宋國上下數千萬百姓心中自有一桿稱,與宋國朝廷官府這一次對待受災百姓做法一相比,民心所向顯而易見,而等祥符國發兵攻宋之時,百姓恐怕夾道歡迎,成爲祥符國大軍內應都有可能。

……

……

無比殘酷的實事證明,秦鳳路、永興軍路、河東三路官府,絕無賑災的能力!

接連半個月內,這三路各州、縣,報告災情的文書急報如雪片一樣飛入開封,每份文書上,都無比清楚的告訴宋國主事的皇帝和政事堂的宰相們,本州已經有大批的百姓開始逃災,流民目的地,除少部分逃亡祥符國之外,在這三路找不到生計之後,一部分繼續南下,翻過秦嶺,去了川蜀之地,但也有近半流民的目的地卻是宋國京都開封!

宋國政事堂自蝗災出現之後,便已經取消了輪值的制度,所有的宰相,每天都必須到齊。而趙德昭現在接到的文書,甚至不需要貼黃(用黃紙貼在奏章上的提要,以方便皇帝閱讀),凡是三路災區送來的奏章,幾乎毫無例外的是報告災情的嚴重性。

西北三路的官員們的語氣誠惶誠恐,但是卻也無比清晰的告訴趙德昭與李明軒,“我們無力賑災,也無力阻止流民的出現!”

“陛下,河東、永興軍路、秦鳳路三路流民已經已經多達百萬,並且人數還在不斷增加,各州縣官府因爲沒有糧食,強行將流民阻之城外,有一些發動大戶在城外施粥,但也是杯水抽薪,解決不了問題。流民已經開始南下,向京兆府、秦州、洛陽,甚至向京城而來。”崇政殿中,李明軒向宋帝趙德昭據實相告。

趙德昭臉色陰沉的能夠滴下水來,但在文武百官之前強壓著怒火,不讓自己太過失態。

“諸位愛卿,值此國難之時,當如何處置才能渡過危局?”趙德昭這個時候,已經顧不上拿宮女太監去發泄了。他雖然軟弱,甚至無能,卻從未想過要當一個昏君,他曾經想過至少也要將先帝留下的江山基業守住,後來宋國三分天下,剛開始也想過收回江南,滅了趙普、錢志尹等一衆反賊,但是認清了祥符國和遼國虎視眈眈的實事之後,也想著至少要將眼下的疆土守住。然而,眼下的情況,只要處理不當,絕不是簡單的動搖國本那般簡單,他雖然心智平平,但是這一點還是明白的。

“方今之計,只有仰仗江淮漕運和開封的積儲了。”李明軒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還有一個月,江淮大部分地區種的兩季稻的地區,早稻可熟,加上江淮各州的存糧,應當可以度過這個難關。”

(本章完)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黑手第八百一十四章 半路上殺出個鐘三河第五百一十七章 攻防十里堡(三)第二百零八章 山嶽上人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吳越王的復國夢第兩百零四章 危機四伏第一百三十三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九十四章 開封夜演第九百七十九章 狼襲(上)第四百九十章 辛石的發現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遼國遠探攔子軍第二百八十三章 殺戮戰場第六百二十一章 萬軍之中取上將性命第四百二十九章 青玉案第二百一十八章 以玉換人(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永樂會館第十一章 北方軍情第三百四十四章 鬼船第五百零二章 府谷密謀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面圍殺第九百一十五章 內城暗流第二百一十九章 以玉換人(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喻清妍的毒計第三百七十二章 秘密據點第三百四十二章 魚腸劍第三十九章 南幫幫主第二百四十二章 玉老魔死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攻防十里堡(八)第四百九十一章 西北驛站第二百零六章 玉佩傳說第三百三十四章 太監辛石第三百三十五章 小皇子拜師第三百七十一章 伏殺(下)第五百七十三章 好重一枚暗子第兩百零一章 正旦大朝會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魔奴第八章 異變突起第九百七十七章 胡三光的出現第七百零七章 開封那場大火第一百零八章 十三閻羅與掛單和尚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遼國遠探攔子軍第一百四十章 交易與大方第一百五十六章 火海逃生第八百零六章 魚餌與魚鉤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秘密武器第六十二章 皇子與公主第二百六十九章 南漢末日之攻守皇城第三百六十二章 小巷伏殺第三百八十四章 劍法同源第一百五十六章 火海逃生第八百三十章 空營與蕭綽的執政危機第七百八十五章 喻貴妃的神毒第四百六十九章 攻心第六百八十章 遼皇誕生第一百六十一章 鬼醫收徒第六百六十七章 西去第九百八十三章 以十數萬百姓爲人質第九百二十九章 韓熙載的恐懼第八百四十七章 從天而降的五萬大軍第七百五十四章 韓熙載的老辣第九百六十三章 青唐城破第一百九十八章 黑豬第四百九十四章 重甲騎兵第三百七十八章 假戲真做第六百二十二章 各方反應第六百一十七章 天子何在?第九百六十七章 失蹤的水兒第七百五十六章 來自倭國的信使第五百七十七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三十二章 野戰(上)第六百二十二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四十章 交易與大方第一百零五章 普照王寺第八百六十二章 四萬俘虜的處理第三百七十七章 劍意牢籠第三百七十二章 秘密據點第七十二章 王家被毀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圈套第五百一十六章 攻防十里堡(二)第十四章 大宋軍制第九百九十一章 特戰行動(上)第三百零三章 三個人和一隻鳥第五百七十四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四百七十五章 死亡狙殺(四)第六百三十章 葉塵的血腥反擊第一百三十四章 師兄弟之間的信任第四百四十一章 掙命(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新式投石車第五十五章 病菌之說第一百四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宮變(下)第九百五十三章 湟源城第一百八十五章 天子身邊有‘妖’第三百七十八章 假戲真做第六百一十七章 天子何在?第五十一章 避難第一百一十五章 血拼(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山崩壁裂第七百三十五章 道奴與財政危機第九百零八章 蘭州之死境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黑手第八百一十四章 半路上殺出個鐘三河第五百一十七章 攻防十里堡(三)第二百零八章 山嶽上人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吳越王的復國夢第兩百零四章 危機四伏第一百三十三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九十四章 開封夜演第九百七十九章 狼襲(上)第四百九十章 辛石的發現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遼國遠探攔子軍第二百八十三章 殺戮戰場第六百二十一章 萬軍之中取上將性命第四百二十九章 青玉案第二百一十八章 以玉換人(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永樂會館第十一章 北方軍情第三百四十四章 鬼船第五百零二章 府谷密謀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面圍殺第九百一十五章 內城暗流第二百一十九章 以玉換人(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喻清妍的毒計第三百七十二章 秘密據點第三百四十二章 魚腸劍第三十九章 南幫幫主第二百四十二章 玉老魔死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攻防十里堡(八)第四百九十一章 西北驛站第二百零六章 玉佩傳說第三百三十四章 太監辛石第三百三十五章 小皇子拜師第三百七十一章 伏殺(下)第五百七十三章 好重一枚暗子第兩百零一章 正旦大朝會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魔奴第八章 異變突起第九百七十七章 胡三光的出現第七百零七章 開封那場大火第一百零八章 十三閻羅與掛單和尚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遼國遠探攔子軍第一百四十章 交易與大方第一百五十六章 火海逃生第八百零六章 魚餌與魚鉤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秘密武器第六十二章 皇子與公主第二百六十九章 南漢末日之攻守皇城第三百六十二章 小巷伏殺第三百八十四章 劍法同源第一百五十六章 火海逃生第八百三十章 空營與蕭綽的執政危機第七百八十五章 喻貴妃的神毒第四百六十九章 攻心第六百八十章 遼皇誕生第一百六十一章 鬼醫收徒第六百六十七章 西去第九百八十三章 以十數萬百姓爲人質第九百二十九章 韓熙載的恐懼第八百四十七章 從天而降的五萬大軍第七百五十四章 韓熙載的老辣第九百六十三章 青唐城破第一百九十八章 黑豬第四百九十四章 重甲騎兵第三百七十八章 假戲真做第六百二十二章 各方反應第六百一十七章 天子何在?第九百六十七章 失蹤的水兒第七百五十六章 來自倭國的信使第五百七十七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三十二章 野戰(上)第六百二十二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四十章 交易與大方第一百零五章 普照王寺第八百六十二章 四萬俘虜的處理第三百七十七章 劍意牢籠第三百七十二章 秘密據點第七十二章 王家被毀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圈套第五百一十六章 攻防十里堡(二)第十四章 大宋軍制第九百九十一章 特戰行動(上)第三百零三章 三個人和一隻鳥第五百七十四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四百七十五章 死亡狙殺(四)第六百三十章 葉塵的血腥反擊第一百三十四章 師兄弟之間的信任第四百四十一章 掙命(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新式投石車第五十五章 病菌之說第一百四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宮變(下)第九百五十三章 湟源城第一百八十五章 天子身邊有‘妖’第三百七十八章 假戲真做第六百一十七章 天子何在?第五十一章 避難第一百一十五章 血拼(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山崩壁裂第七百三十五章 道奴與財政危機第九百零八章 蘭州之死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拉玛依市| 阜南县| 永登县| 德清县| 夹江县| 民丰县| 师宗县| 五指山市| 赞皇县| 察隅县| 简阳市| 凤冈县| 呼图壁县| 兴业县| 古丈县| 萝北县| 边坝县| 徐州市| 泌阳县| 宁海县| 潼关县| 江孜县| 三台县| 冀州市| 青冈县| 浑源县| 宾川县| 固安县| 昌邑市| 镇江市| 顺昌县| 乐陵市| 宁明县| 库尔勒市| 长沙市| 荔波县| 鲁甸县| 大理市| 临泉县| 姚安县| 通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