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六十一章 赤陽觀老道士

荊楚省,涵蓋了以往的荊湖南路和荊湖北路,也就是後世的湖南湖北。

大浮山一帶,崇山峻嶺巍峨險峻,河溝遍地,遍地汪澤,大浮山頂有座鰲山寨。

遠遠望去,這個寨頂很像是一個鰲鉗。它由數座互相連接的山頭組成,山不算高卻極爲險峻。山寨憑險而設,四周都是危崖絕壁,從崖底往上看,仰不見頂;從寨頂往下看,居高臨下,附近的山巒溝壑盡收眼底,民居只有拳頭大。

這處山寨異常難行,出入只有兩條盤梯而降的小道,極爲險要。可是寨頂卻很寬敞,一個大寨又分做東北四個小寨,每個小寨中都有一個自然天成的制高點。四個制高點遙相呼應,四寨之中南寨最高,拔地而起,險不可攀,鐘相的亂軍就駐紮在這裡。

一個矯健的身影正沿著盤山小路向山上飛奔而來,赤紅色的披風,淡青的勁裝,一看就是鐘相義軍的打扮。

鐘相軍本來沒有統一的服裝,打下幾座府鎮後,他們繳獲大批紅色的布料。便裁剪開來,人手一塊用做披風,鐵騎快馬行處,猶如一團;烈火服裝整束,果然氣勢便不同,楊虎軍已被官兵稱之爲紅衣賊。

明教又叫摩尼教,發源自波斯的拜火教,對火的崇拜很深。

那人衝上山寨,滿頭大汗走進了山寨議事大堂,裡面坐滿了舉事的賊首。

“鍾護法!查得重大消息,有嶺南的弟兄來報,小明王如今不在汴梁!”

大堂內衆人霍地一下,全部站了起來,鐘相扶住來人的肩膀,問道:“楊幺,你說什麼?小明王何在?”

被稱爲楊幺的少年,興奮地道:“小明王人在大理,此事千真萬確!宋軍大營中,很多人都知道?!?

若是有小明王在手,教衆們必將信心百倍,而且在場的多是明教骨幹,對明王轉世一說,十分相信。

大堂內衆人都帶著一絲喜色,打進汴梁救出小明王,何等的艱難。

但是他在大理,就好辦多了,南邊是宋廷的薄弱環節。

但是明教和王金剛約定的是,攻取杭州,北上蘇州,佔據江南的半壁江山再說,隔江和宋廷對峙。

現在明教的主力,鐘相義軍,已經準備南下打大理了。

如此一來,勢必會把王金剛的江南彌勒教衆給賣掉,一邊罵娘一邊給他們擋住北邊的宋軍。宗教領導的軍隊,有時候就是這麼任性。

“我們已經有了五六萬人,當初明王舉事,二十萬大軍響應,雖然被方七佛那個叛徒帶著投降了不少,但是更多的隱匿在民間。只要我們往南打,他們都會再次響應的。”鐘相肯定地說道。

一說起方七佛,衆人就面紅耳赤,恨不得把他生吞活剝了。

正好這此,大理的宋軍主帥就是方七佛,明教徒們滿心想要去救明王順便報仇。

在他們的眼中,是方七佛出賣了聖女和小明王,以換來自己的榮華富貴,是寫進明教教義中的叛徒。

而且方七佛還是明王救得,更顯得他恩將仇報,是明教徒心中最無恥的人。

其實方七佛也挺冤枉的,方臘給了他一口飯吃,但是他並不信教。

後來臨危受命,帶領十五萬教衆,和楊霖的禁軍打得有來有回。

但是方臘不知兵,一味地往蘇州太湖增兵,還不停地催促他決戰,才導致了失敗來的那麼快。

走投無路的方七佛,逃到了天涯海角,無奈楊霖一心要追回自己的骨肉,當然窮追不捨,逼至絕境方七佛才選擇了投降。

他完全對得起方臘,畢竟他投降時候,方臘已經死了。至於說聖女...聖女淪陷地比方七佛還早,他投降的時候,聖女正在和楊霖玩“水乳交融”的遊戲呢。

這些人只以爲拿下小明王,他們就將士氣大振,一鼓作氣拿下汴梁,卻不曾考慮過,方臘活著的時候,明教造反也沒能成功。

---

初秋江南,細雨紛紛,一處精緻的樓觀掩在林間,周圍的山林輕雲繚繞,宛如一幅煙雨如織的畫卷。

赤陽觀規模不大,建造卻十分用心。整座赤陽道觀依山勢分爲上下兩處,位於下方的建築是一座四方的院落,呈甲字型。

在道觀的上方是一排靜舍與一座凸出於峭壁之上的樓觀,組成丁字型,中間由一道乙字型的迴廊連接,暗合六丁玉女,六甲陽神和太乙之數,非是深諳堪輿之道,建不出此等道觀。

所有道家現在對楊霖十分推崇,因爲他一人,將道教拔高到了國教的地位。

上行下效,很多的達官貴人,也開始信奉道教,以往往寺廟裡送的香火錢,大多進了各地的道觀。

江南道士們,派人到汴梁,求來了赤陽觀這個名字,在饒州鄱陽湖畔的山林間修建。

赤陽觀內,樓觀飛鳥一樣凌然於峭壁之巔,面對著莽莽羣山,周圍三面懸空,建著硃紅的遊廊,欄內垂著淺黃的竹簾,裡面懸掛紗帷。

那紗帷薄如蟬翼,在觀內望去,山間的景物盡收眼底,然而就這樣一道輕紗,便將隨著秋雨而來的寒意和潮溼盡數隔絕在外。

秋雨悽悽,樓觀內卻暖意融融,宛如自成天地。

細雨落在檐頂,發出春蠶般細碎的沙沙聲。

樓內鋪著白色細藤編成的草蓆,旁邊放著一隻小爐。

一個鬚髮皆白的老道,乃是赤陽觀的掌教趙志靜,雙手微舉,溫言道:“張巡撫,請用茶?!?

對坐的是江南總督兼巡撫,罕見的總攬一省文武的封疆大吏張叔夜,他可謂是十三個省裡唯一的一個,就連秦隴當年的種師道,也沒有這個待遇。

張叔夜抿了一口,嘆氣道:“茶是好茶,但是我此刻便是瑤池仙釀,也飲不出滋味了?!?

志靜道長輕笑道:“莫非是爲了江南亂民?”

“正是。少宰將江南交付於我,是何等的信任,未曾想惹出如此亂子來,張某...愧對少宰啊。”

志靜道長笑道:“張巡撫不必憂心,江南亂民,背後看似是彌勒教作祟,實則是由江南豪門掌控的?!?

張叔夜知道他是江南的地頭蛇,這等大道觀的掌教,不知道手下有多少的信徒。他知道的消息,多半是準確地,殷慕鴻在書信裡,專門提到過這一點,都尉府的探子遍地,自然知道江南這潭水,哪裡深哪裡淺。這也是他半路,來此拜訪的目的。

“流民難控,不如堵其源頭,流民似水,彌勒教只是個溝渠,源頭在江南望族?!敝眷o道長侃侃道:“舉凡豪門望族,根基難挪,必有巢穴。搗毀一處,勝過剿滅流民十萬。”

“只要有豪門出錢,在背後支持,十萬流民聚集起來,只在彈指一揮間。”

張叔夜起身,深深作揖,道:“謝道長指點迷津?!?

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子出宮第三百九十四章 宋金香山首議和第六百二十七章 絕不干涉他國內政的楊少宰第六十八章 活學活用奪山頭第六百二十一章 赳赳老秦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政的瓶頸期第二百七十八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五百零二章 豪氣沖霄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缺席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教聖女第七百六十九章 靖綏西南第五百八十七章 開始謀國第七章 採生折割第六百五十二章 反擊開始第三百九十七章 陣前無端主將亡第三百四十六章 幾段西風相倚恨第五百一十九章 軍機大事,關門密談第一百一十二章 澄海水師總指揮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與你不死不休第六百五十二章 反擊開始第六百八十六章 李清照的離婚官司第二百七十五章 英雄氣短安逸時第六百一十章 立地成聖第二百二十九章 讓利於民賣田產第六百三十九章 龍騰南海第三百五十七章 涼州路途遠,相送人是誰第六百八十三章 賤如犬羊第七百零三章 每一個民族,都有其英雄第五十九章 我要這虛名有何用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濺龍塌第七百一十九章 墾荒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仙打架,楊霖榮升背鍋俠第六百三十六章 還有心思吃飯?第四百五十七章 兇刀出鞘第一百九十一章 唯一弱點第二百六十三章 外強中乾第四百七十六章 一出大戲第五百二十二章 沉穩第二百七十九章 滿城盡知反悔難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幕開啓第六十六章 懼意濃時怒無邊(給凝珠漫水加更)第一百三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五百四十章 亡國之人,不如豬犬第四百章 將軍功業驚天下第七百六十章 君臣相知第二百五十七章 這事成了第一百零五章 試手補天第七百章 碾爲齏粉第二十七章 破廟野哭一尊佛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金血戰牛欄山第五百九十二章 楊霖封王第二十二章 惡僕上門第二百六十四章 引楊入室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良膳食第五百五十二章 皇帝第二百四十五章 百年屈辱結宿仇第四百九十八章 本宮不是那樣的人第七百一十章 掃清外圍北安州第六百零五章 代天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相之才第二百一十六章 古都長安第六百六十五章 少宰高明第六百三十二章 迫不及待第四百五十八章 蔡楊論士第一百五十二章 赤陽子迴歸,汴梁久違的大場面第六百三十九章 龍騰南海第四百六十七章 中秋月圓第五百四十九章 必有一戰,滅其根脈第一百二十九章 滿城風雨第一百五十五章 正義聯盟三巨頭第一百二十三章 長見識了第六百七十七章 強啊大石第三百四十六章 幾段西風相倚恨第二百九十章 金遼使者聚汴梁第六百七十四章 枸杞當飯第三百四十二章 邪風初現第四百二十六章 幽燕再聞烽煙起第五百零九章 血濺金殿第四百四十八章 楊卿今欲弒君耶?第二百五十一章 菟絲花傍大楊樹第六十六章 懼意濃時怒無邊(給凝珠漫水加更)第一百四十章 方臘稱帝第二百七十章 策勳歸來猶遺憾第七百六十二章 地基鋪好第四百五十四章 攔路者死第十六章 樂趣第一百一十四章 風流天子丹青手第七百一十四章 利器第二十八章 莫愁前路無知己第二百九十九章 欲斬奸邪問宰相第五百一十一章 過分的條件第七百五十章 改朝換代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教聖女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郎自大第六百五十章 千鈞一髮第五十六章 重開四州市舶司第四百三十八章 將軍一戰補天難第五百三十五章 北上雲內馭羣豪第三百三十五章 束脩禮拜君子楊
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子出宮第三百九十四章 宋金香山首議和第六百二十七章 絕不干涉他國內政的楊少宰第六十八章 活學活用奪山頭第六百二十一章 赳赳老秦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政的瓶頸期第二百七十八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五百零二章 豪氣沖霄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缺席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教聖女第七百六十九章 靖綏西南第五百八十七章 開始謀國第七章 採生折割第六百五十二章 反擊開始第三百九十七章 陣前無端主將亡第三百四十六章 幾段西風相倚恨第五百一十九章 軍機大事,關門密談第一百一十二章 澄海水師總指揮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與你不死不休第六百五十二章 反擊開始第六百八十六章 李清照的離婚官司第二百七十五章 英雄氣短安逸時第六百一十章 立地成聖第二百二十九章 讓利於民賣田產第六百三十九章 龍騰南海第三百五十七章 涼州路途遠,相送人是誰第六百八十三章 賤如犬羊第七百零三章 每一個民族,都有其英雄第五十九章 我要這虛名有何用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濺龍塌第七百一十九章 墾荒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仙打架,楊霖榮升背鍋俠第六百三十六章 還有心思吃飯?第四百五十七章 兇刀出鞘第一百九十一章 唯一弱點第二百六十三章 外強中乾第四百七十六章 一出大戲第五百二十二章 沉穩第二百七十九章 滿城盡知反悔難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幕開啓第六十六章 懼意濃時怒無邊(給凝珠漫水加更)第一百三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五百四十章 亡國之人,不如豬犬第四百章 將軍功業驚天下第七百六十章 君臣相知第二百五十七章 這事成了第一百零五章 試手補天第七百章 碾爲齏粉第二十七章 破廟野哭一尊佛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金血戰牛欄山第五百九十二章 楊霖封王第二十二章 惡僕上門第二百六十四章 引楊入室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良膳食第五百五十二章 皇帝第二百四十五章 百年屈辱結宿仇第四百九十八章 本宮不是那樣的人第七百一十章 掃清外圍北安州第六百零五章 代天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相之才第二百一十六章 古都長安第六百六十五章 少宰高明第六百三十二章 迫不及待第四百五十八章 蔡楊論士第一百五十二章 赤陽子迴歸,汴梁久違的大場面第六百三十九章 龍騰南海第四百六十七章 中秋月圓第五百四十九章 必有一戰,滅其根脈第一百二十九章 滿城風雨第一百五十五章 正義聯盟三巨頭第一百二十三章 長見識了第六百七十七章 強啊大石第三百四十六章 幾段西風相倚恨第二百九十章 金遼使者聚汴梁第六百七十四章 枸杞當飯第三百四十二章 邪風初現第四百二十六章 幽燕再聞烽煙起第五百零九章 血濺金殿第四百四十八章 楊卿今欲弒君耶?第二百五十一章 菟絲花傍大楊樹第六十六章 懼意濃時怒無邊(給凝珠漫水加更)第一百四十章 方臘稱帝第二百七十章 策勳歸來猶遺憾第七百六十二章 地基鋪好第四百五十四章 攔路者死第十六章 樂趣第一百一十四章 風流天子丹青手第七百一十四章 利器第二十八章 莫愁前路無知己第二百九十九章 欲斬奸邪問宰相第五百一十一章 過分的條件第七百五十章 改朝換代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教聖女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郎自大第六百五十章 千鈞一髮第五十六章 重開四州市舶司第四百三十八章 將軍一戰補天難第五百三十五章 北上雲內馭羣豪第三百三十五章 束脩禮拜君子楊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芜湖市| 郎溪县| 四会市| 郧西县| 班玛县| 如皋市| 湄潭县| 彭泽县| 大方县| 望谟县| 临漳县| 深州市| 方正县| 无极县| 友谊县| 临猗县| 凤翔县| 焉耆| 个旧市| 福海县| 鞍山市| 驻马店市| 剑河县| 桓仁| 大城县| 来安县| 比如县| 本溪市| 和静县| 名山县| 白河县| 栾城县| 赤水市| 大化| 周宁县| 名山县| 渭源县| 方山县| 阳朔县| 南平市| 罗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