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81章 政治正確

始於唐朝,在宋朝走到巔峰的中秋節算是過去了。┡.んm

宋人不喜歡搞其他戾氣重的,卻人文氣息最爲濃厚,不論什麼節,宋人過節總是最積極了。

中秋過後當然就叫深秋了,此一時刻螞蚱也不怎麼蹦躂了,天地間一切氣息潛伏,不在躁動。依照迷信說法,這個秋後殺人造成的怨氣最少,不易被厲鬼纏身所以,所以死囚牢中那個叫宋江的在冊死刑犯快問斬了。

鑑於這個局面,史文恭已經秘密南下。不日應該就可到達江州。

乃是高方平去密信召喚老史的。他不是高方平的部下,但這在手續上非常簡單,高方平去信之後,史文恭找時文彬請假就可以孤身離開。

在高方平被割除永樂軍知軍後,史文恭所部就歸屬是時文彬節制,時文彬纔是永樂軍的主將。

更早以前高方平有過密令給史文恭,讓他嚴密監控水泊動向,爲此史文恭還有過和水泊小股散兵交鋒的事。但是最近以來一直沒有水泊消息,無法確定晁蓋等人是否離開水泊南下搭救宋江了。

高方平分析,興許在濟州有永樂軍嚴密監控,於是晁蓋等人便從鄆州登6離開了水泊。可能在路上了,將要實施營救宋江的計劃。

對此高方平不確定,卻不影響爲此去準備。理由是戴宗已經消失了,在江州見不到了,高方平有理由懷疑,被開除後,戴宗那犢子真的犯渾,要上梁山喝酒吃肉了,他消失大概率就是去水泊報信研究搭救宋江的細節。

晁蓋是講義氣的人,吳用則不好說。不過爲了他們“聚義廳的合法性”,爲了替天行道大旗,很大概率吳用也只能支持搭救宋江的提議,否則山寨的現有頭領內,有可能會出現離心的狀態。這同樣是政治問題,政治總是無處不在。

與此同時,楊志已經帶著高方平的文書北上,進京調集糧食。

安排京中親信組織人馬,在京畿附近收購糧食,日夜不同的趕工,生產爲複合飼料,然後開始組織運送南下江州。

現在的江南東路救災中心就在江州,在冬天來臨以前糧食就是生命線,必須不計代價,打贏這場江南糧食保衛戰。

暫時只能先這樣,朝廷未必能夠指望。鑑於體制問題,大宋又沒有健全的“儲備法”,所以張叔夜的手裡,其實可用的餘糧比較有限。西北日子仍舊不好過,加之宗澤判斷宋夏之戰有可能再啓之後,朝廷要一定程度對此做準備。

北方有餘糧,但是如果戶部出面牽頭,要從北方組織運輸糧食到江州,限於這個時代的運輸能力,以及官僚機構的低效懶散**,那個代價太大了,朝廷付出的成本價格恐怕比江南的黑心糧食要價更高。

所以張叔夜已經對高方平較底:朝廷已經沒有能力管你江南東路,老伕力排衆議推你上江東轉運使位置,就是要你能做到“不可能的任務”,不許推脫,誓死抗住此番江南的糧食危機,以此爲前提,今年你江南無需繳納糧食回戶部,銀錢一定程度減免,另外非常之時,老夫允許你動用一定的酷吏手段闖禍。

不論是什麼原因,儘管水災不是高方平造成的,但是歷史從來不溫柔,自來以成敗論英雄,這些就是高方平目下面臨的。

如果這戰輸了,高方平以往的所有勝利都白搭,餓死的人一多,威望也就沒有了。

所以不可避免的,此番高方平去信京城,也以“倒爺”的身份上陣了,誓要掏錢打贏這場糧食保衛戰。在經濟上高方平會虧本,但是在政治上是切身利益,媽的這纔是政治資金的正確用法,其他的用法其實並不正義。

此番算是政治和經濟兩手準備。

僅僅依靠權威,威脅那些官員去和他們的狗腿子糧商達成妥協,還不夠保險,高方平不完全信任那些鯊魚,形式不對的情況,他們仍舊存在反水的機率。

但是一邊通過權力壓制他們,一邊以經濟的手段從京城民間組織糧食南下就是雙保險。在氣勢上就有可能壓住他們,一但形成沒有他們高方平也能單方面扛住糧食危機的形式,江南糧商內部積壓了太多糧食的一些商人,就會出現立場動搖,興許開始偷偷的放糧。

那時候開了口子就是踩踏效應,兵敗如山倒。是的資本市場沒有驚喜,就這德行,一個東西,大家認爲值這麼多的時候一個都不賣,它在賬面上就值那麼多。一但形式轉變,這些趨勢投資者沒誰是傻子,都希望別人來接盤而他們撤退。

到時候整個江南東路,全是烏雲蓋頂的“賣盤”,糧食危機自然就解了。吃不飽是肯定的,價格仍舊貴是肯定的,但是撐過這個冬天,明年就是絕地反擊的時刻。

在古代出現系統性的糧食危機,其實不是糧食本身的危機,而是運輸能力的危機。

不是說真的沒糧,而是古代沒鐵路,船運能力也非常有限,所以幾乎沒有能力在需要的時候,大面積的對受災地區輸血。

外部糧食運不進去,那麼隨著受災地區內部的糧食越來越少,賣兒賣女餓死人的事就會越來越多,然後十倍糧價格只是剛剛開始。

走6路在古代就是打戰,特別是災難之年,漫山遍野都是半民半匪的存在,大多數平時不人的百姓,也會在大災之年變爲搶糧食的羣體。加之官府低效不作爲,就讓大面積的輸送糧食成爲一種奢望。

就算不考慮治安方面的因素,限於古代的勞動生產力,運輸能力,也很難真正形成規模性運輸。

其實物資運輸到一個地方的最大成本不是貨物本身,而是途中的一切損耗,譬如江州到京城需要走數十日,一噸糧食的運輸隊伍,在大宋缺少馬匹的情況下,需要投入六臺牛車,至少十幾個人力。原始的運輸車輛負重長途運行,磨損修理也是非常麻煩的。

加之隨行的保鏢衛隊費用,民夫牲口路上消耗的糧食和銀錢,各處關卡公差的盤剝,層層吸血,一趟走下來,價值十七貫錢的一噸糧食,運送成本恐怕就要高達三四十貫。

所以這是最爛也是最好的時代,諸如盧俊義那種有能力走貨的教父就算不非法,也能賺大錢。不會被搶,就是他盧俊義的生產力競爭力。

就是基於這些因素,江南大水之後,還沒有真正出現糧食危機時,那些糧商掛出了三貫錢一石米的價格,是平時的三倍。

這是投石問路,也是外地糧商的成本價。

那麼在理論上就算三倍糧價,也真不會餓死多少人的。爲什麼高方平當時說三倍只是起點而不是終點?

因爲現在的三倍糧價,僅僅是江南本地商會聯盟排外擋住外部糧商進入江南的一個手段。商人是逐利的,譬如東京的糧商一南只是三倍的糧價,他們運進來也沒有利潤,所以就不會提前佈局。

而一但外部奸商不準備競爭,這就形成一個趨勢,就會導致江南的糧食越來越少,最終於某個時刻開始爆出十倍乃至二十倍。

真出現二十倍糧價的時候其實就是大奸商跑路,其餘人套牢的時刻。早前沒有準備的外部糧商不是傻子,不敢那個時候進場。那個時候進場除了被餓瘋的暴民殺死外,根本就不是來賺錢的,那叫接盤俠。

這個過程在古代是一個循環,並且是死循環,近乎無解。大明朝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算是死於這個“循環”之中。

後世說的要想富,先修路就是這個理。修路代表通商,通商,就代表可以打破本地奸商的壟斷環境。

而江南東路的壟斷環境,高方平已在著手對付。依託現在已經堪用的第二十三代軸承鑄造的運輸車輛,能夠最大程度的節省運力,降低運輸成本。加之高方平運糧可以不被各處官差盤剝,不被土匪搶劫。所以此番經過初步測算,高方平的團隊有可能把運到江州的糧食,控制在平時一點八至一點九倍的價格間。

並且這只是保本的價格,如果高方平更極端一些,爲了賺取名望略虧損一些,維持在平時一點七倍的價格,並且不是大米而是全營養飼料。由此一來,基本上,就形成了高方平於會上宣佈的策略:糧食價格允許比平時略高,但不許喪心病狂。

也就這麼一次了,往後隨著大江南工業基地的鋪開,軸承越來越成熟,吏治環境越來越好,工業技術提高,船運噸位提高。這一切都在全面疏通大宋的血管,壟斷暴利事件會越來越少,兩點五倍糧價興許在蒸汽機革命前還是會有的,但是十倍糧價一定會成爲歷史。

那麼上述情況是在大宋。

如果要問這個時期其他大6的人類是什麼樣的生存狀況?洗洗睡了,基本就不算人,一但有事就等著一片一片的死。因爲在那些野人的世界裡,這個年景沒有一個如同大宋會講“政治正確”的政府。

是的大宋很爛很**,很低效。但是至少政府還把不餓死人當做政治正確,的確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矛盾。這也就是大宋三百壽命,至亡國時候仍舊沒有全國性農民起義的緣故。公告:本站推薦一款免費小說app,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626章 陶節夫撲街了第三百五十章 饒了我吧第二百六十三章 面對糖衣炮彈堅定立場再談完本第967章 終於還是出事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縫縫補補又3年第426章 興許我是錯的三百二十九章 暴風前奏第845章 整個世界都是敵人第581章 別問小迷糊去哪了第664章 如火如荼的戰爭形態第434章 大宋不可一天建成第891章 厲害了柴進第601章 大宋麻雀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陶節夫的顧慮第139章 相爺召見第5章 抓住了一隻小蘿莉第801章 河東攻略第149章 捉走時小衙內第三百零八章 福禍相依論第173章 少年學堂的意義第916章 大魔王又犯渾了第659章 先上車後補票第二百八十七章 天明之際第699章 一羣戰場垃圾佬第635章 漂亮的大媒婆第522章 韓世忠的勾當第202章 史文恭被圍第961章 摔牛案第630章 全體震驚第120章 穿雲箭第749章 女縱橫家第二百六十四章 比武審判第773章 一步一個腳印第434章 大宋不可一天建成第44章 蔣門神第二百五十六章 把他們拖去菜市口斬了第519章 巡迴大法官的一天第496章 天武軍進蘇州第718章 蕭觀海同志第762章 知道去整誰就行第481章 政治正確第941章 這屆官府不行第918章 國恥第二百一十三章 年號大觀第872章 皇后娘娘的肌肉第540章 老蔡又反水了第878章 變天的節奏第104章 九陰真經第966章 傅先生的風韻第592章 《征服》第783章 敘舊——那些往事第二百三十四章 他有洪荒之力第60章 浪子燕青第845章 整個世界都是敵人第656章 維穩黨誓師第769章 蒸汽機的路第518章 真大解放第二百六十三章 面對糖衣炮彈堅定立場第114章 一**臣的戰鬥第681章 前三排的那些事第二百九十三章 貧道去也第44章 蔣門神第758章 高方平的去留問題第548章 敲詐勒索要開始了第669章 這鍋我高方平不背第667章 剷除鷹犬第930章 榮耀簿之上的老蘇頭第473章 先把方琴請去喝茶第745章 初步的談判意向第二百五十章 忽然來了個春雷第948章 一路風雨沒彩虹第642章 又有重大人事變動第207章 對萬之王的對穿腸第715章 奸商似的軍隊第二百六十章 老子幫你去搶回來第787章 兩個奸臣的隆中對3第747章 真業界良心第64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774章 咬咬咬!第9章 小蘿莉來報案第815章 馬植第575章 一羣無賴第851章 兩乞丐回京第三百四十五章 維穩經費5銅錢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德魯伊的野望第781章 劉青菁的擴張第25章 相見不如懷念第二百七十八章 微服私訪第三百一十四章 真洪荒之力第798章 一地雞毛的朝廷第744章 西夏坐不住了第772章 屬於趙佶的時刻第820章 出了虎穴入狼窩第843章 老蕭的幺蛾子第649章 大魔王變身了第735章 新的論持久戰第554章 小迷糊的家第440章 扒光接受調查第二百五十一章 求剃毛
第626章 陶節夫撲街了第三百五十章 饒了我吧第二百六十三章 面對糖衣炮彈堅定立場再談完本第967章 終於還是出事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縫縫補補又3年第426章 興許我是錯的三百二十九章 暴風前奏第845章 整個世界都是敵人第581章 別問小迷糊去哪了第664章 如火如荼的戰爭形態第434章 大宋不可一天建成第891章 厲害了柴進第601章 大宋麻雀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陶節夫的顧慮第139章 相爺召見第5章 抓住了一隻小蘿莉第801章 河東攻略第149章 捉走時小衙內第三百零八章 福禍相依論第173章 少年學堂的意義第916章 大魔王又犯渾了第659章 先上車後補票第二百八十七章 天明之際第699章 一羣戰場垃圾佬第635章 漂亮的大媒婆第522章 韓世忠的勾當第202章 史文恭被圍第961章 摔牛案第630章 全體震驚第120章 穿雲箭第749章 女縱橫家第二百六十四章 比武審判第773章 一步一個腳印第434章 大宋不可一天建成第44章 蔣門神第二百五十六章 把他們拖去菜市口斬了第519章 巡迴大法官的一天第496章 天武軍進蘇州第718章 蕭觀海同志第762章 知道去整誰就行第481章 政治正確第941章 這屆官府不行第918章 國恥第二百一十三章 年號大觀第872章 皇后娘娘的肌肉第540章 老蔡又反水了第878章 變天的節奏第104章 九陰真經第966章 傅先生的風韻第592章 《征服》第783章 敘舊——那些往事第二百三十四章 他有洪荒之力第60章 浪子燕青第845章 整個世界都是敵人第656章 維穩黨誓師第769章 蒸汽機的路第518章 真大解放第二百六十三章 面對糖衣炮彈堅定立場第114章 一**臣的戰鬥第681章 前三排的那些事第二百九十三章 貧道去也第44章 蔣門神第758章 高方平的去留問題第548章 敲詐勒索要開始了第669章 這鍋我高方平不背第667章 剷除鷹犬第930章 榮耀簿之上的老蘇頭第473章 先把方琴請去喝茶第745章 初步的談判意向第二百五十章 忽然來了個春雷第948章 一路風雨沒彩虹第642章 又有重大人事變動第207章 對萬之王的對穿腸第715章 奸商似的軍隊第二百六十章 老子幫你去搶回來第787章 兩個奸臣的隆中對3第747章 真業界良心第64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774章 咬咬咬!第9章 小蘿莉來報案第815章 馬植第575章 一羣無賴第851章 兩乞丐回京第三百四十五章 維穩經費5銅錢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德魯伊的野望第781章 劉青菁的擴張第25章 相見不如懷念第二百七十八章 微服私訪第三百一十四章 真洪荒之力第798章 一地雞毛的朝廷第744章 西夏坐不住了第772章 屬於趙佶的時刻第820章 出了虎穴入狼窩第843章 老蕭的幺蛾子第649章 大魔王變身了第735章 新的論持久戰第554章 小迷糊的家第440章 扒光接受調查第二百五十一章 求剃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桃| 庆城县| 民和| 思茅市| 武城县| 海原县| 涡阳县| 白沙| 绥宁县| 平谷区| 呼伦贝尔市| 祁门县| 望城县| 南安市| 山阴县| 衡水市| 阿城市| 姚安县| 双柏县| 蓝山县| 德兴市| 民乐县| 万荣县| 乌什县| 镇坪县| 申扎县| 那坡县| 闽清县| 西峡县| 大同县| 会理县| 望江县| 牡丹江市| 永登县| 绍兴市| 墨脱县| 怀柔区| 定南县| 岗巴县| 汪清县| 洛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