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章 神仙也有利益之爭

看著風風火火出了房間的老婆,雲崢就知道葛秋煙一定沒有什麼好果子吃,不過現在雲家孕婦最大,葛秋煙最多被臭罵一頓也就是了。

家庭的煩惱不過如此罷了。現在讓雲崢頭疼的是自己接到的一張回京述職的詔書。

這時候離開豆沙關是不妥當的,且不說趙旉趙延年手下僅存的那一點殘兵,光是樑輯在大理洱海一帶大掠一方就讓自己沒辦法輕易地離開豆沙關東去開封城。

別人都以爲樑輯這時候已經發了大財,只有雲崢自己知道大理的武僧團抵抗的有多麼的堅決了。

大理宗教信仰體現爲本主崇拜。據云崢所知,本主崇拜的宗教信仰形成與南詔時期,並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地完善,內容也越發豐富。本主崇拜是一種多神崇拜。

每個村寨都有自己的本主神,也有的是幾個或幾十個村寨共同信奉一個本主神。本主神也是多種多樣,如:自然本主有石頭、水牛、猴子等;神靈本主有山神、穀神、太陽神等;

英雄本主有杜朝選、段赤誠等;佛教與道教本主有觀音、李靖等。

也就是說大理人什麼神都信,什麼神都拜,只要遇到自己不明白不理解的現象,都會把他們當成神蹟來朝拜。

可是如今,大理國最大的寺廟崇聖寺居然聯合了黃龍寺等大大小小的寺廟,組成了一個莫名其妙的武僧團。

根據樑輯送回來的消息稱,這些武僧捨身而忘死,即便是在火藥彈的爆炸中成片的死去,也不願意後退一步。

尤其是在奪取崇聖寺塔尖上的純金大鵬金翅鳥的戰鬥中。陣斬大理僧侶三百餘人,而後續的僧人依舊念著佛號排著隊前來送死,而且沒有半分的猶豫。

一聲令下雖刀山火海也敢衝闖的京西軍悍卒,第一次出現了猶豫不前這種前所未有的情況。

雲崢不在乎大理的僧人死傷多少,即便是再殺掉一千。一萬也沒有太大的關係,戰爭一旦開啓了,就沒有人種的劃分這一說。

可是這次真的不同了,一旦大理國僧人的慘狀被傳回大宋,大宋本地的僧侶一定會發狂,即便是自己的好友五溝和尚也會立刻和自己劃地絕交的。

大理的僧侶和交趾國的原始僧侶不同。他們和大宋的僧侶幾乎是一脈相承,唐初,印度佛教即傳入此地,寺院林立,古有妙香國之稱。樑輯穿回來的軍報上說。在崇聖寺見到了迦葉、阿難、達磨、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神會等人的畫像。可以推知在大理國,禪宗已經進入當地,並且大受歡迎。

這是真正的捅了一個馬蜂窩,還是帶毒的那種,都說大宋崇敬道教,有幾人知道開寶八年三月太祖趙匡胤自洛陽回京師,手書《金剛經》,常自誦讀。宰相趙普因奏事見之。太祖曰:“不欲甲冑之士知之,但言常讀兵書可也。”

翰林學士李昉、徐鉉等進《太平廣記》,其間錄佛法者三十卷。上自漢明,終於五代,這樣的大宋國學鉅著上都不敢刪除佛學,用專門的三十卷來闡述古今悟心得道之衆、神僧經論、定慧之學、君臣信毀、休咎之徵等等的大智慧,大道理。

大中祥符九年二月北天竺優填曩國沙門天覺,南天竺師子國沙門妙德。西天竺迦蹉國沙門等來,各進梵經、舍利。各賜紫衣、金幣。三月天竺沙門童壽、智友貢梵經一夾、佛骨、鏤牙觀音菩薩像。以天竺國庵摩羅木爲龕。賜紫衣、束帛。

四月中天竺薩縛羅國沙門童壽來,進梵經。賜紫服(本條可能繫上條之誤)。

五月東天竺縛鄰捺國沙門普積來,進梵經,賜紫服。

沙門繼全自西天還,得佛舍利,建塔於揚州。

雲崢的紫袍是經歷了無數的戰火在生死間遊走了很久好不容易纔得到的,而那些僧人只不過走了一趟天竺,回來之後就得到了同樣的殊遇,如果這時候還說大宋對佛教毫無好感的話實在是在自欺欺人。

佛門講慈悲,軍隊講的是殺戮和掠奪,這兩者本就水火不相容,如果樑輯真的在大理國殺和尚殺的起性,雲崢相信,自己在大宋這片土地上很難再有立足之地。

這是真正的大事件,當初還以爲大理皇帝將國家的財寶存放在寺廟裡是一種愚蠢的表現,現在看來,人家其實非常的聰明,段家的好多親王和皇族都有出家爲僧的習慣,這分明是在幫皇家看管自家的寶庫,否則哪來那麼多崇信佛教並且願意落髮爲僧的勳貴。

樑輯這一次註定要無功而返了,殺光和尚這種黑鍋連皇帝趙禎都背不起,自己一介將軍還是乘早算了吧。

這些天雲崢儘量保持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態勢,給樑輯已經發布了轉換攻擊目標的軍令,相信老實的樑輯不會再去打崇聖寺寶塔尖上的大鵬金翅鳥的主意了,留給樑楫的時間不多了,但願他能夠在大理皇宮取得足夠讓人滿意的收穫。

雲崢沒有去找五溝,五溝卻來雲家做客,雲崢見他面色如常就笑著吟誦了“大理三百六十寺,寺寺半夜皆鳴鐘、伽藍殿閣三千堂,般若宮室八百處。”這幾句在大理流傳很廣的詩歌,然後五溝看著雲崢的神色就非常的奇怪。

“這是南詔國師贊陀崛多的詩句,非常的生僻,不是大理勳貴和高僧知道的人不多,你是從何得知的?”

雲崢乾笑道:“我有一支軍隊如今正在大理洱海邊上征戰,傳回來很多有用的東西比如這幾句詩。”

“如果能把崇聖寺三塔塔尖的大鵬金翅鳥帶回來,一定要讓給我好好的觀賞一下。”

雲崢吃了一驚他沒有想到和尚們的消息居然傳得這麼快,自己軍中有海東青,消息早別人一步是正常的,從洱海邊上到豆沙關最快的急腳也需要走十五天,按照事情發生的時間來看,纔剛剛過去了八天而已。

五溝坐在椅子上笑呵呵的道:“珈藍急訊,速度雖然趕不上你的鷂鷹,但是它傳遞消息的速度也非常的可觀。

洱海邊上沙門流血,佛祖染塵,六百四十餘名比丘僧死於雷火天威之下,雲大將軍,您把天捅了一個大窟窿啊。”

雲崢定下心來無所謂的笑道:“急火雄兵之下,難免會有誤傷,每一次戰火都會有佛門罹難的傳聞,既然你佛家講究寬恕,那就原諒我一次又如何,了不起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就是了。”

五溝笑道:“你總是在誤解佛法,頓悟佛心,不代表所有業障都已經淨化!正所謂:了卻業障本來空,未了還須償宿債但是有的大修行人本來可以逃過殺劫,卻不逃走,如二祖可大師等.............”

雲崢大喜道:“難道說那些已經被殺的六百多比丘僧都是有罪孽該死的人不成,如果是這樣,我能不能再殺一些,這樣就能把大鵬金翅鳥帶回來供你參觀了。”

五溝大笑道:“昨日夜叉心。今朝菩薩面。菩薩與夜叉。不隔一條線。你殺人所以罪孽是你的,錯誤也是你的,和尚恰好知道你是一個很有擔當的人,所以那些比丘僧之死你不必放在心上,只需日後接受紅蓮業火的灼燒的時候莫要後悔纔是。”

雲崢皺著眉頭繞著五溝轉了一圈道:“日後的事情日後說,我現在就想知道你對這件事是如何看的,說實話,我對別人的看法不是很重視,之所以會下令停止殺和尚,也是擔心自己會受到大宋佛門的攻擊,不想把事情做絕而已。”

五溝嘆息一聲道:“你如果要殺,就該殺乾淨纔對,大理國的佛門不安靜,有信奉伽藍教的,有信奉密教的,此邦之人,西去天竺爲近,其俗多尚浮屠法,家無貧富皆有佛堂,人不以老壯,手不釋數珠,一歲之間,齋戒幾半。

如此誠心只可惜他們走進了歧途,傳入大理的佛教,以密教爲主。傳入大理的佛教,與本主信仰、當地文化,相互混合而形成一種名爲‘阿吒力教’的信仰。這種信仰,與密教之信仰方式較爲接近,於我大宋佛教有著根本上的差異。

如果你屠盡大理比丘僧,大宋的佛門只會交口稱讚稱頌你爲善居士,你可知道,爲了在崇聖寺安置迦葉、阿難、達磨、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神會等人的畫像。禪宗付出了何等的代價嗎?”

對這些佛門的密事雲崢自然是不知道的,聽五溝說的話非常的奇怪,連忙搖頭表示不知。

五溝笑道:“和尚我也不知道,只知道我的恩師了寂臨死都放不下這個執念,可見他們付出的代價一定是高昂的不可計數!

貧僧知曉一件事,每一次的戰火和兵災,總能給一個地方帶來新的變化,大理南詔已經是一潭死水了,現在,你的大軍在大理燒殺掠奪,雖然殘酷,卻未嘗不是一次機會,比丘僧不怕死,死亡對我們來說只是一個大解脫。”

雲崢搖頭道:“你這是在蠱惑我殺人啊,我的大軍只殺必須要殺的人,只會爲我的軍事目的殺人,至於別的原因,關我屁事!不過你今天非常的奇怪,和我認識的五溝完全不一樣!”(未完待續)

第20章 分功第32章 不存在的軍隊第26章 都是野人第52章 夫妻鬥法第71章 無恥的萬世名臣第20章 奇怪的要求第31章 見聞第12章 自強纔是王道第56章 夾帶私貨的軟實力第25章 喜事第73章 仁慈和血腥第35章 元山巨頭第57章 殺不盡的惡賊頭第14章 逮著誰都咬一口第43章 命就是拿來拼得第39章 鐵鷂子的戰鬥第50章 替死鬼出現第4章 被包圍的將軍第29章 萬般無奈苦肉計第6章 死城第31章 葛秋煙的恐懼第52章 倒黴的寒食帖第10章 大槐國的命運第25章 權謀家第4章 在人間第48章 風聞第37章 害死人的范仲淹第29章 賴八眼中的吐蕃人第68章 飛蛾投火的奸細第69章 揣測第58章 耶律乙辛的反擊第67章 潮溼的奏摺第19章 甕城火第57章 趙昊升官第53章 春哥兒是個有想法的人第67章 遲來的春天第55章 關於恐懼的話題第61章 官兵來了第70章 一得一失第19章 皇帝的嗜血性第55章 發瘋的種諤第72章 小感情和大禮儀第26章 鹽水洗屁股第23章 瘋子第17章 交子的大小第62章 雲崢的計劃第44章 最大膽的夢境第72章 惡毒的報復第47章 胡說八道顯威力第10章 收穫第36章 遇見勃勃的武赫第29章 曾公亮第25章 冷風殘月第19章 皇帝的嗜血性第60章 玉碎的鐵連環第71章 陸輕盈的噩夢第36章 獻媚第72章 弄不明白的人性第33章 生不如死第18章 試探第53章 蠟像館第43章 囚籠第8章 痛苦第34章 左大鵬的要求第10章 婦人之仁與將軍心第28章 大將軍的女兒不是良配第24章 已經枯萎的西夏雄心第71章 陸輕盈的噩夢第38章 潑皮!第58章 香餑餑第56章 做官就是做烏龜第8章 生活就是這樣的第75節 大米掉進沙子裡第25章 呂惠卿的智慧第11章 咄咄逼人第36章 爲民請命雲將主第68章 王安石的堅持第64章 虧心的前兆第25章 招攬第27章 誰在控局?第20章 皇帝的最後殺招第67章 衍聖公第49章 坑你就是幫你第4章 朋友的義務第47章 退潮第19章 皇帝的怒火第8章 刁買人心第21章 成敗一念間第47章 威脅?利誘!第27章 古人的理解能力第21章 力量纔是決定行爲的標準第52章 仁慈的皇帝第11章 千古大謊言第77章 弱肉強食的真諦第65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68章 王安石的堅持第25章 前因結果了!第10章 收穫第33章 後事第20章 大秘密
第20章 分功第32章 不存在的軍隊第26章 都是野人第52章 夫妻鬥法第71章 無恥的萬世名臣第20章 奇怪的要求第31章 見聞第12章 自強纔是王道第56章 夾帶私貨的軟實力第25章 喜事第73章 仁慈和血腥第35章 元山巨頭第57章 殺不盡的惡賊頭第14章 逮著誰都咬一口第43章 命就是拿來拼得第39章 鐵鷂子的戰鬥第50章 替死鬼出現第4章 被包圍的將軍第29章 萬般無奈苦肉計第6章 死城第31章 葛秋煙的恐懼第52章 倒黴的寒食帖第10章 大槐國的命運第25章 權謀家第4章 在人間第48章 風聞第37章 害死人的范仲淹第29章 賴八眼中的吐蕃人第68章 飛蛾投火的奸細第69章 揣測第58章 耶律乙辛的反擊第67章 潮溼的奏摺第19章 甕城火第57章 趙昊升官第53章 春哥兒是個有想法的人第67章 遲來的春天第55章 關於恐懼的話題第61章 官兵來了第70章 一得一失第19章 皇帝的嗜血性第55章 發瘋的種諤第72章 小感情和大禮儀第26章 鹽水洗屁股第23章 瘋子第17章 交子的大小第62章 雲崢的計劃第44章 最大膽的夢境第72章 惡毒的報復第47章 胡說八道顯威力第10章 收穫第36章 遇見勃勃的武赫第29章 曾公亮第25章 冷風殘月第19章 皇帝的嗜血性第60章 玉碎的鐵連環第71章 陸輕盈的噩夢第36章 獻媚第72章 弄不明白的人性第33章 生不如死第18章 試探第53章 蠟像館第43章 囚籠第8章 痛苦第34章 左大鵬的要求第10章 婦人之仁與將軍心第28章 大將軍的女兒不是良配第24章 已經枯萎的西夏雄心第71章 陸輕盈的噩夢第38章 潑皮!第58章 香餑餑第56章 做官就是做烏龜第8章 生活就是這樣的第75節 大米掉進沙子裡第25章 呂惠卿的智慧第11章 咄咄逼人第36章 爲民請命雲將主第68章 王安石的堅持第64章 虧心的前兆第25章 招攬第27章 誰在控局?第20章 皇帝的最後殺招第67章 衍聖公第49章 坑你就是幫你第4章 朋友的義務第47章 退潮第19章 皇帝的怒火第8章 刁買人心第21章 成敗一念間第47章 威脅?利誘!第27章 古人的理解能力第21章 力量纔是決定行爲的標準第52章 仁慈的皇帝第11章 千古大謊言第77章 弱肉強食的真諦第65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68章 王安石的堅持第25章 前因結果了!第10章 收穫第33章 後事第20章 大秘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南县| 廉江市| 珠海市| 乐至县| 镶黄旗| 郁南县| 奉节县| 西充县| 温宿县| 广西| 天津市| 乐陵市| 邳州市| 东兰县| 南康市| 建昌县| 榆中县| 成安县| 嘉黎县| 威海市| 肥东县| 永济市| 醴陵市| 马边| 漳平市| 上蔡县| 财经| 南郑县| 垫江县| 乌苏市| 依兰县| 襄汾县| 囊谦县| 岳阳市| 新源县| 舒兰市| 宜州市| 碌曲县| 白城市| 马关县| 乐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