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31章 烽火連三月

熙河路,熙州。

城頭之上,大旗折桿,門樓倒塌,屍橫於地,血色黑凝。

姚平仲氣喘吁吁,將手中金鐗狠狠一拄,皺起濃眉大聲道:“這些西夏軍莫不是瘋了?這般不要命攻城,即便拿下城池也損失慘重,到底圖的什麼?”

旁邊白傲同樣表情疑惑:“看著是有些急了,前幾日還未這般模樣,莫非得到了什麼軍令不成?”

“軍令?”姚平仲眼神往西北方向望去:“難道是西夏國內發生了大事,才傳令這些遠征兵馬拼命拿下熙州?”

白傲聞言神色變化:“西夏國內……莫是公子建有大功?”

姚平仲用力點頭:“是了,是了,肯定是王爺那邊連連告捷,動搖了西夏軍本,這邊才被逼得要抓緊下熙州,然後決定進退事宜。”

白傲思索道:“公子會建何等大功,乃至迫使西夏改變前方軍令?”

姚平仲望著城外遠處那不見頭的連營,還有城下正在整裝待戰,馬上就要再次攻城的西夏兵卒,冷笑道:“只怕是快要打到這些夏狗的老巢興慶府了,才引得他們這般著慌,想抓緊厎定熙河,隨後決去留回援之事。”

“真的要打到興慶府了嗎?”白傲聞言不覺有些恍惚,興慶府興州是西夏都城,倘打到了那裡豈不是代表西夏將要滅國?而若能滅掉西夏,靖大宋百年未成之業,這份功績怕是不弱於收復燕雲了吧?

甚至,從某些角度上來看,滅掉西夏之功,更要強過收復燕雲!

畢竟這是國戰啊,是單獨的國戰,取對方全土之功,不像攻遼,乃是與女真聯合,其實說白了,女真纔是主力,何況遼亡之後,只取燕雲,別的地方按照盟約,卻是不能插手的。

這便使得功業弱了三分。

“姚兄,既是如此,那當下如何纔好?”白傲心中激動,急忙問道。

姚平仲抄起金鐗,衝著城外揮了揮,眼神閃爍道:“夏狗喪心病狂,意圖破釜沉舟,這般下來,熙州城早晚得破,依我看晚破不如早破,沒有必要再和對方消耗了,還是另做打算的好!”

“如何另做打算?”白傲上前一步,小聲道。

姚平仲瞅了瞅四周,用手攏嘴,低下音調:“我看……既然對方兵力並不足以圍城而困,只是強攻,那便一會回去收拾收拾,晚間帶兵直接突圍出去好了!”

“啊?!”白傲聞言頓時一愣,沒想到這濃眉大眼,生得魁梧不凡的姚平仲居然要跑……

北遼,南京析津府,遼國陪都。

既稱幽州、又名燕京,如今概以南京稱呼。

是爲燕雲十六州之首,所謂後山故地,神州舊土,全都是以其中心四周泛指。

遼乃由契丹所建,契丹遊牧,逐水草而居,善騎射,好漁獵,後唐清泰三年,鎮守太原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借兵契丹,大敗後唐軍隊,接下來,石敬瑭將幽州所轄新、武、雲、應、朔州割讓給遼,加之前契丹佔有的其他州,“幽雲十六州”自此全被遼所佔。

遼會同十年,遼太宗耶律德光將幽州定爲“南京幽都府”,遼開泰十年,遼聖宗耶律隆緒,對幽都府進行了擴建,改“南京幽都府”爲“析津府”,析津府的名稱來自於“以燕分野旅寅爲析木之津”的天星地相說法,故以爲燕京,直至如今。

而燕京爲陪都,乃是遼實行“因俗而治”國策,受唐多京制影響,劃分五京五道,以此規劃國土原因。

其中上京道,治上京臨潢府,這也就是遼朝的都城。

中京道,治中京大定府。

東京道,治東京遼陽府

南京道,治南京析津府。

西京道,治西京大同府。

遼按照五京,分治漢人和契丹人,立南北兩院,兩面官制,不過這些其實並不算真正的遼國都城,真正都城該是遼帝“四時捺鉢”,春水、秋山、坐冬、坐夏的營帳。

遼五京之中歷來最熱鬧的便是南京,因爲原本漢地,漢人較多,又鄰宋境爲近,邊貿榷場繁榮,是整個遼國商業貿易的中心,廣泛繁華,錢財最多,人口也盛。

即便是前些年遼金開戰,燕京依舊不受影響,畢竟離戰場較遠,而且還引得北地幾京的大戶貴族有錢人紛紛到來,在燕京買房買地,哪怕不就此落戶,也要留個退路,以後戰事不好時退守在這裡。

但今年卻不同了,最初女真從東面打過來時,北處都往南逃,燕京確實熱鬧無比,人滿爲患,物價飛漲,可接下來,大宋突然自南面起兵殺過,燕京立刻便大亂起來。

雖然宋軍進兵極慢,但原本躲來燕京內的宗室豪族、鉅商大賈,全都迫不及待地自燕京又要出走。

此刻遼國北、東領土全失,就算是上京也已經失守,中京則剛剛被金人所佔,這些人離開燕京後只有向西一條路走。

而這時燕京實際主事的乃是耶律大石和蕭幹兩人。

金兵攻克了中京後,天祚帝向西逃竄,展轉夾山之後,便音訊全無了。

而爲了安定人心,耶律大石和宰相張琳、李處溫、都統制蕭幹進行了商議,立秦晉王耶律淳即位,稱天錫皇帝,但主要軍權卻被耶律大石和蕭幹握著,南京城基本就是他二人說了算,哪怕坐上皇位的耶律淳,都調遣不動城內的契丹兵馬。

兩人倒是並未太過阻攔出燕京西逃之人,只是要走可以,身家東西不能全帶走,金銀財物留下一半,糧食只能帶個半月夠用,別的一概不能拿,否則就不許離開。

但即便這樣,在宋軍北上這段時間,燕京城內的大戶也逃了七七八八,財物留下許多,糧草更是無數,如此一來,反而使得這座城池變得十分精煉起來。

宋軍進攻的步伐並不快,白溝等地交手幾次,辛苦血戰拿下了幾州,開始一點點向著燕京推進。

這已和原本的歷史發展有些不同了,畢竟海上之盟被趙檉硬生生向後拖了一兩年的時間,西軍並非原來的疲憊之師,軍中在徵方臘時於幫源峒染上的疫癥也都好了,所以發揮出來的戰力還算正常穩定。

所以哪怕戰事頻繁,行進艱難,可還是將要到達燕京城旁。而燕京城就在這一段時間之內,竟又發生了變化。

傾向於降宋的宣宗天錫帝耶律淳居然因病崩殂了,燕京城內再無契丹直系皇室成員可以繼位,而耶律大石與蕭幹,早已經控制朝政大局。

他二人否決掉耶律淳把後事託付給漢人李處溫的遺命,對遺命裡的降宋旨意刻意隱瞞起來。

隨後直接擁立耶律淳皇后蕭普賢女臨朝稱制,改元德興,接著很快剷除李處溫一派,並向整個漢人勢力株連過去。

燕京地區因爲朝廷內訌,鬧得人心惶惶,謠言四起,坊間充斥著李處溫企圖聯合常勝軍郭藥師挾持蕭太后納土歸宋的流言,而李處溫此刻已經被殺,他原本一系的郭藥師等人開始坐臥不寧……

宋軍這時分成三路,由劉延慶、種師道、辛興宗帶領,從三個方向,接近燕京。

其中辛興宗的速度略微領先,從正西方向,抵達到燕京西城十里外,隨後開始派出探馬斥候往前打探,沒多久,就探到這燕京的一些詳細信息。

燕京城整體上呈現矩形,四面共有八個城門:

其東部爲安東、迎春門

西部爲顯西、清晉門

南部爲開陽、丹鳳門

北部爲通天、拱辰門。

而其城裡又有內城,西南角修建的子城,又稱大內,也有四個城門:

東門爲宣和門

西門爲顯西門

北門爲子北門

南門爲南端門。

除了這些,還有燕京一些別的情形,護城河之類,有無水門,城高多少,幾座城樓,雖說不上多隱秘重要,但也總是有用。

辛興宗得到這些情報之後,心中便欲欲躍試,他暗自琢磨,若是在其他兩軍到來之前,就拿下燕京,豈不是大功一件?

雖然童貫再三叮囑,燕京重要,不能冒然進攻,一定要先拿下招降旁邊幾州再說,定要穩妥不出差錯。

但他此刻已是功欲薰心,計算著手中兵馬,便意欲強打燕京一番……

東京,開封府。

延福宮,東北臨華門。

出了臨華門就是艮嶽,原本這座道君皇帝大興土木蓋的園子叫做萬歲山,艮嶽是後改之名,取地處宮城東北隅之意。

此時的艮嶽已經全部修建完畢,歷時將近十年,裡面主要採用掇山技法佈景,即疊石爲山。

除了山石之外,更多是奇花異草,難見的美木,精亭雅閣,鎏金奇彩,山而右水,後溪旁壟,連綿彌滿,吞山懷谷,這大園內還養珍禽異獸,構飛樓傑觀,極盡奢華,可謂是括天下之美,藏古今之勝。

道君皇帝這時坐了沉香輦過來,一進艮嶽大門,迎面便看見一方足足有四丈多高,八丈多長的巨石。

在車上看到此石,道君皇帝臉上露出懷念之色,心中不由想起朱勔來,艮嶽中的奇石異花美樹等物,都是朱勔所獻,是朱勔提舉應奉局時,從江南之地遙遠送來。

道君皇帝立刻叫停了車,走下這沉香輦,然後嘆道:“朱勔是忠臣啊!”

他看著這巨石,此乃奇石之最,當時爲了拉它入城,更是把城門都拆掉一塊,否則難以進入。

而這塊巨石更是被他封爲“神運昭功磐固侯”,當年入城朝聖之日,宣德樓下游過,鐘鳴鼓響,細樂連綿,披紅掛綵,呼呼通通,鎳鎳鏘鏘,一片鼓鉦。

朱勔那時就跪在宣德樓前,哭著唱詩,以頌祖德,以敬皇考,以美當今。

道君皇帝想到這裡,不由再道了一句:“朱勔是忠臣!”

隨後他便想起那忤逆不孝的混賬老二,真是孽障啊,這樣大的忠臣,竟被這孽障給殺了,真是氣死朕了!

道君皇帝臉色有些不好看,想要發些怒火,卻看看左右並沒有朝上大臣,只是宮女宦官,戰戰兢兢,不由壓下火氣,命人搬了書案到這神運昭功磐固侯近前,接著開始作畫,畫的是一幅《神石寫生圖》。

而這寫生二字此刻已有,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曾道:“諸黃畫花,妙哉賦色用筆極新細,殆不見墨跡,但以青色染成,謂之寫生……”

道君皇帝書畫乃當世大家,尤擅花草石鳥,半個左右時辰,就把這畫作好,然後丟下畫筆,起了身步行遊園。

他心情依舊不好,總念著那混賬老二之事,直待走到前方一座大花池處,看著裡面那一片花邦花國花天下,國色天香,才住了腳步,心情微微舒緩一些。

這大花池內全都是牡丹,向來洛陽牡丹最聞名,不過這座池內的任何一株都不下於洛陽御花園裡的牡丹。

單是那顏色就有數種,什麼魏紫、姚黃、玉版、硃砂、風流、金粉、雪魄、蟾精、無雙豔、第一香、鸚鵡白、杜鵑紅、胭脂臉、膩粉腮、楊妃舞、西子姿……且每株都掛以名色牌,遮以繡幕,名花之嬌之廣,莫過於此。

道君皇帝看得心中愉悅一些,叫人搬了椅子坐下飲酒,一時蝶舞蜂飛,花香襲人,不覺有些醉了。

就在這時,忽然張迪急匆匆從園外小跑進來,手上還捧著一封火漆摺子,來至道君皇帝近前,賠出笑臉,低聲道:“萬歲,前方軍情戰報,童樞密快馬送來的摺子。”

道君皇帝聞言神色微動,擡腕就取了過來,打開一看,竟然是童貫在信內報喜,原來對遼戰事順利,如今已經掃平燕京南部各州城,十六州已經取下十一州之數,三路大軍此刻全部向著燕京進發,拿下燕京已是指日可待。

道君皇帝看到此處頓時大喜,便也沒了再遊園飲酒的心思,匆匆上了沉香輦,令起駕回去延福宮。

到了延福宮延福殿後,他命人喚來白時中、李邦彥、唐恪等一衆朝堂相公,開始議事。

議的不是旁的,乃是給燕雲之地改個名稱,幾經討論,最後定下就叫燕山府路,府治燕京,只待再有捷報傳來,就立刻昭告天下得知,這幽燕之地,已經收復歸來!

第442章 蛛絲馬跡第611章 奇功第255章 兵臨城下第275章 放人第394章 半步大宗師,一念生與死第360章 刀劍森寒夜闌珊第505章 下會州第567章 蓄髮,獬豸第221章 聖姑現第118章 大郎,該喝藥了第523章 禽獸不如第336章 彩雲之南,藤甲價值第15章 小侯爺第561章 追蹤索跡探離形第592章 奇兵用,密謀成第313章 白衣鶴王第312章 小樓一夜聽風雨第306章 上臺,上臺!第295章 將計就計第526章 壓制不住第289章 殺人如麻,好色如命VS完美的人第533章 龍旗卷,馬長嘶,劍氣如霜第7章 不殺心中意難平第154章 哪見世事險人心第501章 對策第424章 一石二鳥,詞驚四座第185章 狡詐第244章 內外巡檢第3章 齊王第100章 美人如玉槍如龍第423章 龍潭虎穴,兇窟惡地第198章 梁山變化第273章 賊軍刺客第584章 大光明王阿里巴巴第374章 心狠手辣第63章 九紋龍第556章 風雲大事要謀定第676章 我這一生,如履薄冰第80章 特殊技藝第533章 龍旗卷,馬長嘶,劍氣如霜第17章 伏魔殿第160章 背叛第314章 誥命,明教,梁山第441章 疑惑萬分第386章 英雄島第586章 鷹揚高昌第670章 疊翠山第616章 北伐,燕京第349章 士族第669章 海天茫茫若夢,雙眸璨璨如星第493章 兵不厭詐,瞞天過海第616章 北伐,燕京第384章 光明後使第49章 裡若夢,雙眸如星第162章 梁山之中第320章 粉墨登場第110章 皇城說是非第22章 潯陽樓上話北南第262章 無妄劍與麒麟膀第37章 無憂洞第544章 匯聚第424章 一石二鳥,詞驚四座第407章 練武,女真,名字第160章 背叛第620章 大宗師下第一人第542章 故人,好漢第615章 暗流洶涌第328章 蒼穹變,星辰移,轉日針第50章 銅皮鐵骨第653章 皇家學塾,謀劃南征第633章 兩難,大戲第491章 陽謀,得將第426章 成親,武藝,劍第412章 遼國密信第238章 李助的劍術第402章 謀劃將來第402章 謀劃將來第101章 荒野古村中第507章 消息,晉王第252章 午夜赴廬州第491章 陽謀,得將第40章 借力打力第335章 甲事,朱府第567章 蓄髮,獬豸第245章 廬州之策第192章 江南舊事第635章 破城,潛藏第140章 公主的仇恨第229章 光明使第150章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第165章 蔡大公子第338章 西北謀劃,東南事發第153章 殺人滅口第136章 堂上考較第219章 歡亦苦第451章 大鬧金鑾殿,反出東京城第407章 練武,女真,名字第354章 七佛圍城,秦王留人第585章 勢如破竹第641章 大仙知
第442章 蛛絲馬跡第611章 奇功第255章 兵臨城下第275章 放人第394章 半步大宗師,一念生與死第360章 刀劍森寒夜闌珊第505章 下會州第567章 蓄髮,獬豸第221章 聖姑現第118章 大郎,該喝藥了第523章 禽獸不如第336章 彩雲之南,藤甲價值第15章 小侯爺第561章 追蹤索跡探離形第592章 奇兵用,密謀成第313章 白衣鶴王第312章 小樓一夜聽風雨第306章 上臺,上臺!第295章 將計就計第526章 壓制不住第289章 殺人如麻,好色如命VS完美的人第533章 龍旗卷,馬長嘶,劍氣如霜第7章 不殺心中意難平第154章 哪見世事險人心第501章 對策第424章 一石二鳥,詞驚四座第185章 狡詐第244章 內外巡檢第3章 齊王第100章 美人如玉槍如龍第423章 龍潭虎穴,兇窟惡地第198章 梁山變化第273章 賊軍刺客第584章 大光明王阿里巴巴第374章 心狠手辣第63章 九紋龍第556章 風雲大事要謀定第676章 我這一生,如履薄冰第80章 特殊技藝第533章 龍旗卷,馬長嘶,劍氣如霜第17章 伏魔殿第160章 背叛第314章 誥命,明教,梁山第441章 疑惑萬分第386章 英雄島第586章 鷹揚高昌第670章 疊翠山第616章 北伐,燕京第349章 士族第669章 海天茫茫若夢,雙眸璨璨如星第493章 兵不厭詐,瞞天過海第616章 北伐,燕京第384章 光明後使第49章 裡若夢,雙眸如星第162章 梁山之中第320章 粉墨登場第110章 皇城說是非第22章 潯陽樓上話北南第262章 無妄劍與麒麟膀第37章 無憂洞第544章 匯聚第424章 一石二鳥,詞驚四座第407章 練武,女真,名字第160章 背叛第620章 大宗師下第一人第542章 故人,好漢第615章 暗流洶涌第328章 蒼穹變,星辰移,轉日針第50章 銅皮鐵骨第653章 皇家學塾,謀劃南征第633章 兩難,大戲第491章 陽謀,得將第426章 成親,武藝,劍第412章 遼國密信第238章 李助的劍術第402章 謀劃將來第402章 謀劃將來第101章 荒野古村中第507章 消息,晉王第252章 午夜赴廬州第491章 陽謀,得將第40章 借力打力第335章 甲事,朱府第567章 蓄髮,獬豸第245章 廬州之策第192章 江南舊事第635章 破城,潛藏第140章 公主的仇恨第229章 光明使第150章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第165章 蔡大公子第338章 西北謀劃,東南事發第153章 殺人滅口第136章 堂上考較第219章 歡亦苦第451章 大鬧金鑾殿,反出東京城第407章 練武,女真,名字第354章 七佛圍城,秦王留人第585章 勢如破竹第641章 大仙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靖市| 天峨县| 巴林左旗| 新密市| 大荔县| 读书| 栾城县| 敦化市| 崇信县| 尼木县| 宁蒗| 澳门| 水富县| 文安县| 永寿县| 屯门区| 曲阳县| 凯里市| 永仁县| 那曲县| 曲靖市| 株洲市| 桐城市| 体育| 德江县| 凤城市| 米易县| 包头市| 罗平县| 湟中县| 宜昌市| 阿坝| 石渠县| 巴林右旗| 陵水| 荃湾区| 阆中市| 盐源县| 丰都县| 北京市| 田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