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

夜色中,楊英率領五萬大軍抵達了錦州,此時三更不到,夜色深沉,錦州城內十分安靜。

遼西走廊上的遼軍探子並沒有傳來宋軍的消息,使得錦州的防衛還沒有進入戰時狀態,如果是戰時狀態,城內的兩萬守軍必須分三班守城,那麼夜間至少是六千人,雖然沒有進入戰時狀態,但畢竟也不是和平時期,夜間守城的軍隊也不少,有三千人在城內巡防,其中城頭兩千人,而城內大街上有千餘人。

五萬宋軍並沒有同時兵臨城下,他們埋伏了北城一里外,等待著前鋒的消息。

之所以要進攻點放在北城而不是南城,是因爲範寧在詳細瞭解錦州失守經過後,意識到北城城牆結構有漏洞,這個漏洞導致錦州失守,但同樣也給宋軍帶來了攻下錦州的機會。

五名宋軍士兵越過了壕溝,貼著城牆下疾奔,只片刻便奔至北城門旁邊,五名士兵迅速在城牆上摸索,一名士兵忽然對衆人招招手,他找到了城牆異常之處。

有幾塊磚明顯是新補起來的,但補並不好,還能摸到一手的細泥沙,衆人精神一振,兩名士兵迅速用一種極薄的工具將城磚周邊的泥沙一點點掏出來。

城磚至少要一年時間才能完全凝固,何況遼軍補得比較粗糙,沒有加入米漿,直接用石灰和細沙攪拌後砌磚,用特殊的工具就能將砂漿一點點摳出來。

大約一刻鐘後,兩名士兵點點頭,輕輕將鉤子探進去,用力慢慢向外拉,城牆竟然被拉了出來。

通往甬道的空間已經被遼軍用磚石堵死了,但這對宋軍並不重要,宋軍只需要拉出兩塊城磚便可,宋軍拆下了兩塊城磚,將一枚重達一百五十斤的爆城型鐵火雷安放進了牆洞內,這種鐵火雷威力巨大,就算放在城牆上也能炸開一個大洞,但放在城牆內效果會更好。

一名士兵抽出一支火摺子,手一甩,火光燃起,但黑夜中燃起了火光太刺眼,立刻被城頭上的士兵發現了。

城頭上士兵大喊:“是什麼人?”

五名士兵來不及應答,點燃了火繩,轉身便狂奔。

“有敵情!”城頭士兵開始大喊起來。

“當!當!當!”急促的警鐘聲敲響。

在城頭上巡邏的士兵立刻從四面八方向北城頭上涌來,他們張弓搭箭,盲目地望城外黑暗中放箭,他們卻沒有意識到,死神已經在他們腳下獰笑了。

“轟隆——”

隨著驚天動地的一聲爆炸,城牆猛地拔地衝起,大地在顫抖,城牆劇烈晃動,靠近北城的城牆和北城門都被炸得粉碎,磚石碎木向空中飛射,城樓也轟然坍塌,塵土飛揚,籠罩著整個城頭。

楊英起身一聲大喊:“殺進去!”

‘嗚——’低沉的號角聲吹響,埋伏在地上的五萬大軍奮然爬起,吶喊著,如海潮般向北城門殺去。

北城處的硝煙和塵土已經漸漸消散,整個北城門和兩邊的城牆都消失了,城樓坍塌,近千名遼軍士兵被炸死或者震死,尤其右邊城牆撕開一條近二十丈的大口子,可以清晰地看見城內的情形。

五萬宋軍如潮水般涌上,直接通過幾處缺口殺進了錦州城。

城門處的爆炸早已驚動了城內正熟睡中的守軍,城內守軍驚慌失措,連盔甲也來不及披掛,直接從軍營內殺出了出來,事實上,就算他們想披掛盔甲也來不及了,無論宋軍的山水甲和遼軍的鐵甲都十分穿戴麻煩,沒有半個時辰休想穿戴好。

但更重要還是心中慌亂,來不及考慮穿戴盔甲,操著刀槍長矛便衝上大街。

這時,樑王耶律洪泰騎馬衝了過來,他手執一根長槊,大吼道:“隊伍集結,不準亂,堅持到援軍到來!”

他已經在第一時間派人騎馬去向建州和西遼州的遼軍求救,一旦五萬援軍殺到,錦州就能守住了,關鍵是他們要堅持住。

耶律洪泰著實有點懊惱,有將領曾建議他修建一座烽火臺,他沒有采納,認爲意義不大,沒想到宋軍真在夜裡殺來了。

城中的兩萬遼軍也同樣是來自天子戍衛軍,是遼軍的精銳,戰鬥力很強,而殺進來的五萬宋軍則是西軍,也是宋朝第一強軍,進行過長期專業的夜戰訓練,打夜戰經驗豐富。

隨著五萬宋軍殺入城內,一場慘烈巷戰在錦州城內拉開了。

中軸大街上,數千名遼軍士兵衝殺而來,前面百步外,千名宋軍士兵一起舉弩放箭,一陣密集的箭雨,遼軍頓時中箭數百人,紛紛慘叫倒地,他們都穿布衣,根本就擋不住箭矢。

耶律洪泰見形勢危急,大喊道:“衝上去,不給敵人放箭機會。”

數千遼軍士兵瘋狂奔跑衝來,從宋軍弩手身後也閃出數千宋軍士兵,他們揮刀挺矛殺上,兩支軍隊轟然撞在一起,瞬間血肉橫飛,哀嚎聲、慘叫聲四起。

.........

天漸漸亮了,數千遼軍衝出了北城門,在樑王耶律洪泰的率領下,倉惶向東北方向奔逃而去。

遼軍雖然強悍,但他們沒有披掛盔甲,完全不是宋軍的對手,人越戰越少,耶律洪泰見大勢已去,爲了不全軍覆滅,便帶著最後的三千餘士兵突圍出城,向遼西州逃去。

這場慘烈的夜間巷戰,遼軍陣亡了一萬四千餘人,宋軍也付出了近七千人的傷亡,雙方皆損失慘重。

最慘的還是普通百姓,城內一千多戶百姓幾乎大半都死在巷戰之中。

戰鬥終於結束,宋軍控制了錦州,從小靈河過來的船隊也抵達永樂城,數千名隨軍工匠開始迅速修復被炸燬的城牆,安裝新的大門,士兵則在收集城內屍體。

遼軍士兵屍體焚燒後就地深埋,而宋軍士兵屍體則燒化後用陶罐裝他們的骨殖,準備送還家人。

死亡的平民也一樣處理,宋軍不會保留屍體,那樣容易發生疫病。

奪取錦州的消息很快便傳到了平州,四十萬大軍目前就部署在平州,他們原本等待曹詩率領的前鋒奪取遼陽後,大軍再迅速北上,卻沒想到曹詩十萬大軍慘敗,退到大定府,遼陽府形勢不妙,使得四十萬大軍不敢輕舉妄動。

此時範寧就在平州盧龍縣,韓絳也在,他雖然辭去了主帥之職,但他還是被天子趙頊下旨留下來,協助範寧做好接管敵軍州縣的事宜。

除了韓絳外,範寧的岳父朱孝雲也在座,他是燕山知府,同時被趙頊任命爲燕山府轉運使,負責宋軍後勤。

朱孝雲不僅要治理地方,關心幽州民生,還要負責平州四十萬大軍的吃喝拉撒,忙得他焦頭爛額,這幾個月他也著實有點疲憊不堪。

範寧拿著一份剛剛收到的情報對韓絳和朱孝雲道:“楊英沒有讓我失望,已經奪取了錦州!”

韓絳大喜,錦州失守一直是他心中的刺,現在終於收回來,讓他心中暗暗鬆了口氣。

“那敵軍情況如何?”韓絳又問道。

“敵軍陣亡一萬四千餘人,但主將耶律洪泰逃掉了,我們傷亡七千四百人,其中陣亡三千六百餘人,幸運的是敵軍夜間倉惶迎戰,幾乎都來不及披掛盔甲,否則我們傷亡人數還要加大。”

說著他將情報遞給了韓絳,韓絳看了看情報,對範寧道:“那我們應該儘快出兵了。”

範寧點點頭,又對朱孝雲道:“我擔心遼國會派人來燒燬後勤糧草,我昨天視察倉庫,建議最好將草料和糧食倉庫分開,再加強防備,後勤不能半點有失,這件事就辛苦岳父大人了。”

朱孝雲點點頭,“狡兔有三窟,我不會把糧食放在同一個地方,你們就放心北上,後勤不會有問題。”

範寧欣然道:“那就準備出發了!”

熙寧二年四月,宋軍重新奪取了錦州,戰略上重新佔據主動,主帥範寧親自率領三十萬大軍北上錦州,遼陽府壓力極大,耶律洪基遂令圍困大定府的三萬遼軍東撤遼陽府,準備集結十萬大軍和宋軍在遼陽府決戰。

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的大陸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學渣的抉擇第九十六章 何處不相逢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七百四十五章 草原貴客第一百一十二章 押題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膠車輪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風波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四十七章 矛盾升級第五百九十六章 夜訪請命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口回絕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五百四十一章 奪取呂宋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二百三十三章 怒其不爭第一百零六章 看高縣令審案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根基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六百零四章 完顏計劃(上)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子召見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殘酷第三百七十一章 態度軟弱第四百九十二章 時來運轉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賞第六十七章 貴客來訪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標準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三百七十七章 論功再賞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六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一百五十章 做筆大買賣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謀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八章 我爸是侍郎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記(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鍵人物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一百三十七章 熟悉的馬車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八十章 一號大案第三百八十六章 名聲損毀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五百三十九章 南下呂宋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子召見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六百一十六章 進退失據第九十七章 新來的高縣令第四百四十九章 視察谷熟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五百四十九章 地塊抽籤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六百六十六章 微服獨行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職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跡第三百四十三章 婚姻危機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口回絕第七百一十八章 提攜後輩第六百八十章 夜襲婁煩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備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臨行前敲打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好的廣告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禮風波
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的大陸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學渣的抉擇第九十六章 何處不相逢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七百四十五章 草原貴客第一百一十二章 押題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膠車輪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風波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四十七章 矛盾升級第五百九十六章 夜訪請命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口回絕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五百四十一章 奪取呂宋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二百三十三章 怒其不爭第一百零六章 看高縣令審案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根基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六百零四章 完顏計劃(上)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子召見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殘酷第三百七十一章 態度軟弱第四百九十二章 時來運轉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賞第六十七章 貴客來訪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標準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三百七十七章 論功再賞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六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一百五十章 做筆大買賣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謀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八章 我爸是侍郎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記(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鍵人物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一百三十七章 熟悉的馬車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八十章 一號大案第三百八十六章 名聲損毀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五百三十九章 南下呂宋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子召見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六百一十六章 進退失據第九十七章 新來的高縣令第四百四十九章 視察谷熟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五百四十九章 地塊抽籤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六百六十六章 微服獨行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職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跡第三百四十三章 婚姻危機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口回絕第七百一十八章 提攜後輩第六百八十章 夜襲婁煩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備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臨行前敲打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好的廣告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禮風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春县| 平度市| 平度市| 黄冈市| 化德县| 平江县| 铜鼓县| 邛崃市| 南木林县| 泽州县| 隆子县| 莒南县| 大港区| 岳阳市| 芷江| 福建省| 子长县| 长葛市| 江西省| 新和县| 潞城市| 冷水江市| 且末县| 白沙| 康保县| 乐亭县| 稻城县| 济南市| 德州市| 四平市| 教育| 高台县| 利川市| 罗源县| 桂东县| 敖汉旗| 澄江县| 贵港市| 祁门县| 高尔夫| 阳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