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

一支由一百二十艘五千石蒸汽戰(zhàn)船組成的龐大船隊在黑水中航行,黑水水深河寬,寬達兩裡,萬石大船也可以駛入,蒸汽機船冒著黑煙,明輪在河中翻滾,推動大船航行。

船隊進河口後已經走了三天,大船三艘並列在河中行駛,隊伍長達數裡,兩岸是一望無際的茂密的森林,遠處是巍巍的高山,看不見人煙。

這裡曾經是女真人活躍的地方,但女真人被滅後,這裡就變得死一般沉寂了。

章楶站在第一艘大船上,目光復雜地望著兩岸,他曾經來過這裡,給了女真人很多武器和糧食,甚至宋軍用鐵火雷幫助女真人攻城掠寨,他沒想到,就在短短半年後,女真人就被遼國滅了,說到底還是女真人內部出了問題,發(fā)生內訌給了遼國機會。

章楶始終不明白小范相公爲什麼選中石顯,事實證明,正是石顯的心胸狹窄,處事不公才導致女真族內部的不和,石顯根本就不是一個值得扶植的領袖。

相反,章楶到覺得完顏烏古乃是個很厲害的人物,能夠把整個女真部落牢牢控制在手上,只要有大宋的大力扶持,完顏烏古乃完全能成爲遼國的心腹大患,章楶一直不懂,爲什麼小范相公一定要滅掉完顏部落?

儘管心中不明白,他還是忠實地執(zhí)行範寧的命令,不過現在他似乎明白了什麼?

一旦遼國被滅,女真必然崛起,同樣會成爲大宋的心腹大患,就像突厥被滅後,回紇崛起一樣,最終會虎視中原的繁華。

章楶輕輕嘆息一聲,他不得不佩服小范相公的深謀遠慮,充分利用女真人來削弱遼國,但又不能讓女真人坐大,這纔是他扶石顯、滅完顏的根本原因,小范相公早就看出石顯成不了大事,他們被遼國所滅,對宋朝的未來也是利大於弊。

“司馬,一名嚮導說南面三十里外就有一處契丹生番的聚居點。”劉昆小聲對章楶道。

章楶點點頭問道:“有多少人知道嗎?”

“大概千餘人左右。”

劉昆指著不遠處一條支流道:“順著這條支流走三十里就能找到。”

章楶隨即令道:“船隊靠岸!”

船隊開始向南岸靠去,章楶對劉昆道:“我們在這裡等候,你可率五千騎兵南下,期待你的好消息。”

“司馬放心,絕不會有失!”

一隊隊士兵牽馬下船,不多時,五千騎兵在岸邊集結,用綿包住馬蹄,在劉昆的率領下,無聲無息地向南方奔去。

章楶回到船艙攤開了地圖,這是斥候繪製的簡圖,簡圖上有的標上契丹生番聚居地,有的則沒有標,像現在遇到的第一個契丹生番營地,地圖上就沒有標註,所以才需要嚮導。

章楶找到他們現在所在之地,在剖阿里廢城以西約四十里處,他找到了那條支流,在支流的南面用筆畫了一個三角形,又用紅筆在上面打一個鉤,表示已經清理。

地圖上一共有二十七個定居點,但嚮導告訴他們,至少超過四十個,另外還是十幾個奚族定居點,也同樣要拔掉。

黃昏時分,騎兵返回了船隊,押著數百名哭哭啼啼的女子和年幼的孩童,事實上,在下午時,章楶就看見了南方出現黑煙,不知是焚燒屍體,還是焚燒房屋,他們就在等待宋軍的凱旋。

除了六七百名婦孺外,還繳獲了大量的毛皮和金銀,還有不少魚乾和獸肉乾,也被宋軍一併帶來。

這時,劉昆帶著一羣士兵過來,章楶迎上前笑問道:“戰(zhàn)果還不錯吧!”

劉昆笑著點點頭,“殺了四百餘名男子,輕傷四名弟兄,繳獲了上好毛皮三千餘條,黃金五萬兩,還有幾千兩白銀,還有不少布匹綢緞,可惜沒有牛羊。”

章楶笑道:“他們是漁獵民族,不是遊牧,所以戰(zhàn)利品不會是牛羊,不過往南走,有不少放牧爲生契丹生番。”

“這些婦孺該怎麼處理?”

“按照事先說好的辦法,把她們送去平夷城,由平夷轉送去鯤州,再等候範相公的指示。”

劉昆立刻命令士兵將婦孺押上一艘大船,讓士兵把她們送去平夷城。

他們帶了足夠多的空船,就是用來押送戰(zhàn)俘回平夷城。

宋軍船隊原地休息了一夜,次日天亮後又繼續(xù)向西南方向駛去。

.........

就在東線戰(zhàn)局發(fā)生劇變的同時,西線的契丹主力南侵正在按照原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過婁煩關兩天後,北院大王耶律那也率領十二萬騎兵抵達了太原。

他們沒有攜帶攻城武器,也沒有攜帶帳篷,這邊雨水稀少,對契丹騎兵來說,帳篷沒有必要,點一堆篝火,士兵們用毯子一裹,便席地而睡。

耶律那也出身契丹貴族,年約三十餘歲,屬於契丹高級將領中的少壯派,和耶律洪基的私交極好,是耶律洪基極爲信賴的心腹大將之人,他九歲被封小將軍,十三歲隨軍出征,二十歲成爲宿衛(wèi)軍副統(tǒng)領,曾率軍隊平定重元之亂,年初更是率十萬大軍剿滅了女真人,在遼國名聲大振,是遼國目前赫赫有名的‘名將之花’。

今年年初,他的季父北院大王耶律趙三去世,耶律洪基便讓耶律那也接任北院大王,執(zhí)掌二十萬大軍軍權,從而成爲遼國到目前爲止最年輕的北院大王。

耶律那也從小到大沒有遭遇過任何挫折,也沒有遭遇任何敗仗,他骨子裡異常驕傲,不過驕傲歸驕傲,他還是比較謹慎,他率主力大軍在太原城外擺出準備攻城的架勢,但又派大將耶律新豐率一萬騎兵去佔領井陘。

按照耶律洪基的戰(zhàn)略部署,他們攻打太原是虛攻,真正目標還是要穿過太行山殺進河北腹地,打宋朝一個措手不及。

然後大軍迅速南下,和山東的遼軍在汴梁城下會師,逼迫大宋朝廷簽署城下之盟。

招討都監(jiān)耶律胡呂上前低聲道:“大王,我們攜帶的乾糧不容許我們在太原呆的時間太長,我估計耶律新豐已經進井陘了,不用等他的消息,直接南下吧!”

遼軍南侵大宋從來都是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不會帶多少輜重,就算有輜重,也主要是攻城器械,而糧食供應都是靠沿途劫掠,範寧也知道遼軍的習慣,他果然採取了堅壁清野的戰(zhàn)術,使遼軍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的策略落空,前年遼軍就敗在糧草攜帶太少。

而這次遼軍稍微聰明瞭一點,攜帶了二十天的乾糧,又有騎兵的高度機動,足以保證他們在宋朝境內的行動不受糧食困擾。

耶律胡呂的建議雖然讓耶律那也感覺有點過於謹慎,不過他還是接受了這個建議。

“好吧!明天一早我們趕去井陘。”

.........

次日一早,集結的號角聲在原野裡迴盪,‘嗚——’號角聲十分低沉。

十一萬遼軍騎兵開始迅速集結,半個時辰後,十餘萬大軍洪流浩浩蕩蕩向東南方向奔去。

城頭上,楊文廣目光嚴峻地注視著遠處十幾裡外的萬馬奔騰,所以人都很驚訝,遼軍不攻打太原,這是去哪裡?難道他們要去鼠雀谷,準備殺去晉南嗎?

楊文廣從懷中摸出了範寧的信件,這是三天前收到的,範寧在信中指出,遼軍攻打太原很可能只是一個幌子,他們真正的目標還是河北。

他要求楊文廣暫時按兵不動,沒有他的命令不得擅自出城,或者率軍北上,必須等候他的命令。

楊文廣又看了一遍信件,他才明白範寧爲什麼要鼓動天子來巡視太原,原來也是要麻痹遼軍,讓遼國誤以爲宋軍將全部資源都放在太原城上。

兵不厭詐,把天子拉出來欺騙遼國,恐怕也只有範寧做得出來,但卻又絕妙無比,讓遼國不得不相信宋軍防禦重點在太原上。

原來範寧一切都有安排,這一刻,楊文廣心中充滿了信心和期待。

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七百四十章 朱樓論政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口回絕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七十五章 四強賽(中)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將至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一百二十章 範鐵牛打官司(上)第五百零七章 皇權無情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五十五章 學堂有本難唸的經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一百四十一章 解試開幕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標準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隨勢動第七百四十五章 草原貴客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fā)財新路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三百七十七章 論功再賞第二百八十五章 插手日本內戰(zhàn)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式述職(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學閒職第四百五十八章 秘密抓捕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六百五十七章 城內異狀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四百二十二章 返回京城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fā)俸之日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fā)財新路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七百二十二章 銀盒密旨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五百四十九章 地塊抽籤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邊的煩惱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妝鋪牀(上)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zhàn)協(xié)議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三百八十二章 難以開口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六百二十九章 銅鉛活字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網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呂惠卿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十四章 回家第四百七十七章 仇恨爆發(fā)第五十五章 學堂有本難唸的經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十八章 再遇小蘿莉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七百四十章 朱樓論政第四百五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一百二十一章 範鐵牛打官司(下)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五百一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職
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七百四十章 朱樓論政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口回絕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七十五章 四強賽(中)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將至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一百二十章 範鐵牛打官司(上)第五百零七章 皇權無情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五十五章 學堂有本難唸的經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一百四十一章 解試開幕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標準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隨勢動第七百四十五章 草原貴客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fā)財新路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三百七十七章 論功再賞第二百八十五章 插手日本內戰(zhàn)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式述職(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學閒職第四百五十八章 秘密抓捕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六百五十七章 城內異狀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四百二十二章 返回京城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fā)俸之日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fā)財新路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七百二十二章 銀盒密旨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五百四十九章 地塊抽籤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邊的煩惱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妝鋪牀(上)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zhàn)協(xié)議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三百八十二章 難以開口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六百二十九章 銅鉛活字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網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呂惠卿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十四章 回家第四百七十七章 仇恨爆發(fā)第五十五章 學堂有本難唸的經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十八章 再遇小蘿莉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七百四十章 朱樓論政第四百五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一百二十一章 範鐵牛打官司(下)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五百一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泾源县| 南安市| 惠来县| 通州市| 栾川县| 佳木斯市| 汶上县| 宁阳县| 铁岭县| 休宁县| 灌南县| 阿图什市| 荃湾区| 东莞市| 衡南县| 和龙市| 哈巴河县| 濮阳市| 丰台区| 噶尔县| 定襄县| 徐闻县| 昌图县| 申扎县| 襄汾县| 阳新县| 湘西| 全州县| 黔南| 新昌县| 玉林市| 澄城县| 麻栗坡县| 西藏| 晋城| 林周县| 久治县| 黄梅县| 荣昌县| 称多县| 岳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