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

天剛擦黑,宋凌再一次來到客棧見範寧,中午只是一次禮節(jié)性的見面,範寧沒有什麼實質(zhì)性的詢問和表態(tài),但當他摸清宋凌的底細後,他便準備從宋凌這裡打開缺口了。

“卑職參見府君!”宋凌再次深施一禮。

範寧擺擺手,“宋司士請坐!”

宋凌坐下,範寧又讓使女上茶,他沒有寒暄,直接開門見山問道:“趙知年是怎麼被楊渡奪權(quán)?”

宋凌精神一振,範府君終於和自己談到實質(zhì)問題了。

他微微欠身道:“啓稟府君,趙知年被奪權(quán)主要和張堯佐的不支持有關(guān),據(jù)他說是張堯佐答應(yīng)把應(yīng)天府的控制權(quán)交給賈昌朝,所以楊渡上任後把他的心腹一個個踢走,他毫無辦法,最重要的司錄、判官和左右軍巡使都成了楊渡的人,從此所有府衙公文都是楊渡簽字後就執(zhí)行,根本就送到趙知年手中,趙知年也曾回京城告狀,他被張堯佐臭罵一頓,便又灰溜溜回來了,從此貪杯好酒,不管政務(wù)?!?

“那他的官宅又怎麼被楊渡奪走?”範寧繼續(xù)問道。

宋凌搖搖頭,“趙知年性格比較軟弱,是一個典型的書生型官員,而楊渡則用卑劣的手法,天天晚上安排市井無賴向府宅內(nèi)投擲人畜糞便,據(jù)說有一團糞便砸中趙知年父親的面門,他父親當場暈倒,趙知年苦不堪擾,三天後就搬走了,然後楊渡強佔府宅,趙知年告狀無門,也得忍了。”

“這個楊渡倒是一個狠角色!”

宋凌冷哼道:“他不僅狠,而且貪,他上任後,將酒、茶、鹽、米、礬等商家統(tǒng)統(tǒng)剝奪了經(jīng)營資格,改由他自己和賈昌朝親戚以及手下心腹來經(jīng)營,他這樣幹,不知多少人恨他入骨,包括府衙中很多人的財路都被他斷了?!?

範寧沉思片刻又問道:“左右軍巡使是什麼人?”

應(yīng)天府有駐軍近十萬人,分爲三大種類,一是禁軍,人數(shù)最多,大約有七萬人左右,直接受天子控制。

其次是地方廂軍,約兩萬餘人,由京東路帥司掌控,聽令於樞密院。

第三支軍隊便是鄉(xiāng)兵,由府衙自己招募,由朝廷補助一部分軍費,府衙自己籌措一部分軍費,鄉(xiāng)兵人數(shù)有兩千人,左右軍巡使各統(tǒng)率一千人,向知應(yīng)天府事彙報,他們負責(zé)城門、地方治安以及剿匪,目前左右軍巡使都是楊渡的人,軍權(quán)自然也被楊渡搶走。

範寧要想控制應(yīng)天府,這兩千人的控制指揮權(quán)是第一重要。

宋凌連忙道:“左右軍巡使一個叫顧長武,一個叫李德昌,顧長武是地頭蛇,一直在應(yīng)天府任職,曾經(jīng)效忠趙知年,後來又轉(zhuǎn)而效忠楊渡,李德昌聽說是張堯佐的家將,也算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現(xiàn)在居然混到一個從七品武官?!?

範寧又道:“繼續(xù)說說這兩人!”

“顧長武是宋城縣豪族顧景的兒子,顧景的父親曾在京城做過步軍都指揮使,退仕後回宋城縣,打下了厚實的家底,顧景主要做油茶生意,他父親不願子孫代代爲商人,便走了京城的關(guān)係,給孫子捐了個武職,又花錢運作,顧長武三年前出任左軍巡使。”

範寧心中若有所思,又繼續(xù)問道:“李昌德又具體是什麼人?”

宋凌聽到這個名字,掩飾不住臉上的鄙視道:“此人用‘粗鄙不堪’四個字形容就足夠了,好酒好色,頭腦十分簡單,甚至連字都不識,而且脾氣十分暴躁,曾動手打過趙知年,他在城內(nèi)開了一家很大妓館,他整天就泡在妓館中,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

範寧沉思良久問道:“我想摸一摸顧長武祖父的底細,有沒有什麼辦法?”

...........

次日一早,範寧在四名護衛(wèi)的陪同下來到了應(yīng)天府府衙,應(yīng)天府下轄宋城、寧陵、柘城、谷熟、虞城、下邑、楚丘等七縣,其中宋城縣爲正赤縣,和汴梁縣同級,其他六縣爲正畿縣。

府衙佔地約二十餘畝,有大大小小官吏兩百餘人,主官爲應(yīng)天府尹,由京城皇族遙領(lǐng),只是名義上的主官,真正的主官卻是知應(yīng)天府事,次官爲通判,再次有司錄參軍、左右軍巡使、判官、推官以及六曹司士、守闕主事、判官、文學(xué)、助教等等官職,下面還有大量的從事、吏員等等。

由於範寧今天上任事先通知了主事張齊,因此當範寧到來時,通判楊渡親自率領(lǐng)兩百餘名官員在官衙大門前等候,官吏們黑壓壓站成一片,陣勢頗大,楊渡也是告訴範寧,別看昨天有三人去主動拜見你,但那只是極少數(shù),其他絕大部分都是聽從我的安排。

衆(zhòng)人站了好一會兒,左等範寧不來,右等也不來,右軍巡使李德昌頓時暴躁起來,“那廝是在消遣我們嗎?”

楊渡目光凌厲地回頭瞪了李德昌一眼,李德昌不敢吭聲了,這時,主事張齊狂奔而來,“府君來了!”

楊渡的眼睛頓時瞇了起來,“這個範寧好大的架子!”

只見四名帶刀大漢騎馬護衛(wèi)著一輛馬車而來,馬車在府衙前停下,一名大漢跳下馬,上前打開車門,正式上任的範寧從馬車裡出來,只見他頭戴雙翅官帽,穿著四品硃紅官服,腰束大帶,腳穿白綾襪黑皮履,身材高大,顯得氣勢威嚴,他腰掛御史金牌,尤其醒目。

楊渡的目光直直盯著範寧腰間金牌,心中有點緊張起來,這是他始料不及的,範寧居然擁有御史中丞的金牌,他雖然沒有出任御史中丞正職,卻擁有御史中丞之權(quán),可以彈劾五品以上高官。

官員們也低聲議論起來,範寧的御史金牌一樣刺痛了他們目光,很多人都意識到,楊渡雖然強勢,卻不一定能頂?shù)米”O(jiān)察大權(quán),不少官員心中暗暗後悔,自己昨天浪費了一個站隊的好機會。

“噤聲!”

楊渡回頭呵斥一聲,他快步走上前,向範寧躬身施禮,“下官應(yīng)天府通判楊渡參見範知府,歡迎範知府來應(yīng)天府上任!”

範寧微微笑道:“久聞楊通判大才,將應(yīng)天府治理得井井有條,今日一見,楊通判果然是年富力強,前途無量啊!”

範寧雖然比楊渡小十五歲,但他用的卻是老氣橫秋的語氣,就像是長輩在讚許晚輩,但也沒有辦法,他是從四品官階,楊渡只是從五品官階,官大一級壓死人,何況兩人差了兩級。

楊渡心中大怒,臉皮脹紅,但現(xiàn)在是公開場合,衆(zhòng)目睽睽之下,他不想被範寧抓住以下犯上的口實,只得強行忍住心中怒火,淡淡道:“範知府過獎,我給範知府介紹幾名同僚?!?

他將衆(zhòng)人招手上來,一一介紹,“這位是司錄參軍周衡,這位是判官劉赤,這兩位是左右軍訓(xùn)使李德昌和顧長武.......”

說到左右軍巡使,範寧特地打量他們二人,只見李德昌身材粗壯,臉生橫肉,相貌兇狠,一雙三角狼眼中帶著傲慢的冷笑,不愧是張堯佐的家將,和他主人一樣自大狂妄。

而顧長武身材瘦高,顯得十分乾練,臉型略長,鼻樑高挺,一雙細長的眼睛裡顯得十分冷靜,嘴角掛著淡淡的笑容,和範寧見禮也不卑不亢,始終保持著一種距離。

俗話說,貌由心生,從兩人的相貌便可以看出他們的心性,李德昌就不用說了,典型的鷹犬嘴臉,而顧長武相貌卻不俗,有一種地方豪強的氣質(zhì),但看得出他很謹慎,不願輕易站隊,範寧尤其注意到一個細節(jié),他上前見禮時,站的位置,在楊渡和自己之間竟然保持著等距。

這是一個很有心機的官員,範寧心中暗暗思忖,他本人是不會站隊的,只能從他祖父身上做文章。

範寧和衆(zhòng)人見了禮,便在官員們簇擁下走進了應(yīng)天府衙。

第一百零四章 劍社風(fēng)波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朱佩第五百零六章 背鍋大俠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nèi)訌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返京城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jù)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職第六百三十章 新島消息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島第四百三十五章 遺產(chǎn)分配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quán)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達京城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風(fēng)洗塵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四十七章 矛盾升級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島第四百三十五章 遺產(chǎn)分配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買內(nèi)應(yīng)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將至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二百二十二章 脣槍舌戰(zhàn)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zhàn)關(guān)城第八十四章 機會來了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達京城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一百九十七章 第一場考試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學(xué)渣的抉擇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遇捉婚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機會第一百九十三章 預(yù)看考場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四百五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三百七十七章 論功再賞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xiāng)遇舊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務(wù)之急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四百七十七章 仇恨爆發(fā)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誠惶誠恐,老高稍微說兩句第四百二十三章 韓府策劃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fēng)波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quán)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親第二百一十章 寬言解惑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diào)回京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爲大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五百八十六章 橫空出世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機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四十四章 買房記第六百三十五章 變法之燈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七百四十章 朱樓論政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跡第一百七十一章 誰是大東主第五百一十章 莊園集結(jié)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一百四十九章 激動時刻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四百一十一章 偶然泄密第六百三十五章 變法之燈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jié)交第五十章 新年將至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標準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十三章 辭京歸鄉(xiāng)第八十章 一號大案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zhàn)爆發(fā)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
第一百零四章 劍社風(fēng)波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朱佩第五百零六章 背鍋大俠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nèi)訌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返京城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jù)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職第六百三十章 新島消息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島第四百三十五章 遺產(chǎn)分配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quán)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達京城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風(fēng)洗塵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四十七章 矛盾升級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島第四百三十五章 遺產(chǎn)分配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買內(nèi)應(yīng)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將至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二百二十二章 脣槍舌戰(zhàn)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zhàn)關(guān)城第八十四章 機會來了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達京城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一百九十七章 第一場考試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學(xué)渣的抉擇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遇捉婚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機會第一百九十三章 預(yù)看考場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四百五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三百七十七章 論功再賞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xiāng)遇舊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務(wù)之急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四百七十七章 仇恨爆發(fā)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誠惶誠恐,老高稍微說兩句第四百二十三章 韓府策劃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fēng)波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quán)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親第二百一十章 寬言解惑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diào)回京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爲大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五百八十六章 橫空出世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機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四十四章 買房記第六百三十五章 變法之燈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七百四十章 朱樓論政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跡第一百七十一章 誰是大東主第五百一十章 莊園集結(jié)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一百四十九章 激動時刻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四百一十一章 偶然泄密第六百三十五章 變法之燈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jié)交第五十章 新年將至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標準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十三章 辭京歸鄉(xiāng)第八十章 一號大案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zhàn)爆發(fā)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苏市| 江口县| 连州市| 同德县| 竹溪县| 和田市| 武义县| 昌黎县| 会同县| 玉田县| 西平县| 安泽县| 阳谷县| 固原市| 慈溪市| 民权县| 邻水| 东乌珠穆沁旗| 蒙自县| 安新县| 海阳市| 电白县| 增城市| 南木林县| 曲麻莱县| 岢岚县| 综艺| 宁晋县| 禹城市| 黑山县| 资源县| 平安县| 翁牛特旗| 龙口市| 通化县| 清流县| 大化| 方山县| 微博| 武义县| 天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