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51章 鐵門峽谷之戰

蔡鍔和蔡國棟被外人成爲華國軍方的“兩蔡”,真正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兩個人,他們都姓蔡,但他們又不是親戚,一點兒親戚關係都沒有,就是這兩個人,在華軍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本來在這次的任命事件中,他們,兩個如果誰被任命爲巴爾幹半島戰區最高司令長官,那麼誰就會被認爲是除蕭震雷之外的第二個實權人物,但是這個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蕭震雷沒有當初任命,而是將此事押後了,就算他們認爲蔡國棟的機會要大一些的想法也因此站不住腳。

這次會議雖然沒有當場確定誰是未來巴爾幹半島戰區的最高司令長官,但是蕭震雷還是讓人將情報向蔡鍔進行通報,然蔡鍔等人根據德奧軍隊的實際情況立即做出相信的防禦調整,以免被德軍打個措手不及。

巴爾幹半島上的蔡鍔等人接到國內的通報之後立即進行部署不提。當天晚上,蕭震雷派人將蔣方震、範之庸、宋世傑、馬漢龍和薩鎮冰等人請到自己的家裡閒談。

吃過飯碗之後,蕭震雷等人在小花園裡納涼,衆人圍著坐了一圈,蕭震雷說道:“諸位,白天的時候人多,我就沒有繼續讓大家說下去,現在這裡沒有外人,諸位是不是都說說自己的看法?在蔡國棟和蔡鍔兩人之間,到底誰更合適主持巴爾幹半島戰區的事務?老宋。你先說說”。

宋世傑見蕭震雷第一個就點了自己的名字,心裡頓時不由一陣苦笑,他道:“大總統。從能力和資歷上來看,兩位蔡將軍都適合做這個巴爾幹戰區最高長官,但是國內的任命卻又不能隨便任命其中的一個,總得有讓人信服的理由才行。從經歷上來看,蔡國棟將軍有過從事後勤和裝備的管理工作經驗,這一點無疑要比蔡鍔將軍強一些,而蔡鍔將軍卻沒有這個經歷。但是兩蔡又都有指揮大型戰役的經驗,都適合擔任統帥。而國內又不能因爲蔡國棟將軍有過後勤工作經驗就任命他支持遠征軍的後勤工作,畢竟巴爾幹戰區最高長官的地位無疑要比副長官高一些,這對於蔡國棟將軍又是不公平的,可又不能讓沒有後勤工作經驗的鬆坡將軍去做副手輔助蔡國棟將軍。這件事情真是難辦,大總統,我真的不知道誰爲主,誰爲副”。

蕭震雷聽了宋世傑的話,一陣無語,沉默了一下後開口道:“雖然你說了大堆,看似說得很有道理,但實際上你說了等於沒說!老範,你說說你的想法”。

範之庸搖頭道:“大總統。我真不知道認爲誰最合適,以現在的情況來看,從他們當中選一個出來當任巴爾幹半島戰區最高司令長官。對於另外一個人都是不公平的,而其他的將軍要麼資歷和能力不足,要麼不合適,你總不能讓薩將軍和馬將軍去當任這個職位吧,所以啊,我看您還是自己親自當任這個職位最好。這樣他們兩個也心服口服,其他人也沒有反對的理由”。

蕭震雷聽了指著範之庸道:“你比宋世傑更狡猾。明知道我不可能親自當任這個職位還這麼說”。

另外人都笑了起來,氣氛頓時緩合不少。

蕭震雷一時間不能馬上下定決心,確實有避嫌的顧慮在裡面,在蔡國棟和蔡鍔兩人當中,他與蔡國棟的關係無疑要比其他人好得多,但他與蔡鍔的關係也不差,如果他直接任命蔡國棟爲巴爾幹戰區司令長官,這就有任人唯親的嫌疑,當然蔡鍔可能不會有這種想法,但是架不住其他人沒有這種想法,如果他的任命人選是蔡鍔,那麼對於蔡國棟無疑又是不公平的,難道就因爲他與蕭震雷的關係好,就理應主動謙讓一些?因此這件事情對於蕭震雷來說也是非常難以下定決定的。

這邊蕭震雷還沒有下定決心決定到底由誰來當任巴爾幹戰區最高司令長官,德奧軍隊在歐洲就已經對華軍佔領的十三處戰略要地展開攻擊的跡象,各種情報也紛紛而來,現在終於可以確定德奧軍隊進攻的主要目標了。

德軍的進攻主要分爲南北兩路,北路在特蘭瓦西尼亞高原,分別以布拉索夫、米耶爾庫和格奧爾基尼爲前進基地,德軍第十五集團軍在布拉索夫,德軍第十六集團軍在米耶爾庫和格奧爾基尼;而在南路,奧匈第七集團軍正向羅馬尼亞西南重鎮奧爾紹瓦前進,這裡是從匈牙利向東前進的最近的一條通道,著名的鐵門峽谷就在奧爾紹瓦,不過現在華軍在鐵門峽谷兩側的崇山峻嶺之間部署了重重防禦,想要奪取這個戰略要地顯然也不是一間容易的事情,但是奧匈軍第七集團軍已經在趕往鐵門峽谷的路上了。

鐵門峽谷乃是喀爾巴阡山脈與巴爾幹山脈分界,也是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的一段分界河段,長約三公里,寬約162公尺,這段河流兩側懸崖峭壁陡立,兩側懸崖之上有棧道可以通行,從匈牙利進攻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走這裡是最近的路程。十四世紀時,十字軍一次東征過程中,十字軍花了八天時間才渡過鐵門峽谷,使用了浮橋和舟船。

在布拉索夫的德軍第十五集團軍有三個進攻目標,第一是布蘭,第二是錫鈉亞,第三是凱亞。在米耶爾庫和格奧爾基尼的德軍第十六集團軍可以進攻的目標有莫伊內什蒂和比卡茲,這五處戰略要地的地勢都極爲險峻,但德軍又不能不從這幾個地方進行進攻,畢竟只有這些地方纔能展開兵力,其他地方即便是好打,也發揮不出火力優勢。

在喀爾巴阡山脈南段以西的羅馬尼亞領土現在被德奧軍隊佔領,因此奧匈軍隊可以一路暢通無阻地來到奧爾紹瓦,奧匈第七集團軍在鐵門峽谷前方被華軍設置的阻擊陣地攔住了去路,想要通過鐵門峽谷就必須要解決守衛在鐵門峽谷的華軍,在這段河岸兩側,華軍部署了一個步兵師,而奧匈軍隊的第七集團軍有近三十萬人,怎麼看雙方的兵力對比都超過了10:1,看上去奧匈軍隊佔有絕對優勢,而華軍處於劣勢,但實際上因爲地理條件的原因,奧匈第七集團軍的優勢兵力在這裡根本擺不開,每次進攻就只能派出一個團的兵力,再多就會被擁擠掉下懸崖或滾落山下。

華軍雖然只有一個步兵師,但兵力大多部署在關鍵位置上,多處都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勢極爲險峻之地,在這些位置,一個機槍小組就可以封死整條通道,更何況還有鐵門峽谷這個河流上的橋樑,爲了方便防守前後增援,華軍並沒有拆毀河流上的橋樑,奧匈軍隊如果想要通過這些橋樑,只怕要同屍體將下面的河流填滿才行。

8月25日,奧匈第七集團軍首先向駐守在鐵門峽谷的華軍第37步兵師陣地發起了攻擊,由於華軍的防禦陣地都在山上,奧匈軍隊的炮火根本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即便是用重炮也打不到山上去,只有一些零星的迫擊炮可以打到華軍陣地上,華軍雖然沒有辦法將大炮運到山上,但是迫擊炮還是有足夠多,而且從裝備的數量上來看,華軍部隊中的迫擊炮遠比德軍和奧匈軍隊要多得多,因此在第一輪的炮火對射中,奧匈軍隊就吃了大虧,不僅一些可憐的迫擊炮被摧毀,而且後方的山炮和重炮炮兵陣地也被摧毀,這一下進攻的一個奧匈步兵師的炮兵團就這樣完了。

奧匈指揮官見不能對山上的華軍進行火力壓制,於是只好下令停止攻擊,畢竟沒有炮火壓制,就這樣盲目進攻的傷亡太大,剛剛只一個衝鋒就損失了一個營的兵力,奧匈指揮官發電聯繫德奧空軍,讓空軍派出戰機對華軍防守的鐵門峽谷山上陣地進行大規模轟炸。

德奧聯軍的空軍轟炸機羣很快趕來了,抵達之後直接對華軍駐防的鐵門峽谷各山頭開始進行投彈轟炸,戰機也開始俯衝掃射。

華軍發現德奧空軍轟炸機羣來了之後立即躲進了防空洞中,幸虧這兩個月的時間將防禦工事修築完善了,要不然這第一波轟炸就受不了,而且華軍還沒有重型裝備,都是迫擊炮和重機槍,迫擊炮陣地和重機槍陣地比較容易轉移,被轟炸之後遭受的損失不大,但也有一些,一些士兵來不及躲進防空洞中被炸死。

華軍指揮官立即打電話將鐵門峽谷防禦陣地被德奧聯軍空軍轟炸機羣進行轟炸的情況進行上報,蔡鍔等人接到電報之後對此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以目前的預警技術來看,暫時還不能做到對德奧空軍進行及時攔截,就算鐵門峽谷的華軍很早就發現了德奧空軍前來轟炸的敵情,華軍遠在索菲亞的空軍機場的戰機也來不及起飛,等到華軍戰機趕過去時,德奧空軍轟炸機羣早就投彈完畢離去了,除非能夠事先得知德奧空軍的轟炸計劃,而這個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第770章 炮擊珍珠港第497章 成立第498章 藉口第738章 奧匈投降第411章 解決葡澳問題第587章 穿牆進攻戰術第446章 目標德屬太平洋島嶼第652章 互相轟炸第788章 外籍特別行動組第684章 總統獎第52章 公興記(二)第598章 護短(2)第625章 登陸成功第195章 庶民日報第391章 國會山演講(1)第60章第410章 圖謀德國東亞艦隊(3)第397章 禁令第636章 鬧大了第18章 毀屍滅跡第213章 好盤算第198章 要好處第161章 下手第333章 組建空軍第409章 圖謀德國東亞艦隊(2)第645章 慘烈對攻第362章 突襲京師第492章 政盟會議第72章 互坑第10章 老頭子第644章 巷戰專家第145章 商團司令第298章 聯盟談判第783章 直升機第477章 恢復朝貢體系第465章 準備灣島之戰第492章 政盟會議第584章 要重用第711章 老將出馬第704章 國籍第849章 德軍新動作第435章 震驚世界第364章 北上京師第448章 日本人的應對571章 控制進度第21章 買房第723章 英法美慘勝第783章 直升機第709章 脅迫(1)第234章 中外商戰(1)第442章 俘虜遊街第709章 脅迫(1)第543章 德軍的火力偵察第651章 鐵門峽谷之戰第580章 水塔爭奪戰(4)第431章 一邊倒的屠殺第707章 指揮權問題(一)第399章 日本加入同盟國第663章 密談(2)第240章 輿論攻擊(2)第220 急了第220 急了第111章 黑市第115章 打碼頭(2)第449章 戰前軍情分析第295章 盤點力量第764章 各國貸款第227章 火炮廠和彈藥廠第53章 公興記(三)第535章 圍殲三十萬第760章 美國內亂第580章 水塔爭奪戰(4)第347章 擊敗曹錕第44章 代替第636章 鬧大了第471章 佈局開始第14章 被跟蹤第547章 洞悉第263章 驚聞第167章 好狗不擋道第123章 懷疑第189章 兩敗俱傷第791章 和談第724章 領先三十年第717章 國會演講第490章 蔡松坡的病第330章 擴大軍工生產第611章 再次不歡而散第582章 準備匯合第393章 兩手準備第179章 改變目標第148章 借刀殺人第366章 座談會第209章 攻破第409章 圖謀德國東亞艦隊(2)第96章 順藤摸瓜第171章 會審公廨第692章 下一步戰略目標第81章 範高頭的壽宴第738章 奧匈投降
第770章 炮擊珍珠港第497章 成立第498章 藉口第738章 奧匈投降第411章 解決葡澳問題第587章 穿牆進攻戰術第446章 目標德屬太平洋島嶼第652章 互相轟炸第788章 外籍特別行動組第684章 總統獎第52章 公興記(二)第598章 護短(2)第625章 登陸成功第195章 庶民日報第391章 國會山演講(1)第60章第410章 圖謀德國東亞艦隊(3)第397章 禁令第636章 鬧大了第18章 毀屍滅跡第213章 好盤算第198章 要好處第161章 下手第333章 組建空軍第409章 圖謀德國東亞艦隊(2)第645章 慘烈對攻第362章 突襲京師第492章 政盟會議第72章 互坑第10章 老頭子第644章 巷戰專家第145章 商團司令第298章 聯盟談判第783章 直升機第477章 恢復朝貢體系第465章 準備灣島之戰第492章 政盟會議第584章 要重用第711章 老將出馬第704章 國籍第849章 德軍新動作第435章 震驚世界第364章 北上京師第448章 日本人的應對571章 控制進度第21章 買房第723章 英法美慘勝第783章 直升機第709章 脅迫(1)第234章 中外商戰(1)第442章 俘虜遊街第709章 脅迫(1)第543章 德軍的火力偵察第651章 鐵門峽谷之戰第580章 水塔爭奪戰(4)第431章 一邊倒的屠殺第707章 指揮權問題(一)第399章 日本加入同盟國第663章 密談(2)第240章 輿論攻擊(2)第220 急了第220 急了第111章 黑市第115章 打碼頭(2)第449章 戰前軍情分析第295章 盤點力量第764章 各國貸款第227章 火炮廠和彈藥廠第53章 公興記(三)第535章 圍殲三十萬第760章 美國內亂第580章 水塔爭奪戰(4)第347章 擊敗曹錕第44章 代替第636章 鬧大了第471章 佈局開始第14章 被跟蹤第547章 洞悉第263章 驚聞第167章 好狗不擋道第123章 懷疑第189章 兩敗俱傷第791章 和談第724章 領先三十年第717章 國會演講第490章 蔡松坡的病第330章 擴大軍工生產第611章 再次不歡而散第582章 準備匯合第393章 兩手準備第179章 改變目標第148章 借刀殺人第366章 座談會第209章 攻破第409章 圖謀德國東亞艦隊(2)第96章 順藤摸瓜第171章 會審公廨第692章 下一步戰略目標第81章 範高頭的壽宴第738章 奧匈投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沅陵县| 西乌珠穆沁旗| 钟山县| 临夏县| 洞头县| 太谷县| 阿勒泰市| 余庆县| 习水县| 浦江县| 莫力| 靖安县| 海城市| 廉江市| 林西县| 丰城市| 浠水县| 和静县| 安庆市| 九江市| 福海县| 进贤县| 壤塘县| 彰化市| 海伦市| 吕梁市| 谷城县| 海口市| 望城县| 桃江县| 天门市| 罗定市| 杭锦旗| 海安县| 晋城| 涞水县| 会东县| 宣化县| 新龙县| 长丰县| 红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