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0章 胡服騎射!(求收藏)

第40章 胡服騎射!(求收藏)

“按照變法順序,接下來當講韓國。”嵇恆頓了一下,緩緩道:“不過我決定先講燕國。”

隔牆。

聽到嵇恆的話,扶蘇正襟危坐。

他一直很好奇,嵇恆對燕國究竟是何態度。

嵇恆皺了皺眉道:“燕國立國時間很早,早在周初就已立國,爲周武王弟弟召公兒子的封地,只是在我印象中,燕國的變法只有一次,就是樂毅變法。”

“但在我看來,燕國的變法不該只有一次,因爲燕國存世太長了,跟周幾乎國祚相當。”

“八百餘年的時間,只有一次變法,正常而言,根本就維持不下去。”

“昔日強盛如晉國,存世六百餘年,期間也進行過體制革新,最終還是難擋分崩命運,還有最初的齊國,也慘遭了田氏代齊,這些周初立國的諸侯國,只進行過一次大規模改革,結果要麼崩裂,要麼被取而代之,按理是支撐不到戰國。”

“因爲積弊太多,積重難返。”

“但燕國卻是個例外。”

“我雖是燕人,但年少時便被遷到了咸陽,對燕國過去歷史瞭解較少,僅有的記憶便是樂毅變法。”

“因而燕國變法講的會相對粗略。”

胡亥蹙了蹙眉。

他對燕國曆史瞭解也不多。

自沒什麼想法。

一牆之隔,扶蘇面色略顯尷尬。

他倒是知道原因。

秦滅燕後,因爲舊怨,燕國史冊被一併焚了。

而今只有大秦國府才存有孤本。

嵇恆雖爲燕國貴族,但史冊一類,向來只存於宮宇,並不公開對外展示,只有那些存世數百年的大貴族,家中或許留有少量記載,至於尋常貴族,也就只知一些大事件,時間稍長,也基本都淡忘了。

畢竟這年頭竹簡的造價很高。

沒多少貴族會把竹簡用在記錄跟自身無關的事上。

何況天下久經戰亂,很多貴族在戰亂中衰敗,族中竹簡也隨之遺失,普天下,唯有各大諸侯國的公室,才保留有較爲齊全的史料。

只是隨著天下一統,這些都盡數歸了大秦。

至於始皇爲何會毀燕國史料。

實事關新仇舊怨。

一來是始皇跟太子丹的反目,二來是荊軻刺秦,三來則是大秦滅楚時,燕國一直在四處施壓,給秦滅楚製造了很大壓力,若非始皇頂住了壓力,不然秦的下場不會太好。

正因爲此,始皇心中憋著一股氣,等秦軍剛擊潰楚軍,就立即讓王賁去把燕滅了。

燕國的書庫,實是被泄憤了。

甚至於,始皇就沒想留孤本,還是當時老丞相王綰,私下給王賁交代了幾句,這才保留下一些史冊,但即便運回了咸陽,也直接被束之高閣,至今無人敢去整理。

嵇恆自不清楚這些,自顧自的講道:“我不知燕國過去發生了什麼,因而也不過多去論述。”

“不過我記得燕國上卿蘇代曾說過:燕雖小而善附大國,向東依附於齊國則齊國強,向西依附於秦國則秦國強,向南依附於楚魏則楚魏強。”

“或許燕是靠依附強國得以長存的吧。”

嵇恆輕笑一聲,搖了搖頭。

“言歸正傳。”

“樂毅的變法主要是‘察能而授官’、‘循法令,順庶孽者,施及萌隸’等。”

“只不過燕國過去自詡爲周之外最正統的封國,因而變革很是保守,國內因循守舊,固守王道,樂毅的改革也只是改善了些早已千瘡百孔的王道體制,最終隨著樂毅外逃,這項趨於保守的變革也隨之失敗。”

“簡而言之。”

“燕國因歷史底蘊深厚,加上自詡爲周朝正統,一直堅持王道政治傳統,就算有變革,也很難深徹根除,這種情況其實跟楚國差不多。”

“楚國春秋時自立爲王,從那時起實行分治。”

“燕國則是從始至終都堅持王道,王道傳統根深蒂固,”

“天下諸國,在春秋戰國時,幾乎都摒棄了王道周禮,但燕國沒有,王道傳統在燕地傳承了八百年,這種王道傳承太過久遠,也早已深入骨髓,想改變這近乎融入骨子裡的傳統,難度非比尋常。”

“尤其秦的體制完全迥異於王道周禮。”

“兩種文化之間的衝突更甚。”

“不過秦滅燕之後,將燕國國都的貴族殺了七七八八,推行秦制的阻力沒有那麼大。”

“但燕趙多俠士。”

“燕地的王道傳統不根除,秦燕之間始終會有隔閡。”

“過去燕國雖一直積貧積弱,但在面對強秦時,始終未放棄抵抗,一直在試圖亡命一搏,而在面對‘暴秦’慘無人道的暴政時,兩種文化的激烈對抗下,燕人能爆發出的戰力,並不容小覷。”

“這是你死我活的爭鬥。”

“至少燕地的貴族和俠士不會輕易屈服。”

嵇恆頓了頓,拿起酒壺,痛快的飲上了一口。

隔牆。

扶蘇卻是若有所思。

聽到嵇恆說的話,他一下明白過來,爲何始皇要執意焚燬燕國史冊。

因爲周禮跟秦法不容。

若任由燕國書籍存世,勢必會加劇兩地衝突。

燕國八百來年一直踐行的是王道,而王道本就爲朝堂不少官員推崇,若是將燕國的書籍帶回咸陽,勢必會引來官吏翻閱引用,到時反會受其害。

甚至會引得朝堂動搖。

若是燕國史冊吸引了大秦後世君主。

讓後世君主效仿。

這無疑會讓大秦陷入動盪。

這顯然不是始皇想見到的。

扶蘇擡起頭,望向了咸陽宮,心緒久久未定。

“禮跟法。”

“這是兩種文化。”

“大秦只能容下一種。”

“父皇從一開始就選擇了法嗎?”

“所以立國之後的種種爭論,其實早就被定下了結果?”

扶蘇苦笑一聲。

他現在已經完全猜不透,始皇當時的真實想法了。

真是一時之氣?

還是經過了深思熟慮?

他不知道。

也完全分辨不清了。

嵇恆側了側身子,讓自己舒適的倚著,繼續道:“既然都說到了燕趙多義士,那就接著說一下趙國吧。”

“趙國的變革很直觀。”

“胡服騎射。”

“雖然改革後續涉及到了其他方面,但最主要的還是在這個‘胡’上。”

燕國的史料基本是不見史冊,都是靠考古文物一點點補出來的。

(本章完)

第100章 爭鋒!(一)第496章 權利的形式已經變了!(求訂閱)第253章 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第379章 回不去的北原!(求訂閱)第67章 謀之長遠,其勢明矣!(求收藏)第334章 說服朝臣!(23)第486章 重建爵位體系!(求訂閱)第492章 嚴且公,苛且正!(求訂閱)第495章 這就是大秦的體制!(求訂閱)第283章 我,閻樂,大秦丞相?(求訂閱)第40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求訂閱)第427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求訂閱)第366章 張御史,杜少府有請!(求訂閱)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329章 現在可以談了嗎?(34第四更放晚上第268章 政治分野!(求訂閱)第276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求訂閱第257章 始皇命運的十字路口!(求訂閱)第8章 請罪又求情!(求收藏)第389章 離間匈奴,恩賜商賈!(求訂閱)第263章 正本清源!!!(求訂閱)第221章 權勢富貴同樣也定於一!(求訂閱)第5章 嵇恆真因我而死?(求收藏)第223章 裡子兜不住,面子就得破!(求訂閱第309章 遙望會稽山!(明天恢復更新)第461章 兵敗垓下!(求訂閱)第289章 以退爲進!(求訂閱)第148章 我張蒼命苦啊!(求訂閱)第253章 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第188章 宮中的兄友弟恭!(求訂閱)第383章 我韓信終會名傳天下!(求訂閱)第11章 儒家必須死!(求收藏)第29章 洞悉真相!(求收藏)第36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求訂閱)第500章 這是一場鬥爭!(求訂閱)第217章 扶蘇的政見!(求月票)第6章 交代後事!!!(求收藏)第49章 沛縣蕭何當爲最!(求收藏)第480章 小心取仕!(求訂閱)第62章 你能改變皇帝?(求收藏)第323章 那個奴隸?!(44)第182章 以奸民治善民,國治!(六千字第一第313章 離間算計!(14)第350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466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求訂閱)第335章 我心神往之!(33)第7章 三人成虎,事多有!(求收藏)第366章 張御史,杜少府有請!(求訂閱)第56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求收藏)第500章 這是一場鬥爭!(求訂閱)第442章 最後的輓歌!(求訂閱)第22章 從俗而治!(求收藏)第39章 熊啓!(求收藏)第339章 順之則昌,逆之者亡!第476章 決裂?!(第一更)第279章 誰又甘心只當一個亭長呢?!(求訂第43章 法即是儒!(求收藏)第154章 大秦工商管理法!(求訂閱)第267章 修人事以勝天!!!(求訂閱)第146章 立信!(求訂閱)第425章 要當就當‘皇商’!(求訂閱)第310章 殷通的惱怒!(求訂閱)第419章 以暴利爲引,陽謀天下!(求訂閱)第423章 借天下之手,完成貨幣大一統!(求第147章 秦法昭昭!(求訂閱)第356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求訂閱)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240章 扶蘇背後有人,此人稱鍾先生!(求第246章 難以維持的政策!(求訂閱)第125章 升官我來,送死你去!(求訂閱)第155章 法律能滯後,但法官不能!(求訂閱第325章 秦之變局,便在於吏!(23)第8章 請罪又求情!(求收藏)第66章 安國之法!(求收藏)第371章 人走茶涼!(求訂閱)第53章 我還想多活幾年!(求收藏)第413章 因爲他是蒙毅!(求訂閱)第507章 天下大治(本書完)第349章 這句讀 數字?(求訂閱)第146章 立信!(求訂閱)第399章 大秦的兩根稻草!(求訂閱)第241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求訂閱)第125章 升官我來,送死你去!(求訂閱)第262章 始皇,你讓我失望了!(求訂閱)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223章 裡子兜不住,面子就得破!(求訂閱第4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求收藏)第320章 同室操戈?(14)第237章 天下水太深,你握不住的!(第一更第39章 熊啓!(求收藏)第399章 大秦的兩根稻草!(求訂閱)第235章 李斯的害怕!(求訂閱月票)第249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求訂閱)第57章 帝國的傲慢!(求收藏)第201章 天下真正的英雄!(求訂閱)第60章 天下苦秦久矣!(求追讀)第417章 掌御天下兵馬!(求訂閱)第225章 以儒之法制儒!(求訂閱)第431章 廢長立幼!(求訂閱)
第100章 爭鋒!(一)第496章 權利的形式已經變了!(求訂閱)第253章 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第379章 回不去的北原!(求訂閱)第67章 謀之長遠,其勢明矣!(求收藏)第334章 說服朝臣!(23)第486章 重建爵位體系!(求訂閱)第492章 嚴且公,苛且正!(求訂閱)第495章 這就是大秦的體制!(求訂閱)第283章 我,閻樂,大秦丞相?(求訂閱)第40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求訂閱)第427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求訂閱)第366章 張御史,杜少府有請!(求訂閱)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329章 現在可以談了嗎?(34第四更放晚上第268章 政治分野!(求訂閱)第276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求訂閱第257章 始皇命運的十字路口!(求訂閱)第8章 請罪又求情!(求收藏)第389章 離間匈奴,恩賜商賈!(求訂閱)第263章 正本清源!!!(求訂閱)第221章 權勢富貴同樣也定於一!(求訂閱)第5章 嵇恆真因我而死?(求收藏)第223章 裡子兜不住,面子就得破!(求訂閱第309章 遙望會稽山!(明天恢復更新)第461章 兵敗垓下!(求訂閱)第289章 以退爲進!(求訂閱)第148章 我張蒼命苦啊!(求訂閱)第253章 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第188章 宮中的兄友弟恭!(求訂閱)第383章 我韓信終會名傳天下!(求訂閱)第11章 儒家必須死!(求收藏)第29章 洞悉真相!(求收藏)第36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求訂閱)第500章 這是一場鬥爭!(求訂閱)第217章 扶蘇的政見!(求月票)第6章 交代後事!!!(求收藏)第49章 沛縣蕭何當爲最!(求收藏)第480章 小心取仕!(求訂閱)第62章 你能改變皇帝?(求收藏)第323章 那個奴隸?!(44)第182章 以奸民治善民,國治!(六千字第一第313章 離間算計!(14)第350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466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求訂閱)第335章 我心神往之!(33)第7章 三人成虎,事多有!(求收藏)第366章 張御史,杜少府有請!(求訂閱)第56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求收藏)第500章 這是一場鬥爭!(求訂閱)第442章 最後的輓歌!(求訂閱)第22章 從俗而治!(求收藏)第39章 熊啓!(求收藏)第339章 順之則昌,逆之者亡!第476章 決裂?!(第一更)第279章 誰又甘心只當一個亭長呢?!(求訂第43章 法即是儒!(求收藏)第154章 大秦工商管理法!(求訂閱)第267章 修人事以勝天!!!(求訂閱)第146章 立信!(求訂閱)第425章 要當就當‘皇商’!(求訂閱)第310章 殷通的惱怒!(求訂閱)第419章 以暴利爲引,陽謀天下!(求訂閱)第423章 借天下之手,完成貨幣大一統!(求第147章 秦法昭昭!(求訂閱)第356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求訂閱)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240章 扶蘇背後有人,此人稱鍾先生!(求第246章 難以維持的政策!(求訂閱)第125章 升官我來,送死你去!(求訂閱)第155章 法律能滯後,但法官不能!(求訂閱第325章 秦之變局,便在於吏!(23)第8章 請罪又求情!(求收藏)第66章 安國之法!(求收藏)第371章 人走茶涼!(求訂閱)第53章 我還想多活幾年!(求收藏)第413章 因爲他是蒙毅!(求訂閱)第507章 天下大治(本書完)第349章 這句讀 數字?(求訂閱)第146章 立信!(求訂閱)第399章 大秦的兩根稻草!(求訂閱)第241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求訂閱)第125章 升官我來,送死你去!(求訂閱)第262章 始皇,你讓我失望了!(求訂閱)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223章 裡子兜不住,面子就得破!(求訂閱第4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求收藏)第320章 同室操戈?(14)第237章 天下水太深,你握不住的!(第一更第39章 熊啓!(求收藏)第399章 大秦的兩根稻草!(求訂閱)第235章 李斯的害怕!(求訂閱月票)第249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求訂閱)第57章 帝國的傲慢!(求收藏)第201章 天下真正的英雄!(求訂閱)第60章 天下苦秦久矣!(求追讀)第417章 掌御天下兵馬!(求訂閱)第225章 以儒之法制儒!(求訂閱)第431章 廢長立幼!(求訂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农安县| 通辽市| 平顶山市| 武冈市| 尉氏县| 东莞市| 丽江市| 剑阁县| 德清县| 林芝县| 永顺县| 辽宁省| 新乡市| 新乐市| 年辖:市辖区| 德安县| 安多县| 淮安市| 孟州市| 犍为县| 岐山县| 太白县| 巧家县| 奉贤区| 沂水县| 洛宁县| 石门县| 聂拉木县| 固镇县| 云和县| 中阳县| 南乐县| 雷波县| 广东省| 青阳县| 个旧市| 庆元县| 全南县| 南昌市| 林西县| 贞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