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5章 周禮?那是什麼?(求訂閱)

三日後。

整個大營變得無比熱鬧。

不時出現幾個帶著武冠的士官。

他們都是近日從南海三郡趕過來的,在途中也是知曉了這次的事情。

對於扶蘇提出的退伍轉職,很多士官都深感新奇。

夕陽時分。

秋高氣爽,天氣雖還帶著幾分燥熱,但相較晌午時分,已變得涼爽不少,伴著不時傳來的風,整個營地並不顯得悶熱,不過現在的營地之內,卻是一片熱鬧,一羣帶著武冠的士官坐在地上,靜等著扶蘇的到來。

他們並未等候多久。

扶蘇便邁著大步出現在衆人眼前。

扶蘇的衣著很正式。

他穿著一襲黑色袀玄,腰間懸著盤袋,頭頂帶著側注冠。

扶蘇看了下下方的士官,直接走上了雲車,雲車離地足有兩丈上下,立身於雲車之上,扶蘇也是將車下情況盡收眼底。

扶蘇平靜道:“這次將爾等急忙召集過來,所爲何事,你們在路上恐都有所聽聞,我也不喜歡賣關子,也就直說了。”

“自上次胡亥前來南海,聽聞軍中士卒多有想家,同時將此事稟告給陛下之後,朝廷對此事十分的重視,並責令做出一些調整。”

“在跟丞相府官員協商之後,也是勉強拿出了幾個解決之策。”

“但事關數十萬將士,自不敢這麼輕率,因而只能將相關事務進行批次選擇,而在跟丞相府官員多次相商後,便提出首先從士官出發。”

“因而就有了我這次的前來。”

“以及接下來朝廷推出的將士退伍制度。”

“退伍,顧名思義,便是徹底從軍中離開,日後沒有特殊情況,不會再重返軍隊,也即是說,從今以後,退伍的士卒不會再前往南海北疆服役,你們僅需服的徭役,只是在郡縣附近,做一些興修水利,亦或者修一些城池的事,並不會遠赴數百里千里之外。”

“退伍的士卒也將徹底離開軍隊。”

一語落下。

不僅下方的士官面露驚疑,就連趙佗、李信等人都面色微變。

之前扶蘇對退伍之事一直遮遮掩掩,他們也並未打聽出太多消息,因而也只能從字面上去理解,所謂退伍便是退出行伍之列,但他們屬實沒有想到,扶蘇的跨度這麼大,不僅是退出行伍,而是徹底遠離戍役。

短暫安靜之後。

下方士官有些不敢置信道:“殿下,你說的可是真的?我們若是這次從軍中退伍,以後當真不用再服戍役了?”

扶蘇肯定的點了點頭。

他笑著道:“這是朝廷商議決定的豈會作假?”

“而且這也並非是絕對,若是天下再興兵戈,或許還會重新召回,但就目前而言,基本不太可能,朝廷也短時不太用得到這麼多士卒,因而可以說是一旦退伍,便徹底遠離軍隊。”

聽到扶蘇的話,下方士官面露激動之色。

他們服役少則十幾年,多則數年,漫長的軍旅生活,讓他們早就厭惡了,只是服役之期卻好似遙遙沒有終點,眼下聽到退伍之後,不用再服役,心中也是生出了一些想法。

趙佗擡眼看了看一旁席地而坐的士官。

眉頭卻是緊皺起來。

扶蘇果真是手段非凡,僅僅通過兩三句話,就調動起了士官對退伍的興趣,就算是之前對退伍並沒有太多興趣的士官,聽到是永久從軍隊退下,恐心中也難免會產生波動。

無形間已對士官進行了一次分化。

扶蘇繼續道:“然正如我所說,這次是第一批,規模並不會太大,甚至可以稱得上小,最終能夠從軍隊退下的數量,也定然不會太多。”

“這次是第一次。”

“但絕對不會是最後一次。”

“這是可以肯定的。”

“不過.”

扶蘇話語頓了一下,臉色變的肅然起來。

他緩緩道:“你們爲大秦效力多年,也或多或少對天下情況有所瞭解,而朝廷過去一直還虧欠著本該兌現的田宅功賞。”

“但關中的田宅情況,你們應當有所耳聞。”

“朝廷給不出那麼多田宅。”

四下安靜。

不少士官目光閃爍。

趙佗等人也一臉好奇的看著扶蘇,有些不解,爲何扶蘇會把這件事直接說出,有些事沒有說出,便還有迴旋餘地,一旦說出,那可未必能收場了。

或者是扶蘇已有解決之策?

趙佗、李信等人好奇的看著扶蘇,等待著扶蘇接下來的話。

扶蘇淡淡一笑,道:“你們或許有些吃驚,爲何要會將此事告訴給你們,你們猜的的確沒錯,朝廷的確在著手解決此事,也提出了一些解決之策,而你們作爲第一批退伍的士官,同樣是這些政策的第一批的受用者。”

話音剛落,下方變得聒噪。

扶蘇並沒有理會,繼續自顧自的說道:“你們不用這麼驚慌,朝廷的確給不了田宅,但也並不會真的那麼霸道,朝廷會給出你們一些選擇,最終會如何選,由你們自己決定,不過這些決定一旦確定,便不能變更了。”

“其一:朝廷將會在關中新修數十所初級學室。”

“這第一個解決之法便是用你們的田宅,換取一個子弟入學的資格,朝廷包吃住學習的全部費用,而從初級學室出來的學子,經過試用後,可進入地方官員爲吏,不過需得從最底層做起。”

第一個方法說出後,場中瞬間安靜下來。

不少士官開始權衡起來。

用自己這些年打拼下來的田宅,換取自己子嗣獲得學識的資格,甚至還能因此獲得爲吏的資格,這倒是未必不能同意。

畢竟

田宅是死的。

若是自己的子嗣能進入官府爲吏,那對他們大多數家庭而言,都可謂是光耀門楣了,而且之前憑他們的爵位是沒資格,更沒門路爲吏的。

何況還是朝廷包一切支出。

不少士官心動了。

趙佗目光微異。

他在心中權衡了一下。

卻是搖了搖頭。

這個解決之法看似不錯,但實則變數太大,朝廷真正承諾的只是一個入學資格,最終能不能爲吏,還要看後續的考覈,對他而言,吸引力遠沒有田宅大。

但他也不得不承認。

扶蘇的辦法對自己無吸引力,但對下方的士官卻是不然。

他們都出身微末。

若非投身行伍,在戰場廝殺,斬獲了軍功,獲得了爵位,不然恐一輩子,家中都別想有人能進入到官府,讓子弟獲得知識,甚至是進入到官府,哪怕只是最底層的官員,這已是很大的突破了。

這種誘惑遠在田宅之上。

趙佗心中微沉。

他知道。

扶蘇的這個主意一出,恐會有不少士官動心。

這時。

人羣中有人問道:“殿下,這真的是隻要退伍,就可以選這個?”

扶蘇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道:“我這兩天,看過你們的爵位情況,你們的爵位大多在簪嫋,因而是符合的,這些要求同樣有要求限制。”

“除了爵位限制。”

“你們若是過去獲得了多於公士的田宅,多於一頃的都會重新退回給朝廷。”

聞言。

朝中卻是一下安靜下來。

如果只是拿自己未兌現的田宅換取這樣的資格,他們內心其實是很樂意的,畢竟朝廷的確是給不出這麼多田宅,能夠用一些不能兌現的田宅去換這樣的資格,怎麼說都算是賺的。

何況今後還不用再服戍役。

只是若需要退還自己已領到手的田地,這就讓很多士官變得猶豫起來。

下方衆人的反應,扶蘇看在眼中。

他繼續道:“前面所說是第一個,至於第二個,則是放棄關中田宅,去往關東爲吏,在關東朝廷會另外分配給你們一頃田宅,而且官職相較會稍高一點。”

“若是願意留守在南海,或者是遠赴北疆。”

“朝廷會額外多送一頃田宅。”

這第二個主意說出,同樣有不少人心動。

這是自己爲吏了。

前面的入學資格,畢竟只是有機會爲吏,而第二個不然,直接讓他們退伍爲吏,這已是一些中等爵位的人才能有的待遇,他們卻是能提前享受到了。

不過條件同樣有些苛刻。

不僅要捨棄在關中的田宅,還要舉家搬遷到關東。

這真的值得嗎?

很多人在心中權衡著。

誠然。

扶蘇提出的這兩個解決之法都很吸引人,只是一個並不怎麼穩妥,另一個卻要遷移出故土,這也是讓不少士官眉頭緊皺。

這時。

又有士官高聲道:“殿下,難道就不能留在關中?”

扶蘇搖頭,冷聲道:“不能。”

他並未做過多解釋。

他相信這些士官能想清楚。

朝廷豈會讓這些士官將便宜盡佔?

而且關中哪有那麼多的官職提供給他們,想直接成爲官吏,他們只能拖家帶口遷移到關東,這沒有任何迴旋的餘地。

扶蘇繼續道:“除此之外。”

“若是你們執意想保留住自己應有的田宅,朝廷同樣不會強制讓你們放棄,但我之前就已經說過,地方短時是給不出這麼多田宅,你們想要拿到這些田宅,只能等。”

“至於要等多久,我給不了答案。”

“什麼時候地方騰出了多餘的田宅,什麼時候朝廷才能兌現。”

“平心而論,我更希望你們選擇第一或者第二條,第一條可以繼續留在關中,還能給自己的家族一個向上的通道,第二條則是外地爲吏,雖然被拿走了田宅,但你們得到的待遇,本就是不更爵位才能獲得的,因而有所得,定然是有所失的。”

“而這才符合常理。”

“至於如何抉擇,則由你們決定。”

“但在此之前,我也要提前說明一件事。”

“這次退伍之事是強制執行,並不容任何人變更,一旦被官府選定退伍,無論有什麼理由,有什麼說辭,都不能繼續在軍中停留,必須儘快離開,不能干擾軍隊的正常運轉。”

“此外這也是你們唯一一次自主選擇。”

“一旦沒有做出選擇,便默認你們堅持獲得田宅。”

“此後再無變更機會。”

“另外。”

“這次退伍的名額有限。”

“而接下來幾天,你們有意退伍的,可主動向上提出申請,將自己在軍中的過往寫明,朝廷會酌情判斷,至於最終會不會採納,則要依實際情況決定。”

“並不會以申請爲唯一準繩。”

“最後。”

“退伍的士官,在返回咸陽時,沒有氏姓的士官,朝廷將予以賜氏。”

“這是你們這些年應有的功賞,也是大秦將士該得到的功賞,你們是這場天下戰爭的勝利者,理應獲得作爲勝利者的嘉賞。”

“你們也當擡頭挺胸的回到咸陽。”

話音落下。

在場所有人都瞠目結舌。

扶蘇後面的一番話實在是令人震驚。

賜氏?

不少將領都有些頭暈目眩,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當真聽到了這句話?

這可是賜氏啊!

古往今來唯有立下大功的人,被分封到一地,或者被任命爲了高官,纔有資格獲得氏姓,但現在大秦的這些中下層士官竟都能獲得氏姓。

這如何不讓人驚駭?

這幾句話對一旁將領的震撼,遠高於扶蘇前面提到的辦法。

而且是震撼得多。

扶蘇同樣也是心潮澎湃。

但面上並無表露太多情緒,彷彿早就對此深以爲然。

實賞,虛賞。

兩者的確有不小差別。

但對人造成的衝擊卻也是不盡相同。

在這個貴族紮根天下的時代,氏姓都是十分高貴的,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徵,這是三代以來天下莫不成文之事,但這個規矩,似乎要被打破了。

雖然這次的範圍很小。

但真的細想下來,真的少嗎?

這可是上千人。

縱觀周代八百年,同樣是上千人獲得氏姓,至少也花了五六百年的時間,但大秦朝廷就這麼輕飄飄的給出了,這對周禮的踐踏可謂露骨。

這消息一旦傳出,天下定然譁然一片。

但扶蘇依舊這麼做了。

全場雅雀無聲。

所有人彷彿都被震驚到了,久久不敢發出任何聲響。

四周唯有沙沙風聲。

良久。

終於有人緩過神來。

只是他們的眼中依舊充滿著驚駭跟茫然。

依舊顯得很是無所適從。

隔了不知多久,他們的耳畔再度響起了扶蘇的聲音,只是聽得並不算真切,只隱隱的聽到‘這是對勝利者的嘉獎’.

我好像漏了點什麼,等我想想。

第227章 人人有學上,人人可爲吏!(求訂閱第442章 最後的輓歌!(求訂閱)第434章 殺子!(求訂閱)第27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更)第437章 朕是孤家寡人!(求訂閱)第109章 補漏者危,大荒者亡!(求訂閱)第297章 你又真比我們高貴多少?!(第一更第416章 韓信:我能帶你們斬獲軍功!(求訂第197章 將士的釋懷!(求訂閱)第314章 殷通的心思!(24)第312章 這就是大秦的官吏?!(求訂閱)第216章 帶大秦銳士回家!(求訂閱)第404章 栽贓彭越?!(求訂閱)第261章 勝天半子?!(求訂閱)第58章 義利!(求收藏)第504章 朝堂的藝術!(求訂閱)第205章 兩份送往咸陽的奏疏!(求訂閱)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108章 世間一切問題,都是人的問題!(求第470章 六十爲限!(明天開始兩更)第349章 這句讀 數字?(求訂閱)第22章 從俗而治!(求收藏)第169章 軍功爵制要變?(求訂閱)第472章 ‘鍾’恆接旨!(求訂閱)第488章 我笑你不懂經濟!(求訂閱)第340章 朝聞道,夕可死矣!(求訂閱)第20章 智者!(求收藏)第446章 只是始皇餘策罷了!(求訂閱)第205章 兩份送往咸陽的奏疏!(求訂閱)第398章 很多人都在等你死!(求訂閱)第222章 有奉常相助,我心甚慰!(求訂閱)第235章 李斯的害怕!(求訂閱月票)第144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求訂閱)第363章 虎狼之秦,自當爲虎狼之君!(求訂第74章 君君臣臣寧有種乎!(求追讀)第197章 將士的釋懷!(求訂閱)第336章 我一直在等你!(13)第73章 相見!(求追讀)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287章 欲治中國者,海納爲本!(求訂閱)第79章 麻沸!(求收藏)第186章 軍政分離是大秦的紅線!(六千字第第397章 你是在等朕死!(求訂閱)第218章 忠君之事,擔君之憂!(求訂閱)第14章 示強!(求收藏)第284章 趙高的苦口婆心!(求訂閱)第46章 天下誰最先反呢?(求追讀)第242章 世代相秦!(第一更)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222章 有奉常相助,我心甚慰!(求訂閱)第4章 大舟已過巨波海,新帆卻覆江河前!(第149章 一環扣一環!(求訂閱)第25章 矯枉必須過正!(求收藏)第332章 爲的不是賢,是維穩!(明天開始三第72章 本一布衣!(求月票)第423章 借天下之手,完成貨幣大一統!(求第133章 案問莫服!(求訂閱)第292章 隱宮!!!(求訂閱)第409章 暗流涌動,風聲鶴唳!(新年快樂)第117章 以霸道之舉,行躍進之法!(求訂閱第74章 君君臣臣寧有種乎!(求追讀)第32章 胡亥的憤怒!(求收藏,求追讀)第98章 根沒死,就能活!(求訂閱)第145章 沒有信息差,就製造信息差!(求訂第71章 蝴蝶不見莊周醒!(求月票)第157章 不急,讓商賈歇一會!(求訂閱)第428章 宮中激盪生!(明日三更)第473章 陛下想換棋了!(求訂閱)第199章 小心趙佗!(求訂閱)第351章 清者自清?!(求訂閱)第256章 明年祖龍死!!!(求訂閱)第37章 窮者變,變則通,通則達!(求收藏)第212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求訂閱)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476章 決裂?!(第一更)第247章 一切要有度!(求訂閱)第46章 天下誰最先反呢?(求追讀)第6章 交代後事!!!(求收藏)第182章 以奸民治善民,國治!(六千字第一第68章 人事之要,政見心界!(求收藏)第5章 嵇恆真因我而死?(求收藏)第257章 始皇命運的十字路口!(求訂閱)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365章 請辭?!(求訂閱)第27章 你把我當豎子?!(求收藏)第480章 小心取仕!(求訂閱)第401章 規矩,既要守,也要破!(求訂閱)第38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求收藏)第235章 李斯的害怕!(求訂閱月票)第120章 板蕩識忠臣,國危思良將!(求訂閱第301章 扶蘇唯願延續始皇之政!(求訂閱)第69章 有囑!(求收藏)第501章 這不是改制,這是變法!(求訂閱)第338章 貴賤無序,何以爲國?!(求訂閱)第398章 很多人都在等你死!(求訂閱)第191章 人人有氏,等於人人無氏!(求訂閱第290章 相較關東之士,諸位纔是‘秦人!’
第227章 人人有學上,人人可爲吏!(求訂閱第442章 最後的輓歌!(求訂閱)第434章 殺子!(求訂閱)第27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更)第437章 朕是孤家寡人!(求訂閱)第109章 補漏者危,大荒者亡!(求訂閱)第297章 你又真比我們高貴多少?!(第一更第416章 韓信:我能帶你們斬獲軍功!(求訂第197章 將士的釋懷!(求訂閱)第314章 殷通的心思!(24)第312章 這就是大秦的官吏?!(求訂閱)第216章 帶大秦銳士回家!(求訂閱)第404章 栽贓彭越?!(求訂閱)第261章 勝天半子?!(求訂閱)第58章 義利!(求收藏)第504章 朝堂的藝術!(求訂閱)第205章 兩份送往咸陽的奏疏!(求訂閱)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108章 世間一切問題,都是人的問題!(求第470章 六十爲限!(明天開始兩更)第349章 這句讀 數字?(求訂閱)第22章 從俗而治!(求收藏)第169章 軍功爵制要變?(求訂閱)第472章 ‘鍾’恆接旨!(求訂閱)第488章 我笑你不懂經濟!(求訂閱)第340章 朝聞道,夕可死矣!(求訂閱)第20章 智者!(求收藏)第446章 只是始皇餘策罷了!(求訂閱)第205章 兩份送往咸陽的奏疏!(求訂閱)第398章 很多人都在等你死!(求訂閱)第222章 有奉常相助,我心甚慰!(求訂閱)第235章 李斯的害怕!(求訂閱月票)第144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求訂閱)第363章 虎狼之秦,自當爲虎狼之君!(求訂第74章 君君臣臣寧有種乎!(求追讀)第197章 將士的釋懷!(求訂閱)第336章 我一直在等你!(13)第73章 相見!(求追讀)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287章 欲治中國者,海納爲本!(求訂閱)第79章 麻沸!(求收藏)第186章 軍政分離是大秦的紅線!(六千字第第397章 你是在等朕死!(求訂閱)第218章 忠君之事,擔君之憂!(求訂閱)第14章 示強!(求收藏)第284章 趙高的苦口婆心!(求訂閱)第46章 天下誰最先反呢?(求追讀)第242章 世代相秦!(第一更)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222章 有奉常相助,我心甚慰!(求訂閱)第4章 大舟已過巨波海,新帆卻覆江河前!(第149章 一環扣一環!(求訂閱)第25章 矯枉必須過正!(求收藏)第332章 爲的不是賢,是維穩!(明天開始三第72章 本一布衣!(求月票)第423章 借天下之手,完成貨幣大一統!(求第133章 案問莫服!(求訂閱)第292章 隱宮!!!(求訂閱)第409章 暗流涌動,風聲鶴唳!(新年快樂)第117章 以霸道之舉,行躍進之法!(求訂閱第74章 君君臣臣寧有種乎!(求追讀)第32章 胡亥的憤怒!(求收藏,求追讀)第98章 根沒死,就能活!(求訂閱)第145章 沒有信息差,就製造信息差!(求訂第71章 蝴蝶不見莊周醒!(求月票)第157章 不急,讓商賈歇一會!(求訂閱)第428章 宮中激盪生!(明日三更)第473章 陛下想換棋了!(求訂閱)第199章 小心趙佗!(求訂閱)第351章 清者自清?!(求訂閱)第256章 明年祖龍死!!!(求訂閱)第37章 窮者變,變則通,通則達!(求收藏)第212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求訂閱)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476章 決裂?!(第一更)第247章 一切要有度!(求訂閱)第46章 天下誰最先反呢?(求追讀)第6章 交代後事!!!(求收藏)第182章 以奸民治善民,國治!(六千字第一第68章 人事之要,政見心界!(求收藏)第5章 嵇恆真因我而死?(求收藏)第257章 始皇命運的十字路口!(求訂閱)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365章 請辭?!(求訂閱)第27章 你把我當豎子?!(求收藏)第480章 小心取仕!(求訂閱)第401章 規矩,既要守,也要破!(求訂閱)第38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求收藏)第235章 李斯的害怕!(求訂閱月票)第120章 板蕩識忠臣,國危思良將!(求訂閱第301章 扶蘇唯願延續始皇之政!(求訂閱)第69章 有囑!(求收藏)第501章 這不是改制,這是變法!(求訂閱)第338章 貴賤無序,何以爲國?!(求訂閱)第398章 很多人都在等你死!(求訂閱)第191章 人人有氏,等於人人無氏!(求訂閱第290章 相較關東之士,諸位纔是‘秦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洛县| 盐源县| 历史| 汉沽区| 安吉县| 新平| 乌恰县| 铁力市| 信阳市| 黎川县| 铜山县| 兰坪| 广德县| 梨树县| 同江市| 临邑县| 湖北省| 湟源县| 大连市| 正安县| 南昌县| 广灵县| 新邵县| 安庆市| 婺源县| 泸西县| 正安县| 乌苏市| 扬州市| 兴业县| 新平| 鄂尔多斯市| 子洲县| 建德市| 莒南县| 石河子市| 潞城市| 昌黎县| 孟州市| 蓝山县| 古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