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二百三十七、永珪

宜萱心中惦念著臨盆之期日近的春貴人,著實擔心她生個公主,子文便又會忍不住動手。可又怕見了子文之後,被納喇星德察覺。想了一通,宜萱便想到了自己的弟弟。

子文如今幫弘時打理著一干明裡暗裡的產業,可以算是弘時的錢袋子,他時常出入端親王府,亦是尋常事。而宜萱是弘時的親姐姐,去端親王府,也沒什麼不正常的。

想到這些,便備了給小侄兒的禮物,往端親王府去了。

此時,弘時尚且在戶部還沒回來,宜萱便先去董鄂庭蘭房中看望那個孩子。

這個尚且不滿月的小傢伙,渾身紅通通的,活像只小猴子,五官也尚未展開,看不出像誰更多一些,不過那細長的小瞇縫眼,看樣子是隨了時兒了。

宜萱把帶來的柔軟綢緞和平安金鎖交給董鄂庭蘭,隨口問道:“孩子起了名字了嗎?”

董鄂庭蘭躺在牀榻上,尚且在坐月子,看上去略有些虛弱,額頭還勒著一個銀紅蟒緞抹額,她滿臉笑容地回答道:“爺請名的奏摺已經遞上去了。”

年羹堯被賜了自盡,如今汗阿瑪正忙活著收拾年氏黨羽,這會子想必拾掇得差不多了,也是時候給弘時的嫡子取名了。記得當初永珅的名字,也是汗阿瑪做親王的時候親自給取的,沒道理如今不給這個孩子取名。

如今皇孫輩都是從永從斜玉字旁,譬如永珅,譬如誠親王府的嫡長孫永璞。歷史上的弘時原本是隻有第一個庶出的兒子,如今他有了嫡子,真不知著命數轉向了哪個軌道。不過可以肯定。起碼比原來好多了。

宜萱微微含笑,輕手輕腳將這個酣睡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抱了起來,小小的一團,蜷在大紅色嬰戲圖織金緞面料的小被子中,紅紅的小拳頭緊緊攥著,小嘴兒微微張開,又嘟了嘟。復又繼續睡著了。

這副可愛的模樣。倒是叫宜萱不禁想起了盛熙小的時候——紅通通小猴子,卻分外叫人覺得可人又可心疼。

董鄂庭蘭臉上帶著滿足之色,她笑呵呵道:“這孩子格外認生。沒想到到了姐姐懷裡,這樣乖,可見是有緣。”

宜萱不禁斂了笑容,輕輕把孩子放回搖籃中。她不是不能理解董鄂氏想跟她修復姑嫂關係的心情。若她關係不好,直接影響的便是夫妻關係、婆媳關係。因爲去年李詠絮之事。宜萱便不是很常來董鄂氏院子中,偶爾來也是直接去弘時的前院或者書房。每每弘時都會把納喇星移叫去作陪,董鄂氏見此,自然難免擔心因爲她的緣故。而使得本來就得寵的側福晉納喇氏,更上一層樓。

此刻和鸞也在旁,她趴在牀頭。抓著弟弟小手,很是開心的樣子。當著一雙侄兒侄女的面兒。宜萱也總不能不給董鄂氏面子,便道:“額娘如今也是恨不得能立刻瞧見小孫兒呢,只是未滿月的孩子不能見風,便叫我來替她多看看抱抱了。”

董鄂庭蘭笑靨款款道:“額孃的心意,我都懂得。前兒徐諳達還親自送來雲緞料子和宮中喇嘛開光過的羊脂玉如意佩。”

董鄂庭蘭口中的徐諳達,便是徐一忠。對宮中長輩娘娘身邊大太監,晚輩素來都是要客氣地稱呼一聲“諳達”的,譬如宜萱一直都是叫蘇培盛爲“蘇諳達”的,不過對徐一忠素來都是直接叫名字的。如此也可見,女兒和兒媳婦,終究在賢貴妃心目中的地位是有差距的。

額娘面前,弘時的諸多妻妾,素來也是隻有董鄂庭蘭纔有看座的份兒,連納喇星移也只是侍立,李詠絮雖是額孃親侄女,但也是沒有落座資格的,尤其是當著董鄂庭蘭的面兒。雖然額娘也很喜歡永珅,但永珅的生母甚至連進宮給額娘磕頭的機會都不多見。額娘是喜歡孫子,卻不會因爲孫子,便看中兒子的小妾。她心中,始終有一條尊卑規矩,很難動搖。

雖是如此,但宜萱也感受得出來,生了兒子和沒生兒子的董鄂庭蘭,在額娘心目中的分量是截然不同了。以前額娘給董鄂氏看重,是出於規矩,如今卻是出於喜愛和感謝,感謝她給自己的兒子生了個嫡子。

這時候,伺候董鄂氏的一個太監進來請安,遞上了一份摺疊的泥金祥雲箋紙。

董鄂庭蘭結果箋紙,雙手微微發顫,她忙打開那箋紙,看到上頭的所寫,頓時笑逐顏開。

宜萱知道,這種紙張是宮廷內用的,更準確點說,是禮部擬定封號、姓名的箋紙,你號寫上去,再呈遞皇帝,由皇帝親自硃筆圈定。

和鸞探著腦袋瞧著,眨著眼睛問道:“額娘,弟弟叫什麼名字呀?”

董鄂庭蘭深吸一口氣,眉梢眼角俱洋溢著喜悅,她指著那被硃筆圈定的兩個字,念道:“永、珪!”

和鸞不解其中深意,只笑著點了點頭,“二弟叫永珪。”

宜萱忙問:“哪個‘珪’?”——是玫瑰的“瑰”,還是玉圭之“珪”?!這二者的差距,可大了去了。

董鄂庭蘭沒有回答,只笑著將祥雲箋紙遞給了宜萱。

宜萱低頭一瞧,那上頭寫了三個名字,分明是:永珣、永璋、永珪。前兩個意思都差不多,都是美玉的意思,只有最後一個“珪”,固然也是一種玉,但卻不是尋常之玉,此字拆開便是“玉圭”,此物代指帝王祭祀之禮器。

而弘時作爲雍正皇帝最看重的兒子,也是最年長的兒子——素來立儲,都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而眼下弘時最爲皇帝長子,無疑是大位最有望的人選。所以弘時的兒子取“玉圭”之“珪”,意義就非同凡響了。

永珪,愛新覺羅永珪。因爲這個名字,註定他他一出生,就和別的皇孫不在同一個起點上。如此,也難道董鄂庭蘭難掩激動之色了。

這時候,一個二十歲上下的穿著碧色掐牙坎肩的侍女進來,做萬福,稟報道:“福晉,王爺回府了,還有徽三爺陪同,王爺剛剛又叫景公公去請了納喇福晉去前院作陪。”

侍女說前頭半句的時候,董鄂庭蘭面色還是端莊微笑的,可後半句說納喇星移被請去前院,她臉上不經意的便滑過一絲酸色和不快。

宜萱此刻的心情和董鄂庭蘭恰恰是相反的,聽到子文也來了,宜萱忍不住暗歎當真是好時機,便忙對董鄂氏道:“我去前頭瞧瞧!”

董鄂氏只得含笑道:“姐姐慢走。”

前院,弘時的正殿東暖閣中,正是一團喜氣。

弘時的親王吉服尚未換下,只摘下了吉冠擱在一旁的紫檀木海水雲紋翹頭案上,子文則身穿竹青色素緞常服,神態清閒,而納喇星移側身端坐在弘時身邊的一個五彩瓷花鳥繡墩上,身姿愈發綽約玲瓏,儀態婉轉,繡面盈笑。

宜萱一來,三人都忙著起身相迎,見了禮之後,各自落座,宜萱輕聲道:“我方纔剛剛去瞧了董鄂氏和永珪。”

“永珪?”納喇星移臉上露出怔怔之色。

宜萱看她神情便知,納喇星移之前應該還不曉得,而看弘時平和的面孔便曉得,他一早就知道了。這個名字的分量,看樣子果真不輕,叫星移都有些失態了。

子文低聲道:“名字而已,別太放在心上。”

納喇星移忙笑了笑,嘴上道:“二阿哥系嫡出,取名自然要尊貴些,才合乎身份。這是應該的。”她的手,不自然地落在了自己小腹間,眼底有些落寞——她入府也快二年了,卻一直不曾有孕。

弘時對此不置一詞,只閒閒道:“姐姐有些日子沒來了,今兒是特意來看董鄂氏和永珪的嗎?”

宜萱的眼角不由地瞥向了子文,嘴上卻道:“是額娘囑咐我來瞧瞧的,明兒我還得進宮覆命呢。”

弘時略點了點頭,又問:“怎麼不帶熙兒過來?”

宜萱笑著道:“他還在守孝呢,多有不便。”——孝期中的人的確不宜交際過多,且容易叫人覺得晦氣。

子文這時候淡淡開口道:“我也在守孝中,端王府對公主而言是自家,又何須避諱呢?”

弘時將手中的一串沉香木佛珠隨手撩在一旁翹頭案上,贊同地道:“子文說得極是!熙兒纔多大,姐姐也不怕把他悶壞了。”

悶壞?宜萱忍不住撇撇嘴,他現在和薩弼慪氣慪得不亦樂乎呢,又怎麼會悶呢?也多虧有薩弼小呆瓜這個繪畫天才,大大激勵了熙兒,年節前後,他是卯足了勁兒練習素描,如今水準著實提高了不少。可惜卻還是被郎世寧評價,徒有幾分肖似,缺乏靈氣。總之來說,還是不如薩弼這個玩了一個新年的小呆瓜。其實,熙兒已經進步很快了,對於一個才*歲的孩子而言,有這樣的成果已經是很難得了,只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想到被薩弼畫在宣紙上,躍然生動,那氣鼓鼓模樣的盛熙,宜萱就忍俊不禁。L

ωwш. Tтkā n. ¢ 〇

ps:第一更。今天是三更,早八點下午二點和晚八點,麼麼噠

二百二十五、翊坤宮賞菊二百四十九、靈貴人(上)二百四十一、上輩子出軌八十八、斬斷情愫四十、子文(下)九十一、六弟弘晉二百七十三、弘曆喪母二百四十七、妹夫來了(上)二百零二、春貴人(上)二百二十八、鄭老太裝病二百零一、御前爭辯(下)一百三十四、弘時貝勒三百二十三、尚主?(下)二百三十八、子文登門三百五十五、錦屏的兒子六十二、宜萱回京九十四、妒與算計(中)一百六十三、棄卒保車四十三、四爺決斷(下)一百八十四、揭發皇后(上)二百二十九、鄭老太要挾五十、受驚早產九十一、六弟弘晉三百零六、請立世子五十六、洗三禮三百六十四、後記(上)三百零二、側福晉之爭(中)二百七十六、姑侄嫁兄弟一百一十九、弘時納妾(中)二百五十五、星月之死(下)二百一十八、錢貴人二百五十八、木蘭秋彌(中)一百二十、弘時納妾(下)十九、弘時婚事三百五十一、百靈鳥(上)三百四十六、固倫懷恪長公主二百九十一、乾隆二百零二、春貴人(上)二百八十、進擊的丫鬟(下)一百二十八、雪屋溫情一百二十七、盛熙被擄(三)二十四、秦姨娘一百二十九、熙兒歸來二百四十九、流言起三百零一、側福晉之爭(上)二百四十四、皇貴妃(上)二百三十六、弘曆禁足八十六、相愛相傷二百九十三、母女雙簧二百九十三、母女雙簧二百八十九、弘曆的後招(下)一百四十九、后妃們(中)三百五十五、錦屏的兒子八十二、覲見德妃三十四、額娘來了(下)一百一十四、雍王心思(上)一百零二、嫡福晉的手段(上)二百零五、瓔珞項圈(上)二百七十六、姑侄嫁兄弟四十二、四爺決斷(上)二百八十七、弘曆佈局一百二十四、求子得子一百一十六、十七福晉一百九十五、人蔘與藜蘆八十九、李福晉臨盆三百六十五、後記(中)三十、弘時來了三百六十四、後記(上)二百七十三、弘曆喪母二百六十五、蒙古王子求婚第二波三百、女人心機(下)一百一十五、雍王心思(下)二百七十九、進擊的丫鬟(上)三百四十六、封妃立嬪三百一十五、子文之死(下)十一、納喇星徽一百五十五、謀求賜婚(上)三百零七、挑撥之計八十、額娘睿智三百六十一、離別前夕二百八十七、弘曆佈局九十四、妒與算計(中)三百六十五、後記(中)二百一十二、世子盛煦二十七、宜萱遇險(求收藏!)三百一十九、表哥表妹二百一十六、皇后之死(上)九十、夫妻失和二十二、雍王府家宴(下)八、星月所求一百八十二、雍正的憤怒二百七十八、不想結婚二百五十八、木蘭秋彌(中)二百九十、試探弘曆二百八十八、弘曆的後招(上)三百二十、拖延婚事二百三十六、弘曆禁足一百九十九、再見星月(下)一百二十五、盛熙被擄(一)三百一十二、嘗試死亡
二百二十五、翊坤宮賞菊二百四十九、靈貴人(上)二百四十一、上輩子出軌八十八、斬斷情愫四十、子文(下)九十一、六弟弘晉二百七十三、弘曆喪母二百四十七、妹夫來了(上)二百零二、春貴人(上)二百二十八、鄭老太裝病二百零一、御前爭辯(下)一百三十四、弘時貝勒三百二十三、尚主?(下)二百三十八、子文登門三百五十五、錦屏的兒子六十二、宜萱回京九十四、妒與算計(中)一百六十三、棄卒保車四十三、四爺決斷(下)一百八十四、揭發皇后(上)二百二十九、鄭老太要挾五十、受驚早產九十一、六弟弘晉三百零六、請立世子五十六、洗三禮三百六十四、後記(上)三百零二、側福晉之爭(中)二百七十六、姑侄嫁兄弟一百一十九、弘時納妾(中)二百五十五、星月之死(下)二百一十八、錢貴人二百五十八、木蘭秋彌(中)一百二十、弘時納妾(下)十九、弘時婚事三百五十一、百靈鳥(上)三百四十六、固倫懷恪長公主二百九十一、乾隆二百零二、春貴人(上)二百八十、進擊的丫鬟(下)一百二十八、雪屋溫情一百二十七、盛熙被擄(三)二十四、秦姨娘一百二十九、熙兒歸來二百四十九、流言起三百零一、側福晉之爭(上)二百四十四、皇貴妃(上)二百三十六、弘曆禁足八十六、相愛相傷二百九十三、母女雙簧二百九十三、母女雙簧二百八十九、弘曆的後招(下)一百四十九、后妃們(中)三百五十五、錦屏的兒子八十二、覲見德妃三十四、額娘來了(下)一百一十四、雍王心思(上)一百零二、嫡福晉的手段(上)二百零五、瓔珞項圈(上)二百七十六、姑侄嫁兄弟四十二、四爺決斷(上)二百八十七、弘曆佈局一百二十四、求子得子一百一十六、十七福晉一百九十五、人蔘與藜蘆八十九、李福晉臨盆三百六十五、後記(中)三十、弘時來了三百六十四、後記(上)二百七十三、弘曆喪母二百六十五、蒙古王子求婚第二波三百、女人心機(下)一百一十五、雍王心思(下)二百七十九、進擊的丫鬟(上)三百四十六、封妃立嬪三百一十五、子文之死(下)十一、納喇星徽一百五十五、謀求賜婚(上)三百零七、挑撥之計八十、額娘睿智三百六十一、離別前夕二百八十七、弘曆佈局九十四、妒與算計(中)三百六十五、後記(中)二百一十二、世子盛煦二十七、宜萱遇險(求收藏!)三百一十九、表哥表妹二百一十六、皇后之死(上)九十、夫妻失和二十二、雍王府家宴(下)八、星月所求一百八十二、雍正的憤怒二百七十八、不想結婚二百五十八、木蘭秋彌(中)二百九十、試探弘曆二百八十八、弘曆的後招(上)三百二十、拖延婚事二百三十六、弘曆禁足一百九十九、再見星月(下)一百二十五、盛熙被擄(一)三百一十二、嘗試死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喀则市| 鄂伦春自治旗| 四子王旗| 鹤壁市| 沂南县| 丰宁| 绥化市| 铅山县| 平乐县| 乌鲁木齐市| 蓬安县| 和平区| 内乡县| 尤溪县| 东安县| 荥经县| 青龙| 临漳县| 镇江市| 台安县| 雷州市| 普格县| 四平市| 南漳县| 红桥区| 白玉县| 玉龙| 集贤县| 高邑县| 察雅县| 通江县| 改则县| 安吉县| 凤凰县| 西青区| 科技| 鄄城县| 山西省| 乌鲁木齐市| 普宁市| 怀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