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5章 分封制之所以成功是特殊環境造就的

“本公子已經落棋,只是不知接下來,何人爲棋手,而又有何人入棋局!”

站在書房之前,嬴高眼中滿是笑意,最原始的積累已經完成,這讓嬴高心中的膽怯盡去,從這一刻開始,他就需要去爭。

不管是爲棋子,亦或者爲棋手,在這一浩蕩棋局之上,總會有他的身影。

嬴高清楚,從嬴政之前落子的情況來看,咸陽城中的這一番平靜,將會被打破,至少在王賁歸來之前,會有一波交手與廝殺。

這關於理念,也關於利益。

“起風了!”

抿著酒,嬴高眼中滿是崢嶸,他以身入局,不論是何人,何局,他都要戰之。

放下手中的酒盅,嬴高走到書房中的案前,提筆一揮而就,一個‘卓’字出現在了竹簡之上。

“屬下見過公子!”

恰巧。

這一刻,董三金踏足書房,朝著嬴高行禮。聞言,嬴高擡頭看去,這些日子跟隨鐵鷹銳士的訓練,這讓董三金身上多了一抹肅殺。

“來了啊!”

打了一聲招呼,嬴高朝著董三金微微一笑,伸手指了指案上的竹簡,道:“這些日子,秦無悔也教導了你們讀書識字。”

“你認識這個字麼?”

聞言,董三金探頭看向了案上的竹簡,語氣堅定:“稟公子,這是一個卓字!”

“嗯!”

點了點頭,嬴高走到董三金的面前,伸手拍了拍董三金的肩頭,意味深長,道:“董三金這個名字不好,太過於平凡。”

“以後這個字便是你的名字,本公子也希望你,不要辜負這個字!”

說到這裡,嬴高突然語氣一頓,道:“夫唯大雅,卓爾不凡。以後你便名卓,字不凡!”

董卓!

這便是嬴高爲董三金欽定的名字。

聽聞嬴高的這一番話,董三金心中大喜過望,他雖然讀書少,但是也分辨的出來,董卓與董三金哪個更好。

更何況,嬴高給他賜了字。

在這個時代,只有真正的貴族,亦或者有學問的人才有資格被賜字。

“屬下謝公子厚賜!”

這一刻,董卓極爲的感動,但是他沒有多說什麼,他願意爲嬴高赴死,這種事只需要做便是了,而不需要說。

“嗯!”

嬴高深深看了一眼董卓,輕笑,道:“希望,有朝一日這個名字可以帶給你榮耀,也希望有朝一日,這個名字因爲你而榮耀。”

爲董三金改名,這是嬴高思考了很久的事情,未來的,董三金必然會是他的頭號心腹,三金這個名字不能讓他榮耀。

..........

博士學宮。

大秦的博士學宮很大,它直接是佔據了曾經呂不韋建立的文信學宮的原址,甚至於連建築都沒有改變。

這是嬴政爲了大秦席捲山東六國做的嘗試。

“淳于博士,對於當下的局勢你有何看法?”周青臣眼中浮現一抹凝重,現在的咸陽,山雨欲來風滿樓。

遊俠彙集,郡縣制度與分封制度的碰撞,大秦兩位丞相的爭鋒,儒家與法家的交互,長公子扶蘇與公子高,公子扶蘇的儲君之爭。

這讓此刻的咸陽城,成爲了是非之地。

而他們博士學宮,深陷其中,可以說是避無可避,畢竟不管是儒法之爭,不管是郡縣制度與分封制度之爭,亦或者儲君之爭,都與他們有著或多或少的關係。

喝了一口酒,淳于越輕笑,道:“這一場由秦王親自挑起的爭鬥,只不過是剛剛開始,不管是儒家,還是法家,亦或者公子扶蘇以及公子高都不能置身事外。”

“特別是公子高!”

雖然對於秦法,對於大秦的制度,淳于越作爲儒家的人,極爲的抨擊,但是對於秦王政的手段,他還是深以爲然的。

秦王政親自設計讓公子高入局,這一場爭鬥,嬴高便是焦點。

喝了一口酒,周青臣苦笑,道:“淳于博士,你清楚的,我問的不是這件事,而是分封制度與郡縣制度你覺得哪一個更好?”

聞言,淳于越愣了一下,然後深深地看了一眼周青臣,一口將酒爵中的酒水喝盡:“自殷商以來,長治久安,大秦的民心心有積怨,時局不穩,此刻的大秦自當用大周的封建之制度。”

“把土地封給公子,分權而治,這樣弊端就可以解決!”

淳于越的回答,沒有出周青臣的預料,只是他不清楚,這是爲了大秦,還是爲了儒家,只是作爲雜家的博士,周青臣清楚,秦王政根本不可能改變決心。

現在又有一個公子高鼎力支持,更會讓秦王政堅持己見。秦王政與公子高如此堅持郡縣制度,更有李斯作爲丞相大力堅持。

對於分封制度,周青臣看不到半點希望。

.........

見到周青臣神色變化,淳于越輕笑,道:“怎麼?周博士不以爲然麼?”

周青臣沒有接話,他只是連飲一盅酒,沉默著,他心裡清楚,淳于越等儒生提及分封制,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周王朝的八百年國祚。

如此長的統治時期,使得分封制看起來似乎是一種極爲成功的統治方式。而儒家孔夫子又是尊崇周禮,淳于越此舉有一大部分是爲了私利。

在周青臣看來,周王朝之所以能夠統治如此長的時間以及分封制之所以能夠成功,是特殊環境造就的。

周公制定周禮,建立以禮爲核心的等級制度,使得周王朝在西周的統治變得相對穩固。

雖然從西周後期開始,隨著周王室的逐漸衰弱,已經無法對諸侯國如臂使指,但因爲有周禮的存在,使得周王室仍然是公認的天下共主。

即使到了春秋時期,各國相繼爭霸,但爭霸的前提仍然主要是尊王攘夷,即在承認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前提下成爲霸主。

同時,在禮樂制度沒有徹底崩壞之前,天下諸侯之間雖有徵戰,卻主要是以圖強爭霸爲主,而少有兼併戰爭發生。

而當時天下諸侯國衆多,在不發生兼併戰爭的情況下,諸侯國之間的實力相對較爲均衡,大家相互牽制、制約,因而使得天下格局始終較爲穩定。

.........

第4章 此戰,兒臣以爲齊王必不戰而降。第7章 告訴天下臣民,秦王是一個操刀的王。第45章 這不光是一場制度之爭,更是第34章 組建商會,建立運算中心。第63章 鎮壓趙地,十萬大秦銳士足矣!第86章 收攏人心於無形!第47章 如今我大秦,當求變!第1章 大秦公子高第4章 此戰,兒臣以爲齊王必不戰而降。第27章 秦法乃商君制定,豈是你能夠質疑的第21章 肥皂出世,嬴高欲登門計然家第13章 都是一羣老狐貍(求推薦,求收藏)第66章 白仲!第53章 你覺得先祖,殺武安君是對是錯?第51章 公子天縱奇才,臣爲王上賀!第74章 一紙詔書驚風雨第5章 兒臣以爲重建秩序,當效仿周武之舉第87章 做人 ,最重要的是揚長避短!第22章 各懷心思的兩人第58章 風起咸陽第26章 這是秦法有問題,不是兒臣有問題!第73章 封武安君白起爲咸陽城隍!第4章 此戰,兒臣以爲齊王必不戰而降。第1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求推薦,求收藏)第55章 兒臣當執此劍,爲大秦開萬世太平!第79章 替本公子向曲阜送一份拜帖!第49章 我等身爲嬴姓子嗣,自當一往無前第20章 不要臉的公子高第70章 這天地間,也就只有死人不會說話了第4章 此戰,兒臣以爲齊王必不戰而降。第42章 從李斯入秦以來,本身便是一個孤臣第59章 你知道,爲何你一直都不如蒙恬麼?第19章 公子想來,臣歡迎之至!第27章 秦法乃商君制定,豈是你能夠質疑的第41章 李由!第17章 這一切的前提需要你用才華打動我。第65章 等此事一了,高當攜美酒拜謝先生!第77章 現在的公子高就像是一條幼龍!第10章不愧是千古一帝,狠起來連兒子都坑第45章 這不光是一場制度之爭,更是第19章 公子想來,臣歡迎之至!第33章 得不到的才最珍惜第87章 做人 ,最重要的是揚長避短!第83章 彼此之間的差距,足以形成碾壓之勢第47章 如今我大秦,當求變!第5章 兒臣以爲重建秩序,當效仿周武之舉第66章 白仲!第42章 從李斯入秦以來,本身便是一個孤臣第31章 巴隋上門第36章 集權於王,大秦萬世永昌!第44章 每一句話都是算計,更何況是邀請我第29章 錦衣衛第86章 收攏人心於無形!第29章 錦衣衛第90章 公子高,暴君,這一切纔剛剛開始!第70章 這天地間,也就只有死人不會說話了第48章 三大官署,三人執掌。第90章 公子高,暴君,這一切纔剛剛開始!第13章 都是一羣老狐貍(求推薦,求收藏)第25章 孤還有大秦王位,他要不要繼承!第72章 決意不讓英雄無名,不讓忠臣流淚!第71章 他們這是要打造一尊儒家的王!第68章 一道王詔驚起八方風雲!第5章 兒臣以爲重建秩序,當效仿周武之舉第8章 而這五百鐵鷹銳士,便是一個開始。第44章 每一句話都是算計,更何況是邀請我第4章 此戰,兒臣以爲齊王必不戰而降。第43章 他作爲大秦公子,必須要有立場!第1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求推薦,求收藏)第89章 李斯的虎狼發言!第84章 孔氏與嬴高都想要勝利!第37章 李斯第一次感受到公子高的鋒芒畢露第24章 大秦的下一任王,必須要強勢霸道!第76章 不臣服大秦,那就沒有存在的理由。第79章 替本公子向曲阜送一份拜帖!第46章 狠人嬴高第74章 一紙詔書驚風雨第44章 每一句話都是算計,更何況是邀請我第81章 不知蕭何先生,現在是否還在惶恐?第2章 生爲嬴姓男兒當執秦劍!求收藏求推薦第68章 一道王詔驚起八方風雲!第13章 都是一羣老狐貍(求推薦,求收藏)第18章 若不是,孤還需要爾等作磨刀石第30章 本公子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懸刀天下第89章 李斯的虎狼發言!第38章我大秦決不能以懷柔之策對之。第19章 公子想來,臣歡迎之至!第7章 告訴天下臣民,秦王是一個操刀的王。第43章 他作爲大秦公子,必須要有立場!第59章 你知道,爲何你一直都不如蒙恬麼?第75章 去一趟曲阜,見一見夫子的後人。第1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求推薦,求收藏)第30章 本公子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懸刀天下第74章 一紙詔書驚風雨第32章 嬴高出王炸!第63章 鎮壓趙地,十萬大秦銳士足矣!第7章 告訴天下臣民,秦王是一個操刀的王。第27章 秦法乃商君制定,豈是你能夠質疑的第75章 去一趟曲阜,見一見夫子的後人。
第4章 此戰,兒臣以爲齊王必不戰而降。第7章 告訴天下臣民,秦王是一個操刀的王。第45章 這不光是一場制度之爭,更是第34章 組建商會,建立運算中心。第63章 鎮壓趙地,十萬大秦銳士足矣!第86章 收攏人心於無形!第47章 如今我大秦,當求變!第1章 大秦公子高第4章 此戰,兒臣以爲齊王必不戰而降。第27章 秦法乃商君制定,豈是你能夠質疑的第21章 肥皂出世,嬴高欲登門計然家第13章 都是一羣老狐貍(求推薦,求收藏)第66章 白仲!第53章 你覺得先祖,殺武安君是對是錯?第51章 公子天縱奇才,臣爲王上賀!第74章 一紙詔書驚風雨第5章 兒臣以爲重建秩序,當效仿周武之舉第87章 做人 ,最重要的是揚長避短!第22章 各懷心思的兩人第58章 風起咸陽第26章 這是秦法有問題,不是兒臣有問題!第73章 封武安君白起爲咸陽城隍!第4章 此戰,兒臣以爲齊王必不戰而降。第1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求推薦,求收藏)第55章 兒臣當執此劍,爲大秦開萬世太平!第79章 替本公子向曲阜送一份拜帖!第49章 我等身爲嬴姓子嗣,自當一往無前第20章 不要臉的公子高第70章 這天地間,也就只有死人不會說話了第4章 此戰,兒臣以爲齊王必不戰而降。第42章 從李斯入秦以來,本身便是一個孤臣第59章 你知道,爲何你一直都不如蒙恬麼?第19章 公子想來,臣歡迎之至!第27章 秦法乃商君制定,豈是你能夠質疑的第41章 李由!第17章 這一切的前提需要你用才華打動我。第65章 等此事一了,高當攜美酒拜謝先生!第77章 現在的公子高就像是一條幼龍!第10章不愧是千古一帝,狠起來連兒子都坑第45章 這不光是一場制度之爭,更是第19章 公子想來,臣歡迎之至!第33章 得不到的才最珍惜第87章 做人 ,最重要的是揚長避短!第83章 彼此之間的差距,足以形成碾壓之勢第47章 如今我大秦,當求變!第5章 兒臣以爲重建秩序,當效仿周武之舉第66章 白仲!第42章 從李斯入秦以來,本身便是一個孤臣第31章 巴隋上門第36章 集權於王,大秦萬世永昌!第44章 每一句話都是算計,更何況是邀請我第29章 錦衣衛第86章 收攏人心於無形!第29章 錦衣衛第90章 公子高,暴君,這一切纔剛剛開始!第70章 這天地間,也就只有死人不會說話了第48章 三大官署,三人執掌。第90章 公子高,暴君,這一切纔剛剛開始!第13章 都是一羣老狐貍(求推薦,求收藏)第25章 孤還有大秦王位,他要不要繼承!第72章 決意不讓英雄無名,不讓忠臣流淚!第71章 他們這是要打造一尊儒家的王!第68章 一道王詔驚起八方風雲!第5章 兒臣以爲重建秩序,當效仿周武之舉第8章 而這五百鐵鷹銳士,便是一個開始。第44章 每一句話都是算計,更何況是邀請我第4章 此戰,兒臣以爲齊王必不戰而降。第43章 他作爲大秦公子,必須要有立場!第1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求推薦,求收藏)第89章 李斯的虎狼發言!第84章 孔氏與嬴高都想要勝利!第37章 李斯第一次感受到公子高的鋒芒畢露第24章 大秦的下一任王,必須要強勢霸道!第76章 不臣服大秦,那就沒有存在的理由。第79章 替本公子向曲阜送一份拜帖!第46章 狠人嬴高第74章 一紙詔書驚風雨第44章 每一句話都是算計,更何況是邀請我第81章 不知蕭何先生,現在是否還在惶恐?第2章 生爲嬴姓男兒當執秦劍!求收藏求推薦第68章 一道王詔驚起八方風雲!第13章 都是一羣老狐貍(求推薦,求收藏)第18章 若不是,孤還需要爾等作磨刀石第30章 本公子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懸刀天下第89章 李斯的虎狼發言!第38章我大秦決不能以懷柔之策對之。第19章 公子想來,臣歡迎之至!第7章 告訴天下臣民,秦王是一個操刀的王。第43章 他作爲大秦公子,必須要有立場!第59章 你知道,爲何你一直都不如蒙恬麼?第75章 去一趟曲阜,見一見夫子的後人。第1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求推薦,求收藏)第30章 本公子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懸刀天下第74章 一紙詔書驚風雨第32章 嬴高出王炸!第63章 鎮壓趙地,十萬大秦銳士足矣!第7章 告訴天下臣民,秦王是一個操刀的王。第27章 秦法乃商君制定,豈是你能夠質疑的第75章 去一趟曲阜,見一見夫子的後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闽侯县| 通化市| 邮箱| 城市| 芦溪县| 南木林县| 长岭县| 博罗县| 共和县| 大安市| 舒城县| 韶山市| 宁阳县| 会理县| 百色市| 阳东县| 浙江省| 安吉县| 五河县| 岱山县| 吴江市| 高邑县| 余庆县| 滁州市| 巨鹿县| 志丹县| 宁津县| 乐昌市| 铁岭县| 马尔康县| 家居| 威海市| 洛隆县| 会昌县| 改则县| 河间市| 滕州市| 彝良县| 社会| 建湖县| 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