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丹聞言,讚許的點了點頭又看到了一眼韓信和張文遠道:“哈哈,還是先生想得周到。”
“張文遠,韓信不良人派來的人手就交給你們了一定要好好任用啊!”
“屬下領命。”
三天後,大軍終於集結完畢,終於到了大軍出征的日子。
這次攻打古印度一共有水陸兩隻大軍,分別由韓信和張文遠統領所以、水陸兩軍的行軍路線不同,大軍出了咸陽後陸軍由韓信統領一路大軍繞道月之國然後南下直抵古印度王期。
水軍則是由張文遠統領,一路向東抵達膠州灣的遠征軍港口後,再揚帆起航繞道馬六甲海峽,最後在恆河口登陸古印度王朝,呈南北夾擊之勢朝著古印度的首都華氏城進發。
城門口集結完畢的數十萬大軍,陸續從城門出發排成了幾十裡的長隊,城門口兩邊圍滿了密密麻麻的咸陽百姓,他們都是來給秦軍送行的而贏政正領著一幫文武,在城口送別韓信和張文遠。
贏政掃了一眼韓信和張文遠滿懷希望的叮囑道:“韓信 張文遠,這次出征一定不要讓寡人和滿朝文武失望寡人等看你們的好消息!”
“請陛下放心,我等一定不讓陛下失望!”
韓信和張文遠聞言,立馬神情嚴肅的領命贏政說的不錯他們兩個可是承載著滿朝文武的強烈期望壓力很大。
但是換個角度想想,朝廷能將如此艱鉅的任務進給他們兩人,不也是代表著朝廷對他們兩人的信任嗎?
贏政看到韓信和張文遠一臉肅然的樣子,又親切的拍了拍他們的肩膀安撫道:“你們不必有什麼心理壓力這次我們秦軍有兩門火器這麼大的優勢,本公子對你們很有信心。”
“戰場上有任何消息都要記得傳回朝廷。”
韓信和張文遠聞皆是點了點頭,贏丹又擡頭看了一眼天色便揮手告別“時候不早了,趕緊出發吧。”
“陛下,公子告辭了。”
韓信和張文遠聞言,紛紛跨上戰馬,朝著咸陽城外的管道上策馬奔騰而去,跟隨在兩位將領後面的大軍蜿蜒了十幾裡,就像一隻巨龍一般在地上緩緩蠕動。
到了城外官道上之後,整支大軍又一分爲二,分別由韓信和張文遠帶著相向而行,最終的目的都是劍指古印度王朝。
韓信率領的陸軍都是大秦最精銳的騎兵,和張文遠率領的遠征軍分開之後,他們就像一把利劍出鞘般直穿大漠,只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就到了月之部落。
月之部落如今已經被大秦納入了領土範圍所以到了月之部落之後大秦騎兵很快就得到了物資補充然後駐紮下來休整。
月之部落跟古印度王朝毗鄰只要一路南下穿越整個古印度王朝,就能到達古印度王朝的邊境韓信第一次領軍出征,不敢冒進而且到了月之部落之後,他就立馬派出不良人一路南下,到古印度王朝的邊境打探消息。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韓信塾讀兵書,自然明白要摸清楚敵室的兵力部署情況才能出軍的道理。
十天後,韓信正在帥帳內研究作戰計劃,突然一個牧民闖了進來恭敬地報道: “將軍屬下幸不辱命,已經打探清楚了古印度王朝在邊境的軍力部署情況。”
此入正是韓信派出去到邊境刺探情報的不良人的能力一流但是能在七日之內就趕回來也是大爲震驚。
只見韓信放下了手中的兵書,迫不及待的走過去回道:“不知古印度國王在邊境部署了多少兵力?”
不良人拱了拱手恭敬地彙報道:“回將軍,古印度國王舍利輸迦派了他的族人也是古印度王朝的得力大將奧馬魯鎮守邊關現在奧馬魯的手下一共有十萬大軍,不過大部分都是步兵,騎兵和象兵只有幾千不是很多。”
韓信聞言,頓時臉色大喜一拍大腿道:“十萬大軍還大部分都是步兵。”
“哈哈,我軍都是騎兵還有一萬火槍兵這十萬步兵肯定不足爲懼!”
想到這裡韓信很是興奮,對一旁的不良人揮了揮手道:“你乾的不錯下去領賞錢吧,”
“謝將軍。”
不良人歡天喜地的下去了,韓信原以爲古印度國王最少也會在邊境佈置二十萬以上的軍隊。
畢意月之部落被大秦攻滅之後,古印度國王只要不是傻子,定然會對大秦有所防範。
誰知道,古印度國王只是在邊境部署了十萬軍隊,而且大部分都是步兵,只有少量的騎兵和象兵。
大秦的鐵騎獨步天下,火槍兵更是一隻死亡收割隊伍,能於百步之外殺人於無形,在大秦的鐵騎面前這十萬大軍都是菜雞還不夠塞牙縫的。
韓信相信到時候只要讓火槍兵開道,先把奧馬魯的騎兵和象兵進行射殺,然後再讓大秦鐵騎來波死亡衝鋒估計奧馬魯的十萬大軍基本就廢了。
想到這裡,韓信的臉上立馬就露出了會心的笑容立馬就找來飛軍中的傳令官道;“來人傳令全軍火速拔營前往邊境。”
“屬下領命。”
傳令官得到命令後,立馬就在軍營中吹響了號角,把拔營的命令傳達了下去。
“鳴嗚嗚”
一聲令下之後大秦鐵騎火速拔營,然後朝著南方的邊境疾馳而去古印度王朝奧馬魯大軍營地。
這裡屬於邊境地區遠離古印度王朝繁華城市,是企極其荒涼的地方,奧馬魯自從得到舍利輸迦國王的命令後,已經率領十萬大軍在這駐紮了,差不多了一年了原本月之都落還在的時候。
這裡平時最多隻有一萬軍隊在這駐紮,但是自從大秦將月氏國滅掉之後舍利輸迦國王擔心大秦的騎兵會趁機南下所以,便命令大將奧馬魯率領十萬重兵在此駐紮防守。
但是,大軍在邊境駐紮了差不多一年了,秦人根本就沒有南下的跡象,以至於所有在這駐紮的土兵都被消磨了鬥志,平時的操練也是應付了事,根本就是在混日子。
對於這些軍中的弊端,奧馬魯早就知道了但他還是晚一隻眼困一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