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陳簡意拿回來的劇本,唐磊和蕭岱山都很有興趣,不管他們有沒有競爭關係,現在都在一個公司,合作也是雙贏的局面。
加上這檔節目的設置很不錯,古老跟現代的結合,兩個人的默契與合作,衝突的產生和消除,賣點簡直多多。
第一期節目是抽籤選擇大家所要完成的項目。
爲期一週的錄製,最後播出時間在兩個小時左右。
唐磊去抽的籤,出來之後他眉頭一挑,露出個傻萌的表情。
攝像頭拉近之後,紙條上寫了一行字:剪紙。要求不畫圖剪出或刻出一副春節用的窗花。
兩個大男人,平時恐怕連剪刀都很少拿,這會讓要讓他們在一週之內學會剪窗花,簡直困難重重。
蕭岱山比唐磊還不如。好歹唐磊在獨自帶孩子的那段時間裡,還跟石頭一起做了些簡單的手工,而蕭岱山從小到大,連根針都沒摸過。
兩人都是不服輸的,在抽到剪紙之後,兩人立刻上網度娘,尋找他們覺得比較容易掌握的流派。
剪紙藝術從先唐之時就開始發展,到現在發展處了很多流派,大致可分南方派,江浙派和北方派,其下又各有不同。
南方派主要有佛山剪紙,湖北沔陽剪紙,福建剪紙。
江浙派的代表則是揚州剪紙,浙江剪紙。
北方派裡面蔚縣剪紙,山西剪紙,陝西剪紙,山東剪紙最爲出名。
唐磊奶奶就是膠東的人,那邊的的剪紙特點是線面結合。與山東漢代畫像石細微繁縟的風格一脈相承,以其花樣密集的裝飾手段,使單純爽快的外型更飽滿豐富。
山東膠東稱手巧的女子爲“伎倆人”,“伎倆人”不管出在哪個村,都是人們引以爲榮的事。她們根據膠東的窗戶多是細長條形的格子,採用化整爲零的方法把大的構圖分割成條形剪出,再貼到窗上組合成一個完整的畫面。
唐磊奶奶就是個“伎倆人”,可惜老人家在七年前已經去世了,一手絕活都沒能傳承下來。
唐磊把網上找出來的膠東剪紙的圖拿給蕭岱山一看,對方里面拒絕了。
“就我們倆的手工技術,再練十年也別想去挑戰這個難度的剪紙。你奶奶她老人家一輩子教了多少人,能繼承她全部手藝的一個都沒吧?你覺得我們倆就一週時間能成?”
唐磊點點頭,也覺得完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那你說咋辦?要不選江浙派的剪紙?我們離他們比較近,應該能成吧?”
“磊哥,我都不知道住得近就代表你能學會!”
蕭岱山都滿腦袋黑線了,感覺唐磊略不靠譜怎麼辦?
唐磊背過身,朝著鏡頭的方向做了個鬼臉,感情他是故意的!
“不如這樣,我們選擇湖北沔陽剪紙。我看了下,他們這邊的剪紙用刻刀的時候比較多。我覺得這個應該比剪刀好掌握。”
研究了好半天,蕭岱山做了決定。
唐磊是無所謂了,反正對他來說,手工這東西的技能點從來就沒點亮過。以前陪著
兒子做手工,他被嫌棄的時候居多,大部分都是小朱幫忙完成的這點他絕對不會跟人說!
確定了目標之後,就是上門拜師了,這個是事先就有節目組跟對方先聯繫好的。
那位老師傅在看到兩位影帝要來拜師之後,簡直笑得臉都成褶子了。
老師的家裡到處都是精美的剪紙,窗戶玻璃上,牆上,連屋檐下的氣死風燈都用剪紙糊了一層。
沔陽屬荊楚地區,南朝梁人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即有記載,荊楚人於正月初七“人日”:“剪綵爲人,或鏤金箔爲人,以貼屏風,或戴之頭鬢。”唐李商隱《人日》詩也有“鏤金做勝傳荊俗,剪綵爲人起晉風”之說。
沔陽雕花剪紙,又稱“沔陽刻紙”,俗稱“花樣子”。沔陽雕花剪紙是一門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其構圖繁茂完整、黑白虛實分明、刀法流利工正、破工精細嚴謹、點劃秀美勻稱、線條舒展圓潤、配景寓意傳情、圖案豐滿均衡,具有寫實兼寫意、變形不失原形、藝術語言豐富、裝飾風味濃烈的特徵。
民間藝人們用刻刀和白紙在蠟盤上雕刻繡花紋樣,一般可重疊一、二十層白紙雕刻。蠟盤由菜油、白蠟、香爐灰合成物盛於小木圓盤中組成。
昔日沔陽水鄉賣“花樣子”的剪紙藝人身背花箱,手搖撥浪鼓,走街串巷,到處可見。心靈手巧的大姑娘趕製嫁妝和婦女爲兒孫做鞋帽、挑花繡花比比皆是。
藝人們雕出的“花樣子”,一般用於鞋、鞋墊、帽、枕頭、涎兜、帳飄、帳簾、門簾等刺繡紋樣,紋樣多爲寓意吉祥和瑞慶圖案。
唐磊跟蕭岱山在瞭解的大致情況之後,決定選擇最簡單的蝴蝶圖案來完成他們的任務。
而且他們並不需要一次性做很多張出來,只要能做出一張完整的剪紙畫,那就算成功了。
老師傅家裡給他們準備了一間大瓦房,房間裡兩張單人牀,中間是一張工作臺,蠟盤兩個,工具兩套,工作服兩套,宣紙若干。
做這個的老手藝人根本不需要畫圖,直接就可以下刀了,但是他們倆不成。於是第一天的任務,就是根據師傅提供的圖樣,在紙上畫出線圖來。
老師拿著一張裁剪好的宣紙,剪刀轉悠了幾下,蝴蝶的外形就出來了。將之放在蠟盤上,小刻刀那麼戳戳戳,精美的蝴蝶躍然而出。
鏡頭一直跟著老師傅的手在動,這麼一個簡單的圖案,從動手到手工,不到二十分鐘。
這還是老師傅特意放慢了速度的結果。
旁邊師母靦腆的笑著,拿出了跟這個蝴蝶圖案一模一樣的繡布來。
“這是做門簾用的,我閨女喜歡簡單大方的圖,就用了這個。”
靛藍的老粗布上一隻精美的蝴蝶簡直立刻讓這副門簾身價百倍。
連蕭岱山見慣了好東西的眼睛都一時半會兒的離不開這塊布。
“這不算啥,隔壁村的老劉家要嫁閨女了。我們這兒的風俗,嫁妝得自家人繡,去年我給他家剪了塊花樣子,應該已經繡好了,那繡工才讓你們心服口服。”
被老師傅這麼一說,連節目組都起了好奇心,當即就讓老師傅給對方打電話,看能不能去現場採訪一下。
對方一聽立刻就答應了,怕他們不方便過去,還特意讓閨女跟兒媳婦帶著繡好的成品坐著摩托車直接到老師傅家來。
半小時後,四副繡好的成品攤放在桌上,那精緻的圖案,美輪美奐的繡工,簡直讓人想要立刻獻上膝蓋。
“這兩幅是我兒媳婦繡的,這兩幅是我閨女繡的。我閨女手拙沒兒媳婦繡的精緻,不過也很不錯了。”
老劉笑得很開心,他家兒媳婦跟閨女的這手藝,在十里八鄉都是有名的。以前兒媳婦還出去打工,後來有了這個啥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後,連帶他們這兒的繡品都水漲船高了。
現在他兒媳婦在家裡,一個月繡幾幅就能抵往年辛苦打工一年掙的錢,還能照顧老人孩子!
“我們這邊還成立了個刺繡作坊,花樣子就是老師傅給提供的,還能出口呢,聽說老外最喜歡這玩意兒了。”
圍觀了這精緻的繡品後,蕭岱山跟唐磊頓時有了壓力,兩人原本就不是那種能混就混的人,現在更是不想因爲自己的手藝不過關,而影響到這麼精美的民間藝術的流傳。
這話雖然說得有點大了,但是如果他們弄不好,影響肯定是有的,這也是節目組爲什麼讓他們一定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的原因之一。
他們做這個節目的目的,本來就是要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自然不能給它們抹黑。
幸好兩人對於畫畫這方面還算有點心得,只半天功夫,就畫得像模像樣了。
但是畫出來並不代表就能下刀了。節目組的要求是不畫圖憑空剪出圖案,這就要求他們必須把圖案熟記在心。
又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這副簡單的蝴蝶圖案,他們已經能隨手畫成,一點錯誤都沒有。
圖案記熟之後,兩人開始拿廢紙來練手。
別覺得看上去簡單,好像圖案都記熟了就萬事大吉了,實際你動手剪的時候纔是考驗你功夫的時候。
連著剪了七八張紙,下刀和收刀就不在一條線上,或者說能圓滿的收刀,然而展開之後才發現蝴蝶是畸形的。
蕭岱山比唐磊的性子要急躁一些,連續的失敗讓他心裡有點浮躁,剪刀一扔,他抹了把臉,打算出去院子裡冷靜一下。
唐磊比他稍微好一點,但是左右兩邊還是沒能做到對稱。
“怎麼辦,我覺得我剪刀都要不會使了。”
因爲是做節目,他們就算能夠一氣呵成都不能那麼做,更別說現在本來就做不到。而且如果不能製造一些爆點和衝突,這節目做出來也沒法看。
幸好這兩位都是影帝,別的先不說,僞裝個焦躁的樣子,放大自己的失誤還是手到擒來的。
唐磊也跟著起來活動了一下,坐了一下午加一晚上,他覺得肩膀和背略痠疼。
“我們去看看老師在做什麼吧?”
兩個大男人互相擊掌,然後靜悄悄的摸向隔壁院子老師的工作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