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13章 遇仙派 洞玄金玉集

陳玉樓聲音不大。

但一字一句卻彷彿蘊藏大道,令人心神不由沉浸其中難以自拔。

滄海桑田、日月輪轉、古人歲月、時光荏苒。

食炁者百年不死,成仙者與天同壽。

不走到最後那一步,百年回首,任你天賦超然、富可敵國、紅顏禍水、君子之澤,終究不過紅塵枯骨。

在場諸人,除卻老九叔外。

已經盡數踏入修行路。

對他這一番話理解也尤爲深重。

猶如重錘敲鼓,胸口下心神顫顫,耳邊嗡鳴不斷。

只是……

這世上誰人不想成仙?

螻蟻尚且茍且偷生,蜉蝣何況向死而生。

要是真那麼簡單,而今應該還是秦皇治下,大秦一統,哪裡輪得到什麼兩漢三國、隋唐宋元?

自古到今,多少人爲了長生,服汞食氣、吞金飲露,甚至拋妻棄子,終日打坐修行,結廬避世,就是有著成仙作祖的美夢。

但夢如黃粱,終究不過一池泡影,一碰就碎。

幾個人能夠真正掙脫枷鎖,打破桎梏,得見永生?

古往今來世上關於仙人傳聞不少。

但……到目前爲止他們也不曾親眼見到一位。

尤其末法時代,道法不顯,妖物橫行,邪祟肆虐,修行之人卻是少之又少,想要修成陽神、煉虛合道者更是難如登天。

見洞府中衆人神色凝肅。

陳玉樓也是暗暗嘆了口氣。

這話是說給他們,但又何嘗不是講給自己聽?

青木長生功,雖是直抵長生大道的仙家法門,這一年多來,破境如喝水,似乎也在驗證著這一切。

但只有真正身處其中的他才知道,一路走來,又何嘗不是如履薄冰?

他們只看到他三天一小境,五天一大境。

但誰又知道,幾百個日日夜夜裡,他何嘗敢有過半點鬆懈?

朝陽暮霞、食炁導引。

最爲關鍵的是,他所修行的法門,絕對是古今以來頭一份,甚至連參照都找不到。

只能全靠他獨自摸索。

鷓鴣哨等人所修的玄道服氣築基功,好歹傳承有序,代代相應,上至老子、文始真人,下至火龍道人、青池道人。

西域之行前,還會擔心於殘卷難修。

但上過終南山,尋到那捲太玄經後,玄道服氣築基功被徹底補全,已經再無擔憂。

只要一新修行。

厚積薄發。

遲早能夠凝丹化嬰。

“崑崙,來,給我搭把手。”

“既然來此,總不好眼睜睜見到前輩遺蛻在這風吹雨淋。”

吐了口濁氣。

陳玉樓順手脫下長衫,沉聲道。

“是,掌櫃的。”

崑崙點點頭,沒有絲毫猶豫,取下身後大戟,遞到老洋人手上,神色沉凝,大步向前,走到他身前。

將長衫鋪在地上。

兩人一前一後,小心翼翼的將白骨平移過去。

即便坐化了許多年。

還是在醴泉邊上,洞府內水氣深重,潮氣瀰漫,但白骨卻並未散架。

最爲驚人的是。

玉骨之上纖塵不染。

此刻的他仍舊保持生前模樣。

盤膝坐地,雙手交錯,橫于丹田之外。

雙目前視。

神色淡然。

彷彿打坐前就已經預知到了生死,但卻沒有絲毫恐懼慌亂,只有一種猶如古井般的平靜。

見此情形,饒是陳玉樓都不禁心生敬意。

世上追求長生者不計其數。

大多都是因爲畏懼死亡。

而身前這位前輩,卻能夠如此坦然地面對生死,又有幾個人能夠做到?

一點點將白骨放好。

又用衣衫將其上下包住,確認不會受到風吹雨淋,兩人這才鬆了口氣。

“掌櫃的……”

正要起身,崑崙似乎看到了什麼,忽然伸手在地上一抓。

“什麼?”

“你看。”

崑崙攤開手心。

只見那赫然是一枚玉牌,不是什麼好料子,種水渾而不透,甚至表面上還留著一條細微的裂紋。

但因爲跟隨在道人身邊。

以氣機伶氣溫養。

玉牌通透潤澤,燈火照耀下,折射出一抹漂亮的光。

“這是……”

陳玉樓眉頭一挑,下意識接過拿在手中。

湊近風燈前,細細看了一眼。

玉牌頂端琢有一道小孔,隱隱還有幾道勒痕,應該是穿繩佩戴所用,不過數百年過去,只留下玉石,繩索早已經腐爛化作泥土。

這種玉牌一般而言,要麼掛在腰間,要麼繫於頸口,稱之爲佩飾,意爲君子如玉。

手指在玉牌上輕輕摩挲而過。

銘文清晰可見。

“遇……仙?”

玉牌上陽刻著兩個古篆字,分明就是遇仙二字。

“遇仙?”

“是前輩名號?”

“這名字一聽就是道家真人,應該是道號吧?”

“遇仙二字太大,按理說道人不會取這種名號,我倒是覺得像是一種寄託、願望之類。”

“我也覺得師兄說的有道理。”

“話說道家有遇仙這個門派嗎?”

聽到他喃喃念出。

周圍一行人不由四目相對,然後低聲爭論道。

陳玉樓並未參合,但心頭卻是隱隱有了個猜測,遇仙二字,既然出現在隨身玉牌上,就一定不會空穴來風。

“掌櫃的,前輩遺蛻是?”

崑崙撓了撓頭,他也沒想到隨手撿起來的一塊玉牌會引氣如此大的轟動。

不過,眼下最爲重要的不該是遺蛻麼?

“暫時不急。”

“好歹問過前輩意思。”

崑崙話雖然只說了一半,但陳玉樓哪會不懂他的意思。

畢竟他都說了,不忍見前輩風吹雨淋。

但此處既無棺又無槨,不能像當時的青池道人那般,重新請回棺中,又不像金算盤前輩,將遺骸送回方家山下入土爲安。

“好。”

崑崙點點頭。

其餘人也並未意見。

只有湊在人堆裡,左看右看的老九叔,一下悚然而驚,只覺得渾身一涼,彷彿有人在腦後吹了口氣。

問過前輩意思?

什麼意思?

這前輩都化作了一具白骨,怎麼問?

張了張嘴,老九叔皺著眉頭,偷偷看了眼陳玉樓,一肚子的話,到了嘴邊又不知道如何開口才好。

他總覺著半年不見。

少掌櫃就像是撞客了似的。

說話神神叨叨。

之前在湖邊,說什麼白鹿開口,還能訕訕一笑,覺得他是在開玩笑。

但眼下……

對著一具白骨問話,聽著都讓人瘮得慌。

得虧是大白天的,不然要是半夜活人都得嚇死。

“外面洞府裡,不是有許多前輩所藏。”

“去看看。”

“說不定能夠找到一些線索。”

手掌一握,將玉牌收起,陳玉樓目光掃過衆人平靜道。

三座洞府眼下都已經看過。

葫蘆口是生活起居,身下這座修行之地。

唯有第二口洞窟,藏有丹丸、藥草、古書、秘法一類,想要找到這位前輩身份,從那一處下手絕對沒錯。

“有道理。”

“是了,能夠修到這一步,絕非散修能夠做到,極有可能是出自道家宗門,只要有文字記載,就一定能找到痕跡。”

“走,時間還早,足夠慢慢翻尋了。”

聽到這話。

一行人哪裡還能按捺得住,當即紛紛起身,從洞門順次而過,轉眼便只剩下老九叔一人。

無形的風從醴泉中生出,自他面龐上輕輕拂過。

一瞬間,他只覺得汗毛倒豎。

縱是下墓倒鬥多年,見過的死屍無數,此刻餘光掃過地上那具被長衫包裹著的白骨,都有種說不出的滲人感。

彷彿下一秒,它就會擡手掀開頭頂上的衣衫開口說話。

想到這。

老九叔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哪裡還敢多待,趕忙轉身離去。

等他追上衆人身影,一行人早已經開始‘尋寶’。

走近石壁前,陳玉樓隨手拿起一卷泛黃的古書,可惜被水氣浸染的厲害,紙頁幾乎都粘連到了一起。

勉強掀開一頁,藉著手邊燈火細細看去。

墨水暈染,形成大片的墨團。

但還是能隱約看清幾個字。

“是年,過洞庭湖,泛舟於大澤中,次日等島,漂泊半生,終得一處隱居之地。”

“洞中不知年,餘性命雙修,食炁吞符,卻始終不得真道。”

“祖師所傳,難以通讀,長生者何望?”

默默讀著書中一字一句。

陳玉樓腦海裡彷彿浮現出一副場景。

一道人坐在洞府木桌上,藉著一盞如豆般的燈火,伏案提筆,藉著生平回憶,一點點記錄下來。

他行走天下多年。

試求長生之法,但卻始終不得入門。

而且,隨著年歲漸漸老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轉眼間,已經是白髮蒼蒼。

孤獨、寂寥、悵然感,幾乎是撲面而來。

光是代入其中,都讓他有種喘不過氣來的窒息感。

下意識握緊手中這一卷自書,他還想再掀開幾頁,繼續往後看看時,才發現,後邊的紙頁已經被潮氣徹底浸溼。

墨字根本無法看清。

“陳兄!”

“快,來看,這裡頭是兩卷秘術道法!”

陳玉樓還想繼續嘗試時。

身後忽然傳來鷓鴣哨難掩激動的聲音。

剎那間。

不僅是他。

楊方、花靈、老洋人一衆人也是紛紛圍了上去。

走到鷓鴣哨身外,只見他正站在牆壁東南方,身前那口洞匣裡赫然放著一方石盒,看上去粗糲不堪,還有許多刻刀留下的痕跡。

分明是道人親自動手雕琢而成。

此刻石盒已經被打開。

鷓鴣哨手中捧著一卷古經,盒內還藏著另外一卷。

比起他剛纔尋到的那本自書。

兩冊古經書保存的出乎意料的好。

不但絲毫沒有潮氣浸染的痕跡,書頁內的字跡更是清晰可見。

“陳兄,你看。”

鷓鴣哨也不耽誤,徑直將手中古書遞了過去。

接到手中。

陳玉樓手掌一合。

搖曳的火光下,一連五個墨字映照眼底。

“洞玄金玉集?!”

陳玉樓壓低聲音,一字一頓念出。

“果然!”

幾乎是那一行字映入眼底的剎那,他心頭便忍不住重重一跳。

全真道門、北七真之首。

丹陽抱一無爲真人!

丹陽子馬鈺道人!

之前見到那枚玉牌上遇仙二字,他就隱隱有所猜測,如今見到這一卷丹陽子親撰的洞玄金玉集,最後一點疑惑也就隨之煙消雲散。

“道兄,拿起來看看,底下那一卷是不是神光璨?”

深吸了口氣。

陳玉樓壓下心中激盪,沉聲道。

只是再如何壓制,也按不住言語中那一絲顫音。

“好。”

察覺到他的異樣。

鷓鴣哨更是不敢有半點猶豫,小心翼翼的將剩下那捲古書從石盒內取出,湊近燈光前凝神一看。

“神……神光璨!”

“真是!”

等看清書上幾個墨字,饒是鷓鴣哨已經有所心理準備,仍舊是驚呼出聲。

“掌櫃的,是不是知道那位前輩身份了?”

“金玉集、神光璨,這是哪個宗派傳承?”

周圍幾人原本連大氣都不敢喘,此刻再按捺不住,紛紛出聲詢問。

“全真道宗!”

“二代掌門馬鈺真人門下。”

回過頭,看著那一雙雙滿是期待的眼神,陳玉樓也沒有隱瞞的意思。

“等等……門下?”

“掌櫃的,那位不是馬鈺真人麼?”

聽見全真道門幾個字,一行人只覺得氣血鼓盪,去過終南、走過青城,他們已經很清楚,兩千多年下來,道門流派何其之多。

全真更是道傳天下至今,最大的兩大流派之一。

與正一道比肩齊名的存在。

全真派內修心性,外度衆生,走的是修心煉性、養氣煉丹的路子,功行兩全,證聖成真,謂之全真。

而正一道尊天敬祖,濟世度人,行章文萬通、誅符伐廟、殺鬼生人,明正三五、盪滌宇宙。

簡而言之。

全真修內丹、正一重符籙。

而兩大流派之下,千百年時間裡,又衍生出大小無數的宗門傳承。

這馬鈺真人,他們雖然不甚清楚,但既然是全真道第二代掌門,在世人眼裡絕對已經是陸地神仙一般的人物。

哪能讓他們不震撼莫名。

不過,隨著他話音落下,一衆人還沉浸在驚歎中,心思純淨通透的崑崙,卻是一下從他話中發現了一點漏洞。

“傳說中馬鈺真人在遊仙宮中得道飛昇,因而被元代皇帝賜下丹陽抱一無爲真人之號。”

“此處與文山相隔萬里,馬鈺真人怎麼可能在此處無名山洞中坐化?”

“所以……”

陳玉樓目光寸寸亮起,聲色也漸漸宏亮起來。

轉身朝著身後洞府深處抱了抱拳。

“只有一種可能,那位前輩乃是真人門下,遇仙派弟子。”

“至於名號,還需要繼續清理前輩遺留,才能知道。”

一錘定音。

陳玉樓吐了口氣。

腦海裡迴盪的卻滿是方纔看到的那幾句自述。

漂泊半生,入洞閉關。

可惜……長生無望!

第251章 神木法鼓 罪神之人第415章 萬法歸一 各行其章第187章 甲獸化妖 攻敵以弱第439章 雲羅天網 雨中斬龍第39章 摸金取銀 歸墟卦鼎82.第82章 巫鬼之術 紙傀點睛而活第225章 洞民先祖苗王印第58章 玉封九竅 深海陰珠第364章 呂祖道場 問劍純陽第112章 絳血玉棺 半池血水第388章 老君閣上 洞中青燈第283章 地底巨門 氣引丹火第141章 鳳火鎮陰 鏡傘之威第159章 佤族三寨 望蠻後裔87.第87章 百年難見的練武奇才第436章 鱗甲烏刀 瞬殺諸妖第67章 觀雲樓 閉關修行第66章 敲打籠絡 恩威並施第136章 黑鱗鮫人 萬年窨木第337章 武道宗師 築基凝丹第307章 蛇神無頭 魔國蹤跡第473章 女屍木匣 武侯藏兵圖第414章 明末道人 炁道合一第335章 尋龍千重關 玉頂生龍丹第445章 搜魂術 呂巖斬蛟第262章 姑墨王棺 金蛇圖騰第325章 古格銀眼 輪迴宗廟第414章 明末道人 炁道合一第318章 洞庭君山 崑崙神宮第257章 密宗聖壇 玉石眼球?第292章 先知真正的預言第435章 只有請爾等赴死了第494章 龜眠寶地 金井生水第16章 籠絡人心 滴水不漏第241章 西出玉門 黑山石刻88.第88章 青白二氣 龍吟之象第158章 山鬼阿瓦 龍摩爺之謎第122章 青銅古箱 山魈神骨第209章 天師洞玄真道人第337章 武道宗師 築基凝丹第59章 天星地脈 夷人祖洞第325章 古格銀眼 輪迴宗廟第304章 僧格南允 行境幻化第135章 山妖魍屍 神行分甲第343章 荒原 繁城 孔雀河源第410章 山中石湖 白鹿指方第276章 天磚甬道 雲中巨蛇第286章 金銀神樹生鬼花第217章 陳某志在長生久視第181章 十年之約 一劍斷河第432章 御風洞虛 獨往龍宮第272章 山魈一脈 天賦神通第336章 玉瓶洞天 吞丹衝境第105章 道兄,這蛇可一身是寶!第369章 江湖杯酒不停留75.第75章 觀天書 通五行陰陽秘術第372章 龍蛇行走 地脈縱橫第398章 清點收穫 著手製符第275章 換陣穿牆 真龍方位第225章 洞民先祖苗王印第305章 玉眼破妄 蛇骨寶箱第34章 青木靈氣 金甲神將第199章 嶽麓江城 青城老道第481章 大逆不道,欺師滅祖?第402章 天雷地火 鎮山種【5k】第67章 觀雲樓 閉關修行第38章 兵家殺伐 無量道宮第486章 七絕八怪 崔老道算命第123章 梟神骨 香火道 戮魂符第402章 天雷地火 鎮山種【5k】第368章 修廟建觀 盡興而歸第126章 霧中詭影 屍傀下跪第436章 鱗甲烏刀 瞬殺諸妖第391章 觀山指迷 物歸原主第166章 金烏西墜 林中鬼城第29章 誘妖深入 關門打狗第200章 七星橫練真氣功第454章 蛟龍長棍 巫溪棺山第243章 星隕如雨 仇不過夜第234章 欲成大事 謀而後動第5章 古貍碑黃妖第291章 石匣古畫 先聖預言第309章 金剛橛破煞 蛟龍甲鎮魔第488章 神通道法 人前顯聖第174章 深山大澤皆龍蛇第199章 嶽麓江城 青城老道第6章 陳某等你多時了!第359章 五境陽神 洞天靖廬第350章 巫術傳承 丹器符陣第479章 別有洞天 金棺玉袍第239章 八百里秦嶺 仙人之宅第133章 烏窖秘藥 三生橋頭第202章 養神功 蛟弓成第387章 道茶苗種 突破靈機第478章 玉宮屍洞 妖星當頭第380章 方家山 入土爲安第170章 蛟龍夜目 密宗金剛橛第243章 星隕如雨 仇不過夜第262章 姑墨王棺 金蛇圖騰第469章 屍血如雨 關聖帝君
第251章 神木法鼓 罪神之人第415章 萬法歸一 各行其章第187章 甲獸化妖 攻敵以弱第439章 雲羅天網 雨中斬龍第39章 摸金取銀 歸墟卦鼎82.第82章 巫鬼之術 紙傀點睛而活第225章 洞民先祖苗王印第58章 玉封九竅 深海陰珠第364章 呂祖道場 問劍純陽第112章 絳血玉棺 半池血水第388章 老君閣上 洞中青燈第283章 地底巨門 氣引丹火第141章 鳳火鎮陰 鏡傘之威第159章 佤族三寨 望蠻後裔87.第87章 百年難見的練武奇才第436章 鱗甲烏刀 瞬殺諸妖第67章 觀雲樓 閉關修行第66章 敲打籠絡 恩威並施第136章 黑鱗鮫人 萬年窨木第337章 武道宗師 築基凝丹第307章 蛇神無頭 魔國蹤跡第473章 女屍木匣 武侯藏兵圖第414章 明末道人 炁道合一第335章 尋龍千重關 玉頂生龍丹第445章 搜魂術 呂巖斬蛟第262章 姑墨王棺 金蛇圖騰第325章 古格銀眼 輪迴宗廟第414章 明末道人 炁道合一第318章 洞庭君山 崑崙神宮第257章 密宗聖壇 玉石眼球?第292章 先知真正的預言第435章 只有請爾等赴死了第494章 龜眠寶地 金井生水第16章 籠絡人心 滴水不漏第241章 西出玉門 黑山石刻88.第88章 青白二氣 龍吟之象第158章 山鬼阿瓦 龍摩爺之謎第122章 青銅古箱 山魈神骨第209章 天師洞玄真道人第337章 武道宗師 築基凝丹第59章 天星地脈 夷人祖洞第325章 古格銀眼 輪迴宗廟第304章 僧格南允 行境幻化第135章 山妖魍屍 神行分甲第343章 荒原 繁城 孔雀河源第410章 山中石湖 白鹿指方第276章 天磚甬道 雲中巨蛇第286章 金銀神樹生鬼花第217章 陳某志在長生久視第181章 十年之約 一劍斷河第432章 御風洞虛 獨往龍宮第272章 山魈一脈 天賦神通第336章 玉瓶洞天 吞丹衝境第105章 道兄,這蛇可一身是寶!第369章 江湖杯酒不停留75.第75章 觀天書 通五行陰陽秘術第372章 龍蛇行走 地脈縱橫第398章 清點收穫 著手製符第275章 換陣穿牆 真龍方位第225章 洞民先祖苗王印第305章 玉眼破妄 蛇骨寶箱第34章 青木靈氣 金甲神將第199章 嶽麓江城 青城老道第481章 大逆不道,欺師滅祖?第402章 天雷地火 鎮山種【5k】第67章 觀雲樓 閉關修行第38章 兵家殺伐 無量道宮第486章 七絕八怪 崔老道算命第123章 梟神骨 香火道 戮魂符第402章 天雷地火 鎮山種【5k】第368章 修廟建觀 盡興而歸第126章 霧中詭影 屍傀下跪第436章 鱗甲烏刀 瞬殺諸妖第391章 觀山指迷 物歸原主第166章 金烏西墜 林中鬼城第29章 誘妖深入 關門打狗第200章 七星橫練真氣功第454章 蛟龍長棍 巫溪棺山第243章 星隕如雨 仇不過夜第234章 欲成大事 謀而後動第5章 古貍碑黃妖第291章 石匣古畫 先聖預言第309章 金剛橛破煞 蛟龍甲鎮魔第488章 神通道法 人前顯聖第174章 深山大澤皆龍蛇第199章 嶽麓江城 青城老道第6章 陳某等你多時了!第359章 五境陽神 洞天靖廬第350章 巫術傳承 丹器符陣第479章 別有洞天 金棺玉袍第239章 八百里秦嶺 仙人之宅第133章 烏窖秘藥 三生橋頭第202章 養神功 蛟弓成第387章 道茶苗種 突破靈機第478章 玉宮屍洞 妖星當頭第380章 方家山 入土爲安第170章 蛟龍夜目 密宗金剛橛第243章 星隕如雨 仇不過夜第262章 姑墨王棺 金蛇圖騰第469章 屍血如雨 關聖帝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健康| 申扎县| 措勤县| 万荣县| 鸡泽县| 綦江县| 河北区| 营山县| 务川| 贵德县| 米脂县| 财经| 巴南区| 荆州市| 桃园市| 红桥区| 大埔区| 聂拉木县| 宽甸| 安塞县| 东台市| 阿拉尔市| 咸宁市| 华亭县| 云霄县| 石柱| 上高县| 和静县| 大渡口区| 西昌市| 福州市| 平昌县| 桓仁| 唐海县| 嘉兴市| 神农架林区| 渝北区| 蛟河市| 齐河县| 安塞县| 鄂托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