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52章 奔赴前線

平津失守之後,日軍採取了決定主力集中在平津地區,保住北寧鐵路,一部佔領長辛店及獨流鎮,防備中**隊的反攻,以等待國內師團到來後再向華北內地發展進攻。而中國部隊則是退守保定,涿州等地,組成了防禦陣地。

第一戰區的司令長官是由蔣校長擔任的,而在八一三淞滬會戰展開之後,形式再次發生了重大的轉變。

蔣校長急忙的召見了在南京的孫興華,與孫興華商議黨軍部隊該投入到哪裡去作戰,按照蔣校長的意思,黨軍部隊是精銳之中的精銳,輕易不能夠投入作戰之中,但是一旦投入作戰之中,那麼就必須要打出一場漂亮仗,鼓舞全國的軍心民心。

此刻的蔣校長,臉上沒有了任何的笑容,站在地圖面前,蔣校長眉頭緊緊的皺在了一起,即便是孫興華到來之後,蔣校長臉上也沒有任何的情緒。

“日軍在等待援兵,而我們在這個時候,卻沒有任何實力去反攻了。原本我是打算讓你來擔任第一戰區的司令長官,但是考慮到華北的情況,我又猶豫了。輔國,黨軍部隊不出戰則以,出戰必須取得勝利?!笔Y校長指著華北的地圖,看著孫興華說。

日軍現在在華北是固守,防止中國部隊的反攻,但是大批的援軍已經開始出發,只要援軍到達之後,日軍就會再次展開攻擊。

八一三淞滬會戰的展開,是爲了把主戰場放在華東地區,從而改變日軍戰略攻擊的南北路線,充分利用沿長江而上的山地湖沼地利。抵消日軍兵器訓練方面的優勢。

早在南京國防會議上面,參謀副總長白崇禧就提出過,中日之間的戰爭,會出現三個戰略時期,分別是戰略防禦時期、戰略相持時期、戰略反攻時期。

根據以往對中日戰爭所得研究。國民政府也深知這場戰爭,不是短時間能夠解決的,所以國民政府提出了以空間換時間,與日軍行持久戰。

“校長的意思,黨軍部隊趕赴華東前線作戰?”孫興華試探性的詢問道。

蔣校長搖搖頭。指著上海的位置說:“華東這裡集結了三十六師,八十八師,八十七師等精銳部隊,另有大批的援軍正在趕赴上海,上海的作戰,我是不擔心的,唯一擔心的就是華北的作戰。”

孫興華這次才明白了。蔣校長仍然打算把黨軍部隊派遣到華北戰場上面去。

“戴笠那裡傳來了報告,日軍再次向華北增兵,肯定是有大行動的。察哈爾省那裡有黨軍第三師,現在察哈爾省以僞軍爲主,我的意思是讓你的部隊到察哈爾省。和劉汝明的六十八軍守住察哈爾省,防禦平綏路?!笔Y校長這次才把自己所想的說了出來。

平綏路是北平通往包頭的鐵路,處於華北日軍側後,同時又對所謂的滿洲國構成了威脅,日軍現在兵力不多,暫時無法對平綏路發起攻擊。但是一旦日軍到來之後,日軍就一定會進攻平綏路,肅清在綏遠、察哈爾省等地的中國部隊。

同時在佔領察哈爾省等地之後。日軍又能夠對山西展開攻擊。

蔣校長的意思很明顯了,孫興華的黨軍部隊,要守住察哈爾省的南部,同時又要保證山西的安全。山西環山繞水,是華北的重中之重,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而太行爲天下脊這一句話。更是說明了山西對於華北的重要性。這裡的太行是指陝西,天下則是指華北地區。

金滅北宋。依然要先奪太原;蒙古大敗金於野狐嶺,成吉思汗還要等三個兒子領軍攻破山西,方敢長驅直入;明洪武元年徐達攻克太原後,蒙元才徹底的退出中國舞臺;清兵入關,先取山西,再取河南,合兵潼關,才平定了華北。

山西的重要性,對於華北來說是重中之重。

只要有山西在,日軍控制華北其它省份,中國部隊只要佔據山西,仍然會有反攻的機會,但是失去了山西,那麼就等於失去了華北。

“委員長,日軍出動第五師團,第六師團,第十師團,第二十師團增援華北作戰。日本政府決定放棄不擴大方針,全面對中國開戰?!贝黧夷弥环萸閳?,慌張的走了進來,看到蔣校長後,急忙的彙報了一下。

蔣校長的臉上出現了一陣蒼白,中日之間的差距,可不是一句抗日口號就能夠抵消的,現在日軍增兵華北,可是讓蔣校長異常的擔憂。

華北一旦丟失,日軍可以隨意的攻打中國任何地方,甚至整個淞滬會戰,都會受到重大的影響。

“輔國,你馬上趕到前線去,無論如何都要守住察哈爾省,守住綏遠,守住平綏路。我任命你爲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統一指揮在察哈爾省佈防的所有部隊,另外湯恩伯的十三軍在黨軍部隊到達之後,迅速趕赴保定,支援那裡的作戰?!笔Y校長急忙的說了一句。

十三軍是精銳中央軍,蔣校長這次把他們抽調離開,可是等於斷了孫興華一支強有力的後援部隊。

不過孫興華也沒有說什麼,畢竟保定那裡的情況更爲複雜。

“是,委員長?!睂O興華莊重的敬禮,迅速的離開了這裡。

八月十五日,日本政府公佈了《帝國政府聲明》,污衊中國“輕侮帝國,非法暴戾已極”,稱擴大對華作戰是“爲了懲罰中**隊之暴戾,促使南京政府覺醒,於今不得不採取之斷然措施”,明確提出了侵略中國的目的是要根本排除中國的抗日運動和消滅妨礙“日、滿、華三國間融和提攜”的“所由發生之根源”。

與此同時,從南京趕回甘肅的孫興華,在蘭州召開了誓師大會。

第一批開赴前線的部隊有陳克強代理師長的三十五師,範漢傑的黨軍第一師,吳國柱的東北挺近師,以及炮兵第一團,航空隊第三大隊。

黨軍第一軍軍長孫興華則是親率部隊北上抗敵,省主席的職務由省黨部主任沈楠代理,青寧甘綏靖公署隨著抗戰也被取消了。

黨軍榮譽旗隨著這次的誓師大會,飄揚在檢閱臺的旗桿上面。

黨軍第一師的軍旗,三十五師的軍旗,則是由官兵舉著。

東北挺近師是孫興華收編的東北軍部隊,所以沒有任何軍旗,但是熱血沸騰的東北軍官兵,使用自己的鮮血,染成了一面血紅的旗幟,在旗幟的上面,只有一個大大的死字。

一排排機槍整齊的擺放在部隊的前列,一排排官兵,如同旗桿一樣,筆直的站在原地,在官兵們的四周,聞訊趕來的百姓們,將部隊圍了起來。

孫興華作爲指揮官,首先上臺發表演講,他的演講內容不多,只是說明這次的出省作戰,是關係到國家民族的未來,全體將士當以馬革裹屍爲榮。

接下來三位師長分別上臺訓話,激勵將士們奮勇作戰。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孃。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整日價在關內,流浪!

哪年,哪月,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哪年,哪月,才能夠收回那無盡的寶藏?

爹孃啊,爹孃啊。什麼時候,才能歡聚一堂?”

吳國柱上臺並沒有訓話,而是唱起一首催人淚下的松花江上,東北挺近師的官兵們跟隨師長一同歌唱,在歌曲唱過之後,官兵們無不失聲痛哭。

三十六架飛機在空中盤旋,一門門火炮,被卡車所拖拽,率先離開了檢閱臺,奔赴抗日的前線。

一列列的官兵們,拿著自己的武器,一一在檢閱臺走過。

“吾軍欲發揚,精誠團結無欺罔。矢志救國亡,猛士力能守四方。不怕刀和槍,誓把敵人降,親上死長,效命疆場,纔算好兒郎。第一體要壯,筋骨鍛如百鍊鋼,暑雨無怨傷,寒冬不畏冰雪霜,勞苦是顧常,飢咽芘與糠,臥薪何妨,膽亦能嘗,齊學勾踐王。道德要提倡,禮義廉恥四維張,誰給我們餉,百姓脂膏公家糧,步步自提防,驕縱與貪贓,長官榜樣,黨國規章,時刻不可忘。大任一身當,當仁於師亦不讓,七尺何昂昂,常將天職記心上,愛國國必強,愛民民自康,爲民保障,爲國棟樑,即爲本軍光?!?

黨軍軍歌開始唱了起來,一隊隊的官兵,消失在孫興華的面前。

孫興華右手已經有些麻痹,但是他始終都不願意放下來,這些官兵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埋葬在異鄉的土地上面,他們是英雄,值得孫興華爲他們而敬禮。

“北上抗敵,生死未知。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我爲軍人,當爲國家殉身疆場?!?

“離別家鄉數載,今日得以抗敵雪辱,如若不歸,希汝改嫁?!?

每個人在離開的時候,都給家裡留下了書信。

這裡有太多太多他們的不捨,這裡有太多太多的牽掛。

但是軍令下來之後,他們堅決的辭別了不捨,離開了牽掛,北上抗日,生死未知。

第144章 龍潭大戰1第41章 淡水之戰(五)第187章 寸步難進第195章 三家聯盟(二)第92章 開發投資第211章 中原大戰(十)第271章 南天門1第365章 獸軍第344章 召見第210章 中原大戰(九)第30章 孤軍奮戰(中)第209章 中原大戰(八)第271章 南天門1第120章 死守陣地第8章 總理北上第97章 重返黃埔第132章 深厚印象第2章 火攻西關第134章 招撫人才(上)第332章 民心第12章 廣州之行第299章 委員長來電第67章 團部深談第109章 校長密電第371章 預備役第40章 淡水之戰(四)第129章 初遇樑浩第318章 迷局第56章 廣州平叛(一)第55章 校場訓話第296章 反攻12第330章 贖人第292章 反攻8第185章 蔣馮戰爭第388章 大同會戰5第121章 阻敵增援第189章 圍殲馬麒(上)第57章 廣州平叛(二)第179章 修生養息第121章 阻敵增援第74章 駐守惠州(一)第331章 謀略第263章 長城抗戰7第154章 校長出面第148章 龍潭大戰5第374章 陣亡通知書第356章 龍虎臺失守第182章 部隊縮編第99章 漏洞百出第271章 南天門1第146章 龍潭大戰3第117章 側翼行動第314章 閩變第12章 廣州之行第5章 晉升團副第88章 汪家家宴第195章 三家聯盟(二)第292章 反攻8第351章 七七事變第208章 中原大戰(七)第397章 陣亡第344章 召見第258章 長城抗戰2第57章 廣州平叛(二)第317章 計策第315章 圍攻第395章 沉默第48章 棉湖大戰(七)第154章 校長出面第198章 部隊擴編(上)第246章 九一八事變(二十)第291章 反攻7第295章 反攻11第305章 回甘第33章 援軍到來(下)第251章 報國疆場上(五)第342章 逼迫第125致命一擊第122章 慷慨就義第139章 一心發展第212章 中原大戰(十一)第32章 援軍到來(上)第18章 潰兵來襲第183章 黃埔分校第266章 長城抗戰10第204章 中原大戰(三)第10章 政治主任第167章 嚴詞激辯第1章 黃埔教官第365章 獸軍第11章 特別官佐第289章 反攻5第233章 九一八事變(七)第127章 突襲永定第12章 廣州之行第93章 開辦工廠第383章 大同會戰第220章 甘肅亂局第196章 三家聯盟(三)
第144章 龍潭大戰1第41章 淡水之戰(五)第187章 寸步難進第195章 三家聯盟(二)第92章 開發投資第211章 中原大戰(十)第271章 南天門1第365章 獸軍第344章 召見第210章 中原大戰(九)第30章 孤軍奮戰(中)第209章 中原大戰(八)第271章 南天門1第120章 死守陣地第8章 總理北上第97章 重返黃埔第132章 深厚印象第2章 火攻西關第134章 招撫人才(上)第332章 民心第12章 廣州之行第299章 委員長來電第67章 團部深談第109章 校長密電第371章 預備役第40章 淡水之戰(四)第129章 初遇樑浩第318章 迷局第56章 廣州平叛(一)第55章 校場訓話第296章 反攻12第330章 贖人第292章 反攻8第185章 蔣馮戰爭第388章 大同會戰5第121章 阻敵增援第189章 圍殲馬麒(上)第57章 廣州平叛(二)第179章 修生養息第121章 阻敵增援第74章 駐守惠州(一)第331章 謀略第263章 長城抗戰7第154章 校長出面第148章 龍潭大戰5第374章 陣亡通知書第356章 龍虎臺失守第182章 部隊縮編第99章 漏洞百出第271章 南天門1第146章 龍潭大戰3第117章 側翼行動第314章 閩變第12章 廣州之行第5章 晉升團副第88章 汪家家宴第195章 三家聯盟(二)第292章 反攻8第351章 七七事變第208章 中原大戰(七)第397章 陣亡第344章 召見第258章 長城抗戰2第57章 廣州平叛(二)第317章 計策第315章 圍攻第395章 沉默第48章 棉湖大戰(七)第154章 校長出面第198章 部隊擴編(上)第246章 九一八事變(二十)第291章 反攻7第295章 反攻11第305章 回甘第33章 援軍到來(下)第251章 報國疆場上(五)第342章 逼迫第125致命一擊第122章 慷慨就義第139章 一心發展第212章 中原大戰(十一)第32章 援軍到來(上)第18章 潰兵來襲第183章 黃埔分校第266章 長城抗戰10第204章 中原大戰(三)第10章 政治主任第167章 嚴詞激辯第1章 黃埔教官第365章 獸軍第11章 特別官佐第289章 反攻5第233章 九一八事變(七)第127章 突襲永定第12章 廣州之行第93章 開辦工廠第383章 大同會戰第220章 甘肅亂局第196章 三家聯盟(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新县| 赤城县| 蒲城县| 昌图县| 吕梁市| 布拖县| 密云县| 澄迈县| 故城县| 耒阳市| 航空| 曲阜市| 灌南县| 岳池县| 海盐县| 镇安县| 清苑县| 虎林市| 秭归县| 康乐县| 盘锦市| 佳木斯市| 连南| 大厂| 宝丰县| 伊吾县| 沁源县| 长白| 洛南县| 乃东县| 礼泉县| 资源县| 桓台县| 东港市| 南溪县| 闸北区| 治多县| 修武县| 哈尔滨市| 永修县| 墨竹工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