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5章 如夢方醒

朱棣知道弟弟朱橚對政事一竅不通,弟妹馮氏倒是個明白人,只是政治是冰冷殘酷的,何況凡人皆有私心,馮氏爲了救弟弟馮誠的性命,將燕王府置於危險之中,朱棣若說一點不惱,也是假的。

但如今這個局面,東宮暗箭不斷,藩王之間千萬不能起內訌,被東宮找到削藩的把柄,連保護自己的力量都沒有了。

朱橚遠在開封,妻子馮氏纔是他最近也是最有能力的盟友,畢竟一旦朱橚有事,身爲周王妃的馮氏也絕對沒有什麼好結果。情感上夫妻不能一心,那隻能用利益捆綁在一起。

夫妻可以不是愛人,但至少是盟友、若反目成仇,只能兩敗俱傷了。

當然,朱橚根本想不了那麼多,他只是照著四哥說的去做,四哥從來不會錯。

於是周王夫婦從燕王府回家後,似乎又重歸於好。

朱棣和妙儀親自送周王夫妻到二門,兩人攜手而歸,徐妙儀感嘆道:“馬皇后好眼光,給五弟挑了一個好媳婦。”

朱棣問道:“你不怪她?”

徐妙儀說道:“正因爲她的信,我纔有機會見表哥最後一面,沒有留下終身遺憾,爲何要怪她?馮氏她……也是個可憐人啊,只可惜五弟的心早就給了別人,兩人永遠無法交心。”

朱棣問道:“那個……‘別人’過的如何?再嫁了嗎?”

徐妙儀搖搖頭,“她的心也早就給了別人,開了個茶園,十六年來種茶、炒茶、賣茶,儼然是個商人了。怎麼了?五弟剛纔問過你了?”

朱棣說道,“沒有,五弟寄情於醫學,這兩人緣分已經斷了。”

自從十六前封了朱允炆爲皇太孫,國儲既定,一年之前所有的藩王都就藩了,如今洪武帝如此著急兒子們回京,不用猜就知道父皇病危了。

兒女們齊聚一堂,孫子孫女加上外孫、重孫們的人數已經超過了一百,皇室人丁興旺,洪武三十年的除夕夜格外熱鬧。

東宮皇太孫朱允炆在家宴上對諸位皇叔們畢恭畢敬,燕王居長,朱允炆首先給朱棣敬酒,朱棣微笑著一飲而盡,好像將淮河上的驚心動魄從記憶裡抹去。

朱元璋居然強撐著破敗不堪的身體和兒孫們一起守歲,過了三更方回去休息。有了這位當家人,誰都不敢造次,繼續上演著皇室和睦、其樂融融的大戲。

徐妙儀和周王妃馮氏再次聯手,加上桂王妃和代王妃都是她的親妹妹,時隔十六年,藩王們重聚京城,關係依然融洽。這種兄弟齊心的狀況是洪武帝希望看見的,也是東宮最不願意見到的。

或許是因兒子們的到來,朱元璋的精神爲之一振,春天時病情逐漸好轉,藩王們頓時覺得虛驚一場:父皇雖然嚴格了些,但是對兒子們還是不錯的,自從漢朝以來,沒有任何一個朝代像洪武帝那樣放手給藩王們權力和兵權。

洪武帝連燕王夫妻私自出藩地都能原諒,甚至暗自出手抹平此事,至少說明他不希望兒子們出事。

同樣的,藩王們也覺得父皇纔是最大的靠山,只要父皇活著,他們才能繼續過上好日子。

父皇若有事……淮河事件,藩王們都覺得東宮吃相難看,皇叔們將來前途渺茫。

洪武帝身體見好,朝臣們立刻上了奏本,說皇上身體無恙,藩王們該回去了。

不用猜,就知道是誰的手筆。

藩王們收拾收拾,準備出京。東宮皇太孫妃馬氏帶上了厚禮,以晚輩之禮給諸位皇叔們送行。

一共二十幾位皇叔,馬氏忙的腳不沾地,拜訪每一個藩王府,打點禮物。好容易拖著疲倦的身軀回到東宮,宮女又說道:“娘娘,馬大人求見。”

父親來了,馬氏再累也要親自接待的,忙說道:“快請,對了,我父親用過飯沒有,你們怎麼不叫皇太孫陪著馬大人說話?”

宮女低頭說道:“馬大人早上來的,中午在東宮用過飯了,上了幾次點心茶水,皇太孫今日一早就出宮,奴婢不知道往何處去了,奴婢這就派人去尋。”

“不用,已經是黃昏,皇太孫在宮裡落鑰之前就回來了,快去請馬大人吧。”多年夫妻,馬氏早已看穿丈夫的心思,既然不知所蹤,一定是去找那個女人了……

馬大人見了女兒,先行了跪拜國禮,馬氏忙說道:“父親請坐。”

書房裡只有父女二人,馬大人直言問道:“如何?有沒有拉攏到藩王?”

馬氏疲倦的伸出一根手指頭。

馬大人問道:“一個?是誰?最好是寧王朱權,他驍勇善戰,在大明九邊的名聲僅次於燕王朱棣,而且寧王還有一個大好處,他手下有招降的朵顏三衛騎兵,幾乎無往不勝——”

“是一個都沒有。”馬氏打斷了父親,下巴往外擡了一擡,“呂側妃和皇太孫做事太絕了,燕王妃孃家家族勢力大,擅長籠絡人心,我幾天藉著送行的由頭套近乎,碰了一鼻子灰,一無所獲。”

馬大人心疼女兒,“你最近瘦了——你雖是晚輩,但貴爲儲君王妃,那些藩王妃膽子也太大了,居

然敢輕慢你。”

馬氏搖搖頭,“面子情倒是有的,但客氣中帶著疏遠,稍微聊得深一些,就端茶送客了,個個縮著脖子當烏龜,女兒實在無從下手。”

馬大人嘆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啊,東宮幾十年的做法令藩王們寒心,不是你一個人一時的籠絡就能逆轉局面。不要緊,慢慢來,日子還長,我看皇上的身體最近大好了。”

馬氏目露憂色,“我從來不抱希望能夠籠絡大部分藩王,以牽制東宮最大的對手燕王。可是連一個藩王都不肯和東宮交心,個個都縮在燕王府那邊,防我們就像防賊似的,我豈能不憂心?”

馬大人說道:“得空你勸勸呂側妃,做人留一線,凡事都做得太絕,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搞得藩王們對東宮敬而遠之。你看燕王夫妻多麼會做人?”

“當年秦王妃被毆打侮辱,是她出手幫忙解困;秦王死後,晉王謀反逼供,燕王冒著生命把已經跳懸崖的晉王救上來,雖說晉王最後還是畏罪死了,但皇叔們都覺得燕王對手足寬厚仁義,他又佔據了長兄的優勢——”

馬氏打斷了父親的話頭,怒道:“我當然勸過了!可是有什麼用?東宮的事情都是那對母子做主,幾乎從來不問我的意見,我有什麼辦法?”

最近諸事不順,馬氏心煩意燥,在丈夫婆婆面前尚能掩飾一二,在血親面前就露出了真性情,有些歇斯底里。

馬大人正色道:“論理,呂側妃並沒有扶正,不算你的婆婆,你正經婆婆是太子妃常氏。輪身份,你是皇太孫妃,你是君,呂側妃是臣,況且你也爲皇室開枝散葉,生了兩個兒子。你應該壓呂側妃一頭,執掌東宮纔是,怎麼反而被呂側妃牽著鼻子走?”

馬氏暴躁的一拍桌面,“父親說的容易!呂側妃若那麼好對付,當年太子妃常氏豈會以正室之位敗在一個側妃手裡?”

“呂側妃喜歡權力,喜歡玩弄權術,習慣在東宮一手遮天,父親覺得她會退位讓賢,讓我執掌東宮?”

馬大人一直對女兒寄予厚望,是個野心勃勃的讀書人,說道:“朝堂是男人的戰場,後宮本來就是女人的戰場!你一直躺在東宮裡做白日夢,難道希望呂側妃乖乖的把權柄交給你?你應該去爭,去

搶,得到你應得的東西!而不是現在這樣自怨自艾!”

馬大人冷冷道:“如果我是呂側妃,在後宮爭寵奪利大半生,深知權力來之不易,我怎麼可能放心的把權力交給一個唯唯落落的兒媳婦?”

馬氏如夢方醒,喃喃道:“可是……可是皇太孫他——他畢竟是呂側妃的兒子,如果我和呂側妃起了爭端,一個孝字壓下來,我就無法翻身。”

馬大人低聲說道:“他們母子都個性極強,兩人之間並非鐵板一塊。夫妻一體,你只需堅定的站在皇太孫這邊,呂側妃能把你如何?一個側室罷了,她是能休了你,還是能奪了你皇太孫妃的位置?”

馬氏說道:“不能。”

馬大人繼續鼓勵女兒,“這就對了,你一定要記住,你姓馬,是備受尊敬孝慈馬皇后的族人!你出身後族,將來你會是第二個馬皇后!你還記得孝慈馬皇后是何等的氣質和威風嗎?”

“皇上誰的話都不聽,卻一直敬重孝慈馬皇后三分。你再看看你自己,將來皇太孫登基,必然會封呂側妃爲聖母皇太后,封你爲皇后。你也是馬皇后,可是身爲皇后,後宮的大權卻在太后手裡,唯太后馬首是瞻,你捫心自問,配得上馬皇后這個名分嗎?”

馬氏低頭說道:”父親放心,之前女兒糊塗,沒有看清前面的路。以後不會了,女兒一定奮起,將來無愧於馬皇后的稱謂。“

馬大人點點頭,”你想通了就好,記住,只要皇太孫和你一條心,別的都可以不在乎。“

馬氏說道:”是,女兒記住了。“

日落西山,皇宮即將關閉,馬大人不好多說,匆匆告別。馬氏估計朱允炆快要回來了,親自下廚備了幾道爽口的小菜,等著丈夫一起用晚飯。

可是飯菜涼透,宮裡也落了鎖,到了掌燈十分,朱允炆已經沒有回來。

居然要留在那裡過夜麼,皇太孫的膽子越來越大了,亦或是和那人情意綿綿,難捨難分,故夜不歸宿……果然人不可貌相,那人年華不在,總是一副清心寡慾的樣子,卻引得皇太孫流連忘返……

馬氏心事重重獨自用著晚飯,突然宮女來傳,“娘娘,呂側妃來了。“

話音還沒落下,呂側妃的身影就出現在門口,馬氏習慣性的要站起來到門口迎接,父親馬大人的話在耳邊響起:” 身爲皇后,後宮的大權卻在太后手裡,唯太后馬首是瞻,你捫心自問,配得上馬皇后這個名分嗎?“

馬氏停了筷子,坐在主位上紋絲不動,說道:”請呂側妃進來,上茶。“

作者有話要說:  東宮婆媳大戰,呂側妃VS馬氏,事到如今,呂側妃纔算是遇到了真正的對手。

第270章 毛驤赴死第88章 屠龍之志第107章 有情無情第85章 再起風波第231章 遊園驚夢第291章 增壽不壽第129章 奇招頻出第219章 好事多磨第286章 保衛北平第219章 好事多磨第44章 父女對壘第247章 福無雙至這是徐後傳最後一卷“靖難”的第一章,下章就要洪武三十年了。第182章 父子離心第158章 弱肉強食第57章 天牢之變第99章 螢火傳情第257章 攬朝綱第226章 榮極一時第221章 行親迎禮第151章 棠棣之華第228章 弦外之音第120章 燕王心機第259章 王妃解圍第284章 你行你上第53章 聲東擊西第157章 年復一年第130章 混戰殺局第74章 刺骨深寒第8章 變故橫生第217章 傾國傾城第6章 軍醫歸鄉第3章 與子同袍第114章 嫡庶角力第18章 嗟我徵邁第120章 燕王心機第117章 烈火燃情第2章 日月爲明第180章 心內成灰第26章 天牢救美第172章 駕鶴圓寂第254章 鴛鴦□□第197章 暮已夕沉第29章 指尖情挑第51章 兔死狗烹第104章 我心匪石第40章 再生事端第167章 青史虎頭第57章 天牢之變第112章 錦衣初現第222章 洞房花燭第278章 生吞活剝第111章 父子生隙第75章 微不足道第159章 相知相殺第233章 捷報傳來第104章 我心匪石第147章 東郭和狼第230章 推倒荼蘼第49章 願者上鉤第228章 弦外之音第198章 清窗恩怨第33章 順勢而爲第50章 劍拔弩張第42章 朱顏易改第236章 凱旋歸來第116章 暗中結盟第206章 如芒在背第178章 失意對酌第160章 梅林情深第25章 深山幽獄第173章 在水一方第230章 推倒荼蘼第14章 峰迴路轉第126章 母子生隙第9章 明王出世第41章 初入宮廷第262章 青出於藍第274章 人生重疊第254章 鴛鴦□□第115章 三絕舊情第249章 還施彼身第89章 無情便休第177章 叔侄交鋒第279章 天崩地裂第48章 城隍□□第288章 母子相殘第250章 窮途末路第214章 只爭朝夕第234章 久別重逢第1章 寒鴉之殤第289章 峰迴路轉第101章 屈子不屈第74章 刺骨深寒第161章 帝后恩情第230章 推倒荼蘼第27章 願者上鉤第218章 恩威並施第119章 矇混過關第248章 玉石俱焚
第270章 毛驤赴死第88章 屠龍之志第107章 有情無情第85章 再起風波第231章 遊園驚夢第291章 增壽不壽第129章 奇招頻出第219章 好事多磨第286章 保衛北平第219章 好事多磨第44章 父女對壘第247章 福無雙至這是徐後傳最後一卷“靖難”的第一章,下章就要洪武三十年了。第182章 父子離心第158章 弱肉強食第57章 天牢之變第99章 螢火傳情第257章 攬朝綱第226章 榮極一時第221章 行親迎禮第151章 棠棣之華第228章 弦外之音第120章 燕王心機第259章 王妃解圍第284章 你行你上第53章 聲東擊西第157章 年復一年第130章 混戰殺局第74章 刺骨深寒第8章 變故橫生第217章 傾國傾城第6章 軍醫歸鄉第3章 與子同袍第114章 嫡庶角力第18章 嗟我徵邁第120章 燕王心機第117章 烈火燃情第2章 日月爲明第180章 心內成灰第26章 天牢救美第172章 駕鶴圓寂第254章 鴛鴦□□第197章 暮已夕沉第29章 指尖情挑第51章 兔死狗烹第104章 我心匪石第40章 再生事端第167章 青史虎頭第57章 天牢之變第112章 錦衣初現第222章 洞房花燭第278章 生吞活剝第111章 父子生隙第75章 微不足道第159章 相知相殺第233章 捷報傳來第104章 我心匪石第147章 東郭和狼第230章 推倒荼蘼第49章 願者上鉤第228章 弦外之音第198章 清窗恩怨第33章 順勢而爲第50章 劍拔弩張第42章 朱顏易改第236章 凱旋歸來第116章 暗中結盟第206章 如芒在背第178章 失意對酌第160章 梅林情深第25章 深山幽獄第173章 在水一方第230章 推倒荼蘼第14章 峰迴路轉第126章 母子生隙第9章 明王出世第41章 初入宮廷第262章 青出於藍第274章 人生重疊第254章 鴛鴦□□第115章 三絕舊情第249章 還施彼身第89章 無情便休第177章 叔侄交鋒第279章 天崩地裂第48章 城隍□□第288章 母子相殘第250章 窮途末路第214章 只爭朝夕第234章 久別重逢第1章 寒鴉之殤第289章 峰迴路轉第101章 屈子不屈第74章 刺骨深寒第161章 帝后恩情第230章 推倒荼蘼第27章 願者上鉤第218章 恩威並施第119章 矇混過關第248章 玉石俱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林县| 沭阳县| 台江县| 永嘉县| 綦江县| 额尔古纳市| 津市市| 宁城县| 老河口市| 沐川县| 剑阁县| 康平县| 永善县| 洪江市| 凤城市| 苏尼特左旗| 彭泽县| 岳西县| 乌拉特前旗| 手游| 都兰县| 囊谦县| 永吉县| 九龙城区| 隆回县| 沐川县| 迁西县| 长沙县| 乐东| 松潘县| 莱州市| 石泉县| 绥宁县| 永川市| 类乌齐县| 福安市| 习水县| 柳林县| 衡阳县| 务川| 新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