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94章:風暴初現

一場朝會在莫名其妙的變故中戛然而止,皇帝只宣了內閣和六部還有兩都御史議事,這讓所有人心中都猜疑不定。

要知道,通常這種朝議,除了上述這些人外,還當有各科給事中、各部侍郎以及幾位頂階勳貴,和翰林掌院及館選參加。這便是常說的御乾清門議政了。

然而這次,卻幾乎摒棄了大部分的常規議政人員,實在有些古怪。而敏銳的人更發現,這個組合中,等若是將言官徹底排除在外了,這就更是令人不由的深思了。

兩都御史雖然也是起奏事彈劾的職能,但真正瞭解內情的人都明白,那兩位是絕不會在不明情況的時候開始就衝上去。歷次發起的彈劾,其實都是先由一些低價給事中打頭陣,待到發酵的差不多後,需要一擊底定時,這些真正的大鱷纔會冒頭。

所以,現下這個陣容傳達出的意思很明確:皇帝不希望聽到雜音,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

至於武勳集團也被排除在外,好吧,其實大明雖然不似宋時那樣文尊武卑,但卻也是文官治天下的格局。一般朝議之時,武勳集團多半時間都是起個背景板的作用而已。除非涉及到對外用兵之事,他們纔會有發言權。

是以,以英國公爲首的幾位雖然也有些驚疑,但也只不過是驚疑而已,倒是並沒什麼別的想法。直到幾人出了宮門,看到了在外焦急等待的各家晚輩後,才終於恍然大悟。

且不說武勳這邊之後的恍悟,單說幾位被傳喚進去議事的大臣這邊。

先是禮部尚書徐瓊焦急的靠近劉健,低聲道:“希賢,如今使團迴歸在即,蒙古公主代表達延而來,此時停朝,那接待事宜如何安排?這可是關乎兩國和戰之重,不可輕忽啊。”

劉健步履不停,聞言只是微微頓了一下,隨即淡然道:“無妨,使團千里跋涉,蒙古公主一路想必也是車馬勞頓,可先令人迎往驛館歇息,略息風塵,我朝再擇日召見。這也符合禮儀,涼達延也說不出什麼。”

徐瓊呆愣了一下,只得苦笑著點點頭,嘆口氣應了。城外大張旗鼓的擺出迎接的架勢,如今忽然來了這麼個大轉折,簡直如同虎頭蛇尾。劉健此法倒也確實令人說不出什麼,但是禮部怕是會被人詬病嘲笑。只不過眼下形式詭譎,他便再如何不願,卻也只得按照這個章程來,卻顧不得什麼臉面了。

好在他如今年事已高,本就有了辭官之心,只要剩下的時日不出大錯便是有功了,便也懶得再去爭什麼了。

其餘幾人眼見連接件蒙古公主之事都給推了,互相對視一眼後,都把心思收了起來,打定主意只作壁上觀。接下來的議政,誰也拿不準是什麼情況,此時此刻,萬言萬當不如一默啊。

前面已到了偏殿,衆人各自心思、魚貫而入。進的殿中,但見弘治帝並沒落座,卻是負手站在窗前,面沉如水,臉上有沉思之色。

“臣等,參見陛下。”在劉健的帶領下,衆人紛紛躬身施禮。

窗前的弘治帝迴轉身來,擡手一揮,淡然道:“都免了吧,也不知嘴上說的動聽,真正有幾人心口如一。”

這話一出,衆人都是面色一變,當場就僵在了那裡。皇帝顯然心中憋的火大了,竟連這種誅心之語都冒出來了。老天爺,這是要出大事了嗎?米陀佛的,咱們還是小心點吧。

衆人俱皆心中惴惴,大學士劉健卻是猛的一擡頭,霍然挺深昂然道:“陛下,還請慎言!此等失語,臣等萬死不敢受!若真個臣等有罪過之處,自有國法律條制之,豈可有君父惡言相向之理?還請陛下收回方纔之語。”說著,一揖到底,長揖不起。

左右都御史閔珪、佀鍾對視一眼,也是緊跟著上前,齊聲相和。隨即,兵部尚書馬文升、工部尚書徐貫、吏部尚書屠滽也紛紛拜倒。

唯有戶部尚書周經、刑部尚書白昂遲疑著左右看看,一時沒反應過來,孤零零的站在原地沒動。

弘治帝面色陰沉,目光在衆人身上掃過,哈的一聲怒極而笑。轉身大步走到御案前,探手從桌上拿起一張紙條,猛地向下摜去,怒笑道:“不敢?你們還有什麼不敢的?這便是你們所謂的不敢嗎?朕,真是真真的受教了。”

劉健等人看的分明,這紙條應該就是之前在大殿上,讓皇帝忽然怒而離朝的那張。

旁邊侍立著的杜甫暗歎一聲,衝著一旁侍立的小監使個眼色,那小監便搶先一步上前,將紙條撿起,恭敬的呈給劉健。

皇帝可以發怒,可以給劉健甩臉色,但是卻不能真個折辱他。而杜甫自己身爲大內總管,某些時刻是可以看做皇帝的代言的,所以他也不能動。

但是以劉健的身份、資歷,自然不能真個讓他去彎腰,那就等同於打臉了。如此的話,他這個當朝首輔的臉面還要不要了?今日之事一旦傳揚出去,不說別個,單就他再下達政令時,就會多多少少的受到些彆扭了。而一朝首輔,每每發佈的政令是何等重要?哪怕只是一絲一毫的偏差,有時候就會引發不可預測的變故。所謂失之毫厘謬以千里,便是如此了。

所以,有這麼個小監看似譖越的搶出來,實則卻是最適當的舉動。即維護了皇帝的威嚴,也保住了劉健首輔的臉面。

果然,弘治帝看到這一幕只是輕輕的哼了一聲,並沒特別的表示。而劉健則是衝那小監點點頭,又看了杜甫一眼,眼中閃過慰然之意,這才低頭去看那紙張。

只是一看之下,猛地眼眸就是一縮,臉色終於凝重起來。呆然片刻後,這才省悟過來,將紙條傳給身邊的衆人一一過目。

“啊!這個……”

“這這……他這是要做甚?”

“怎麼可能?!”

“李賓之一向沉穩多謀,此舉必有原委……”

當衆人一一看過那紙條後,霎時間轟的一聲次第失聲叫了起來。一時間偏殿之上,七嘴八舌說什麼的都有。

有驚奇的,有憤怒的,有不信的,亂哄哄鬧成一片,全被這個消息震的失去了常態。

紙條上只有一句話:李閣老親身出城,衣紫冠朱,相迎於首。

這紙條不用問,自然便是錦衣衛探子送來的。京城首善之地,天子腳下,別說這種公共場所,便是各大臣家中,都有錦衣衛坐探。這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也是明朝皇帝和大臣們共有的默契。

今日這般場景,李東陽以堂堂內閣次輔的身份,忽然出現在城外迎接的舉動,幾乎是立刻就被錦衣衛探得,當即便在最短的時間內傳到了皇帝眼前。這個速度,比張悅等人發現後再來稟報,更是要快的多快的多。

一個堂堂的內閣大學士、當朝次輔,竟然自降身價的親迎城外,這不啻於是放了一顆超大的衛星啊。

出使使團迴歸也好,蒙古公主來訪也罷,自然是要有一定的迎接程序,這本是題中應有之義。

但是這種迎接的規格,也是都有額定的規制的。低於這種規制是怠慢,往往會因此折射出朝中某些風向。一般來說,都是在某些博弈後,故意顯露出來的。

可是高於這種規制的話,卻是歷朝歷代從所未有過的情況。除非是某些特殊的事件發生,比如爲朝廷立下開疆拓土的大功,又或者作出影響國運的大功勞後,由皇帝會同所有大臣議後認同,認爲必須以打破常規的規制來彰顯其功的,纔會有那種情形發生。而那種情形,也大都是皇帝本人親自出面,抑或由太子或是皇子代表出面的。

然而,以當朝重臣而領這種,卻是從所未聞。更不要說,李東陽這個舉動,明顯沒經過朝議,更沒有得到皇帝的旨意許可。那麼,他這麼做的舉動,裡面的意味可就耐人尋味的深了。

當然,你要說是人傢俬人關係好,自願去接朋友怎麼了。呵呵,私下關係好,自願去接當然可以。但是既然是以私人關係出現,那你就不應該穿官服啊。

官服,絕不是如後世的制服可比。那是必須有固定的場合,纔會穿著的。古時禮法森嚴,無論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有著極嚴格的規制。不到一定的等階,一定的社會地位,但凡觸及了,便是譖越之罪。

譖越之罪,重者可是夠的上掉腦袋的!

而李東陽在這個時刻,身穿官服出現在城外迎接的隊伍前,那便等若是明示所有人,他代表的不僅僅是他自己,更是大明的內閣輔臣、當朝大學士!

這,已然是妥妥的逾距了!

以李東陽的身份、名望,這樣的做法引發的效應,用腳趾頭都能想到,會是何等巨大。又怎麼能怪的弘治帝發這麼大的脾氣?

李東陽此舉,可以解讀成是一種肆意的發泄,也可以解讀成是對皇帝的一種對抗,一記打臉!

至於爲什麼,呵呵,在場衆人又哪個不知李家和蘇默之間的齷齪?又哪個不知,李東陽對皇帝近來近乎放縱的厚待蘇默的舉動,是何等的不滿?

那麼,李東陽今日所爲,便也全都說的通了。只不過說的通歸說得通,這背後隱含的意義,卻是不得不令衆人心中震怖了。這是什麼?這分明是相權和皇權的正面硬懟啊!

風暴,將起!

第269章:美女,約個會唄第327章:三大隱脈第207章:何瑩的故事第三章:推老爹上位第一彈第492章:齷齪第六十八章:暗道追蹤第508章:詐營,又見詐營第109章:徐光祚的渴望第236章:倒鬆(三)第325章:金蟬脫殼第834章:風水殺局第四十六章:奇怪的鼯鼠第216章:死神,擦肩而過第685章:後悔第442章:消失的門和跑的比你快第六十一章:魍魎之怒第631章:兩隻野獸的逆襲第119章:抽絲剝繭第240章:倒鬆(七)第902章:清寧宮大火第416章:猛士穆斯第424章:四方雲動第606章:神補刀第419章:衝入瀚海第173章:風流才子唐伯虎第648章:故人來訪第157章:同一副畫第832章:論各種姿勢之奇妙第三章:推老爹上位第一彈第一百零七章:常十萬第202章:一家人第949章:議建貿易城第135章:初見第217章:京城居,大不易第273章:活物?第313章:柳縣令的悲喜劇第934章:完敗第十一章:躺槍第623章:變生肘腋第402章:瑟雷斯人的首戰第四十五章:洞穴驚魂第771章:一掌之威第147章:衆名士(下)第908章:來自大食的商隊第626章:背叛第972章:巧遇第479章:縱第四十四章:確實有古怪第445章:希望第251章:地下河第386章:亂起大漠第二章:竈臺上的清晨第629章:黑手隱現第190章:蘇筆第527章:八健卒之殤第734章:終見第757章:太康公主的玉牌第281章:剝奪和賦予第922章:張小公爺的觀星術第508章:詐營,又見詐營第559章:窮途第672章:哥哥套路深第265章:君心難測第三十章:倉儲物流中心計劃第994章:終幕開啓第497章:呆萌羊羔母兔兔第六十三章:早起練拳引發的烏龍事件第137章:義氣的徐小公爺第197章:君王之心第七十三章:安排伊始第263章:要謹慎第872章:又見廣告第849章:豬之歌第675章:天價宅子第122章:親戚第九十九章:項莊舞劍第150章:戰!第821章:最難捉摸女兒心第800章:如此兄弟,如此緊張……第549章:意外的消息第344章:未央樓第235章:倒鬆(二)第237章:倒鬆(四)第932章:鐵騎的輓歌第698章:太監來傳第353章:何錦第543章:追兵至第355章:傳說中的後門第146章:衆名士(上)第175章:挖坑以待第371章:妖風第200章:直諫第720章:初見寧王第630章:血夜第851章:初相見第269章:美女,約個會唄第811章:孤心甚慰……第408章:弘治的決斷第409章:弗朗西斯科的野望第222章:打草驚蛇
第269章:美女,約個會唄第327章:三大隱脈第207章:何瑩的故事第三章:推老爹上位第一彈第492章:齷齪第六十八章:暗道追蹤第508章:詐營,又見詐營第109章:徐光祚的渴望第236章:倒鬆(三)第325章:金蟬脫殼第834章:風水殺局第四十六章:奇怪的鼯鼠第216章:死神,擦肩而過第685章:後悔第442章:消失的門和跑的比你快第六十一章:魍魎之怒第631章:兩隻野獸的逆襲第119章:抽絲剝繭第240章:倒鬆(七)第902章:清寧宮大火第416章:猛士穆斯第424章:四方雲動第606章:神補刀第419章:衝入瀚海第173章:風流才子唐伯虎第648章:故人來訪第157章:同一副畫第832章:論各種姿勢之奇妙第三章:推老爹上位第一彈第一百零七章:常十萬第202章:一家人第949章:議建貿易城第135章:初見第217章:京城居,大不易第273章:活物?第313章:柳縣令的悲喜劇第934章:完敗第十一章:躺槍第623章:變生肘腋第402章:瑟雷斯人的首戰第四十五章:洞穴驚魂第771章:一掌之威第147章:衆名士(下)第908章:來自大食的商隊第626章:背叛第972章:巧遇第479章:縱第四十四章:確實有古怪第445章:希望第251章:地下河第386章:亂起大漠第二章:竈臺上的清晨第629章:黑手隱現第190章:蘇筆第527章:八健卒之殤第734章:終見第757章:太康公主的玉牌第281章:剝奪和賦予第922章:張小公爺的觀星術第508章:詐營,又見詐營第559章:窮途第672章:哥哥套路深第265章:君心難測第三十章:倉儲物流中心計劃第994章:終幕開啓第497章:呆萌羊羔母兔兔第六十三章:早起練拳引發的烏龍事件第137章:義氣的徐小公爺第197章:君王之心第七十三章:安排伊始第263章:要謹慎第872章:又見廣告第849章:豬之歌第675章:天價宅子第122章:親戚第九十九章:項莊舞劍第150章:戰!第821章:最難捉摸女兒心第800章:如此兄弟,如此緊張……第549章:意外的消息第344章:未央樓第235章:倒鬆(二)第237章:倒鬆(四)第932章:鐵騎的輓歌第698章:太監來傳第353章:何錦第543章:追兵至第355章:傳說中的後門第146章:衆名士(上)第175章:挖坑以待第371章:妖風第200章:直諫第720章:初見寧王第630章:血夜第851章:初相見第269章:美女,約個會唄第811章:孤心甚慰……第408章:弘治的決斷第409章:弗朗西斯科的野望第222章:打草驚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丰市| 稷山县| 怀仁县| 汾阳市| 广灵县| 防城港市| 昌平区| 朝阳区| 金山区| 永吉县| 涿州市| 泗阳县| 溧阳市| 阿拉善左旗| 九江市| 西藏| 福建省| 会泽县| 轮台县| 读书| 洪洞县| 黑河市| 崇仁县| 夏河县| 遵义市| 泾源县| 张家港市| 芦山县| 大厂| 怀柔区| 灵丘县| 嘉义县| 浠水县| 墨玉县| 进贤县| 达日县| 商南县| 文登市| 徐州市| 呈贡县| 右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