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04章 煤山之上

第404章 煤山之上

雖然是取得了所謂羅馬保衛戰的勝利,但教廷和神聖羅馬帝國卻並沒有下一步的動作了。

其實,雖然羅馬,甚至是整個歐洲的平民都在慶祝這場保衛戰的勝利,但教廷和神聖羅馬帝國卻並沒有因此而放鬆警惕。

他們是知道明軍的實力的,也知道此前他們曾經對自己的民衆隱瞞過什麼消息,所以他們並沒有就此而覺得明軍是戰五渣。

但他們這麼想沒什麼用,關鍵是百姓不這麼想。

兩場勝利,一場殲敵五萬,一場殲敵兩萬。

七萬人,這在歐洲人的思想中就已經是大勝了,要是再往前推個幾十年,那就是足以滅一國的勝利。

在這種情況下,那些被教廷和統治階層給統治了思想的蠢蛋個個都在叫囂著反擊,只不過最後被教廷和神聖羅馬帝國以冬季不宜出兵爲由壓下來了。

但像馬丁五世和西吉斯蒙德這樣的人卻並沒有因此而放鬆,因爲他們很清楚,自己的警惕的確是導向戰爭勝負的重要條件,但卻並不是唯一條件。

若是民衆不擺正態度,在和明軍對戰的時候還是會輕敵的,最終戰敗的苦果還是會被塞到他們的嘴裡。

只是,他們卻並不知道,那個在歐洲掀起驚濤駭浪,甚至是讓教廷和神聖羅馬帝國都人人自危的男人,此刻已經不在歐洲了。

……

香州府。

上了船,對著剛從順天府趕回來的弟弟朱瞻圻告別,朱瞻壑再次起航,朝著順天府的方向前進。

在君士坦丁堡解決了沐斌戰敗的事情之後,朱瞻壑就離開了君堡,來到了這香州府。

途中用了足足一個月,但整個歐洲卻都不知道他已經離開了。

他之所以離開歐洲,主要還是爲了三件事,其中有兩件是必須要做的,有一件是順帶著的。

第一件事就是南州府那邊的阿三。

南州府坐擁印度河與恆河平原,哪怕在後世,阿三也是最大的大米出口國。

雖然巨大的出口量導致他們有足足兩億人吃不飽,實際數字可能還會更多,但第一大米出口國的身份就印證了這片土地的生產力。

這樣的一塊土地,朱瞻壑自然是不可能交給阿三的,哪怕是和當初在中南半島放火也是一樣,他必須要把這塊土地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所以,他第一站就來到了香州府,和自己的弟弟朱瞻圻說了這件事,並且定下了一些針對阿三的策略。

其實也沒什麼,無非就是從那些已經被玩爛了的計劃中隨便挑幾樣,比如說收稅啊、商業啊之類的慢慢的刮阿三的血肉罷了。

能潛移默化的,讓阿三一邊爲自己賣命一邊貢獻糧食那自然是最好的,畢竟利益最大化嘛,若是不行的話就慢慢來,等到阿三的數量減少到一個程度之後再以雷霆之勢一舉解決就好了。

至於人口問題,朱瞻壑其實沒有擔心過。

不管是中原還是中南半島,都因爲近些年的“和平”與糧食的高產而步入了人口小爆發的時代,這是很正常的。

這個時代的人,最開始是想著怎麼吃飽,吃飽了之後就想著娶妻生子,能養活孩子之後就想著生更多的孩子。

所以,當和平、吃飽和穿暖這些條件同時存在的時候,就是人口爆發的時候。

南州府的事情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夠解決的,再怎麼快也得個七八年甚至是十來年,這個時間足夠人口基數成長起來了。

再說了,人口爆發就代表著資源的減少,到時候競爭力增加、能吃到嘴裡的東西卻越來越少,這就是混亂的誘因之一。

清除掉一些沒有必要存在的,或者是不是自己人的人,爲自己人騰出足夠的空間和資源,這是必要的一種舉動。

想想看,當初的英格蘭人在移居北美的時候不就是這麼對待印第安人的嗎?

至於朱瞻壑要做的第二件事,那就是當初交給朱瞻圻這個弟弟的一件事了。

火車。

這都已經半年多了,在歐洲的時候朱瞻壑沒有收到自己這個弟弟的任何消息,這就代表著火車的試驗肯定是沒有成功的。

在這件事上,朱瞻壑雖然留下了很多的相關資料,但他很清楚,最後火車的成功很可能還是得自己來。

有句老話說很多事情其實就是隔著一層窗戶紙,一捅就透。

但實際上,很多時候這層窗戶紙只是對於明白的人來說的,對於不明白的人,這層窗戶紙比十萬大山還難越過。

所以,他這次在香州府簡單的停留了三天,以最快的速度處理了一些這方面的問題。

至於第三件事……

其實還是和火車有關,不過火車只能說是這個分類中的一項,因爲他要解決的這件事名爲教育。

公羊學的成功推行其實就代表著大明進入一個新的時代了,但這個時代仍舊不是朱瞻壑想要的那個時代,或者說只能算是一個過渡的時代。

他想要的,或許不是全民開智的時代,但也得能夠給發展提供一定人才的時代。

所以,朱瞻壑就誕生了一個想法。

科舉的誕生其實是可以追溯到西漢的察舉制的,至於很多人說隋朝是科舉完善的時代,這其實是錯誤的。

隋朝的科舉制度其實只能算是察舉制的一個進階,他延續了察舉制的推舉制度,也就是想要參加科舉,那就必須要有六品以上官員的舉薦。

其實如果有這個要求,科舉就不能算是科舉了,因爲這並不能給普通百姓一個晉升的渠道。

所以說,科舉制度源自於西漢的察舉制,確立於唐朝,完善於宋朝,興盛於明清兩代。

朱瞻壑覺得,既然科舉制度是不斷完善的,中途也曾經出現過武舉這種特殊的科舉,那現在的科舉也不是不可以完善一下。

他,想創立一種獨特的,和歷史上不一樣的科舉,而這個科舉培養的都是他想要的人才,而非傳統意義上的士子。

這,就需要他到順天府了。

只是,還沒等他開始實現自己的想法,不過是剛剛到順天府,朱瞻壑就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原因無他,在過去的一年裡,尤其是下半年,和朱瞻壑相關的消息……其實都不怎麼好。

底層百姓的確是想要反抗,但他們想要反抗的只是戰亂,等到進入和平期後,第一個反抗戰爭的就是他們。

所以,在進入和平期後仍要四處征戰的朱瞻壑就得不到百姓們的民心了。

在這樣的基礎下,再加上歐洲那邊的消息是到不了普通百姓耳中,以及朝廷……或者說吳王一脈也沒有出來澄清,所以各種傳言就變得越來越離譜。

什麼朱瞻壑這個戰爭販子遭了報應,在歐洲連戰連敗,甚至就連他身死歐洲的消息都傳出來了。

後來,連過年都沒有回來的朱瞻壑無疑是讓人們堅定了這個消息的“真實性”。

而現在,朱瞻壑突然出現在順天府,無疑是讓那些消息不攻自破了。

但同樣的,這也引起了巨大的震動。

這人啊,就是犯賤,就好像孩子一樣,你明知道作業沒寫完看電視是不對的,還偏偏忍不住,忍不住就算了,還要趕在父母回來的時候關掉。

結果,父母一摸電視機的溫度就知道你又偷看了,結果還是免不了一頓胖揍。

事實上,不只是只有孩子這樣,成年人也是這樣。

那個曾經威懾四夷,讓天下的貪官和姦商都不敢伸手的朱瞻壑不在中原時,他們蠢蠢欲動,甚至朱瞻壑前腳剛走他們就再次開始故技重施。

但等朱瞻壑再次回來的時候,天天擔驚受怕求仙拜佛的也是他們。

不過,眼下的朱瞻壑卻並沒有功夫搭理他們。

往前推十八年,那時候朱瞻壑雖然只有十一歲,但還是會不遺餘力地解決這些問題,哪怕前推十年,他也仍舊是會去做。

但現在,這些事情真的不是他該去操心的了。

世界這麼大,王朝這麼大,基業這麼大,他一個人,操心不過來。

回到順天府,他首先進宮去拜見了自己的父母,然後去了長陵祭拜了一下老爺子,給老爺子彙報了一下他這一年來的成就。

最後,回宮,他去見了自己的堂兄。

……

萬歲山。

不知道隔了多久了,他們堂兄弟二人再次心平氣和地坐在一起,喝著酒,看著景。

在朱瞻壑的記憶中,上次這個場景還是出現在應天府,那時候他剛隨他爹就藩雲南不久,返回應天府過年的那一次。

“真的決定好了?”給自己的堂兄倒了一杯酒,朱瞻壑的語氣毫無波瀾。

“嗯,決定好了。”朱瞻基的語氣也相當平淡,似乎在談論的不是自己的生死。

“走到朕……嗯,我這個地步,已經不奢求什麼了,只求祁鎮能夠好好長大就行了。”

“是嗎……”朱瞻壑微微一愣,隨即搖頭失笑。

真不是朱瞻壑瞎扯淡,要是他常駐順天,並且朱瞻基夫婦也同意將朱祁鎮交給他來教育,那還有可能。

但吳王一脈都要退出順天,這朱祁鎮……

說實在的,歷史上的孫若微把朱祁鎮給教成了個廢物,現在的孫若微也好不到哪兒去。

想想自己進清寧宮時孫若微看自己的目光,那遺憾、後悔、絕望和陰鷙摻雜的目光,朱瞻壑覺得這娘們教不出什麼好玩意兒來。

想到這裡,朱瞻壑擡起頭,看向周圍。

這萬歲山,在皇宮北方,在宣武門之外,是大明的皇家御苑,但這萬歲山還有一個稱呼。

煤山。

大明末代皇帝朱由檢吊死的那個煤山。

(本章完)

第495章 取捨第255章 給老爺子的難題第233章 認慫……怕是有些晚了第311章 老實的和不老實的第277章 想走,也不是那麼的容易第250章 聯合平叛第181章 靖難第二功臣即將離線第267章 由樂園第482章 離開前的準備第327章 年終大戲第5章 不按常理出牌的永樂大帝第371章 五年,三人第135章 來吧,陳季擴!第356章 風流債?第317章 第三個人第364章 甕中捉鱉和反捉鱉第437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173章 無差別清掃第224章 犯錯,就付出代價第529章 是死忠,還是愚忠?第445章 牆頭草第47章 噴得你滿臉唾沫!第53章 吃的什麼才能放這麼臭的屁?第12章 棋盤上的小廝殺第445章 牆頭草第315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371章 五年,三人第416章 “好聖孫,可保大明三代盛世”第65章 坑!第419章 破碎的皇位第457章 足以毀滅歐洲的潘多拉魔盒第173章 無差別清掃第73章 棺材見了打開蓋第241章 什麼叫自發?第463章 其樂融融和刀光劍影第149章 回馬槍第210章 討好的人第7章 靖難第二功臣第162章 優待?只是表面而已(二合一)第72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第525章 爛泥總是扶不上牆第105章 給沐家的見面禮第77章 老爺子的突然襲擊第325章 誰犯的錯,那就誰去解決第304章 廣寧之變第464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235章 重壓之下的反彈第302章 各方矚目第111章 自己惹的,自己哄吧第308章 利益之下的嘴臉第5章 不按常理出牌的永樂大帝第90章 平靜的接受第302章 各方矚目第223章 順從,得以茍活第468章 一個人的器量第16章 殘忍嗎?第137章 還來這一套?好用啊!(二合一,四第377章 完美無缺的人第366章 從一件大事到另一件大事第31章 這算什麼?第70章 東南大地震第233章 認慫……怕是有些晚了第57章 徹底解決問題!第372章 自己人和外人第132章 夏原吉的牢騷和希冀第369章 合縱之術第234章 耍小心思是要付出代價的第153章 攪弄風雲第98章 人心不足第491章 亞琛的末日第224章 犯錯,就付出代價第476章 英烈樓第365章 世界名畫第339章 利益的交換第157章 歸鄉之人第28章 放他孃的狗屁!第5章 不按常理出牌的永樂大帝第399章 曾經的對手第361章 所謂的聯合第242章 皇太孫大婚第254章 最好的勞工第252章 改變科舉的定製第247章 公平第82章 財神爺的新思路第389章 被黑暗吞噬的索非亞第325章 誰犯的錯,那就誰去解決第433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第42章 不同的態度第452章 這個世界的骯髒第341章 有些人的小動作第476章 英烈樓第39章 失望的朱瞻壑第506章 風口和豬第420章 羅馬陷落第134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90章 平靜的接受第83章 理想主義者夏原吉第161章 朱瞻壑的野望和復仇計劃第316章 總有人真心爲你
第495章 取捨第255章 給老爺子的難題第233章 認慫……怕是有些晚了第311章 老實的和不老實的第277章 想走,也不是那麼的容易第250章 聯合平叛第181章 靖難第二功臣即將離線第267章 由樂園第482章 離開前的準備第327章 年終大戲第5章 不按常理出牌的永樂大帝第371章 五年,三人第135章 來吧,陳季擴!第356章 風流債?第317章 第三個人第364章 甕中捉鱉和反捉鱉第437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173章 無差別清掃第224章 犯錯,就付出代價第529章 是死忠,還是愚忠?第445章 牆頭草第47章 噴得你滿臉唾沫!第53章 吃的什麼才能放這麼臭的屁?第12章 棋盤上的小廝殺第445章 牆頭草第315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371章 五年,三人第416章 “好聖孫,可保大明三代盛世”第65章 坑!第419章 破碎的皇位第457章 足以毀滅歐洲的潘多拉魔盒第173章 無差別清掃第73章 棺材見了打開蓋第241章 什麼叫自發?第463章 其樂融融和刀光劍影第149章 回馬槍第210章 討好的人第7章 靖難第二功臣第162章 優待?只是表面而已(二合一)第72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第525章 爛泥總是扶不上牆第105章 給沐家的見面禮第77章 老爺子的突然襲擊第325章 誰犯的錯,那就誰去解決第304章 廣寧之變第464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235章 重壓之下的反彈第302章 各方矚目第111章 自己惹的,自己哄吧第308章 利益之下的嘴臉第5章 不按常理出牌的永樂大帝第90章 平靜的接受第302章 各方矚目第223章 順從,得以茍活第468章 一個人的器量第16章 殘忍嗎?第137章 還來這一套?好用啊!(二合一,四第377章 完美無缺的人第366章 從一件大事到另一件大事第31章 這算什麼?第70章 東南大地震第233章 認慫……怕是有些晚了第57章 徹底解決問題!第372章 自己人和外人第132章 夏原吉的牢騷和希冀第369章 合縱之術第234章 耍小心思是要付出代價的第153章 攪弄風雲第98章 人心不足第491章 亞琛的末日第224章 犯錯,就付出代價第476章 英烈樓第365章 世界名畫第339章 利益的交換第157章 歸鄉之人第28章 放他孃的狗屁!第5章 不按常理出牌的永樂大帝第399章 曾經的對手第361章 所謂的聯合第242章 皇太孫大婚第254章 最好的勞工第252章 改變科舉的定製第247章 公平第82章 財神爺的新思路第389章 被黑暗吞噬的索非亞第325章 誰犯的錯,那就誰去解決第433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第42章 不同的態度第452章 這個世界的骯髒第341章 有些人的小動作第476章 英烈樓第39章 失望的朱瞻壑第506章 風口和豬第420章 羅馬陷落第134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90章 平靜的接受第83章 理想主義者夏原吉第161章 朱瞻壑的野望和復仇計劃第316章 總有人真心爲你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鼎市| 新乐市| 昌江| 文成县| 成都市| 日土县| 延庆县| 天长市| 华安县| 翁源县| 泌阳县| 龙川县| 怀集县| 嫩江县| 柯坪县| 广东省| 如皋市| 长武县| 秦安县| 米林县| 南宁市| 分宜县| 浦江县| 车致| 昭平县| 吐鲁番市| 襄樊市| 荃湾区| 邵阳市| 四子王旗| 清原| 电白县| 邹城市| 彰化市| 交口县| 黔西县| 石景山区| 长乐市| 通城县| 金堂县| 塘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