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正文_第三一八章 相逢

李鴻基和滿桂滿載而歸,然而這樣的情況並不常見,隨著雙方大隊人馬的接近,林丹汗派出的探馬越來越多,每一隊人數(shù)也從原來的三十,暴漲至百人隊。在這種情況下,朱由校這邊五千探馬漸漸感覺吃力了。

他們雖然能一漢當(dāng)五胡,但卻不能以一敵十,面對大量的百人隊,只好無奈的收縮活動範(fàn)圍,漸漸的被逼迫到了中軍附近。而這個時候,纔是林丹汗第一次獲得關(guān)於大明軍隊的信息。

全都是步兵!

除了五千充作探馬,進(jìn)行遮蔽的活動的騎兵外,其他兵馬全都是步兵。

明皇是過來送死的麼!

這是林丹汗的第一反應(yīng),以封建時代的作戰(zhàn)方式,在關(guān)內(nèi),在江南水鄉(xiāng)還好說,步兵和騎兵勉強能夠相互抗衡。

但是,這裡是大草原,這廣袤無垠的大草原,這裡的戰(zhàn)略縱深範(fàn)圍極大,遠(yuǎn)不是關(guān)內(nèi)那幾個平原高原地帶所能比的。以步兵對抗騎兵,簡直在開玩笑。

步兵的巔峰,應(yīng)該是在宋朝,幾十斤的步人甲,神臂弩,讓宋朝的步兵站在了全球的巔峰,防禦極高,攻擊極強,然而,一個機動力底下的弱點,造成了宋朝步兵戰(zhàn)勝在無法追擊擴(kuò)大戰(zhàn)果,戰(zhàn)敗則全軍覆沒的尷尬局面。

面對武裝到刺蝟的步兵,騎兵根本不會正面對抗,他們有的是辦法拖垮這些笨重的傢伙,劫糧道,持續(xù)不斷的衝鋒,騎射,大迂迴的變幻作戰(zhàn),騎兵有幾十種辦法玩死步兵。這還只是在北方,到了草原上,別的不說,水源和糧草就是兩大致命的弱點。

就算是此刻裝備先進(jìn),領(lǐng)先近乎一個時代的朱由校,若不是林丹汗築造了察罕浩特城,在湊足五萬騎兵之前,他是絕對不會出塞的。十萬大軍到了草原上,只要對方將糧道一斷,那麼他就等死吧。

進(jìn)則沒有攻擊目標(biāo),退則無功而返,勞師動衆(zhòng)。這就是歷代中原王朝面對草原蠻族的無奈。

只是如今情況卻漸漸不同,受到中原王朝深重的影響,蒙古族也開始在草原上築城了,土默特的歸化城,察哈爾的察罕浩特就是最好的例子。也正是對方從遊牧逐漸變成定居,才讓朱由校放心大膽的出塞。

只要能有攻擊目標(biāo)就好。

中軍大帳中,朱由校並一干高級軍官正在開會。

“護(hù)送糧草的隊伍回來了沒有。”朱由校問道。

如今林丹汗的探馬開始成批的越過大軍,朝著後方襲擾而去,目的很明顯,就是想要找到朱由校的糧道,然後截斷。

“回來了,按照計劃,這是最後一批了,直到我們攻陷察罕浩特之前,在沒有糧草輸送了。”李捕魚看了看手中的戰(zhàn)略規(guī)劃書答道。

“那麼這批糧草能夠支應(yīng)多久呢?”朱由校繼續(xù)問。

“半個月,加上之前還剩下的一些,可以供應(yīng)整個大軍差不多二十天的消耗。”李捕魚毫不猶疑的回答。對於這些軍隊的命脈,他了如指掌。

“二十天,夠了。”朱由校看向地圖,“此地距離察罕浩特城大概還有十三天的路程,以我們的攻擊力,到達(dá)既攻陷。這些糧草綽綽有餘。”

“那麼,林丹汗的大軍到底距離我們還有多遠(yuǎn)呢?”朱由校擡起頭問。

“無法偵測。對方兵力全部都是騎兵,以我們一萬五千人的隊伍,根本無法突破對方的封鎖,接近林丹汗中軍。”這次回答的是李陶,他的神情有些無奈,這就是兵種被碾壓的感覺。

此刻他似乎有點體會到了自己在貴州平叛時,安邦彥那種絕望失落的情緒,以巨大優(yōu)勢壓制敵人,簡直太不要臉。

當(dāng)然,李陶也就是自己處在劣勢的時候想想,若是他這邊有著如此衆(zhòng)多的騎兵,他絕對會將這些優(yōu)勢發(fā)揮到極限。

“也就是說,我們無法得知對方具體的兵力,距離我們到底多遠(yuǎn),有什麼樣的兵種構(gòu)成,戰(zhàn)力幾何?”朱由校神色不渝的問道。

“是的。”李陶低聲回答。

“這樣啊…….”朱由校皺眉思索,他們沒有怪對方,這純粹兵種構(gòu)成的造成的差距。純以戰(zhàn)鬥力而言,大明帝國的兩隻野戰(zhàn)軍是絕對穩(wěn)贏林丹汗的,但是在機動力上就未免不足了,而造成的結(jié)果,便是這種情報獲取上面的落後。

“那麼,許文,參謀部的推測,林丹汗預(yù)計在何時會和我們進(jìn)行接觸性戰(zhàn)鬥。”朱由校再次問道。現(xiàn)階段雖然以及有了傷亡和交鋒,但都是小規(guī)模的戰(zhàn)鬥,算不上正式接觸。

“以參謀部的推算……”許文頓了下,然後拿起手中的文件看了看,“最有可能是在我們出了現(xiàn)在老哈河流域的丘陵地帶之後,將會發(fā)生第一次試探性攻擊。”

老哈河是在河北發(fā)源的,整個流域大致分爲(wèi)三段,上游的高山峻嶺,中游的丘陵起伏,以及下游的平坦原野。起伏的丘陵十分不利於騎兵的衝鋒,故而參謀部做出了這個月的推斷。

“時間的話,應(yīng)該是在五天後,我們走出丘陵的三天之內(nèi)。”

“這樣啊!”朱由校若有所思。

皇帝沉默下來,整個中軍大帳自然不可能發(fā)出聲音,在一片寂靜中,時間緩緩流逝。

“命令!”忽然,朱由校正容喝道。

隨著他的開口,軍帳中所有將領(lǐng)紛紛起身

,雙腿靠攏,呈軍姿站立,目不斜視。

“所有騎兵集結(jié),以張世澤爲(wèi)統(tǒng)領(lǐng),在大軍五里範(fàn)圍內(nèi)遊弋,伺機待命。其他諸部不變,以目前陣型快速前進(jìn),放棄遮蔽。”

“得令!”

整齊一致的大喝聲,明軍完成了戰(zhàn)術(shù)的部署。朱由校的方法其實很簡單,既然擋不住了,那麼就不擋,任由林丹汗的騎兵窺伺,在重重長矛兵的遮掩下,探馬的肉眼可看不出什麼究竟。

而若是林丹汗就這麼大刺刺攻來,相信整整三百門的迫擊炮肯定能給他一個驚喜。

在這之後,騎兵集結(jié)離開大部隊,在品字形方陣的後方遊弋,而炮兵和輜重後勤就龜縮在種種包圍之中,令人看不清真面目。

整個明軍陣型收縮,聚集成團(tuán),宛如一塊頑石般,在大草原上滾滾前進(jìn),筆直的衝著察罕浩特城而去。那裡是林丹汗的老巢,有著蒙古大軍的所有老弱婦孺,林丹汗的大軍是絕對不可能放棄那裡的。

這就是遊牧民族定居後暴露出來的致命弱點。

“他們這是衝著察罕浩特去的!”林丹汗獲得明軍的變化後,登時驚出了一身冷汗。他雖然是末代大汗,但也算是蒙古中的人傑了,在他的領(lǐng)導(dǎo)下,察哈爾部逐漸強盛,威臨整個漠南蒙古,無人能抗。

以他的豐富經(jīng)驗,自然一眼就看出了明皇打的主意,只是,他卻毫無辦法,察罕浩特是座城市,根本不向以前的汗庭一樣,全部由帳篷組成,隨時可以搬遷移走。

何況,此時的察罕浩特已經(jīng)成了一個巨大的難民營,被明軍屠戮的各部殘留紛紛涌到了這裡,尋求蒙古大汗的庇護(hù),再加上察哈爾部、喀喇沁部的老弱,根本沒有這個時間和物資再去轉(zhuǎn)移。

去年的冬天本就不好過,天氣是越來越冷了,而蒙古又和女真大明兩方全都交惡,根本沒有多少過冬的物資。如今唯一的辦法,就是擊敗的明皇,以其爲(wèi)人質(zhì),向大明勒索物資,恢復(fù)元氣。

是以,林丹汗不能,也不願意避明軍鋒芒。他選擇了針鋒相對。

“只要我打敗了這隻明軍,那麼在整個漠南和遼東,我將再無敵手,一統(tǒng)蒙古,再現(xiàn)大元雄風(fēng)的時機到了。”林丹汗眼中燃燒著熊熊烈焰,心中熱血幾乎沸騰起來。

女真雖然強悍,但人數(shù)太少了,縱然對方精銳無比,但在十倍的差距之下,他依然不認(rèn)爲(wèi)皇太極能夠抵擋的住自己十?dāng)?shù)萬騎兵。如今他真正重視的對手,便是統(tǒng)帥大軍出塞的明皇,只要擊敗明皇,那麼從河西走廊到遼東平原,將任他馳騁,再無抗手!

回想著探馬傳遞過來的明軍行軍速度以及周邊的地形,大致估算了一下後,林丹汗便冷然下令,“七天後,發(fā)動總攻!”

轟!

大批的騎兵黑壓壓的往前奔馳而去,如同烏雲(yún)蓋海的騎兵,呈現(xiàn)了難以形容的力量。

林丹汗非常的自信,他根本沒有派出兵馬試探下明軍的戰(zhàn)鬥力,以他的觀念想來,在草原上,目前還沒有人是十五萬騎兵的對手,皇太極不行,明皇朱由校也不行。

因此,他也懶得假惺惺的做什麼試探,直接全軍出動,打算以狂猛的衝鋒姿態(tài),一舉打垮明軍,再現(xiàn)蒙古帝國的輝煌。

第七天.

大明的軍隊走出丘陵地帶已經(jīng)兩天了,而自從兩天前開始,蒙古的探馬就全力收縮,除了零星幾個過來查探大軍形成的騎兵外,再無其他人出沒。沒有百人一隊的遮蔽隊伍,沒有越過大軍,繞後搜索運糧隊的人馬,甚至連在草原上最常見的遊牧小部族都沒有。

整個大草原彷彿除了他們這一大隊人馬外,再無其他生命,天地間寂靜一片,只有大量的禿鷲在高空中不斷的盤旋,冰冷的眼眸凝視著下方的人類。

這是暴風(fēng)雨前的寧靜。朱由校在心中暗道。

由於禿鷲的盤旋,整個大軍中蔓延著一股不詳?shù)臍夥眨瑑嵐苡兄朗總儾粩嗟恼{(diào)解,氣氛也越加的沉重。

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等待死亡的過程。若是林丹汗不出現(xiàn),只是保持這樣的神秘莫測的威脅,怕是十天之後,整個大軍都會士氣低落,到時候能剩下多少戰(zhàn)鬥力都不知曉。

只是,林丹汗並不是神,那些探馬也只是普通人,他們當(dāng)然探知不到明軍的情況,於是,在第七天,他們出現(xiàn)了。

轟隆隆!

人未至聲先到!

如同暴雨雷鳴般的聲音,從遠(yuǎn)處不斷傳來,隨之一起的,是雄渾蒼茫的牛角號聲,低沉的嗚咽身,帶著些許遠(yuǎn)古的氣息。

“來了!”朱由校在望樓上凝視著天際的一條黑線,黑線綿長,幾乎充斥了整個天邊,漫無邊際的看去,極爲(wèi)駭人。

“來了!”李捕魚身在軍中,側(cè)耳聽著如同擂鼓一般,彷彿敲擊在自己心臟上的聲音,神情冷靜,卻透著股無法形容的狂熱。

飲馬捕魚兒海!

這是李捕魚名字的由來,也是他李家世代的光榮,同樣,亦是李捕魚今生最大的追求。

“來了!”李陶喃喃自語,神情茫然中又有些不可思議,想不到自己這個小吏之子,竟然也有效仿先賢,成就封狼居胥的功勞。

蒼茫的號聲,驅(qū)散了盤踞在大軍中的疑慮和焦急,讓整個

明軍的軍心瞬間穩(wěn)定下來。他們不缺乏勇氣,也不缺乏榮譽,唯獨缺乏的,便是一顆千錘百煉的耐心恆心。

林丹汗的出現(xiàn),讓所有的焦慮一掃而空,他們沒有對戰(zhàn)爭的恐懼,有的只是對榮譽和功績的渴望,對名和利的嚮往。

爲(wèi)國,爲(wèi)己,就在今朝!

轟隆隆!

天際的黑線終於全部出現(xiàn),如同烏雲(yún)蓋頂般的騎兵出現(xiàn)在所有人的視野當(dāng)中,六十萬只馬蹄踏擊的力量,讓大地都顫抖起來。

咚咚咚!

大軍中央,金鑼的聲音響起,隨後便是旗幟招展,來回劃動,旗語瞬間將命令傳遞給了時刻關(guān)注中軍的軍官面前。

“止步!”淒厲嘶啞的聲音響起,似乎想和馬蹄聲對抗般,所有軍官不約而同的扯著自己的嗓子,盡最大的力氣吼道。

整齊爆發(fā)的聲浪,瞬間就將馬蹄聲衝擊的支離破碎,所有人耳邊都感覺到了一股怪異的破碎聲。

噔!

連續(xù)一個月的不間斷行軍,早就讓衆(zhòng)人習(xí)慣了大兵團(tuán)的行進(jìn)和停止,幾乎在基層軍官發(fā)佈命令後,大軍立刻停止下來。

“拒馬!”

此起彼伏的呼喝聲響起,放聲大吼之後,所有人心中的緊張情緒都宣泄而出,剩下的,只是對戰(zhàn)爭的熱血和渴望。

自秦漢軍功封爵掀起的血性,似乎再度出現(xiàn)在這些漢人的身上,儘管現(xiàn)在還只有單薄的一絲,但這種感覺卻深深的紮根在了所有人的心中,再也無法忘懷。

鏗鏘的盔甲撞擊聲不停的響起,交織成一首動聽的音樂,前兩排的長矛手蹲下,長矛尾端狠狠插在地面,中間兩排則上下的前伸,交織成了一座鋼鐵叢林,最後面的一排則長矛平舉,雙手緊握,隨時準(zhǔn)備刺擊。

長矛手構(gòu)成的方陣,只有三個邊,內(nèi)側(cè)則是空著,這後面是炮兵,並無敵人從此處衝擊,故而節(jié)省人手,佈置在了其他地方。

空心方陣裡面被包裹住的火槍手也隨之分散,立在長矛手的後面,形成了三段擊的陣型,前面兩排站立,中後四排蹲下,三個梯次依次起伏,輪迴不休。

只是大概一分鐘的時間,三個成品字形的方陣便完成了變陣,變成了三個空心方陣,外層圍繞著胸甲鐵矛的重裝步兵,後面則是破甲射程百米的火槍手,品字形的中間是三百迫擊炮。

在步兵變陣的時候,輜重部隊也沒有閒著,這裡的民夫在路上早就演練過,變陣時也跟著操縱馬車,橫隔圍繞,層層疊疊的堆積起來,形成了一道厚實的防線。

無數(shù)的馬車一層層的,形成了九層,只是一看就知道,騎兵想要通過這道防線,遠(yuǎn)比衝破長矛手要難得許多。至於下馬的步兵,馬車後的三千火槍手會叫他們做人。

更何況,一萬四千餘的騎兵就在那後面徘徊著,只要蒙古人敢下馬,這些騎兵便會同樣教他們做人。

而身爲(wèi)此戰(zhàn)主力的炮兵們也沒有閒著,他們並沒有靜止不動的呆在中央,而是從品字形的前面流出的兩道空隙,推著迫擊炮前出陣地,來到了最前面。

所有的炮手,都是軍中最勇敢的人,這一點點冒著風(fēng)險的戰(zhàn)術(shù)並不會讓他們懼怕,只會讓他們興奮起來。

所有炮手都在緊張的裝填中,倒進(jìn)發(fā)射藥,夯實發(fā)射藥,然後塞進(jìn)近乎是圓盤形狀的炸藥包。

他們手中的大炮雖然將迫擊炮,但其口徑足足是後世迫擊炮的幾倍粗,蹲在地上彷彿就是一個大水桶般。在炮管下發(fā)的支架上,還有著各種刻度,上下移動,可以調(diào)節(jié)迫擊炮的射程,最遠(yuǎn)一公里,到最近的三百米。

而各個炮兵陣地的指揮官,則瞇著眼睛,豎著大拇指,不停的觀測著地方騎兵的距離,他們隨時準(zhǔn)備來上一發(fā)。

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

而此時,在大興安嶺的一處平坦的山谷內(nèi),李屠率領(lǐng)著麾下的騎兵快速前進(jìn),經(jīng)過探馬的交鋒殺戮,他終於抓到了對方本隊的尾巴,準(zhǔn)備徹底接近,稱量稱量這皇太極的斤兩。

若是可以便吃下去,若是不能,也要遲滯對方的行動。儘管李屠不知道對方想要通過這裡去往蒙古到底想幹啥,但是他深知一點,只要敵人想幹的,自己拼命阻止就好了。

轟隆隆,騎兵告訴奔行中,快速的路過了一處山坳,李屠掃了一眼,看到山坳上面倦鳥歸巢的景象,並沒有在意。

只是,等到整個部隊都路過這裡,深入到山谷深處時,他才忽然勒馬停下,他終於反應(yīng)過來,此時並不是傍晚,怎麼可能會出現(xiàn)倦鳥歸巢的景象呢?

山坳中有人!是伏兵!

一連串的念頭在他腦海中閃過,只是有些晚了,在他前方,一陣震顫傳來,大股大股的騎兵從前方深處冒出,迅速朝著他衝來。而他身後,也冒出了一大隊的騎兵。

前路後路都被堵住了。

“終於抓到你了!”皇太極帶著頭告訴疾馳著,眼神冷靜睿智,經(jīng)過他的諸般謀劃,終於將對方堵在了這處山谷中。

而面對著這種絕境,李屠卻一絲絕望也沒有,只是神情興奮,露出了一個嗜血的笑容。

“架!”

他一磕馬匹,竟然帶著人馬反向衝鋒!

狹路相逢,勇者勝!

(本章完)

正文_第一四八章 進(jìn)京正文_第二三一章 還要猶豫麼正文_第三十五章 時光匆匆 2正文_第四五五章 會盟1正文_第二十八章 蝴蝶效應(yīng) 1正文_第一一九章 楊漣正文_第一六八章 裁撤給事中正文_第十八章 未雨綢繆正文_第四七五章 高考出世正文_第十八章 未雨綢繆正文_第二十三章 王恭妃正文_第二二七章 噩耗正文_第三二六章 驃騎軍正文_第三零二章 致仕2正文_第一六五章 帝國日報正文_第二四七章 後續(xù)處理1正文_第二七三章 夜會正文_第四五七章 生產(chǎn)正文_第一七六章 江南正文_第三十九章 旁觀正文_第四零七章 漢語拼音正文_第三八二章生死一線正文_第一七二章大動4正文_第三六九章 年輕真好正文_第一三五章 兵敗正文_第三一六章 北上,南下,西進(jìn)正文_第三二六章 驃騎軍正文_第三六二章 歸國正文_第八十章 好整以暇正文_第八十三章 賞正文_第三二二章 戰(zhàn)果4正文_第三零五章 出征正文_第四七三章恨陛下晚生兩百載正文_第一九四章 會獵女真14正文_第四三六章 搏熊正文_第二十五章 去世正文_第七十八章 敵人從海上來正文_第四一零章 軍事會議2正文_第三九八章 上供正文_第三八九章甘肅將軍正文_第三零三章 歸隊正文_第四三一章 戰(zhàn)友別開槍正文_第三一六章 北上,南下,西進(jìn)正文_第二七一章 冬至大朝5正文_第四十四章 甲冑正文_第四三七章 再勸正文_第四九二章 裂土分茅正文_第三七七章 分田地,開始正文_第三零三章 歸隊正文_第三零七章 熊廷弼的打算正文_第五十八章 長工正文_兩百零二章 國內(nèi)戰(zhàn)報正文_第一七八章 陷落正文_第一九零章 會獵女真10正文_第兩百章 會獵女真20正文_第二九零章 痛到麻木正文_第三二七章 拯救總督熊廷弼正文_第二九三章 深談正文_第四零六章 海事2正文_第四零七章 漢語拼音正文_第一二四章 匕見正文_第四五七章 生產(chǎn)正文_第四七一章 天才的瘋子正文_第五十六章 漸入佳境正文_第一四一章 整合一正文_第一四五章 內(nèi)府正文_第三六五章 猜測正文_第一七五章 歷史慣性正文_第八十八章 鹽正文_第四四九章 忠誠還是讀書正文_第三零四章 釣魚正文_第五十一章 行動正文_第四零八章又一年正旦朝會正文_第三五二章 該艚正文_第二四七章 後續(xù)處理1正文_第一一六章 思量正文_第一三二章 殘酷的戰(zhàn)術(shù)正文_第四八二章 若是大明做的呢?正文_第一六七章 變革起始正文_第二八一章 廠衛(wèi)的覺悟正文_第七十九章 與吾同在,生死與共正文_第四五二章 膽大包天閻應(yīng)元正文_第一四五章 內(nèi)府正文_第四一五章 夜宿正文_第四一九章 活下來正文_第二九三章 深談正文_第二零六章 凱旋而歸正文_第三二九章 推動正文_第四十章 出擊正文_第二四六章 鬧劇般的收場 4正文_第四十八章 委以重任2正文_第四十六章 劉斌正文_第二七八章 皇城司正文_第一百零八章 驗船正文_第三一二章 出首正文_第一七二章大動4正文_第一百章 交換正文_第四十一章 振聾發(fā)聵正文_第九十五章 萬曆四十八年 4正文_第二二三章 令原住民驚歎的火器設(shè)計
正文_第一四八章 進(jìn)京正文_第二三一章 還要猶豫麼正文_第三十五章 時光匆匆 2正文_第四五五章 會盟1正文_第二十八章 蝴蝶效應(yīng) 1正文_第一一九章 楊漣正文_第一六八章 裁撤給事中正文_第十八章 未雨綢繆正文_第四七五章 高考出世正文_第十八章 未雨綢繆正文_第二十三章 王恭妃正文_第二二七章 噩耗正文_第三二六章 驃騎軍正文_第三零二章 致仕2正文_第一六五章 帝國日報正文_第二四七章 後續(xù)處理1正文_第二七三章 夜會正文_第四五七章 生產(chǎn)正文_第一七六章 江南正文_第三十九章 旁觀正文_第四零七章 漢語拼音正文_第三八二章生死一線正文_第一七二章大動4正文_第三六九章 年輕真好正文_第一三五章 兵敗正文_第三一六章 北上,南下,西進(jìn)正文_第三二六章 驃騎軍正文_第三六二章 歸國正文_第八十章 好整以暇正文_第八十三章 賞正文_第三二二章 戰(zhàn)果4正文_第三零五章 出征正文_第四七三章恨陛下晚生兩百載正文_第一九四章 會獵女真14正文_第四三六章 搏熊正文_第二十五章 去世正文_第七十八章 敵人從海上來正文_第四一零章 軍事會議2正文_第三九八章 上供正文_第三八九章甘肅將軍正文_第三零三章 歸隊正文_第四三一章 戰(zhàn)友別開槍正文_第三一六章 北上,南下,西進(jìn)正文_第二七一章 冬至大朝5正文_第四十四章 甲冑正文_第四三七章 再勸正文_第四九二章 裂土分茅正文_第三七七章 分田地,開始正文_第三零三章 歸隊正文_第三零七章 熊廷弼的打算正文_第五十八章 長工正文_兩百零二章 國內(nèi)戰(zhàn)報正文_第一七八章 陷落正文_第一九零章 會獵女真10正文_第兩百章 會獵女真20正文_第二九零章 痛到麻木正文_第三二七章 拯救總督熊廷弼正文_第二九三章 深談正文_第四零六章 海事2正文_第四零七章 漢語拼音正文_第一二四章 匕見正文_第四五七章 生產(chǎn)正文_第四七一章 天才的瘋子正文_第五十六章 漸入佳境正文_第一四一章 整合一正文_第一四五章 內(nèi)府正文_第三六五章 猜測正文_第一七五章 歷史慣性正文_第八十八章 鹽正文_第四四九章 忠誠還是讀書正文_第三零四章 釣魚正文_第五十一章 行動正文_第四零八章又一年正旦朝會正文_第三五二章 該艚正文_第二四七章 後續(xù)處理1正文_第一一六章 思量正文_第一三二章 殘酷的戰(zhàn)術(shù)正文_第四八二章 若是大明做的呢?正文_第一六七章 變革起始正文_第二八一章 廠衛(wèi)的覺悟正文_第七十九章 與吾同在,生死與共正文_第四五二章 膽大包天閻應(yīng)元正文_第一四五章 內(nèi)府正文_第四一五章 夜宿正文_第四一九章 活下來正文_第二九三章 深談正文_第二零六章 凱旋而歸正文_第三二九章 推動正文_第四十章 出擊正文_第二四六章 鬧劇般的收場 4正文_第四十八章 委以重任2正文_第四十六章 劉斌正文_第二七八章 皇城司正文_第一百零八章 驗船正文_第三一二章 出首正文_第一七二章大動4正文_第一百章 交換正文_第四十一章 振聾發(fā)聵正文_第九十五章 萬曆四十八年 4正文_第二二三章 令原住民驚歎的火器設(shè)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陟县| 肥西县| 海盐县| 安顺市| 会昌县| 寻甸| 延长县| 竹山县| 镇巴县| 丰原市| 正定县| 乡宁县| 喀喇沁旗| 邓州市| 东乡族自治县| 珲春市| 余江县| 肃南| 电白县| 京山县| 道孚县| 平度市| 新竹县| 承德市| 永州市| 永春县| 措勤县| 余庆县| 尼勒克县| 青神县| 安多县| 乌鲁木齐县| 淄博市| 新乐市| 霍邱县| 辽宁省| 绥棱县| 二手房| 军事| 通海县| 益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