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零六章 戰後

回到營地,早已經看到他的將旗返回的蘇正清和李光地,李光熊三名南明官員,加上張強留駐的一名千戶指揮出來迎接。

“外臣,李光地,蘇正清,李光熊,恭迎大都督。”三個人官職最高的李光地領銜,李光熊次之,蘇正清最後,依次躬身施禮。

那邊,華夏軍駐留的千戶指揮,一個單膝跪地禮,“恭迎大都督。”

張強下馬,站在他們四個人面前,面對他們身後的一干人等,揮揮手,“起來吧。無需多禮。”舉手投足之間,把一個戰勝之後的大人物威嚴表現的惟妙惟肖,這一切都是下意識的動作,張強也沒有意識到他已經從一個自卑自哀的打工者,蛻變成一個封建王朝的高高在上的貴族掌權者。

“恭喜大都督,賀喜大都督,取得如此大捷,真是令人振奮,光耀萬民,輝鑠千古啊。”李光熊搶先對張強笑著奉承道。

“哈哈哈,不值一提,不值一提,”張強笑中帶著一絲得意,就連他也感到不可思議,感到用五千兵馬擊敗泰西人的兩萬餘兵馬很是難的,這是華夏軍第一次,堂堂正正的,在兵力很少的情況下,用排槍槍斃戰術戰勝實力懸殊的敵人,還是他一直認爲排槍槍斃戰術的那些發揚光大者,泰西人們。

“回營。”衆人七嘴八舌的討論著這場戰鬥,張強大手一揮,回營討論。

在衆人的簇擁下,張強回到了營地中軍帳中。

落座之後,張強對蘇正清道:“蘇將軍,營寨裡面關押的俘虜什麼情況?”

蘇正清站起來,拱手道:“回稟大都督,俘虜們起初很是安穩,但隨著戰況的進展,到後來暴躁異常,爲免俘虜們造成更大的騷動,末將殺掉一批人,以安定局面,未能爲大都督分憂,看管好這些俘虜,是末將的責任,還請大都督責罰。”

張強微微點頭,讚賞的說道:“蘇將軍做的很對,哪有什麼責罰,再說,也不是我的軍將,我也不能苛責與你,反而還要感謝蘇將軍替我穩定後方,否則幾萬俘虜衝出來,擾亂了我軍後陣,反而可能導致慘敗,蘇將軍功不可沒,我也不好獎賞你,這樣,我代表華夏軍,送給蘇將軍這次繳獲的馬匹一千匹,銀兩一萬兩,以感謝將軍的支持,如何?”

“謝大都督,”蘇正清立刻拜了下去,一副感激不已的樣子。

完了,他才擡頭偷看李光地,李光熊他們兩個文官,生怕自己這一幕被彙報上去遭到隆武的猜忌。

雖說他的叔叔蘇觀生是當朝首輔,可誰都知道,南明歷屆朝廷,這首輔是很難當的。

沒有兵權,話語權都在一些朝臣手裡,受到排擠,妒忌,掣肘太多,那就是個無法做事情的受氣包。

如果不是有實力的權臣,一定會氣死的,強權的權臣又多受人猜忌,做事情不得不考慮左右,光穩定朝堂,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就耗費他大量精力。

蘇觀生是一名強勢的首輔,但還沒有做到權臣的地步,不用說隆武的精明強幹,一些做法還很受官員的愛戴,就說如今南明國依然有著無法控制軍隊將領的毛病,就讓蘇觀生什麼都做不了。

黃斌卿無疑是隆武的最信任的武將,他掌握著大部分的兵權,投靠過來的馮雙禮掌握著一部分的兵權和地盤,靠著這兩個人隆武南明維持著現在的局面。

如今黃斌卿戰死,海邊這一塊局面到現在是失控的,部隊幾乎全滅,也就是說黃斌卿這一邊忠於隆武的部隊和勢力受到了削弱,以後朝中就可能再次出現鄭成功或者馬士英在弘光朝廷時候的局面。

這一次戰勝了泰西人聯軍,解決了南邊的危急,但北邊的危急卻凸顯了出來,這邊無法對那邊形成有力的支援,反而得從那邊抽調部隊來接管這邊,要不然這邊又稱爲亂兵和海盜的天堂了。

李光地和李光熊眼光斜視,看了他一眼,然後掉轉頭,假裝沒有看到他當下對一個外國君主的過分熱情。

張強揮手讓蘇正清起來,轉頭對李光地道:“如今泰西人全滅,不知道南明國朝廷那邊如何處理這邊的局面啊?”

“感謝大都督爲南明國的事情勞心勞力,但大都督要謹記,即便大都督已經自立一國,可大都督始終是大明人,如今你我兩國和睦,大都督更是爲了南明國親自前來助陣,外臣李光地代表南明國感謝大都督。”李光地仍然表現的猶如一個忠心耿耿的南明國臣子,他的話的意思,張強哪有聽不懂的。

這是要摘桃子,他早就有這個心理準備,說實在的要不是他猶豫了一下,要不是明軍敗的太快,他也不想摻和這件事情,被別人打疼了,他再來收拾殘局,隆武南明國求著他辦事情的時候,他能獲得更大的利益,可他先前坑的隆武南明國太厲害,讓他們都很反感,如今他也沒有想著要坑他們太多。

這次打敗泰西人聯軍以後,他已經對自己的華夏軍的戰鬥力有了一層更深的瞭解,區區彈丸之地,他想要的時候,派個一萬兵力,也就一個野戰旅,旦夕之間就能拿回來,也犯不著爲這點得罪南明國,就讓他們拿去就好了。

反正這裡已經打爛了,他想要的其實是漢人的尊嚴和土地,不能允許別的異族佔去,南明那是堂堂正正的漢人朝廷,給他們又如何,肉爛在鍋裡,總比別人吃去要好。

“呵呵,這樣啊,也罷,我這次除了俘虜,什麼都不要,不知道李大人可滿意?”

張強笑道。

“好,好,滿意,”李光地也是一時被張強的提議給弄蒙了,什麼時候一向強勢的華夏軍大都督如此通情達理了?

李光熊皺了一下眉頭,他雖然位置不高,可也知道不能如此做,連忙插嘴道:“除了這壕門境的地盤,大都督可隨意選擇要帶走的東西,外臣代朝廷答應下來了。”

李光地愕然,一拍腦袋,想清楚了李光熊這是替他補救,華夏軍強勢不講理,坑了南明國多少次了,他們能什麼都不要,光要一些俘虜?不可能一定有大的陰謀,李光熊雖然沒有經過他的同意就答應下來,這是替他補救,替南明國擋災啊,如今這個華夏軍大都督要是不滿意發怒了,揮軍去打,內憂外患的南明國如何能抵擋的住?

頃刻之間就會被滅了。

連忙笑道:“是,是,大都督想要什麼儘管去拿,外臣定當稟報朝廷,極力爲華夏軍提供方便,畢竟華夏軍出了大力,光復了這裡。”

“哈哈哈,那就謝謝二位了,放心華夏軍不會多拿,該華夏軍的一個不少,不該華夏軍的一草一木都不會拿走,華夏軍只取華夏軍需要的。”

蘇正清看事情解決了,問道:“大都督,外海上,還有泰西人的成千船隻,依然是個大問題。”

李光地眼光一暗,有些爲難的說道:“是啊,南明國沒有水師啊。”

第三百七十二章 你給我當什麼官?第七十七章 快速攻擊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要緊給他們第一百六十一章 鐵模築炮法2第六百六十一章 求和?1第五百五十八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第二百七十一章 另謀出路(求訂閱,求收藏)第四百八十九章 傾軋聯合第四百九十章 戰略重心轉移第八百七十九章 繼續使用炮灰兵第二十章 再挫敵軍第三百八十二章 打葡萄牙人我支持你第五百三十八章 線膛燧發槍失竊事件第六百一十四章 回來就好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戰術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戰術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四十一章 殺俘第五百九十三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1第二十八章 擊潰第四十九章 火槍手的表演第六百四十三章 勝也憂傷第九十五章 敗象呈露第七百二十章 收回四山州第八十九章 難題先從忠誠開始解決三百八十四章 香山收復第一百三十四章 兵工廠4第六百三十二章 第五野戰旅的戰鬥第二百二十八章 收田斌第六十三章 偷襲得手第八百二十九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1第七百零五章 聯合第五百零五章 士氣低落第十五章 準備第三百零四章 劉良佐守城第三百零六章 兩軍遭遇第四百三十八章 南明烽火19-逆轉3第六百二十七章 正面決戰第七百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請求和回報第七百五十八章 極難的選擇第三百一十九章 攻城受阻1第三百零八章 先鋒遭遇戰第五百四十一章 初戰敵人先來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戰記敘第2375章 恐懼的同時第八百九十九章 混亂中自救第二百五十七章 文武怨氣2第八百三十七章 編制有些不合理第八百三十三章 康熙終於陰死了鰲拜第六百八十八章 慘死第四百七十章 新的人事調整第二百九十九章 調整部署應對來敵第七百二十六章 大勝第四百五十五章 會鰲拜7第四百四十八章 打湖廣2第一百九十四章 追兇3第八百四十六章 頑強的山城第八百九十三章 清軍的反擊3第六百六十四章 海上貿易第三百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六十七章 官制改革3第七百一十六章 魯國混戰第四百五十二章 會鰲拜4第一百三十四章 兵工廠4第六百七十三章 驚動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鴻逵的危局第七百四十三章 慘烈的四國島登陸戰第十三章 難以適應身份的朱大典第六百一十六章 兵力之殤第六百五十一章 攻破第二百九十九章 調整部署應對來敵第五百零六章 戰後第三百八十章 加強抗清力量第八百零四章 王國憂心事第七百九十二章 鄭家打敗了荷蘭人三百六十七章 晉商細作2第一百九十五章 追兇4第八百七十七章 就留下北海道了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地震第六百三十章 穩打穩紮的華夏軍第八百八十五章 古人太聰明第三百零二章 血染府城第七百九十四章 逐漸被削弱的華夏水師艦隊四十二章 技能漏洞第四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二十五章 出走第二百五十八章 文武怨氣3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戰記敘第一百六十五章 精神控制法第三百一十九章 攻城受阻1第三百六十九章 囚禁朱大典第六百八十三章 火炮技術提升第八百五十九章 兩個大清漢臣的忠誠第八百五十五章 斬立決第五百零一章 忠貞營的出路第四章 向屬下領主要官第五百六十七章 先打吳三桂第三十章 精兵速成
第三百七十二章 你給我當什麼官?第七十七章 快速攻擊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要緊給他們第一百六十一章 鐵模築炮法2第六百六十一章 求和?1第五百五十八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第二百七十一章 另謀出路(求訂閱,求收藏)第四百八十九章 傾軋聯合第四百九十章 戰略重心轉移第八百七十九章 繼續使用炮灰兵第二十章 再挫敵軍第三百八十二章 打葡萄牙人我支持你第五百三十八章 線膛燧發槍失竊事件第六百一十四章 回來就好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戰術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戰術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四十一章 殺俘第五百九十三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1第二十八章 擊潰第四十九章 火槍手的表演第六百四十三章 勝也憂傷第九十五章 敗象呈露第七百二十章 收回四山州第八十九章 難題先從忠誠開始解決三百八十四章 香山收復第一百三十四章 兵工廠4第六百三十二章 第五野戰旅的戰鬥第二百二十八章 收田斌第六十三章 偷襲得手第八百二十九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1第七百零五章 聯合第五百零五章 士氣低落第十五章 準備第三百零四章 劉良佐守城第三百零六章 兩軍遭遇第四百三十八章 南明烽火19-逆轉3第六百二十七章 正面決戰第七百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請求和回報第七百五十八章 極難的選擇第三百一十九章 攻城受阻1第三百零八章 先鋒遭遇戰第五百四十一章 初戰敵人先來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戰記敘第2375章 恐懼的同時第八百九十九章 混亂中自救第二百五十七章 文武怨氣2第八百三十七章 編制有些不合理第八百三十三章 康熙終於陰死了鰲拜第六百八十八章 慘死第四百七十章 新的人事調整第二百九十九章 調整部署應對來敵第七百二十六章 大勝第四百五十五章 會鰲拜7第四百四十八章 打湖廣2第一百九十四章 追兇3第八百四十六章 頑強的山城第八百九十三章 清軍的反擊3第六百六十四章 海上貿易第三百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六十七章 官制改革3第七百一十六章 魯國混戰第四百五十二章 會鰲拜4第一百三十四章 兵工廠4第六百七十三章 驚動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鴻逵的危局第七百四十三章 慘烈的四國島登陸戰第十三章 難以適應身份的朱大典第六百一十六章 兵力之殤第六百五十一章 攻破第二百九十九章 調整部署應對來敵第五百零六章 戰後第三百八十章 加強抗清力量第八百零四章 王國憂心事第七百九十二章 鄭家打敗了荷蘭人三百六十七章 晉商細作2第一百九十五章 追兇4第八百七十七章 就留下北海道了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地震第六百三十章 穩打穩紮的華夏軍第八百八十五章 古人太聰明第三百零二章 血染府城第七百九十四章 逐漸被削弱的華夏水師艦隊四十二章 技能漏洞第四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二十五章 出走第二百五十八章 文武怨氣3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戰記敘第一百六十五章 精神控制法第三百一十九章 攻城受阻1第三百六十九章 囚禁朱大典第六百八十三章 火炮技術提升第八百五十九章 兩個大清漢臣的忠誠第八百五十五章 斬立決第五百零一章 忠貞營的出路第四章 向屬下領主要官第五百六十七章 先打吳三桂第三十章 精兵速成
主站蜘蛛池模板: 鞍山市| 融水| 定南县| 揭阳市| 佳木斯市| 泸定县| 土默特左旗| 修武县| 万盛区| 墨竹工卡县| 阿合奇县| 卓资县| 商丘市| 丰宁| 河曲县| 林周县| 玉屏| 安多县| 根河市| 惠安县| 大厂| 莱西市| 襄樊市| 屏山县| 教育| 江川县| 临漳县| 衡阳市| 札达县| 大洼县| 新安县| 胶南市| 贵州省| 彰化市| 安顺市| 中阳县| 祁东县| 贡觉县| 扎鲁特旗| 永嘉县| 巩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