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六十二章 投靠

“王大人,爲何還要跟著老夫?”金聲轉頭對王得仁道。

“呵呵,金尚書,金大人,消消氣,消消氣,氣你的是他們,又不是我,我只不過是奉命行事,得罪之處還請海涵,”王得仁滿臉堆笑,拱手向金聲表示歉意。

“王大人前程似錦,沒有必要對我這個失寵的老頭子如此禮遇吧?難道王大人還想著法子折磨老夫?”金聲帶著些警惕的語氣和目光看著王得仁,並不買賬。

“哈哈,金大人,我是真心想要和你結交,可不是敷衍你,這麼說吧,如今這天下,尤其是這東南一塊的天,誰不知道現(xiàn)在是金華義軍說了算,識時務者爲俊傑,我雖然沒有和金華義軍交過手,但金華義軍的名氣卻遠揚東南一線,金大人作爲金華義軍曾經(jīng)的布政使,能不能給本官引薦一下總督大人,也好讓我有的兵將,兒郎們有個好的去處?”

王得仁開門見山,表明來意。

金聲擡眼望著他,見他不像隨便說說的樣子,略微沉吟了一下,“王大人有心了,不過,我也不知道如今總督大人會不會見你,甚至連我都不知道會不會見我,朝廷今天如此對待金華義軍,恐怕不用幾天就會傳到金華義軍那裡,到時候,恐怕他們都不會給我好臉色。”

“只要大人答應幫我周旋,遞個話,下官就感激不盡了,”王得仁露出了真誠的笑容,突然好想想起什麼,回頭對身邊的衛(wèi)兵道:“來呀,將禮物擡進來。”

金聲也吃了一驚,還有禮物?

他和王得仁可是八桿子打不到一起的人,他是鄉(xiāng)野名朽,先前是大明的中層高官,後來策動義軍起義,在東南一帶很有一些名聲,投靠隆武朝廷是因爲要報銷朝廷,光復河山,如今光復河山的雄心壯志在朝堂上被消磨的幾乎乾淨,只有做官這一條心意支持著他繼續(xù)在隆武朝廷裡面呆下去,現(xiàn)在,隆武朝廷對他起了擠兌之心,他只能去投靠先前很是賞識自己的張強,金華義軍領,隆武朝廷的浙閩總督。

王得仁是金聲桓這個原先大南明侯爺?shù)暮镶啡耍簿褪歉睂ⅲ瑺懯颤N說是合夥人呢?而不是部將呢?因爲王得仁不是金聲桓一起的官員,他原爲大順李自成白旺舊部,金聲桓原爲左良玉部將,後爲其子左夢庚的部將,左夢庚在左良玉死了以後向清軍將領阿濟格貝勒投降,後來金聲桓因爲官位原因,清軍不給他做更大的官,只是給了一個江西提督軍務的官職,又因爲和巡撫,學政等鬧矛盾,他奮起反擊,反叛了清軍,開頭是以隆武四年爲號,投降隆武朝廷的。

但他不知道隆武當時正在被李成棟和博洛貝勒等清軍追殺的幾乎死亡,當永曆桂王在廣東登基以後,他才投靠了永曆南明王朝。

後來兩個人在江西配合著抵抗清軍,並且派遣使者向原先的左良玉舊部同僚勸降,收穫不錯,也直接影響到哦和他們作戰(zhàn)的李成棟部,李成棟部自從追殺隆武不成以後,歷史上也是因爲清軍不給他做總督,而只給了個閩粵提督,從而怨恨在心。

這一世有了張強的歷史,他被張強率領的金華義軍殺的狼狽逃出福建,和一起被逐出福建的範紹祖,馬寶窩在上饒府,吉安府等地伺機反攻,但清軍本來就現(xiàn)實,有功的人還不給高官,何況他們這些被打的丟盔棄甲,再也沒有往日風範的敗軍,因此對他們不聞不問。

金聲桓投降以後,所做的一切事情,對他影響很大,最後李成棟只好投降了隆武,隆武此刻是什麼人都想要,拼命的收羅文官和武將,壯大實力,所以對他曾經(jīng)逼得他走投無路的事情也既往不咎,封了他一個江西總督,讓他帶兵反對清軍,李成棟以後閉著嘴巴,什麼時候都不太說話,安心做一個聽話的南明隆武政權的將領。

金聲桓和李成棟是大人物,王得仁他這個小將是不入隆武的眼裡的,隆武以爲有了李成棟和金聲桓就可以掌握他們的軍隊和將領,大明和南明,甚至是清軍都是如此,是將領負責制,因此王得仁這個副將,提督,當?shù)匾彩菦]有滋味,如今隆武朝廷搖搖欲墜,他就想著找個後臺。

此刻,清軍大軍正在從京師趕來,他們攻取的九江,南昌等地正面臨著金陵和京師兩路,三支大軍的圍攻的危險,然而隆武朝廷卻意欲派遣李成棟南下廣東,奪取永曆南明丟掉的地盤,他們和李成棟合力支撐,又有何騰蛟,堵胤錫等人在湖南湖北等地獨立展,造成了策應的局面,才讓隆武朝廷得以延續(xù)。

隆武朝廷有危險有金華義軍出手相救,此刻隆武朝廷竟然爲了一個尊嚴和麪子問題和金華義軍鬧起來,隆武的性格反覆,猶豫的軟弱一面讓王得仁看清楚了隆武難成大事,因此他才決定投入如今兵強馬壯的金華義軍。

好的小人總是會在危險的時候跳上新的船隻,逃出生天,而壞的好人,總是會爲了所謂大義,獻出自己的生命,保護壞人獲得他所爲止爭取到勝利果實,然後享盡榮華富貴,身上加持著英雄,勝利者的帽子,他們所要做的就是躲的妙,熬的過,然後巧取豪奪,最後成爲歷史的勝利者,書寫歷史。

王得仁就是這樣的人,他在清軍中的時候,也沒有少做壞事,沒有少禍害百姓,更是對南明朝廷落井下石,可他就是能因爲隆武的寬容而獲得新生,但他知道現(xiàn)在他再歸清軍,清軍是不會要他的,因此他在尋找一個新的靠山,如今這個機會被他找到了,就是眼前的金聲,以及金聲身後的金華義軍。

“來,放這裡。”王得仁指揮著士兵們將好幾只箱子放在金聲面前。

金聲望著他,“下了血本啊,我到底是收還是不收?”

收了天下的人會怎麼看自己,歷史會怎麼寫自己,不收,如果沒有王得仁的同盟和保護,自己走了以後靠金華義軍城中的暗探,能保護的了自己的家人嗎?

“頭疼啊,得仁老弟,你這是要讓我犯錯啊。”金聲痛苦的說道。

“呵呵,大人,你高風亮節(jié),大義凜然,末將豈能不知,不過金大人啊,你也得爲你的家小考慮,這天下大亂,握在手裡的錢財纔是定心丸,有錢才能活下去,沒有錢,你去了金華義軍,也吃不開啊,這個世道,誰不是爲錢活著。”

第二百八十章 幫一把他們吧第二百一十章 土木作業(yè),挖到敵人眼皮子底下第五十二章 慘勝第七百五十九章 尊重老兵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的實力如日中天第四百九十九章 魯國滅亡對局勢的影響2第八百零七章 愚蠢的艦隊總兵第七百八十四章 暴怒的三王子第三百一十九章 攻城受阻1第八百一十二章 海戰(zhàn)突圍2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市民們的反應第二百五十三章 鄭鴻逵的危局 困獸之鬥第六百三十三章 噩號連連第四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三百零七章 固若金湯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維合一的軍隊控制體系第七十二章 改革軍制第五百一十八章 提高士兵的素質(zhì)第八百章 當頭一炮鄭家船隊覆滅第四百六十八章 會鰲拜20第二章 奇怪的朱大典第四百一十六章 南明國問題第三百六十三章 王尚禮拜見第八百零一章 登陸戈公島第八百四十八章 我們的民兵也能打第八百六十八章 軍銜制度改革第二百零六章 論戰(zhàn)第七百八十三章 拼死掩護第四百零一章 排槍對決1第六百四十四章 戰(zhàn)後爆兵第二百零四章 親眼目睹攻城第三百一十七章 互相算計第四百二十七章 南明烽火8第三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五百六十二章 給商人們解套第四百五十四章 會鰲拜6第七百一十七章 複雜的局勢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惑第三百四十章 咱們也學習華夏軍2第六百九十八章 打你沒有商量第五百二十六章 水師拆分第一百九十七章 追兇6第八百八十一章 坐在火山口上的洪天炮第四百一十七章 被挖牆角第二百二十二章 支出大於收入2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zhàn)時體制解決經(jīng)濟問題第一百零四章 救駕第六百二十九章 戰(zhàn)爭應該這麼打第六百四十二章 四面埋伏?第二百五十七章 文武怨氣2第九十四章 追殺第八百四十六章 頑強的山城第十四章 定計第七百零六章 被逼無奈的反擊第八百六十一章 周邊無事專心對付滿清第三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三十二章 左金王賀錦第二百三十四章 讓世界亂起來,誆兵出城第三百二十九章 盤點得失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末日8第五百七十章 華夏軍空虛的內(nèi)閣第二百三十六章 讓世界亂起來,和蘇尼特談判第八百一十五章 專業(yè)和業(yè)餘?第八百七十三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3第三百五十五章 彙報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王之意第六百章 三明治戰(zhàn)場第八百一十三章 衆(zhòng)怒共謀第七百二十七章 俘虜們的安置第八百七十二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2第七百二十二章 馮銓來訪第四百八十章 李過的想法第四百八十七章 暗渡陳倉1第二百六十章 退路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惑第三百六十章 魯國天生殘疾第四百八十一章 忠貞營的實力第六百章 三明治戰(zhàn)場第六百五十六章 裁撤軍隊2第六十四章 橋頭擊殺蒙古騎兵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洋危機1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清不虧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明烽火7第五百三十一章 南明國之難第三十五章 流寇小隊第五百五十一章 突然打擊第五百零一章 忠貞營的出路第二十八章 擊潰第二百五十三章 鄭鴻逵的危局 困獸之鬥第六百八十三章 火炮技術提升第六百三十三章 噩號連連第六百四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六百零六章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第四百六十七章 會鰲拜19第五百零四章 動手第五百章 李過困局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勝滿達海第四百五十六章 會鰲拜8第六百九十六章 給你個機會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王之意
第二百八十章 幫一把他們吧第二百一十章 土木作業(yè),挖到敵人眼皮子底下第五十二章 慘勝第七百五十九章 尊重老兵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的實力如日中天第四百九十九章 魯國滅亡對局勢的影響2第八百零七章 愚蠢的艦隊總兵第七百八十四章 暴怒的三王子第三百一十九章 攻城受阻1第八百一十二章 海戰(zhàn)突圍2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市民們的反應第二百五十三章 鄭鴻逵的危局 困獸之鬥第六百三十三章 噩號連連第四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三百零七章 固若金湯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維合一的軍隊控制體系第七十二章 改革軍制第五百一十八章 提高士兵的素質(zhì)第八百章 當頭一炮鄭家船隊覆滅第四百六十八章 會鰲拜20第二章 奇怪的朱大典第四百一十六章 南明國問題第三百六十三章 王尚禮拜見第八百零一章 登陸戈公島第八百四十八章 我們的民兵也能打第八百六十八章 軍銜制度改革第二百零六章 論戰(zhàn)第七百八十三章 拼死掩護第四百零一章 排槍對決1第六百四十四章 戰(zhàn)後爆兵第二百零四章 親眼目睹攻城第三百一十七章 互相算計第四百二十七章 南明烽火8第三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五百六十二章 給商人們解套第四百五十四章 會鰲拜6第七百一十七章 複雜的局勢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惑第三百四十章 咱們也學習華夏軍2第六百九十八章 打你沒有商量第五百二十六章 水師拆分第一百九十七章 追兇6第八百八十一章 坐在火山口上的洪天炮第四百一十七章 被挖牆角第二百二十二章 支出大於收入2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zhàn)時體制解決經(jīng)濟問題第一百零四章 救駕第六百二十九章 戰(zhàn)爭應該這麼打第六百四十二章 四面埋伏?第二百五十七章 文武怨氣2第九十四章 追殺第八百四十六章 頑強的山城第十四章 定計第七百零六章 被逼無奈的反擊第八百六十一章 周邊無事專心對付滿清第三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三十二章 左金王賀錦第二百三十四章 讓世界亂起來,誆兵出城第三百二十九章 盤點得失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末日8第五百七十章 華夏軍空虛的內(nèi)閣第二百三十六章 讓世界亂起來,和蘇尼特談判第八百一十五章 專業(yè)和業(yè)餘?第八百七十三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3第三百五十五章 彙報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王之意第六百章 三明治戰(zhàn)場第八百一十三章 衆(zhòng)怒共謀第七百二十七章 俘虜們的安置第八百七十二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2第七百二十二章 馮銓來訪第四百八十章 李過的想法第四百八十七章 暗渡陳倉1第二百六十章 退路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惑第三百六十章 魯國天生殘疾第四百八十一章 忠貞營的實力第六百章 三明治戰(zhàn)場第六百五十六章 裁撤軍隊2第六十四章 橋頭擊殺蒙古騎兵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洋危機1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清不虧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明烽火7第五百三十一章 南明國之難第三十五章 流寇小隊第五百五十一章 突然打擊第五百零一章 忠貞營的出路第二十八章 擊潰第二百五十三章 鄭鴻逵的危局 困獸之鬥第六百八十三章 火炮技術提升第六百三十三章 噩號連連第六百四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六百零六章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第四百六十七章 會鰲拜19第五百零四章 動手第五百章 李過困局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勝滿達海第四百五十六章 會鰲拜8第六百九十六章 給你個機會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王之意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盛区| 德化县| 酉阳| 临沭县| 泾阳县| 洪泽县| 上思县| 乌恰县| 和顺县| 江北区| 本溪| 永顺县| 耒阳市| 灌南县| 天等县| 额济纳旗| 手游| 论坛| 霍山县| 盐源县| 汤原县| 九龙坡区| 礼泉县| 金沙县| 冕宁县| 马公市| 武夷山市| 漯河市| 虎林市| 绍兴市| 贺兰县| 柳江县| 文安县| 庐江县| 当雄县| 长春市| 宜昌市| 达尔| 新营市| 莱阳市| 安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