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7章 討平福王

得知了福王鬧事的消息之後,於孝天興沖沖的就趕緊下旨,稱福王朱常詢此乃是造反作亂,有不臣之心,下旨削去他福王之職,貶爲庶民,並且沒收他所有家產,同時將其舉家拿下,送京監管。

這一下福王可就倒了黴了,於孝天親自派出手下大將孟飛到河南去,主持削藩之事,帶兵入洛陽抓捕福王。

福王沒想到於孝天還真敢對付他,說削他的藩就削了他的藩,還要抄他的家,抓他的人,嚇得是屁滾尿流,命王府侍衛們關上王府大門,說什麼都不肯開門,還令王府侍衛以及家奴們拿兵器抵抗,誰都不許進他的王府。

孟飛這一下可就樂壞了,當即裝模作樣的給京師報信請旨,說福王擁兵自重,要造反了,請示於孝天怎麼辦,還派人把消息散佈出去,把福王的行爲擴大了幾十倍,說福王糾集了數千兵馬,要佔據洛陽起兵造反。

於孝天得知消息,樂的屁顛屁顛的趕緊下旨,昭告天下說福王意圖謀叛,詔令天下共討之,下令孟飛將福王叛軍討滅。

孟飛裝模作樣的帶兵駐在洛陽城外,城內只派了少量的兵馬把福王府給包圍了起來,也不攻打福王府,就在洛陽等候於孝天的命令,順便也趁機大造聲勢,把福王造反的消息宣揚的天下盡知。

福王的行爲,無疑也促使了一些皇親國戚們有些蠢蠢欲動,他們不甘心看著朱家的大明天下,就這麼被於孝天玩弄於股上,更不敢信看著他們朱家的既得利益,被於孝天這麼隨手拿去,於是又有幾個地方的藩王,勾結地方官員,招兵買馬,開始響應福王,在各地鬧騰了起來。

於孝天很快收到了消息,更是樂不可支,以前他沒借口對付這些傢伙,現在這些傢伙自己終於主動跳了出來,雖然他們某種程度上佔了一些道理,但是卻一下子站在了天下百姓的對立面上去。

於是於孝天令人暗中在民間廣佈消息,說這些皇親國戚看不慣他於孝天這麼厚待老百姓,試圖重新奪權,繼續奴役天下百姓,總之趁著這個機會,把這些皇親國戚們給徹底搞臭。

另外他也將消息通報給了崇禎,崇禎一聽於孝天要取消天下皇親國戚們的優待,直接把刀鋒對準了他們朱家子孫,於是頓時怒不可遏,在皇宮之中又是好一通發脾氣,摔碟子打碗的大罵了於孝天一番。

可是事後於孝天親自入宮,和崇禎進行了一番爭論,怒斥這些皇親國戚對於大明的危害,他們貴爲皇親國戚不假,但是這些人卻早已成爲大明身上的蛀蟲,他們靠著皇親國戚這層關係,享受著天下最好的資源,但是對大明這個國家,卻沒有任何貢獻,相反卻在各地魚肉百姓,甚至橫徵暴斂,來滿足他們的私慾,非但對國家沒有任何貢獻,反倒是大大損害了大明這個國家的健康。

正是因爲他們這些人佔據了太多不該佔據的資源,才導致了大明土地兼併嚴重,現如今他於孝天並未說要把所有東西都收回來,只不過是要他們也替大明這個國家承擔一些分內之事,這些人便如同被挖了祖墳一般跳將出來,要興兵作亂,而全然不顧大明中原剛剛平靖下來,要繼續把大明百姓拖入水深火熱之中。

崇禎則以大明乃是朱家天下,朱家子嗣享受這些優待有何不妥來反駁於孝天,兩個人又是爭得面紅耳赤不歡而散,事後崇禎冷靜下來想了一下,感覺於孝天所說的話似乎確實有道理,身爲朱家子孫,這些皇親國戚享受的確實已經夠多了,但是對於大明來說,他們卻從來沒有任何付出可言。

在他們看來,他們只需要享受既得利益就可以了,至於當初他崇禎當權時候的那些爲難之處,卻從不關心,更無人肯出一文錢來爲他提供一絲幫助,現在於孝天只是要收他們一些田賦,這些人就不幹了,確實有些說不過去。

特別是這個福王,說起來福王算是他的親叔叔,福王的富裕是天下人無所不知的,他擁有良田數萬頃之多,家財萬貫都是少說了,他一個人幾乎就佔去了數萬頃良田的田賦,所有所得都讓他自己享受了,可是大明危難之際,福王卻一文錢也不肯出,洛陽兵亂和受災的時候,福王更是不管不問,只是一些田莊被流民軍襲掠之後,便上疏哭訴,要朝廷給他補償,他何曾爲大明考慮過半分。

所以於孝天雖然這麼做,是有點過分,但是這些皇親國戚們這麼多年來的所作所爲,也確實令人齒冷。

於是他乾脆一甩手,不再過問這些事,反正他再生氣也是白搭,現如今於孝天掌控大權,可以說是羽翼已豐,任誰想要現在把他拉下馬,都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這朱家天下,經過於孝天掌權這不到兩年時間,已經徹底被於孝天從裡到外的折騰了一邊,只剩下了外面一層朱家的皮,名義上還是大明,其實基本上各地官府,都已經被他掌控的差不多了。

崇禎這一年多來,也不是沒有想過復辟的辦法,不是沒有打過誅除於賊的主意,什麼玉帶詔之類的辦法,他也用了,趁著於孝天準予宮中少數人出宮走動,或者是太醫入宮爲宮中之人診病的機會,他也曾經試圖讓人帶他的旨意出去,聯絡天下忠於大明的臣子,替他誅除逆賊於孝天。

可是這一兩年來,他的所有努力,似乎都如同泥牛入海一般,從未反饋回來過任何消息,各地雖然有人打著要勤王的旗號起兵,和於孝天對抗,但是在於孝天強大的軍力面前,這些星星點點的謀叛行動,全部都被於孝天一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徹底撲滅,每一次這樣的抗爭,最終不過只是導致一些忠於大明忠於他們朱家的人被屠殺一大片,但是卻始終沒有任何人把事情真正的鬧大,鬧到於孝天無法收拾的地步。

所以隨著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崇禎的心也越來越涼,現如今他已經基本上徹底絕望了,心中自知他想要重新奪回大明的王權,已經是徹底不可能了。

所以他現在很多時候,都心灰意冷,也懶得去關注太多的事情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於孝天僅用了兩年不到的時間,便把大明在他手裡時候的這幅爛的已經沒法再爛的爛攤子,逐步的收拾起來,並且迴歸到原來正常的軌道上。

雖然於孝天使出的很多招數,他頗爲不齒,認爲肯定推行不下去,很可能會招致天下重新大亂,但是事後他發現,於孝天居然能果真把他的一些想法,給強力推行下去,並且最終還收穫了非常不錯的結果。

眼瞅著原來讓他頭疼不已的流民軍,在於孝天掌權之後短短一年之中,便被於孝天一股接著一股的給撲滅,先是張獻忠、羅汝才被滅,現在又把李自成給滅了,中原局勢漸漸的開始恢復了平靜,連崇禎自己有時候都感到很是驚訝,不知道於孝天爲什麼能做的這麼漂亮,怎麼他在位的時候,就沒法做到呢?

雖然崇禎想不明白,也不甘心,但是事到如今,他也知道想要把於孝天剪除掉,對他來說,已經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了。

所以崇禎也漸漸的心涼了下來,也就不再多想那麼多,整日間不是在書房看書,就是在宮中陪伴妻兒,日子過的倒是也比較平靜。

一些原來宮中的太監和宮女也看到了當今聖上的這種轉變,也不再指望著聖上能光復皇權,紛紛開始想辦法離開這個巨大的豪華監獄,使得宮中專門伺候皇家的太監宮女逐步的漸漸減少。

一些太監宮女想辦法找藉口離開皇宮之後,便一去不返,不肯再返回皇宮,對於這些人的去向,也沒人知道最終他們的歸宿,但是絕少有人返回家鄉,大多數不知所蹤,也使得皇宮成了現在大明最神秘的地方,沒有多少人知道目前崇禎的狀況,只是坊間傳言,聖上龍體欠安,一直不能視事。

而福王的事件,也在很短的時間之內便被平息了下去,就憑福王府那些王府侍衛和臨時武裝起來的一些太監,想要擋住孟飛拿下福王府,簡直就是笑話。

當孟飛受命討平福王“作亂”之後,他僅用了兩刻鐘不到的時間,就率兵攻入了福王府,而且據後來傳言說福王拒不投降,趁著混亂居然帶著兩個兒子,其中包括小王爺朱由菘趁亂逃離了洛陽城,最終不知去向,總而言之福王府被攻破之後,福王和他的兒子就失蹤了,沒人知道他們最終的下落。

後世有人對此說法表示嚴重懷疑,在大將孟飛的率領下,整個洛陽城被於家軍包圍的水泄不通,福王又是一個三百多斤肥豬一般的大胖子,就算是王府侍衛再怎麼厲害,除非他們是神仙,有通天只能,否則的話絕不可能從洛陽城之中逃走。

(今天臘八,大家可要記著吃臘八粥呀!美味!呵呵!)

第176章 荷蘭船隊到了第36章 鄭一官的一石兩鳥之計第222章 交鋒1第1章 火帽第113章 漁農稅第85章 決戰南門2第127章 善後第32章 決戰3第135章 備戰第225章 手榴彈的正式登場第157章 再巡淡水第164章 窮書生1第119章 成交第145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58章 知州求援第291章 風雨雞籠灣第228章 林易陽的擔憂第83章 陳九的困局第192章 伏兵金銀島第140章 歷史謎案第101章 朱大典的困局第26章 福建大旱第144章 手榴彈第34章 黃雀在後4第106章 強攻雞籠灣第111章 恢復秩序第45章 茂盛源第143章 圍攻第30章 戰兵的第一次露面第71章 無力感第8章 屢試不爽的火攻戰術第154章 關門打狗第47章 巡視生意第123章 大捷第124章 下一站淡水河第133章 逼迫投效第91章 基隆炮作2第69章 水力木工車牀第183章 珠江口狂歡日第155章 各回各家第177章 疑神疑鬼第206章 再次棄島第165章 窮書生2第57章 援軍到來第37章 袁大忽悠第1章 凌亂第90章 基隆炮作第112章 越俎代庖第175章 自大還是愚蠢第277章 退一步大家都好第253章 黑旗第165章 窮書生2第80章 荒唐一夜第262章 約談第243章 租借議案第131章 顏思齊第96章 制服第16章 悶聲發大財第75章 忠良之臣第101章 應戰第184章 夜襲船團第78章 曹化淳第165章 通止規和西班牙使節第264章 不明身份的船隻第106章 輪到皇親國戚了第155章 消化戰果第274章 分化第285章 再臨淡水2第224章 豁口爭奪戰第5章 扮豬吃老虎第13章 人心所向第55章 力克通州第95章 服從意識第35章 拔腿跑路第81章 倒逼第193章 熊文燦的命運軌跡第237章 打狗港第105章 石油第247章 祭旗第152章 擠榨最大價值第28章 肅清戰場第10章 山賊第47章 立堡第74章 紅夷大炮第128章 決不食言第257章 頭大如斗的熊撫臺第174章 穩紮穩打第106章 圖窮匕見第35章 人力困境第79章 相互覬覦第108章 單桅縱帆船第34章 怒海餘生第249章 血火大海第241章 計劃打亂第86章 決戰南門3第81章 逼宮第213章 攤牌第50章 烏合之衆第94章 落井下石
第176章 荷蘭船隊到了第36章 鄭一官的一石兩鳥之計第222章 交鋒1第1章 火帽第113章 漁農稅第85章 決戰南門2第127章 善後第32章 決戰3第135章 備戰第225章 手榴彈的正式登場第157章 再巡淡水第164章 窮書生1第119章 成交第145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58章 知州求援第291章 風雨雞籠灣第228章 林易陽的擔憂第83章 陳九的困局第192章 伏兵金銀島第140章 歷史謎案第101章 朱大典的困局第26章 福建大旱第144章 手榴彈第34章 黃雀在後4第106章 強攻雞籠灣第111章 恢復秩序第45章 茂盛源第143章 圍攻第30章 戰兵的第一次露面第71章 無力感第8章 屢試不爽的火攻戰術第154章 關門打狗第47章 巡視生意第123章 大捷第124章 下一站淡水河第133章 逼迫投效第91章 基隆炮作2第69章 水力木工車牀第183章 珠江口狂歡日第155章 各回各家第177章 疑神疑鬼第206章 再次棄島第165章 窮書生2第57章 援軍到來第37章 袁大忽悠第1章 凌亂第90章 基隆炮作第112章 越俎代庖第175章 自大還是愚蠢第277章 退一步大家都好第253章 黑旗第165章 窮書生2第80章 荒唐一夜第262章 約談第243章 租借議案第131章 顏思齊第96章 制服第16章 悶聲發大財第75章 忠良之臣第101章 應戰第184章 夜襲船團第78章 曹化淳第165章 通止規和西班牙使節第264章 不明身份的船隻第106章 輪到皇親國戚了第155章 消化戰果第274章 分化第285章 再臨淡水2第224章 豁口爭奪戰第5章 扮豬吃老虎第13章 人心所向第55章 力克通州第95章 服從意識第35章 拔腿跑路第81章 倒逼第193章 熊文燦的命運軌跡第237章 打狗港第105章 石油第247章 祭旗第152章 擠榨最大價值第28章 肅清戰場第10章 山賊第47章 立堡第74章 紅夷大炮第128章 決不食言第257章 頭大如斗的熊撫臺第174章 穩紮穩打第106章 圖窮匕見第35章 人力困境第79章 相互覬覦第108章 單桅縱帆船第34章 怒海餘生第249章 血火大海第241章 計劃打亂第86章 決戰南門3第81章 逼宮第213章 攤牌第50章 烏合之衆第94章 落井下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汶川县| 措勤县| 浦县| 云浮市| 丰县| 景泰县| 安陆市| 青铜峡市| 宁阳县| 比如县| 遵化市| 北海市| 宕昌县| 桦川县| 湘乡市| 元朗区| 太原市| 长岭县| 福清市| 双桥区| 巴青县| 堆龙德庆县| 建湖县| 象山县| 佛教| 辛集市| 瓮安县| 尉氏县| 柏乡县| 平遥县| 日土县| 阿城市| 自治县| 广丰县| 平泉县| 横峰县| 砚山县| 西峡县| 太和县| 瑞昌市| 和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