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6章 僞朝廷

但是不久,孫傳庭卻收到了從京師送來的一封信,信居然是洪承疇的親筆信,得知洪承疇有親筆信給他,孫傳庭大吃一驚,這才知道洪承疇居然在兵敗之後,被於家軍給生擒活捉了去。

按理說於家軍抓了洪承疇,有很大的可能會殺了他,但是爲何洪承疇卻會派人從京師給他送信呢?

於是孫傳庭趕緊接了洪承疇的親筆信,打開之後觀看了一番,洪承疇在信中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告訴他,於孝天並非他們所想的那麼惡劣,讓孫傳庭最好能親自到京師會一會於孝天和他。

Www● тt kán● C〇

洪承疇並且在信中親自作保,表明會保證孫傳庭的安全,於孝天絕不會加害於他。

孫傳庭看了這封信之後驚疑不定,起初猜測洪承疇可能是受於孝天所持,被迫無奈才寫信給他,騙他入京加害於他。

於是他仔細的又看了幾遍這封信,卻並未在信中發現有什麼不妥之處,洪承疇的筆記很清晰,運筆什麼都沒有什麼問題,絕不像是倉促之間或者是情緒十分波動的狀態下給他寫的信,而是應該處於一種很穩定的狀態,安靜的寫下的這封信,字裡行間也看不出什麼隱含的東西。

於是他想到了送信之人,趕緊派人去查問,結果當送信的人被帶到他的面前之後,他發現送信的人他認識,正是洪承疇的一個家丁,於是他趕緊將家丁叫入他的住處詳細詢問了洪承疇的情況。

這個家丁也不相瞞,據實回答了孫傳庭的問話,告訴孫傳庭雖然他們老爺被俘,但是整個過程於家軍對其都相當客氣,照顧有加並未留難於他。

入京之後於孝天親自接見了洪承疇,二人相談了相當長時間,於孝天還留洪承疇住在他的行轅之中,後來還單獨給洪承疇在京師之中選了一個清靜的院子安歇,並且派兵進行保護。

另外也沒有過分限制洪承疇的行動,這幾天還常找洪承疇相談一些事情,雙方相處看來還算是融洽。

孫傳庭這就看不懂了,在他們起兵趕往京師的時候,洪承疇對於孝天是深惡痛絕的,恨不得將其立即拿下殺之而後快,但是沒想到洪承疇被俘之後,卻得到了於孝天如此的看重,而且洪承疇似乎也沒有以死報君恩,倒是和於孝天相談甚歡,這就奇怪了。

在確認洪承疇並不是被於孝天強行所挾,故意矇騙他到京師謀害於他之後,孫傳庭最終毅然決然選擇了跟著這個洪承疇的家丁,只帶了他貼心的十幾個家丁,趕往了京師。

孫傳庭入京之後,於孝天高規格的接待了孫傳庭,並且親自在行轅的花園之中設宴款待孫傳庭,還請來了已經歸服他的洪承疇作陪。

三個人在於孝天臨時行轅整整談了一個下午帶前半夜,一場酒吃了兩頓纔算是結束,孫傳庭最終還是接受了於孝天和洪承疇的勸說,選擇有保留的支持於孝天。

如此一來於孝天算是獲得了兩大助力,洪承疇和孫傳庭都是多年和流民軍打交道的人,而且都是精明強幹之人,這也就讓於孝天下一步對付流民軍,多了幾分把握。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之中,於孝天一邊是大力改革大明朝廷二百多年來積存下來的各種弊政,一手拿著蓋著朝廷印璽的聖旨,假借崇禎之名強力推行各種新政,一邊是高舉屠刀對於那些試圖抵-制各種新政出-臺的既得利益集團狠下死手。

崇禎以前也不是不知道一些弊政的事情,他也曾經多次試圖改革這些弊政,但是雖然他貴爲皇帝,但是卻往往受到官員們的左右,往往推行新政,必定會影響到一些既得利益者或者集團的利益,很多當官的本身就身在既得利益集團之中,抑或是一些既得利益集團的代言人。

所以往往當崇禎想要推行一些新政,改革一些弊政的時候,便會遭到衆多大臣們的強力抵-制,而崇禎又有時候拉不下面子,或者是忌憚太多,只能不了了之。

其實這一次於孝天率軍入京之前,崇禎就試圖打算,先把一兩個皇子送往南京那邊,做個萬全的準備,一旦要是京師有失的話,他立志絕不棄京師而逃,萬一遭受了於孝天叛軍戕害的話,那麼他的皇子在南京那邊,也可以立即順勢登基繼位,接著詔令天下繼續和於孝天爲敵,有朝一日重新光復大明江山。

但是他僅僅是這麼一個要求,就遭到了一些吃飽了撐的沒事幹的大臣的抵-制,說什麼要事這時候送走皇子,是一種示弱的表現,會嚴重影響到軍心士氣,以至於崇禎只能悻悻作罷,也導致了於孝天破城之後,在崇禎根本沒有防備的情況下,舉家老少都被堵在了皇宮之中。

這也是崇禎爲何沒有選擇自殺殉國的原因之一,因爲他要是自殺殉國的話,這大明江山也不會由他的子嗣繼承,到時候天下大明臣民,恐怕會因爲找不到一個正統的繼承者,弄不好會因此起紛爭,你找一個皇親國戚拉出來當皇帝,我也弄一個皇親國戚出來繼承大統,到時候一傢伙搞出一堆皇帝繼承大明基業,到時候就徹底亂套了。

其實這種事也在歷史上確確實實發生過,李自成攻入京師之後,崇禎煤山上自縊身亡,結果南方曾經出現過多次朱家子孫爭奪正統皇位的事情。

以至於後來南明時期,大明南方基本上沒有形成太過有效的統治,也自然形不成有計劃有組織的對建奴南下的抵抗,倒是大明迅速的敗亡,最終天下被建奴奪取的情況。

所以崇禎說起來是一統天下的天子,但是實際上他在位十幾年時間裡,都在不斷的和手下的大臣們進行角力,爭奪天下的控制權,說是崇禎統治著大明,倒還不如說是那些東林黨或者一些文臣們在實際控制大明。

崇禎在位十幾年時間裡,更多的是在和這些大臣們角力,根本無法徹底貫徹或者推行他所想要做的一些改革。

所以崇禎在死之前,大呼內外諸臣誤我這樣的話,其實也不算是故意在推卸責任,大明的覆亡,這些大臣們也同樣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但是現在於孝天攻入京師,徹底控制了京師的朝堂,並且軟禁了崇禎,逼迫崇禎將大權讓給了他,讓他可以假借崇禎的玉璽來頒發諭旨,挾天子以令諸侯,他就沒有這方面的顧慮。

於孝天的性格決定他不可能受制於這些大臣的左右,而且他手頭握有可以左右局勢的軍事力量,人不服就收拾誰,而且他不在乎殺人立威,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祭出屠刀,以強力手段來推行他的政策。

在他頒佈推行攤丁入畝的政策之後,確確實實招致了許多地方的豪紳權貴們的強力抵-制,甚至有些地方官府,乾脆提出此聖旨非出自當今聖上,而是出自叛賊於孝天之手,上書朝廷說恕他們無法遵旨行事。

其中在北方的有河間府和順德府兩地知府,都擺明了態度,拒不肯執行於孝天所推行的這種攤丁入畝,和取消權貴勳戚、以及一些以往可以獲得免稅政策的有權有勢之人的優惠的政策,上書表態拒不遵旨行事。

於孝天於是立即令剛剛重新成立的中書省擬旨,將這兩地的知府以及不肯同意推行新政的傢伙們拿下送京審問,並且選人接替他們。

這兩地的原知府肯定不肯就範,真定知府居然就地募集兵馬,試圖和現如今的僞朝廷進行軍事對抗,這個僞朝廷三個字說的實在是太貼切了,現在的大明朝廷,早已不是崇禎當權時候的朝廷了,只不過是穿了一身大明的馬甲,行的卻是於孝天之事的朝廷,外衣是朱姓,但是內在的卻已經換上了于姓。

可是正因爲於孝天穿了一身大明的馬甲,做事纔敢肆無忌憚,當得知真定知府居然試圖用武力對抗他,二話不說便命孟飛跑一趟過去。

孟飛得令只帶了兩個營的兵力,星夜殺奔真定府,兩個步兵營以急行軍的速度從保定府趕往真定府,天亮之後便兵臨真定府城下。

真定知府慌亂之下命令臨時招募的那些鄉勇還有守城的官兵進行抵抗,但是這些烏合之衆豈能是於家軍的對手,這邊於家軍大炮一響,那邊守城的兵民便立即鬨堂大散,有細作在城中鼓動起了一些百姓,趁機奪門打開了城門,孟飛領兵呼呼啦啦的就灌入了城中。

真定知府得知守軍崩潰,趕緊帶著家丁試圖逃走,但是不等他把細軟收拾好裝好車,孟飛就已經率兵殺至了府衙前面,將其堵在了府衙之中。

真定知府心知這次被逮肯定不能倖免,爲了少遭一些罪,當即懸樑自盡,而他死之前,逼著他的妻妾投井自盡,結果是滿門上下在於家軍攻入府衙之後,僅剩下了幾個婢女和一些家丁,其餘親眷全部自殺。

在接下來幾個月之中,於孝天一邊大力裁撤原來北方的那些毫無戰鬥力的雜兵,一邊大力擴充他的於家軍。

年初他在天津衛登陸的時候,只帶了三萬多陸軍,但是到了十月間的時候,於孝天已經把在北方的於家軍兵力擴充到了十萬之衆。

雖然這些新軍戰鬥力目前並不強,上陣能否保證像老兵們那樣臨危不懼,這方面有些存疑,但是比起那些舊式的明軍來說,還是要強上很多。

第161章 特戰隊第36章 天主教第276章 下馬威第179章 撤離第43章 試炮1第132章 幣制第314章 官府動向第222章 一窩蜂第196章 東江鎮覆滅第22章 驗貨第43章 試炮1第24章 斷其四肢第173章 趕盡殺絕第198章 各有算計第106章 事敗第242章 下馬威第37章 決戰8第82章 辯駁第179章 奇怪探子第117章 老大來了第200章 圖窮匕見第20章 暗流涌動第52章 膛線第248章 送給褚彩老的大禮第263章 潭頭鎮第64章 瘧疾第260章 再掀狂濤第119章 小挫第204章 出乎意料的鳥銃第93章 焦頭爛額第82章 辯駁第122章 望眼欲穿的望遠鏡第72章 山東援軍第187章 人心惶惶第257章 頭大如斗的熊撫臺第154章 關門打狗第137章 山外有山第307章 技術進步第18章 緩戰第216章 亂炮齊發3第13章 各路反應第69章 拙劣的表演第128章 決不食言第61章 各懷鬼胎第210章 方安的決心第169章 褚彩老的特使2第94章 出征準備第47章 收買人心2第81章 靶場試炮第3章 收編納降第12章 放手一搏第134章 迎刃而解第122章 火攻第261章 李府來客第134章 內閣第104章 天生反骨第310章 校閱1第29 章 談判破裂第202章 直搗黃龍第110章 包餃子第7章 刀下留人第219章 輕鬆克之第44章 試炮2第139章 徵倭第202章 小試牛刀第100章 怒髮衝冠第115章 叛軍請降第128章 強權的好處第48章 卡隆炮第5章 獻策倒魏第1章 南日水寨第29章 螳螂捕蟬3第45章 天降救星第110章 開誠佈公第138章 資敵之嫌第111章 獎勵第144章 遇敵第210章 不眠之夜2第33章 工業進步第84章 天下大勢第120章 有苦自知第194章 暗流2第243章 另生一計第53章 舵把子第196章 東江鎮覆滅第8章 血光沖天第131章 船底包銅第160章 悲催的軍服第198章 下龍灣反擊戰第109章 整軍第309章 新丁第28章 挑戰第7章 醉仙欲死第177章 疑神疑鬼第252章 福建局勢的走向第250章 水泥第219章 殺一儆百第154章 關門打狗第11章 自請剿匪第84章 複雜環境
第161章 特戰隊第36章 天主教第276章 下馬威第179章 撤離第43章 試炮1第132章 幣制第314章 官府動向第222章 一窩蜂第196章 東江鎮覆滅第22章 驗貨第43章 試炮1第24章 斷其四肢第173章 趕盡殺絕第198章 各有算計第106章 事敗第242章 下馬威第37章 決戰8第82章 辯駁第179章 奇怪探子第117章 老大來了第200章 圖窮匕見第20章 暗流涌動第52章 膛線第248章 送給褚彩老的大禮第263章 潭頭鎮第64章 瘧疾第260章 再掀狂濤第119章 小挫第204章 出乎意料的鳥銃第93章 焦頭爛額第82章 辯駁第122章 望眼欲穿的望遠鏡第72章 山東援軍第187章 人心惶惶第257章 頭大如斗的熊撫臺第154章 關門打狗第137章 山外有山第307章 技術進步第18章 緩戰第216章 亂炮齊發3第13章 各路反應第69章 拙劣的表演第128章 決不食言第61章 各懷鬼胎第210章 方安的決心第169章 褚彩老的特使2第94章 出征準備第47章 收買人心2第81章 靶場試炮第3章 收編納降第12章 放手一搏第134章 迎刃而解第122章 火攻第261章 李府來客第134章 內閣第104章 天生反骨第310章 校閱1第29 章 談判破裂第202章 直搗黃龍第110章 包餃子第7章 刀下留人第219章 輕鬆克之第44章 試炮2第139章 徵倭第202章 小試牛刀第100章 怒髮衝冠第115章 叛軍請降第128章 強權的好處第48章 卡隆炮第5章 獻策倒魏第1章 南日水寨第29章 螳螂捕蟬3第45章 天降救星第110章 開誠佈公第138章 資敵之嫌第111章 獎勵第144章 遇敵第210章 不眠之夜2第33章 工業進步第84章 天下大勢第120章 有苦自知第194章 暗流2第243章 另生一計第53章 舵把子第196章 東江鎮覆滅第8章 血光沖天第131章 船底包銅第160章 悲催的軍服第198章 下龍灣反擊戰第109章 整軍第309章 新丁第28章 挑戰第7章 醉仙欲死第177章 疑神疑鬼第252章 福建局勢的走向第250章 水泥第219章 殺一儆百第154章 關門打狗第11章 自請剿匪第84章 複雜環境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芷江| 承德市| 云霄县| 榆社县| 罗山县| 临城县| 垫江县| 区。| 平顺县| 岑巩县| 乡宁县| 平度市| 札达县| 南开区| 南昌市| 德州市| 稷山县| 大姚县| 贵阳市| 晋宁县| 易门县| 青海省| 吉木萨尔县| 东源县| 富顺县| 临清市| 卓资县| 汉阴县| 台山市| 辽宁省| 措勤县| 姚安县| 满洲里市| 兴海县| 永春县| 手游| 镇雄县| 巨鹿县| 兰考县| 宜兰县| 平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