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2章 人才分流

大明帝國花了三年多時間才最終建成的戰艦的確不同凡響,雖然沒人知道朱由驄爲什麼會給戰艦取那麼個怪名字,但從南京出發的衆人在海上第一眼見到那雄偉的英姿時,就已經爲那氣吞山河的氣勢所深深折服。如果沒人攔著,鄒維璉當時就能不顧風浪跳海游過去。

海上的射擊表演也讓人心潮澎湃,當聽著那六門主炮同時發出驚天動地的怒吼,看著兩舷共四十門的機槍那足以令風雲變色的瘋狂掃射後,沒人會懷疑鎮國將軍說過的那句話,新式戰艦就是大明帝國流動的國土。

就這麼個鐵傢伙若是整個幾百上千艘的,隨便往別人家門口一放都不需要做出任何表示,誰還敢說那塊地盤不是大明的?更別提遠處那個看上去體形更龐大的半成品了,據說那纔是大明海軍的標準裝備,現在這個只是用來打擊周遍海盜抓捕走私犯的漁政船而已。

緝拿海盜?鬼才相信那死胖子說的話呢。即便是已經被消滅了的鄭家海盜全盛時期,也不配讓這新式戰艦火力全開吧?打擊走私?誰還見過走私犯能組織起比西方盟友主力艦隊更龐大的隊伍來?至於朱由驄對這種戰艦用途的最後一個說明,更是讓人哭笑不得。驅趕盜漁份子?這都讓人沒法做出評論。用排水量一萬六千多噸,在另一個時空被叫做的巡洋艦的東西去追人家小舢板,也就這死胖子能幹得出來!

當然了。戰艦再威武那也是軍方的專用玩具。而崇禎帶領朝廷官員來參觀的用意也很簡單,就是要讓他們知道。大明帝國的軍事實力已經足以應對任何挑戰,有能力爲帝國的崛起保駕護航。今後國內的建設就是搞得再好,別人也只能羨慕不敢嫉妒,更不敢起什麼壞心眼。大明百姓就是富得把銀子扔水裡聽響玩,人家也只有在旁邊看著流著口水的份。想打劫?不怕死的就來,窮兵黷武的鎮國將軍正愁沒借口發動戰爭呢。

對於大多數需要通過改善民生,纔有機會名留青史的朝廷官員來說,青島船廠的設施纔是他們目前最需要的。那種巨大的龍門吊。能力太強暫時還用不著,不給也就算了。但旁邊那個小得多,卻同樣是用蒸汽機驅動的起重機怎麼也不讓人看呢?把這玩意拆幾個回去,建房子修城牆或者用來裝卸貨物那多省事啊!

現在既然能造這麼大的戰艦了,那肯定是採用了新的焊接技術,不可能會繼續使用釺焊和鉚接。這法子得說出來,不少的民用產品上可用得著!那種扔水裡就直冒炮。用個罐子裝好就能點火切割鋼板的白石頭也得給,管你研究院是不是花了三年時間才搗鼓出來的呢?反正這玩意有用!還有……總之一句話,除了剛纔讓朝臣們激動不已,現在還漂在海上的那個鐵疙瘩以外,這青島港的一切東西都能拆了爲改善民生做出貢獻!

然而一番討要的的結果卻是文官們又開始罵人了。敗類!大明開國以來最無恥的敗類!從青島港到天津,這一路上的罵聲就沒消停過。但這次被詛咒的對象並非鎮國將軍。而是已經獲得任命正式接管大明海軍本土艦隊的鄒維璉。

這小子黑啊,皇帝發下來的免費請柬他居然能賣到五百兩。但這事也不能完全歸咎於別人,誰讓大夥沒打探清楚消息就一窩蜂地跑去湊熱鬧?而且收錢的又不止的鄒維璉,沒瞧見兵部在蓋戳的時候都還要一百兩麼?要真說起來這也是定力不夠惹的禍。可他憑什麼把青島港的所有設施列爲軍事物資,這不讓摸那不讓看的。就連那些生產工藝都說成是什麼國家機密,不罵這種禍害那罵誰去?

“行了。周愛卿、溫愛卿你們找朕也沒用!現在船廠使用的焊接技術的確不成熟,朝廷也沒能力爲你們提供那麼多鋼鐵去打造商船!”無論是誰成天被一羣蒼蠅在耳邊嗡嗡那也會受不了,崇禎的脾氣已經算是好的了,沒在看到周延儒後就直接把他給踹到海里去。

朝臣們都以爲這次是採用的新工藝,可實際上墨家大師們還是用的老辦法,只不過更復雜了而已。卯榫結構、鑲嵌工藝、釺焊、鉚接甚至是鋁熱反應能用的都用了,而且根據墨武的判斷這艘戰艦的使用年限不能超過五年。

新技術到是有,也正在被用到那艘巨型戰艦的建造上,崇禎卻不能說。那可是研究院花費了數年的時間,兩個月前纔在帝國學院的學子們幫助下給發明出來的,現在還很不成熟經常出現問題。要是把這東西給抖摟出來,讓他大哥給知道了還不被罵死?

“皇上,老臣爲的不是這事!”吹了一夜的海風,周延儒也想明白了,鎮國將軍禁止他們竭澤而漁招募青島船廠工匠的事沒錯,若是爲了發展經濟而延誤了帝國海軍的建設誰能承擔得起那後果?

天竺發生的一切深深觸動了大明官員,一個小小的城邦都能有十天十夜運不完的財寶,那莫臥兒帝國的富有程度可見一斑。但沒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做保護,這一切有用嗎?人家西方盟友就那麼幾十號人,還不是扛著長槍火炮進城了,數百年的積累還不都是給人家準備的?經濟發展與軍事建設之見孰輕孰重,這還用得著多說麼?

再窮不能窮國防,再苦不能苦孩子,這是大明朝廷上上下下新的共識。一個強大的國防體系能夠保證百姓不受到外族的騷擾,不用在恐慌中過著顛沛流離的日子。後代則是整個帝國的希望所在,少年強則國強,想讓華夏民族永遠站在顛峰,想讓大明帝國千秋萬代,對於後代的培養一刻也不能放鬆。

安全獲得了保證。再加上強大的人才儲備,發展起經濟來那纔是得心應手。如果現在朝廷只有一兩銀子。包括周延儒在內的所有大臣都會提議將一半用來維持軍隊建設,而另一半用來加大教育投入。

“那有什麼問題你們就坐下說吧!”只要不是繼續嚷嚷著要讓把青島船廠給拆了運走,崇禎就放心多了。周延儒和溫體仁現在可是商學院的主要負責人,就這倆傢伙一起來肯定是有什麼重大決定,聽聽也無妨。

“老臣建議提高技術學院的待遇,擴大招生規模!”技術學院的成立得到了孔衍植的鼎力支持,但取得的效果並不太好。這到不是因爲他們辦事不努力,也並非出於傳統觀念對手工藝者的歧視。實在是帝國學院的誘惑太大,沒人會輕易放棄進入那裡的機會。

“提高待遇?怎麼個提高法?”帝國學院是大明的最高學府,能進入那裡的都是最頂級的人才,用任教的伽利略等人的話來說,就是那裡面隨便走出一個來也足以改變這個時代的科技進程。也正因爲這樣,進入其中的難度遠遠超過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分流學子,讓普通人才儘快地投入到各行各業。爲大明的建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這也是正崇禎所想。但他也沒想到具體要怎麼做,如果把技術學院的待遇提得太高,勢必會影響到帝國學院的招生計劃,那就太得不償失了。

“恕臣斗膽,敢問皇上這青島船廠的設施可是出自研究院屬於機密產品?”周延儒也知道這純屬廢話。但他還得說,不然就找不到藉口跟皇帝搭話。

“周愛卿,你有什麼話就直說,別老跟以前一樣繞彎子。朕可還忙著呢!”崇禎現在最討厭的就是這套,朝廷裡那些奸佞誰不是兩句話說清楚就去忙自己的事了?要是成天這麼磨嘴皮子。那大明朝廷的改革到現在都應該沒起步。

“若並非都屬國家機密,可否在設計之初就允許技術學院的學子全程參與?”周延儒也不能接觸到核心機密。更不敢提出那種要求。

“你這是什麼意思?”

“臣觀研究院設計之器械精巧無比,於國於民均大有益處,卻因……”周延儒的話也很有道理,大明現在的高科技產品首先滿足的就是軍事需要,根本就不可能做到第一時間轉爲民用,但在國內的建設上卻有的確需要這些東西。

而且軍品和民品因爲用途不同,對於產品的要求也有很大差異。爲了保證可靠性提高耐久度降低故障率,研究院在設計之初制定的標準往往會偏高,導致成本也居高不下,但這對於普通民品來說完全就沒有必要。在作戰中提供動力的蒸汽機出了問題,那肯定是致命的,但在現實生產中停一兩天工搞檢修則很正常。

所以周延儒的要求也很簡單,當研究院琢磨出了通用設備的原理後,他們只負責掌握核心技術管理好軍品的生產,但可以把要求相對低的民品交給技術學院去製作。一來提高了科學技術轉化爲生產力的效率,二來因爲技術學院的學子們更清楚地方工廠想要的是什麼,也能製作出更適合的產品來,避免在原材料上的浪費。

“此法還有一個好處。”對於這種不會泄露國家機密,又能提高效率的事溫體仁相信崇禎會答應。“以目前的形式而言,比帝國學院地位更個高的就只研究院。若普通學子也能有機會獲得他們的指點,即便是沒有名分也能讓他們在心理上產生自豪感,而不會認爲是因爲技不如人才被迫做出的選擇。”

“而且……”周延儒趁熱打鐵繼續補充道:“以我大明目前選拔人才的方式而言還存在不少的遺漏,若我們能給技術學院的學子們一個機會,讓他們能接觸到最新的科技,或許……”

任何一種選拔制度都不可能保證將最優秀的人才一掃而空,周延儒也深知這個道理,他要做的就是在朝廷之外再擺上一個迷魂陣,儘量把那些漏網之魚給抓住。一個科技高度發達的帝國不可能只有塔尖和底座,還得有最堅實的塔身才行,技術學院就是要補足這承上啓下的關鍵一環。

而且被帝國學院淘汰的學子並非不優秀,他們或許是因爲這樣那樣的原因,不適合從事最高技術的研究而已。這些奮戰在生產一線的高技術人才,有時候的靈光一閃說不定還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這樣吧,朕先考慮一下!等到了天津參觀過那件東西后,朕再和皇兄、驄弟具體商議一下,也聽聽朝中其他大臣的意見。”這事很重要,崇禎也沒想到青島船廠一行不但激起了大臣們的自豪感,還能讓周延儒等相對頑固派主動認識到將科學技術轉換爲生產力的緊迫性。“你們也再下去認真準備擬一份奏摺上來,不光是要解決名份問題,那物質獎勵也不能少。”。)

第228章 二太坑倭第268章 誘之以利第174章 遼東新政第105章 反賊末路第297章 伴君出遊第100章 損招破敵第126章 龍江船廠(上)第260章 強租倭島第247章 三位一體第123章 挑選影衛第81章 胖版坑儒第181章 月圓之夜(下)第112章 南海人販第59章 千里突進第26章 洛陽盛宴第62章 天降神兵第292章 暗潮涌動第255章 耐力較量第147章 遼東來使第218章 利益結合第303章 中西合壁第172章 所謂談判第191章 出兵助剿第262章 招募勞工第41章 深宮秘談第317章 亡羊補牢第259章 元宵燈會第181章 月圓之夜(下)第80章 文武殊途第222章 兜售軍火第154章 東海海戰(下)第50章 捅向背後的刀子第187章 獻俘儀式第85章 新監察制第168章 攪局行動第267章 商賈雲集第220章 各懷鬼胎第138章 鐵甲戰艦第300章 河南會館第282章 寶山拍賣(下)第75章 和平談判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76章 停戰協議第80章 文武殊途第175章 兜售答案第177章 拒絕投降第131章 先嚇後哄第173章 走投無路第97章 流言四起第54章 天下大亂第111章 佈局西南第327章 以夷制夷第299章 玉瓷惹禍第250章 自相殘殺第44章 緊急拉練第87章 刨根問底第199章 將軍大婚(上)第30章 王府徵兵第7章 倒黴的盧象升第255章 耐力較量第322章 地獄艦隊(下)第160章 絕地反擊第58章 出征前夜第277章 蓄勢待發第238章 夜襲下關第107章 拆遷大隊(上)第16章 初見天啓第90章 聖教疑雲第261章 篡改歷史第95章 叛軍北上第112章 南海人販第47章 王府倩影第314章 喋血黃沙(上)第137章 韓爌罷相第135章 驅狼吞虎(下)第176章 剩餘價值第205章 分道揚鑣第71章 據關而守第295章 誨人不倦第273章 萬人對罵第44章 緊急拉練第222章 兜售軍火第326章 戰爭賠償第68章 復仇之戰第68章 復仇之戰第296章 養狼計劃第101章 大號魚餌第19章 先談條件第1章 天上掉下個小胖子第269章 羣英薈萃第93章 意外收穫第107章 拆遷大隊(上)第8章 天啓帝的抉擇第236章 關門緝盜第269章 羣英薈萃第240章 黑白軍旗第329章 奇怪戰爭第100章 損招破敵第109章 拆遷大隊(下)第319章 助人爲樂
第228章 二太坑倭第268章 誘之以利第174章 遼東新政第105章 反賊末路第297章 伴君出遊第100章 損招破敵第126章 龍江船廠(上)第260章 強租倭島第247章 三位一體第123章 挑選影衛第81章 胖版坑儒第181章 月圓之夜(下)第112章 南海人販第59章 千里突進第26章 洛陽盛宴第62章 天降神兵第292章 暗潮涌動第255章 耐力較量第147章 遼東來使第218章 利益結合第303章 中西合壁第172章 所謂談判第191章 出兵助剿第262章 招募勞工第41章 深宮秘談第317章 亡羊補牢第259章 元宵燈會第181章 月圓之夜(下)第80章 文武殊途第222章 兜售軍火第154章 東海海戰(下)第50章 捅向背後的刀子第187章 獻俘儀式第85章 新監察制第168章 攪局行動第267章 商賈雲集第220章 各懷鬼胎第138章 鐵甲戰艦第300章 河南會館第282章 寶山拍賣(下)第75章 和平談判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76章 停戰協議第80章 文武殊途第175章 兜售答案第177章 拒絕投降第131章 先嚇後哄第173章 走投無路第97章 流言四起第54章 天下大亂第111章 佈局西南第327章 以夷制夷第299章 玉瓷惹禍第250章 自相殘殺第44章 緊急拉練第87章 刨根問底第199章 將軍大婚(上)第30章 王府徵兵第7章 倒黴的盧象升第255章 耐力較量第322章 地獄艦隊(下)第160章 絕地反擊第58章 出征前夜第277章 蓄勢待發第238章 夜襲下關第107章 拆遷大隊(上)第16章 初見天啓第90章 聖教疑雲第261章 篡改歷史第95章 叛軍北上第112章 南海人販第47章 王府倩影第314章 喋血黃沙(上)第137章 韓爌罷相第135章 驅狼吞虎(下)第176章 剩餘價值第205章 分道揚鑣第71章 據關而守第295章 誨人不倦第273章 萬人對罵第44章 緊急拉練第222章 兜售軍火第326章 戰爭賠償第68章 復仇之戰第68章 復仇之戰第296章 養狼計劃第101章 大號魚餌第19章 先談條件第1章 天上掉下個小胖子第269章 羣英薈萃第93章 意外收穫第107章 拆遷大隊(上)第8章 天啓帝的抉擇第236章 關門緝盜第269章 羣英薈萃第240章 黑白軍旗第329章 奇怪戰爭第100章 損招破敵第109章 拆遷大隊(下)第319章 助人爲樂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海县| 湘潭市| 黔西县| 宁城县| 湘西| 丹寨县| 元氏县| 黄梅县| 应用必备| 儋州市| 罗源县| 固阳县| 兴化市| 北碚区| 福海县| 浏阳市| 中西区| 屏南县| 抚宁县| 太保市| 绩溪县| 平谷区| 吴江市| 赞皇县| 寻乌县| 岢岚县| 玉林市| 南雄市| 宝山区| 马边| 屏东市| 威远县| 锦州市| 湘潭市| 双鸭山市| 徐闻县| 游戏| 西林县| 光山县| 安国市| 巨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