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章 糖葫蘆的兄弟情

“四弟……”

“哎喲……”朱由驄剛轉身就被人撞了個滿懷。

“幹嗎?你這逆子!這可是你四弟!你這麼慌慌張張的就不怕把你小弟撞出個好歹?”還沒等朱由驄反應過來一旁的福王可先發彪了。

“孩……孩兒……”進來的又一個胖子一下慌起來了。又一個?還是胖子?嗯,看來福王府的伙食還真不錯,屋子本來已經有那麼一大一小倆胖子了,這不現在又來一個。要知道這可是明末,窮人家連飯都吃不飽的明末,沒有啥雞啥撈的洋垃圾也更沒有啥激素,長得胖的要麼就是家裡伙食太好運動太少,要麼就是得了浮腫。

“父王,孩兒們得知四弟身體已大好,特意從懷慶府趕回來慶賀的!二弟三弟也在後面快到了。孩兒是太著急了這才趕在前面不小心衝撞了四弟!”

二弟?三弟?還叫俺四弟?啊……那他不就是……?朱由驄沒想錯進來的這個還真就是後世的南明弘光帝朱由崧。而他口中的二弟三弟自然就是穎衝王朱由渠和德懷王朱由樺了。

“爾等逆子,還記得這個家還記得有你這四弟啊!爲父命你帶管事去接收封地本是想給你個鍛鍊,你到好帶上你二弟三弟去花天酒地!”福王可沒給朱由崧啥好臉色,一張胖臉氣得紅通通的。

“啓稟父王,孩兒這趟出去可沒真沒耽擱,只是那懷慶知府實在可惡!只劃歸了不足百頃白地還跟百姓發生衝突不說,就連一千兩的祿米也僅支付了八百兩,孩兒與其爭辯這才遲歸!”朱由崧也是一臉的委屈,他這趟不但沒混個花天酒地也就算了居然還跟當地百姓發生了衝突受的驚嚇也還真不少!

“啊……”朱由驄傻了,不是吧!居然會有人敢剋扣自己胖爹的薪水?要知道這位可是大明的福王,皇帝的親叔叔哦,可不是啥農民工!而且這個大哥也太啥了吧,量個地這種小事居然還跟當地的農民發生衝突?這可叫他以後收復人心的事咋做啊!更無語的是爲了區區的兩百兩還跟知府吵架?大哥啊大哥,你叫俺說你啥好呢?後世某位經常上電視的大蝨可是說了的哦福王封地二百萬畝祿銀四萬六千兩,你用得著爲這點小錢吵鬧麼?哎……看來這一家子還真是吝嗇到了骨子裡。

“哼……這事爲父自會處理,你既然回來了就陪陪你四弟!”還是福王大氣沒爲了這點小錢繼續計較下去,反到是轉頭對朱由驄道:“驄兒啊,你先去見見你的三個哥哥吧!”

“那孩兒先行告退!”事辦完了,朱由驄也不想繼續呆在這裡,萬一他的胖爹還想幹點啥事,或無聊了想給他添個弟弟妹妹啥的留在這裡那不是自討沒趣麼?

“四弟啊,你這一病可怕爲兄的給急壞了!來讓大哥好好看看!”一出門朱由崧就拉著朱由驄的手上下大量起來,那眼神啊很……咋說呢?反正是讓朱由驄心裡一陣惡汗,生怕這大哥有什麼不量嗜好!

“四弟……”

“四弟……”

還沒等朱由驄把手從大哥的魔爪裡掙脫出來呢又圍上來兩個胖子,把他上下打量。這哪裡是在看病人嘛,都快趕上動物園看大熊貓了。

“三位哥哥好!”朱由驄趕緊的拱手做揖,眼前這情形太嚇人了,再讓他們看下去還真說不定會少上那麼二兩肉的。

“嗯,還行。咱四弟啊還那麼健康,看來病已大好了!你可不知道,本來此次我兄弟三人還得在懷慶府呆上幾日的,可一聽說四弟你醒來後那舉動嚇得連趕了好幾日的路,都沒敢耽擱!”朱由崧的目光還是那麼……然而說出來的話卻讓朱由驄不由得心裡熱乎。

這還是朱由崧麼?還是歷史上那個十分昏庸腐朽的,只知吃喝玩樂,整日沉湎於酒色之中,就連當了皇帝,兵臨城下也不理朝政的“蛤蟆天子”南明亡國皇帝弘光帝朱由崧麼?朱由驄迷茫了??粗约旱娜桓绺纾惺苤菨鉂獾男值苤椋难e有一股子說不清道不明的味道。

其實朱由驄也是被歷史給忽悠了,以明朝的制度來說當時政治以內閣負責,即使皇帝昏庸,負責的臣下仍可以維持政治機構的正常運轉。以局勢而論,留都諸臣需要的只是一個形式上的精神領袖。而並不一定非要雄才大略的賢君不可。歷史上司馬睿能偏安東晉,他也只不過是一個懦弱無能的君主而已。關鍵在於臣下齊心協力,方能維持危局。而歷史上之所以說弘光帝乃腐朽王朝的最昏庸的帝王,唯知享樂,不問政事,沉湎酒色,荒淫透頂。很大的原因是當時的東林黨人想擁立潞王,而且也跟朱由崧登基後任用馬士英、阮大鋮等宦官與東林黨人內訌不斷。又鬧起了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宮廷疑案,如大悲案、太子案、童妃案等造成南明朝廷風雨飄搖有關。最重要的是,南明是在他手上丟的!這樣一來做了漢奸,當了韃子奴才,急著摘清自己卻依然擁有話語權的東林黨人當然是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又加上後清韃子也巴不得明朝的帝王越昏庸越好,反正廣開言路麼,只要你讚美“糠稀大帝”,歌頌“糠鉗剩屎”,別給八旗搗亂,別說蟎人的壞話就行了,當然順便還得剃個頭留根豬尾巴啥的。最好在蟎清餘孽的帶領下再將此言論流傳千年萬年,成了精成了龜成了事實才好!

“四弟來,這可是二哥在回來的路上特意去白馬寺給你求的平安符。爲兄可是好不容易纔向遊歷到此的德清大師求來的,據說這可是他第一次爲人求平安呢。快快戴上,以後啊我這四弟可就無病無災了?!敝煊汕贿呎f著,一邊把還貼身收藏散發著體溫的平安符掛到了朱由驄的脖子上。

“我就說麼,二哥你平日最看不慣那羣禿頭了,爲啥回來的路上都二更天了還非要去廟裡!”旁邊的朱由樺一臉的鄙夷,也摘下個玉佩塞給朱由驄道:“四弟啊,三哥也沒啥送的,這是去懷慶府的時候哥哥去上清宮幫你找那老道士要的,據說還是前唐年間的辟邪之物!”

朱由崧一下跳起來吼道:“好嘛,你兩個小子敢情一佛一道的都讓你們給送了,難不成還要你大哥去找個洋和尚來給咱四弟祈福啊!”朱由崧一下跳出來吼道。

“小……小弟,謝謝三位哥哥!”還能說什麼?有這樣的哥哥在朱由驄僅僅兩個謝字是不足以代表的,然而再多的言語也沒發表達他心中的感激了。

“兄弟間說啥謝不謝的?莫做這小兒姿態。別看大哥沒啥能耐,也沒求得啥平安符,啥千年辟邪之物,但哥哥可是記著你的好。這不,哥哥把你最愛吃的那家懷慶府糖葫蘆店的師傅給你找回來了。以後啊四弟可就想啥時候吃就啥時候吃了,再也不用等上幾天喚人去買了?!敝煊舍律焓帜ǖ袅酥煊沈嬆樕系臏I珠。

在旁人看來這些或許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罷了,然而在朱由驄看來這一切都是那麼的溫暖人心,在這一刻他真實的感受到了兄弟之間那濃濃的深情?;蛟S他們荒唐或許他們無恥,但是他們卻實實在在的把一個和他們同父異母的兄弟放在心上,無怨無悔的照顧他寵溺他。特別是朱由崧,作爲側妃鄒氏兒子雖然爲長卻因爲他朱由驄的存在不得不放棄掉七年的世子之位,將不得繼承福王的一切。

“嗯!”朱由驄使勁的點了點頭,心裡暗暗發誓將盡一切力量守護好這個家,無論如何也不能讓親人門任人宰割任人污衊!“是小弟的不對。走!吃糖葫蘆去!”

“走!吃糖葫蘆去!”

PS:關於弘光帝的評價主要參考的是《南渡錄》。《南渡錄》爲明代史學家李清任南明弘光朝大理寺左丞時輯錄詔諭章奏及朝臣言行,以綱目日記體逐日記載弘光一朝大事,起自崇禎十七年(1644)四月福王朱由崧至南京監國,迄於弘光元年(1645)五月朱由崧被俘,每兩月事編爲一卷,計十六卷。李清服事南明,政事多所參決,其記述多爲親睹親聞,且李清爲人“中立無依傍”,不參與黨爭,無門戶之見,又治學嚴謹,持論平允,故其書遠比其它南明史料更爲詳實可靠。有較高史料價值。本書爲清代禁燬書。其中關於弘光帝有幾條個人認爲重要的記錄節選如下1:“如端陽捕蝦蟆,此宮中舊例,而加以穢言,且謂孌童季女,死者接踵。內外喧謗罔辨也。及國亡,宮女皆奔入民家,歷歷吐狀,始得其實。”這說明端午抓蛤蟆是慣例而不是弘光的獨創,至於什麼**童女也純屬誹謗!2:“燕居深宮。每徘徊詫嘆,謂諸臣無肯爲我用者,於吳姬亦罕近也”大意就是連宮裡的江南女都很少親近!這說明什麼?難道是宮女太醜讓弘光帝沒了慾望?還是說他因爲找不到能臣、可用之臣連找美女的心都沒了??3:“上寬仁,即位後從不追究,一日,閣臣及潞王事。上曰‘王,朕叔父,立亦其分耳’”就連著名漢奸、東林黨人錢謙益也有詩句“一年天子小朝廷,遺恨虛傳覆典刑。豈有庭花歌后閣,也無杯酒勸長星。吹脣沸地狐羣力,嫠面呼風羯鬼靈。奸佞不隨京洛盡,尚流餘毒螫丹青?!北磉_對潑在弘光皇帝身上謠言的憤恨!另外在韃子對明朝皇帝的態度問題上也找到一段:樑頌成編輯校訂的《楊嗣昌集》的前言中有這麼一段話:“《四庫全書答問》談到乾隆帝編纂全書的私意的時說:‘對於明朝者,乾隆帝欲暴露朱明之短,故蒐集明代種種失德之記載,使之隨古人名著,共傳於後世,以永播其惡於人間?!痹倏纯辞』实厶岬嚼钋鍟r的咬牙切齒:“設其人尚在,必當立正刑誅,用章憲典。今其身幸逃顯戮,其所著書籍,悖妄之處,自應搜查銷燬,以杜邪說而正人心”

第54章 天下大亂第25章 王府圈地第239章 西人坑倭第19章 先談條件第296章 養狼計劃第256章 孤軍深入第243章 奸商登島第59章 千里突進第126章 龍江船廠(上)第128章 君子附逆第12章 象升留,強敵現第159章 鳩佔鵲巢第231章 海外軍團第264章 強徵入學(下)第103章 銅牆鐵壁第28章 逼良爲賊第248章 中場休息第124章 打磨刺刀第87章 刨根問底第310章 籌建新居第130章 栽贓失敗第181章 月圓之夜(下)第193章 歸途閒議第146章 民心所向第321章 地獄艦隊(中)第77章 皆大歡喜第181章 月圓之夜(下)第222章 兜售軍火第175章 兜售答案第268章 誘之以利第129章 一品大員第120章 高人西來第44章 緊急拉練第3章 糖葫蘆的兄弟情第301章 再謀戰端第170章 三請和談第299章 玉瓷惹禍第317章 亡羊補牢第97章 流言四起第271章 癸酉科考(下)第112章 南海人販第143章 鐵骨說客第327章 以夷制夷第165章 有來無回第281章 寶山拍賣(上)第173章 走投無路第137章 韓爌罷相第184章 還軍於國第11章 拜九臺第89章 白蓮花開第205章 分道揚鑣第55章 韃子夜宴第77章 皆大歡喜第200章 將軍大婚(中)第330章 風雲突變第68章 復仇之戰第53章 神奇的泡泡第82章 回師平亂第261章 篡改歷史第309章 欲蓋彌彰第255章 耐力較量第51章 天意難測第32章 帝后心思第184章 還軍於國第59章 千里突進第145章 戰雲密佈第33章 左右爲難第33章 左右爲難第271章 癸酉科考(下)第283章 再遇難題第257章 就糧於敵第309章 欲蓋彌彰第18章 十年血誓第59章 千里突進第285章 將軍野心第251章 戰場鑄甲第1章 天上掉下個小胖子第109章 拆遷大隊(下)第235章 初露鋒芒第70章 幸運的袁崇煥第20章 各行其事第215章 兩隻蝸牛第10章 送上門的外星竹槓第151章 瀋陽城內第138章 鐵甲戰艦第1章 天上掉下個小胖子第299章 玉瓷惹禍第107章 拆遷大隊(上)第115章 張嫣出走第231章 海外軍團第174章 遼東新政第33章 左右爲難第147章 遼東來使第250章 自相殘殺第229章 別說再見第270章 癸酉科考(上)第301章 再謀戰端第163章 全線撤退第83章 侍郎救士第252章 宿命之戰(上)
第54章 天下大亂第25章 王府圈地第239章 西人坑倭第19章 先談條件第296章 養狼計劃第256章 孤軍深入第243章 奸商登島第59章 千里突進第126章 龍江船廠(上)第128章 君子附逆第12章 象升留,強敵現第159章 鳩佔鵲巢第231章 海外軍團第264章 強徵入學(下)第103章 銅牆鐵壁第28章 逼良爲賊第248章 中場休息第124章 打磨刺刀第87章 刨根問底第310章 籌建新居第130章 栽贓失敗第181章 月圓之夜(下)第193章 歸途閒議第146章 民心所向第321章 地獄艦隊(中)第77章 皆大歡喜第181章 月圓之夜(下)第222章 兜售軍火第175章 兜售答案第268章 誘之以利第129章 一品大員第120章 高人西來第44章 緊急拉練第3章 糖葫蘆的兄弟情第301章 再謀戰端第170章 三請和談第299章 玉瓷惹禍第317章 亡羊補牢第97章 流言四起第271章 癸酉科考(下)第112章 南海人販第143章 鐵骨說客第327章 以夷制夷第165章 有來無回第281章 寶山拍賣(上)第173章 走投無路第137章 韓爌罷相第184章 還軍於國第11章 拜九臺第89章 白蓮花開第205章 分道揚鑣第55章 韃子夜宴第77章 皆大歡喜第200章 將軍大婚(中)第330章 風雲突變第68章 復仇之戰第53章 神奇的泡泡第82章 回師平亂第261章 篡改歷史第309章 欲蓋彌彰第255章 耐力較量第51章 天意難測第32章 帝后心思第184章 還軍於國第59章 千里突進第145章 戰雲密佈第33章 左右爲難第33章 左右爲難第271章 癸酉科考(下)第283章 再遇難題第257章 就糧於敵第309章 欲蓋彌彰第18章 十年血誓第59章 千里突進第285章 將軍野心第251章 戰場鑄甲第1章 天上掉下個小胖子第109章 拆遷大隊(下)第235章 初露鋒芒第70章 幸運的袁崇煥第20章 各行其事第215章 兩隻蝸牛第10章 送上門的外星竹槓第151章 瀋陽城內第138章 鐵甲戰艦第1章 天上掉下個小胖子第299章 玉瓷惹禍第107章 拆遷大隊(上)第115章 張嫣出走第231章 海外軍團第174章 遼東新政第33章 左右爲難第147章 遼東來使第250章 自相殘殺第229章 別說再見第270章 癸酉科考(上)第301章 再謀戰端第163章 全線撤退第83章 侍郎救士第252章 宿命之戰(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治县。| 朔州市| 朔州市| 南郑县| 青河县| 金川县| 韶关市| 皋兰县| 德昌县| 将乐县| 霸州市| 武威市| 英德市| 凤城市| 修武县| 文登市| 陆河县| 商都县| 太和县| 肃宁县| 莒南县| 常宁市| 涪陵区| 贵溪市| 长子县| 山西省| 湖南省| 灵山县| 井陉县| 什邡市| 邳州市| 临沂市| 康乐县| 昌都县| 平陆县| 博兴县| 潜江市| 德江县| 桑植县| 宜君县| 宜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