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86章 滿堂奸佞

“不行!爲兄的絕不會答應你去做這事!”

隨著崇禎的這一聲怒吼,福王別院的大廳內那可是炸開了鍋,說什麼的都有。以韓爌爲首的文臣一個個臉紅脖子粗,雖然聖人之言在這個時候用不上,而即便是想出那麼一兩句也肯定是經過了篡改的。但他們依然要據理力爭,讓膽大妄爲的朱由驄打消那個念頭。

經過長時間減肥也還重達兩百多斤的福王,雖然捨不得真揍自己的寶貝兒子,卻在打算直接使用暴力威脅。居然當著衆人的面玩起了金雞獨立,還象模象樣地提著自己的鞋子,來了一招很不標準的白鶴亮翅。

軍方將領的表現要稍微好點,他們沒吵沒鬧是因爲這事跟他們的關係不大,卻也嚇得夠戧。但孫承宗等正常人士寧願朱由驄現在就頭腦發熱,帶領他們去打下那兩個大地方,也不希望這個不著調的小妖怪去做那件事。

整個大廳裡,唯一表現得還算正常並支持朱由驄行動的,居然是那個剛纔寶山發了一大筆橫財,買下了大量軍火的張天琳。雖然還是稍微覺得有點不滿意,但如果不是害怕引起鎮國將軍反感的話,他非常願意借用一下那些洋神棍的禮節,抱著那個小胖子親上兩口。

朱由驄提出的最後一個要求是,抑制佛教在大明境內的傳播。嗯,這死胖子沒有提出滅佛,只是因爲這個宗教暫時還有用,至少發動天竺戰爭的時候還需要這個做爲黑吃黑的藉口。否則在場的人都相信,他絕對有膽子直接喊出那句話來。

較之誕生在華夏土地上,宣揚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道教,被天竺所拋棄的佛教是虛僞無恥的。佛徒們是自稱不殺生不吃肉,卻爲了滿足口腹之慾,發明了“素肉”!彷彿他們吞下的植物就沒有生命。就連他們成天朗誦的佛經,居然是在釋迦牟尼死後三百年纔出現,其中參雜了多少的謊言恐怕連他們自己都說不清楚。

佛教是極端自私而冷漠的!一心修行。不聞世事。爲了自己能夠早日成佛登極樂,他們不惜棄妻棄子棄父母。爲了自己不下地獄,他們可以在殺戮面前大談所謂的人生八苦,幫助敵人麻痹民衆的神經,用消極的祈禱去對待高舉的屠刀以證菩提。

對於這些,朱由驄可以忍受。改變下飲食結構,多培養點素食者也無傷大雅。經典不經典的。那還不都是人給寫的?至於忽悠人什麼的,對這個更無恥的小胖子來說簡直就是家常便飯,釋迦牟尼的原話說不定還真就是那樣呢?

自私冷漠雖然不好,但也不至於引起朱由驄太大的反感。人都是有慾望的,正如佛徒們希望證菩提求涅磐一樣,大多數的百姓在看到別人過上好日子後也會心動。有了官學。有了正在開始的工業革命,恐怕暫時不會有太多的人願意去出家避世。

而對冷漠的態度也並非一點用處都沒有。對自己人是這態度那肯定不行,敵人都打上門來了,當時是抄刀子跟他們幹啊。但如果引導得好,讓大明百姓都能做到視敵人如草芥,那對於大明帝國即將開展的血腥擴張來說,簡直就是求之不得。

當年出征遼東。洛陽白馬寺衆僧送去一批炮彈的事也曾讓朱由驄感動,甚至一度產生了好感。可即便是這樣的大德高僧,接下來做的事也讓他大失所望。

佛教徒們太過貪婪了。飽受戰亂之苦的北地才恢復生機多久?大明的百姓們這才過上了幾年的好日子?各地的佛徒們就這麼坐不住了?非要現在就耗費民力大興土木?既然講究的是修心,佛家八戒裡也有戒著香華一說,那爲什麼就一定要包金鑲玉地給佛像重塑金身?難道泥菩薩就不是菩薩了?拜完就會被天打雷劈,連河都過不了?那在菩提樹下靜坐開悟的釋迦摩尼又是怎麼會事?

朱由驄雖然不信奉任何宗教,但也不會阻止大明百姓都過上了錦衣玉食的生活後,閒得無聊的情況下大興土木修建寺廟。如果那個時候百姓們真有需求。別說是給佛像鍍上一層金子,就算讓他帶著海外軍團給搶兩座金山回來,用純金打造出一百零八羅漢都可以。

但現在,他絕不允許這樣做。對於這個死胖子來說,任何妨礙大明崛起,阻撓百姓儘快過上好日子的東西都是他的敵人,而對待敵人的態度他從來就只有一個。

可即便是朱由驄說破了嘴皮子。甚至祭出了張嫣爲他準備的南北朝時期劉勰所著從未被佛教徒所駁倒過的《滅惑論》,也獲得了在場所有人的認可。但除了原本就對佛教抱有敵意的張天淋以外,再沒有人站出來對他的行動表示支持。

崇禎反對,不是因爲佛教是最有利於統治者的宗教。雖然佛教所宣傳的輪迴報應。讓民衆把今生所受的苦難做爲換取來世富貴的基礎,這對於任何喜歡施行愚民政策的統治者來說都是好事。

但縱觀歷史,爲什麼還是有那麼多的皇帝大搞滅佛運動?因爲他們和大明一樣,需要足夠的人口來增強實力。崇禎也同意佛教興,國家亡,民族弱的說法。因爲佛教禁止婚姻,佔用大量的人口卻不事生產,只知道磕頭唸經的做法會直接導致朝廷賦稅減少國庫空虛,老百姓衣食無著,大明無可戰之兵去守護偌大邊疆。

文臣們不答應,不是因爲他們篤信佛教。爲了能夠讓大明帝國迅速崛起,真正做到君臨天下,他們連自己維護了大半輩子,影響華夏千年的學說都敢背叛,還有什麼沒膽子去做的?他們也並非不知道佛教宣傳厭世嫉俗的“出世間法”,與聖人所言的“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的精神背道而馳。如果不能改變這種荒誕的價值觀,大明很難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立足。

但佛教是什麼?那可是最歹毒的宗教!只要你有那麼一點心思,人家就會發動所有的爪牙不惜一切代價,甚至以消滅論敵的手段來維護。儒家爲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也搞這一套,但諸子百家的信徒也頂多是活著受罪而已,可佛教連死人都不放過。歷史上那些以胡亂評論佛下會地獄獲無量罪,來進行精神恐嚇的“高僧”還少麼?

最關鍵的是。這東西在華夏土地上紮根的時間太巧妙了。五胡亂華百年,纔開始以國家力量扶持推廣的佛教。那些北方外來蠻族胡主爲了徹底消滅華夏文明,麻痹削弱被壓迫民衆的反抗精神,閹割整個民族自強精神才琢磨出這麼個狠招,人家鼓惑的就是天下所有百姓。

他們反對朱由驄做這事的理由只有一個,收拾腐儒讓儒家學說走下神壇迴歸正統,那動搖的是士人階層的利益。還可以通過種種手段來獲得基層百姓的支持。而現在這事的牽扯麪實在太廣,一個不好就會讓天下百姓站到朝廷的對立面來。

“驄弟,你能不能先坐會?”看著那個猴急的小胖子,崇禎心裡可是樂開了花,表面上卻依然不爲所動地品著香茗。

“將軍,這可都到午膳時間了。您即便是不考慮我們,那也不該讓皇上陪著您在這裡餓肚子!”孫奇逢那個樂啊,一直以來他都挺崇拜鎮國將軍的,可真沒想到自己也有超過這死胖子的時候。

“吃飯?這都啥時候了?你們還想著要吃飯?”崇禎跟滿朝奸佞如此奇葩的表現,還真就是讓朱由驄摸不著頭腦。

韓爌道貌岸然地捋著胸前鬍鬚,從容地道:“愛徒啊,你若讓爲師的滿足了這口舌之慾。那說不定會有讓你滿意的答案!”

“行!俺就讓你們吃個夠!”既然事情有了轉機,朱由驄也只能憋著氣命人趕緊準備酒宴。

“到底贊不贊成?”好不容易熬過了漫長的午飯時間,心急的朱由驄也顧不上叫人前來收拾殘局,就急吼吼地跳了起來。

“還是那句話,爲兄的不答應!”很沒形象地歪坐在椅子上,崇禎又把葡萄酒當成了飲料。“不過你若願以鎮國將軍之名,行天下兵馬大元帥之事,那爲兄的就告訴你一件特別的事情。”

“還有啥事比這還重要?”

“那還真說不定。”見朱由驄依然沒有領悟到什麼。崇禎好意地提醒道:“別考慮太久哦,爲兄的可還忙著呢!”

“行!”看這情形,不答應是肯定別想獲得任何消息的了。

“顧愛卿,你還站著幹什麼?趕緊去把鎮國將軍的憑符印信給拿進來!”陰謀得逞的崇禎可是知道朱由驄有多無恥,就這小胖子嘴上答應的事隨時可能翻悔,他必須把事給坐實才行。又朝外吼道:“傳朕口諭,讓王承恩即刻派人出宮。將朕的聖旨公佈天下。”

“現在可以說了吧?”等崇禎終於忙完了他的事情,朱由驄真的快失去耐心了。

“定力啊定力,驄弟就缺這東西!”崇禎失望地搖了搖頭,輕描淡寫地道:“不就是要抑制佛教的發展麼?你當爲兄的真就沒想到過這點?實話告訴你吧。朝廷早在半年前就注意到這裡點了,即便你不提出來也會去做。”

“啥?”朱由驄簡直就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滿朝的奸佞居然在半年前就有這打算了?那自己不正是在杞人憂天,傻忽忽地往坑裡跳?

“孽徒!就你這點能耐,還想滅佛?”韓爌很是不屑地瞟了朱由驄一眼,“佛教的那些隱秘手段你見識過?能識破他們那些禁錮思想愚弄百姓的招數?三武一宗整出了那麼大的動靜,都沒能徹底消滅佛教,真當人家會比你這個愣頭青傻啊?連士人都可以忽悠的佛教,是你說抑制就能抑制的了的?你知不知道程朱理學就是儒家與佛教禪宗思想結合後產生的怪物?”

“那你們剛纔還……”朱由驄不得不承認自己很傻,韓爌提出來的問題他一個都沒想過。

“滅佛是肯定要滅的!但絕不是將軍您去滅!”孫奇逢一臉正色地道:“以暴力滅佛,做點拆寺廟、毀佛像、收法器的事,或許能收到一時的效果,但卻能讓佛徒們輕易獲得民衆的同情,絕對不可能徹底消除這個隱患。”

“滅佛之要重在誅心,所以將軍您絕不能去做這事!”朱之瑜不好意思直接說朱由驄的名聲太臭,只是接過話頭道:“我大明所要採取的是以佛滅佛,不能落下任何口實給佛徒們。讓他們有翻身的機會。”

孔衍植從身上掏出一本蒙學教材道:“這是教育部剛編纂好的,臣今日來得匆忙忘了讓人帶回去,也正好請將軍一觀!”

“忠國論?”朱由驄很懷疑孔老頭是不是忙糊塗寫了錯字,可等他翻開那本飄著墨香的原稿後才發現,字還真沒錯。這居然是大明版的愛國主義教材!

“請將軍看這裡!”孔衍植湊上前,親手把教材翻到中間道:“這就是臣爲佛教徒們準備的第一把刀子!”

看著那個標題,朱由驄不由得在心裡哎嘆。這孔老頭得跟佛教有多大的仇啊?在大明版愛國主義教材裡,第一個反面人物居然玄奘。這位乾的事不大,也就是崇洋媚外,硬是不遠萬里地厚著個臉皮從天竺引入了人家都不要的糟粕來繼續禍害華夏而已。所以,孔老頭給這位唐僧寫的評語也不是很壞,只把他列爲了歷史上最頑固的偷渡客。

第二位的來頭也不小。就是剛讓張天琳在寶山拍賣會上大發橫財的鑑真。在廷正宣揚與倭寇談友好就是漢奸的大背景下,孔衍植沒有發表任何評論。但他卻著重說明了這位高僧偷偷帶到倭島上醫書有什麼用,所以這位的名聲恐怕也好不到哪去。

而孔老頭下手這麼黑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在這次對論語的修正中,他終於發現是誰讓他老祖宗背上了歧視女性的罪名。佛家經典《諸經要集卷七》裡,那句“書雲仲尼稱:難養小人與女子,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也。”讓他恨得牙癢。

“爲師這裡也給他們準備了一招……”

即便孔衍植已經證明了那句話是被人篡改過的聖人之言。但負責內政的韓爌卻依然死不悔改,在他制定的分配細則裡,故意把女性所能享受到的待遇降爲三成。

理由?聲稱“衆生平等”的佛都說了,女人有三障十惡,是敗家的根源是亡國的禍水。能夠讓佛教的正法期減少五百年的女人,當然也可能影響到大明帝國的國運。

證據?韓老頭讀過的書可不少,對於佛經那也是有所涉獵的。《大般涅盤經》裡面那句“一切女人皆是衆惡之所住處”實在不需要經過任何篡改,《薩婆多論》裡“寧以身分內毒蛇口中。不犯女人。”更用不著斷章取義,《法滅盡經》裡“菩薩觀欲種種不淨,於諸衰中,女衰最重。”就是原話。

別以爲韓爌這是在維護佛教,這老傢伙纔是真正的在下手斷根。對於勉強處於溫飽線上的大明百姓來說,可那七成的收益可是非常重要的。百姓們或許願意捐獻香火錢給各家寺廟,但願意爲此傾家蕩產的畢竟是少數。

一旦讓百姓們知道韓爌這老傢伙制定政策時是參考了佛教經典。以後端著個破盆子見人就念叨一聲“我沒豆腐”,然後強行乞討的禍害不變成過街老鼠纔怪。

“阿彌陀佛!”淨慈老尼真不是有意破壞這種和諧氣氛,她只是習慣了而已。白蓮教雖然源自佛教但教義卻存在根本上的不同,而她現在更是大明的密探頭子。“貧尼無能。僅找了些道聽途說的東西而已。”

佛教不是喜歡吹牛麼,老是說信了他們就可以消災免禍麼?所以淨慈老尼給他們準備的也是神話。武則天在第二次迎佛骨後,數月後病死的事知道不?唐憲宗、中宗、肅宗、懿宗迎奉佛骨的事可都是佛徒們大力宣揚的哦,但這四個倒黴蛋在做完這件事後都沒能活過一年,而且還全都是暴斃沒一個壽終正寢的!這都還不夠?那好吧,她就開始從唐僖宗送還佛骨,將三千件珍寶封入法門寺塔下地宮的原因開始慢慢講起……

“將軍,屬下這裡也有一本書,您要不要看看?”發覺朱由驄還是傻站著沒給點反應,熊文燦只能自顧自地嘀咕道:“這可是羅神棍從天竺給找來的呢。根據天竺那邊的說法,這佛祖只不過是他們那個叫做毗溼奴的神仙化身之一,爲的是引導妖魔和惡人自我毀滅……”

“驄弟,你現在知道了吧?滅佛不是那麼好玩的,比起我們收拾腐儒可要難多了!”崇禎志得意滿地顯擺道:“如果沒有六部的緊密配合,沒有形成足夠的輿論氛圍,所謂的滅佛不過一是場鬧劇而已。要不爲兄的就在這裡多住幾天,慢慢給你說道一下朝廷的安排?”

“不……不用了吧?”現在輪到朱由驄被嚇得說不出話來了,他不過就是想抑制一下佛教,爲大明的崛起多爭取點空間而已。可瞧瞧崇禎這昏君跟滿朝的奸佞們,玩起陰謀來下手那個狠啊。佛教?落在了這羣禍害的手上,這下場實在難以想象。

“哼!這次爲兄的就放過你,以後別把什麼事都往自己身上攬。既然你是要我們這個民族崛起,就應該信任我們有能力去掃除障礙!”崇禎不是想教育朱由驄什麼,他也知道這個小胖子一切都是在爲整個帝國著想。“爲兄的已經不再是那個躲在港灣裡的小魚苗了,做爲真龍天子我也有義務替自己的兄弟,甚至天下百姓擋風遮雨。”

“臣弟……”忽然之間,朱由驄有了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皇帝已經成長起來,滿朝的重臣也在竭力幫助他擺脫束縛,大明邁向世界之顛的步伐將無人可擋。

崇禎又恢復了常態,笑道:“你就少在那裡窮酸了。兄弟齊心其利斷金,我們三兄弟分工合作,又有這麼多忠貞之士幫襯著,能夠少捱罵就儘量讓別人去背黑鍋!”。)

第321章 地獄艦隊(中)第50章 捅向背後的刀子第312章 刻意刁難第256章 孤軍深入第203章 焦頭爛額第186章 承天啓運第15章 進京路第198章 賣友求榮第245章 死神請貼第281章 寶山拍賣(上)第117章 星夜追妻第52章 掌控河南第100章 損招破敵第244章 百倍之敵第141章 崇禎坑弟第39章 給皇帝找麻煩第89章 白蓮花開第258章 萬人大坑第73章 受阻山海關第133章 驅狼吞虎(上)第275章 迎接希望第180章 月圓之夜(上)第71章 據關而守第57章 調兵遣將第252章 宿命之戰(上)第79章 戰後處置第163章 全線撤退第289章 裝傻充愣第282章 寶山拍賣(下)第79章 戰後處置第266章 引火燒身第223章 暗下殺手第299章 玉瓷惹禍第162章 偷樑換柱第5章 二月初二龍擡頭第41章 深宮秘談第190章 遠親上門第216章 怒斥名將第211章 連環大坑第330章 風雲突變第250章 自相殘殺第156章 炮轟蓋州第317章 亡羊補牢第3章 糖葫蘆的兄弟情第200章 將軍大婚(中)第273章 萬人對罵第58章 出征前夜第220章 各懷鬼胎第37章 加強版白藥第108章 拆遷大隊(中)第206章 金錢攻勢第26章 洛陽盛宴第241章 海邊閒話第233章 決戰城南第1章 天上掉下個小胖子第231章 海外軍團第276章 奇葩院長第155章 西線無事第304章 列車飛馳第60章 斥候的較量第113章 海上移民第256章 孤軍深入第188章 打劫胖子第238章 夜襲下關第153章 東海海戰(中)第96章 謀定而動第329章 奇怪戰爭第87章 刨根問底第322章 地獄艦隊(下)第239章 西人坑倭第149章 朵顏三衛第170章 三請和談第289章 裝傻充愣第167章 爲了教育第223章 暗下殺手第107章 拆遷大隊(上)第179章 中秋佳節第155章 西線無事第71章 據關而守第148章 皇袍國書第89章 白蓮花開第173章 走投無路第139章 龍出東海第270章 癸酉科考(上)第78章 沒完沒了第311章 急公好義第5章 二月初二龍擡頭第229章 別說再見第42章 朕駕崩了第240章 黑白軍旗第54章 天下大亂第301章 再謀戰端第310章 籌建新居第220章 各懷鬼胎第108章 拆遷大隊(中)第264章 強徵入學(下)第291章 神秘訪客第141章 崇禎坑弟第34章 正式變革第153章 東海海戰(上)
第321章 地獄艦隊(中)第50章 捅向背後的刀子第312章 刻意刁難第256章 孤軍深入第203章 焦頭爛額第186章 承天啓運第15章 進京路第198章 賣友求榮第245章 死神請貼第281章 寶山拍賣(上)第117章 星夜追妻第52章 掌控河南第100章 損招破敵第244章 百倍之敵第141章 崇禎坑弟第39章 給皇帝找麻煩第89章 白蓮花開第258章 萬人大坑第73章 受阻山海關第133章 驅狼吞虎(上)第275章 迎接希望第180章 月圓之夜(上)第71章 據關而守第57章 調兵遣將第252章 宿命之戰(上)第79章 戰後處置第163章 全線撤退第289章 裝傻充愣第282章 寶山拍賣(下)第79章 戰後處置第266章 引火燒身第223章 暗下殺手第299章 玉瓷惹禍第162章 偷樑換柱第5章 二月初二龍擡頭第41章 深宮秘談第190章 遠親上門第216章 怒斥名將第211章 連環大坑第330章 風雲突變第250章 自相殘殺第156章 炮轟蓋州第317章 亡羊補牢第3章 糖葫蘆的兄弟情第200章 將軍大婚(中)第273章 萬人對罵第58章 出征前夜第220章 各懷鬼胎第37章 加強版白藥第108章 拆遷大隊(中)第206章 金錢攻勢第26章 洛陽盛宴第241章 海邊閒話第233章 決戰城南第1章 天上掉下個小胖子第231章 海外軍團第276章 奇葩院長第155章 西線無事第304章 列車飛馳第60章 斥候的較量第113章 海上移民第256章 孤軍深入第188章 打劫胖子第238章 夜襲下關第153章 東海海戰(中)第96章 謀定而動第329章 奇怪戰爭第87章 刨根問底第322章 地獄艦隊(下)第239章 西人坑倭第149章 朵顏三衛第170章 三請和談第289章 裝傻充愣第167章 爲了教育第223章 暗下殺手第107章 拆遷大隊(上)第179章 中秋佳節第155章 西線無事第71章 據關而守第148章 皇袍國書第89章 白蓮花開第173章 走投無路第139章 龍出東海第270章 癸酉科考(上)第78章 沒完沒了第311章 急公好義第5章 二月初二龍擡頭第229章 別說再見第42章 朕駕崩了第240章 黑白軍旗第54章 天下大亂第301章 再謀戰端第310章 籌建新居第220章 各懷鬼胎第108章 拆遷大隊(中)第264章 強徵入學(下)第291章 神秘訪客第141章 崇禎坑弟第34章 正式變革第153章 東海海戰(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那曲县| 广安市| 扬州市| 凌源市| 江北区| 永胜县| 潞西市| 观塘区| 无为县| 松阳县| 久治县| 荔浦县| 南阳市| 洛南县| 临沂市| 楚雄市| 南华县| 阳曲县| 宁远县| 政和县| 尉氏县| 宣化县| 云和县| 辉县市| 商水县| 织金县| 噶尔县| 丰城市| 花垣县| 永城市| 安新县| 林口县| 嘉义县| 蓬溪县| 成武县| 威远县| 东平县| 安远县| 睢宁县| 巍山| 富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