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2章 殿前大考

人生有四喜,對於前來趕考的學子們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金榜題名。當然,要想實現這個願望還有很多難關要闖,雖然朝廷這次已經許諾會錄取其中的三成。但往常也就是幾百人參考,中個貢士那可是莫大的殊榮!而癸酉科卻有近百萬人同場競技,會涌現出數十萬的貢士,那就真不值錢了!看來要做到出類拔萃還得繼續忍受煎熬,想法子混進帝國學院成爲天子門生纔是最可靠的辦法!

要說朝廷這次也的確是求賢若渴,甚至沒有向以往那樣等著閱卷完畢了才舉行最關鍵的殿試。根據貼在街口上的告示所言只要願意就都可以去午門外排隊,等候最後的篩選。雖然前兩天那些旁門左道的考題讓不少學子脆弱的心靈受到了傷害,除了那兩道九章算術上的原題就再也沒猜出答案。

但他們沒有氣餒沒有放棄,依然在頑強地堅持著。就這種不靠譜的事也就沒多少執政經驗的皇黨奸佞纔想得出來,傻子纔不願意去賭運氣呢!錯過了這一次,等到將來衆正盈朝後可就不會再有這麼好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隻有闖過了這關,才能夠做到真正的出人頭地。即便是不能狀元及第,也能撈個實實在在的進士,就算進不了翰林院,做不成庶吉士,最差都能獲得個候補知縣的實缺。

而爲了替大明帝國遴選出足夠的人才,研究院方面這次也是放下了身段,沒有刻意刁難前來趕考的學子們。所出的題目其實也非常簡單,但有膽子回答第一道題,從而獲得進入午門資格的學子卻還沒佔到兩成。因爲這道題叫做“以孔孟之道駁程朱僞學”!

程朱理學?那是能隨便反駁的麼?別看最近在朝廷的輿論導向下,朱熹在民間的威望已經大不如前。但自宋以來就佔了主導地位,規範三綱五常道德觀念的正統學說,什麼時候就成了蜚短流長的歪理邪說?

就這樣的坑人的題目,別說是信奉存天理滅人慾那套鬼話的腐儒。即便是在陽明心學盛行的明代,要沒點叛逆精神還真就不敢作出回答。這要是一個批不好再碰到朝堂之上風向一變,那就不僅僅是學術之爭的問題,而很可能是遺臭萬年的大麻煩。

可即便是怨恨再多,但面對這樣的題目就連最頑固的腐儒也不敢提出異議。因爲儒家本來就學派衆多,而且這次是要用聖人之言去批判。從理論上來說這也還是在傳統規則的允許範圍之內。

更可惡的是衍聖公先貼了張範文在門口,這位聖人後裔的文章可是字字珠璣言之鑿鑿,並得出了程朱之言不滅孔孟之道不顯的結論。到底是哪個損人想出來這種歪招?讓儒生們駁朱熹?那是自己打自己的臉!罵孔孟?那就該是自己往自己身上捅刀子了!

兩害相權取其輕,功名已經到手,權利以後還有機會再爭取,但在眼下的形式也太過微妙。這件事的風險也實在太大不值得現在就去做。所以,大多數的學子被迫選擇了兩邊都不罵,兩邊都不得罪,放棄唾手可得的榮華富貴。當然了,這其中絕大一部分人是因爲用他們那食古不化的腦袋想不出反駁的理由,對他們來說死記硬背纔是制勝法寶。

研究院和朝廷重臣們要的就是這個結果,他們也不否認在被淘汰者中間藏著奇才。但要是沒點開拓精神,就知道墨守成規的儒生只能做爲培養對象,而不會立即成爲革故鼎新的中流砥柱。帝國學院需要的是這個國家最尖端的人才,他們要承擔起推動整個民族迅速崛起的重任,官學纔是調教後備力量的地方,從那裡走出來的學子將負責延續這個輝煌。

好不容易趕出了一篇花團錦簇的文章,考生們終於在日落前獲得了進入午門的資格。讓他們傻眼的是這裡沒有皇帝親臨也沒有百官等候,這也好理解畢竟天都黑了皇帝和重臣們也要休息,看來這最後的拼搏得等到第二天。

可那公鴨嗓子太監喊出來的話是什麼意思?自行選擇想要加入的部門?這不是應該等科考結束後,朝廷負責安排的事麼?怎麼就成了自己做主?而且這怎麼選?

掌管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的工部?這個不錯。一旦上任那油水可是不少。管理著全國戶口、土地、賦稅、錢糧、財政收支等事的戶部?這個就更好了,那發財的機會簡直是多到不敢想象。負責全國文職官吏的任免、考課、勳封的吏部?那可是位高權重,想貪污都不用自己動手。掌管禮儀、祭祀、科舉、學校等事的禮部?這不就是傳說中的六部之首麼,非但不是清水衙門還有更多的機會結黨營私。就算這些都進不去,那不還有掌律令、刑法、徒隸的刑部在嗎?

新開辦的帝國學院也是讓人垂涎三尺。天子門生啊!不但名頭響亮,而且是有實際好處的,不但能獲得更多的提拔機會,就連犯事後都能少遭點罪。

至於那掌管武官選用及軍事行政的兵部原本到是個好去處,剋扣糧餉貪污自肥,曾經也是發家之道的熱門選項!但僅僅是曾經而已,現在卻直接被所有人給忽視掉。一來是因爲在士人們的傳統觀念裡瞧不上武夫,二來是因爲大明境內沒人不知道鎮國將軍那個禍害的手段有多殘忍。就那個正在倭島研究殺人方法的胖子,會有上萬種手段讓人後悔在他嘴裡撈食吃。

而宋應星等人渴望去的研究院,在普通學子眼中就更是個下九流的部門。應試的可都是士林精英,胸中藏著的也都是治國安邦的聖人之學,即便朝廷現在取消了賤籍制度,他們也不屑於研究那些旁門左道。

糾結啊,除掉兵部和研究院,其它地方去哪裡都會讓人有患得患失的感覺。要是朝廷再大方一點允許身兼數職就好了。然而殘存的理智告訴他們,奸佞們絕不可能糊塗到這種地步,即便他們順利地躋身於廟堂之上,也還要在很長的時間裡和這些禍國殃民之徒鬥爭。幸虧還有一晚上的時間,看來回去了得好好合計一下要怎麼才能團結力量迅速站穩腳跟。

又是一個不眠之夜。當考生們迎著朝陽第二次踏入午門才被告知,所謂的選擇六部並非是考完就能進入,而是要被扔到神秘的帝國學院去做定向培養。那有什麼啊?學子們也知道,就他們這些愣頭青想和把東林黨都整下去了的皇黨奸佞鬥法還差的遠,如果現在就獲得任命他們還真怕不知道哪天就被人揪住尾巴給宰了呢。

當考生們最終選擇了自己的去向,按照朝廷安排坐定後。看到拿在手上的試卷這剩餘的近十萬精英中。有超過九成的人慾哭無淚,後悔走進午門來丟人現眼了。

戶部跟工部的試卷都厚達兩尺,這不是關鍵。重要的是這次那羣禍害在研究院的幫助下是鐵了心不讓人有好日子過,所出的題目不但涉及周髀算經、九章算術、綴術等等一系列本土數學專著,還有就連重病在牀的徐光啓都沒來得及翻譯的幾何原本後九卷,更有在西方剛剛興起的微積分。用得著搞這樣複雜麼?不就是算算田畝核核稅賦。心情好了再修繕一下水利設施而已,能需要這些歪門邪道的東西?學子們是來做老爺的,可不是來競爭當胥吏的。

刑部所要考覈的東西也不少,如果沒讀過《洗冤錄》《疑獄集》,沒有研究過秦法漢律,想要做出令人滿意的回答基本不可能。朝廷怎麼能這樣呢?用聖人之言教化百姓纔是正道,怎麼可以推行嚴刑峻法呢?沒聽說過苛政猛於虎?要這麼下去。昏庸的崇禎皇帝就該成秦始皇那種暴君了,接下來就該焚書坑儒了吧?嗯,他現在就已經在坑了。

吏部和禮部到是比較仗義,也就各出了一道題而已。但要是學子們能想出切實可行的官員考覈制度,從最大程度上杜絕腐敗的出現,他們還會挖空心思結黨營私麼?如果琢磨出了開啓民智的方法,那他們以後還怎麼繼續做到高人一等,維護自己的特權對普通百姓肆意忽悠?

早知道這五部如此的坑儒,就該壯著膽子去報考兵部的,萬一鎮國將軍那個禍害戰死沙場大家的好日子不就到了?讓學子們感到困惑的是。那幾十個不怕死的傢伙的表現。就算是沒讀過尉繚子,墨家的城守戰術也一直被視爲異端邪說,但武經總要、孫子兵法等傳統兵書也應該看過吧?怎麼會象現在這樣愁眉苦臉呢?沒去見識過的學子們當不知道,這次兵部所出題目全是關於武器研發、後勤保障方面的,跟戰略戰術一點邊都沾不上。

最讓人抓狂的就該是那個所謂的研究院了。每人一箱琳瑯滿目的工具,五花八門的奇怪要求。不但要按照規定做出成品,還得說明其中的原理。如果不願意動手也行,比如那個對金屬冶煉頗有心得的宋應星,他就可以保持斯文繼續寫寫畫畫,但象他那樣能夠完整地掌握整套工藝的高技術人才還真找不出幾個。

這還是在舉行科考麼?能容納近十萬的人奉天殿廣場都變成耍猴的地方了,沒一個人還能保持著風度翩翩的儒雅姿態。抓耳撓腮滿頭大汗的,那是在參加六部選拔的傳統學子。手忙腳亂敲敲打打的,那是想混到研究院去的離經叛道之徒。

因不願意背叛儒家學說而犯顏進柬的正人君子們被帶走了,看著那羣兇神惡煞的兵痞就知道敢在奉天殿前鬧事的傢伙絕對沒有好下場。那些倒黴蛋也不看看這都到了什麼時候,居然還敢在這裡辱罵皇帝,斥責朝中奸臣?人家搞這一套,爲的就是把士林精英誘入歧途,連這都想不明白的傢伙還指望有朝一日能位極人臣?還不如讓他們早死早超升呢,也省得將來跟他們結盟後沒敗在對手的陰謀之下卻被這羣白癡給拖累。

剩下的學子們流著淚抹著汗,心裡把那羣皇黨奸佞給罵了無數次,順帶地詛咒著崇禎那昏君。他們現在才知道在午門關閉以後,那個死太監爲什麼會宣佈朝廷休朝兩日了。爲了將來的美好前程,不管心裡有什麼委屈都得先忍著,要在兩天之內做出令朝中奸佞滿意的回答,他們還必須爭分奪秒。

大明福王相關作品

第227章 胖子有疾第195章 籌備冠禮第304章 列車飛馳第294章 廉價友誼第187章 獻俘儀式第72章 各出損招第215章 兩隻蝸牛第107章 拆遷大隊(上)第160章 絕地反擊第142章 絕色軍師第326章 戰爭賠償第332章 逆天而行第197章 自食惡果第284章 胖子封王第171章 不和你玩第238章 夜襲下關第150章 山海關下第117章 星夜追妻第90章 聖教疑雲第29章 旅順血戰第269章 羣英薈萃第325章 狼狽爲奸第8章 天啓帝的抉擇第227章 胖子有疾第75章 和平談判第67章 遼東勇士第175章 兜售答案第70章 幸運的袁崇煥第296章 養狼計劃第30章 王府徵兵第325章 狼狽爲奸第3章 糖葫蘆的兄弟情第18章 十年血誓第82章 回師平亂第329章 奇怪戰爭第184章 還軍於國第113章 海上移民第103章 誘敵出擊第161章 車輪戰法第231章 海外軍團第52章 掌控河南第108章 拆遷大隊(中)第3章 糖葫蘆的兄弟情第213章 血色龍旗第30章 王府徵兵第51章 天意難測第85章 新監察制第39章 給皇帝找麻煩第313章 福禍相依第9章 天外來客?第240章 黑白軍旗第306章 百尺竿頭第44章 緊急拉練第128章 君子附逆第213章 血色龍旗第35章 新型火藥第242章 維護信仰第322章 地獄艦隊(下)第68章 復仇之戰第214章 魔鬼戰艦第211章 連環大坑第18章 十年血誓第209章 糊塗辦案第102章 反賊上勾第248章 中場休息第18章 十年血誓第99章 兵出永和第250章 自相殘殺第24章 耍賴?俺有幫手第76章 停戰協議第67章 遼東勇士第103章 誘敵出擊第71章 據關而守第98章 黃河防線第276章 奇葩院長第26章 洛陽盛宴第30章 王府徵兵第231章 海外軍團第274章 金榜題名第29章 旅順血戰第315章 喋血黃沙(下)第275章 迎接希望第156章 炮轟蓋州第187章 獻俘儀式第289章 裝傻充愣第57章 調兵遣將第218章 利益結合第285章 將軍野心第14章 奉旨進京第187章 獻俘儀式第160章 絕地反擊第162章 偷樑換柱第81章 胖版坑儒第121章 神甫相助第328章 自尋死路第27章 希望的種子第126章 龍江船廠(上)第3章 糖葫蘆的兄弟情第248章 中場休息第161章 車輪戰法
第227章 胖子有疾第195章 籌備冠禮第304章 列車飛馳第294章 廉價友誼第187章 獻俘儀式第72章 各出損招第215章 兩隻蝸牛第107章 拆遷大隊(上)第160章 絕地反擊第142章 絕色軍師第326章 戰爭賠償第332章 逆天而行第197章 自食惡果第284章 胖子封王第171章 不和你玩第238章 夜襲下關第150章 山海關下第117章 星夜追妻第90章 聖教疑雲第29章 旅順血戰第269章 羣英薈萃第325章 狼狽爲奸第8章 天啓帝的抉擇第227章 胖子有疾第75章 和平談判第67章 遼東勇士第175章 兜售答案第70章 幸運的袁崇煥第296章 養狼計劃第30章 王府徵兵第325章 狼狽爲奸第3章 糖葫蘆的兄弟情第18章 十年血誓第82章 回師平亂第329章 奇怪戰爭第184章 還軍於國第113章 海上移民第103章 誘敵出擊第161章 車輪戰法第231章 海外軍團第52章 掌控河南第108章 拆遷大隊(中)第3章 糖葫蘆的兄弟情第213章 血色龍旗第30章 王府徵兵第51章 天意難測第85章 新監察制第39章 給皇帝找麻煩第313章 福禍相依第9章 天外來客?第240章 黑白軍旗第306章 百尺竿頭第44章 緊急拉練第128章 君子附逆第213章 血色龍旗第35章 新型火藥第242章 維護信仰第322章 地獄艦隊(下)第68章 復仇之戰第214章 魔鬼戰艦第211章 連環大坑第18章 十年血誓第209章 糊塗辦案第102章 反賊上勾第248章 中場休息第18章 十年血誓第99章 兵出永和第250章 自相殘殺第24章 耍賴?俺有幫手第76章 停戰協議第67章 遼東勇士第103章 誘敵出擊第71章 據關而守第98章 黃河防線第276章 奇葩院長第26章 洛陽盛宴第30章 王府徵兵第231章 海外軍團第274章 金榜題名第29章 旅順血戰第315章 喋血黃沙(下)第275章 迎接希望第156章 炮轟蓋州第187章 獻俘儀式第289章 裝傻充愣第57章 調兵遣將第218章 利益結合第285章 將軍野心第14章 奉旨進京第187章 獻俘儀式第160章 絕地反擊第162章 偷樑換柱第81章 胖版坑儒第121章 神甫相助第328章 自尋死路第27章 希望的種子第126章 龍江船廠(上)第3章 糖葫蘆的兄弟情第248章 中場休息第161章 車輪戰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舞阳县| 开鲁县| 荆州市| 文山县| 阳新县| 怀仁县| 樟树市| 碌曲县| 九寨沟县| 宁化县| 大足县| 汝州市| 隆德县| 昌黎县| 大同市| 东台市| 广安市| 前郭尔| 漾濞| 武川县| 七台河市| 辉县市| 古田县| 普兰店市| 保德县| 夏河县| 清河县| 页游| 柳江县| 灵山县| 闵行区| 安平县| 江安县| 三河市| 会东县| 凤城市| 林芝县| 临武县| 博野县| 石门县| 正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