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4章 循吏和幹吏!

第54章 循吏和幹吏!

劉健嘆了口氣。

他其實很想開口反駁。

但是問題在於,這湯昊說的可都是事實!

內(nèi)閣大學士李東陽前往曲阜祭祀孔聖,發(fā)現(xiàn)民生凋敝,百姓困苦,這是事實。

兵部尚書劉大夏於君前奏對,說出“天下已經(jīng)民窮財盡”,這也是事實!

正是因爲這句話,先帝爺纔會大受打擊,一病不起,然後撒手人寰!

那湯昊現(xiàn)在說的這些,是不是事實呢?

同樣也是事實!

朝廷沒錢,皇帝沒錢,國庫沒錢,百姓也沒錢,那麼錢糧去了什麼地方?

這滿朝文武哪個不是腰纏萬貫,哪個不是田地千畝?

這一次,劉健終於沒有出言反對了,而是躬身領(lǐng)命而去。

“元輔大人,您真是“目光長遠”??!”

江山社稷,就是大局!

“謝遷可是個幹吏,爲人正直且行事激進,要是他做首輔,估計能指著你的鼻子罵!”

湯昊苦笑著搖了搖頭,嘆了口氣。

“那好,眼下最佳的辦法,就是……”

除此以外,這位“這位中興之主”還到處建寺蓋廟,爲了燒煉之用,更是經(jīng)常命人購買速香、黃臘之類物品,動則數(shù)千斤,撒出去的銀子更是不計其數(shù)。

因爲先帝爺對內(nèi)閣生出了忌憚之心,所以他大多數(shù)時候都選擇與劉大夏、馬文升等六部尚書直接奏對,以此限制內(nèi)閣權(quán)柄。

等這位老首輔走後,小皇帝滿臉狐疑地看著湯昊。

“你想好怎麼撈銀子嗎?”

幹吏一般嫺於吏道,善應(yīng)棘手疑難問題,善於規(guī)避法令,善於改革前進,也就是經(jīng)常所謂的“能臣”。

“元輔大人,去擬旨吧!”

所謂“幹吏”,本指一種地位低下的官吏,後來則逐漸與“能臣”聯(lián)用。

“至於李東陽,這是條毒蛇,也是個笑面虎,最好還是別他執(zhí)掌大權(quán)!”

湯昊滿臉戲謔笑容,劉健聽後神情略顯古怪,隨即深深地看了湯昊一眼。

所謂傳奉官,就是不經(jīng)過正常途徑,由皇帝親自傳旨任命的官員,成化時最爲盛行,說白了就是靠關(guān)係獲得官職的倖臣。

這個中山侯,真是個不折不扣的莽夫,渾然不顧禮法!

當著陛下的面兒,你說出這種話,合適嗎?

“你準備準備就去走馬上任吧,說好五年時間五萬鐵軍,做不到朕……朕把你貶去做野人!”

“夠了!”朱厚照一聽到這話,頓時勃然大怒。

撈銀子?!

“內(nèi)閣首輔,還是劉健做比較好?!?

弘治十七年七月,帝又取太倉銀十五萬兩於內(nèi)承運庫支用!

弘治皇帝自弘治八年開始,至弘治十七年間,累計納入內(nèi)庫銀子,按最保守的計算也有四百萬兩之多!

而這些錢,全部都被他用來“妝造武當山神像,各寺觀修齋賞賜”之類毫無意義勞民傷財?shù)氖虑椋?

湯昊點了點頭。

這就是循吏與幹吏的區(qū)別!

現(xiàn)在劉健這個循吏,就是在提醒小皇帝,不要貿(mào)然變法,一朝不慎就會滿盤皆輸,本就日顯傾頹的大明王朝將會更快衰敗!

但湯昊聽到這話,卻是陡然發(fā)出了一陣大笑。

小皇帝口中的忠良,不是弘治朝那些所謂的忠良,而是真正支持他革新變法,支持他革除痹癥的忠臣,比如眼前這個野人湯昊!

此話一出,劉健頓時一怔。 因爲皇帝陛下說出這句話,無異於是在逼迫他劉健致仕。

“交代?”朱厚照暴怒喝道:“朕需要跟她交代什麼?”

“一旦強行變法革除弊病,勢必會引得朝堂動盪不安,天下爲之不寧……請陛下以江山社稷爲重?。 ?

哪怕先帝爺臨終之前,還不忘託孤於馬文升,命馬文升以“少師兼太子太師”之身統(tǒng)領(lǐng)六部,以此對抗權(quán)勢日益增長的內(nèi)閣。

“是真是假,你讓東廠和西廠去查查不就知道了?”

小皇帝還想放些狠話,結(jié)果想了半天,還是用最兇狠的語氣,說出了最溫柔的話語。

孝宗初年統(tǒng)加裁革,但後來也加封賞,一次竟達八百人。

“但是你可要想好了,要是你真這麼做了,那與後宮那邊可不好交代!”

沒錯,劉健是一個循吏,也是個安分的內(nèi)閣首輔。

小皇帝立刻興奮了。

劉健沒有想到,事情會發(fā)展成這個樣子。

弘治十三年五月,五府六部衆(zhòng)臣上疏言“近者額外三次取入太倉官銀應(yīng)用共一百三十萬兩”!

弘治十四年二月,戶部又奉旨將太倉銀四十五萬兩送內(nèi)承運庫!

……

劉健是個循吏,按照規(guī)矩辦事,偶爾也會破天荒地支持他這位小皇帝。

“銳意革新也好,變法強國也罷,朕一定會做下去,也會一直堅持做下去!”

而謝遷是個幹吏,相比於規(guī)矩,他更加看重民生福祉,弘治朝多次上奏諫言,還揪著四衛(wèi)禁兵掛空名領(lǐng)取軍餉一事,陰了內(nèi)廷一把。

這位內(nèi)閣首輔很明顯跟他尿不到一個壺裡面去,所以不如趁早滾蛋的好,省得自己一天天地下個聖旨都要爲難。

“野湯昊你快說,朕就知道你這傢伙是個人才!”

弘治八年三月,帝命戶部運太倉銀三十萬兩於內(nèi)承運庫備用!

結(jié)果朱厚照越聽越心驚,越聽越憤怒,直至最後豁然起身,一腳踹翻了案桌。

要知道,弘治皇帝這位被譽爲“中興之主”的先帝爺,大明王朝的弘治皇帝,並非誠如史書所寫的那般聖賢英明。

“野湯昊,你爲何不讓元輔請辭?”

劉健這些年做這個內(nèi)閣首輔,表面上看似光鮮亮麗,實則卻是有苦難言。

“元輔,你聽好了,朕不是先帝爺,也不會甘心受伱們擺佈!”

弘治九年十月,帝命戶部運太倉銀五十萬兩於內(nèi)承運庫!

“野湯昊,你方纔所說可是真的?!”

小皇帝也怒視著劉健。

所謂“齋醮”,指的是一種道家法事,分爲禳災(zāi)祈福的清醮與超度亡靈的幽醮兩大類。

毒蛇,笑面虎,可不是什麼好評價??!

相比於謝遷和李東陽,那還是劉健更可愛一些。

“真是豈有此理??!”

而馬文升考察官員時也從不講情面,對於內(nèi)外官員的考察,他也很嚴厲,一次汰罷朝覲官員二千餘人!

如果他劉健坐到馬文升這個位置上面,肯定是不會這麼做的,也不敢這麼做!

所以,馬文升能得弘治皇帝的器重,臨終託孤,而他劉健不能!

“明明看到這大明王朝千瘡百孔,卻不想著去彌補,反而是想著如何遮掩!”

弘治皇帝在弘治八年以後,漸漸迷上了齋醮,從此內(nèi)庫開銷劇增,孝宗開始不斷地命戶部將太倉庫的銀子納入內(nèi)庫。

“其他事情暫且不談,但京軍是時候該整頓了!”

“元輔,去擬旨吧!”

小皇帝也意識到了什麼,立刻收斂起了怒火,改變了一下口風。

湯昊面無表情地說了出來。

老首輔沉默了良久,隨後竟是顫顫巍巍地跪倒在了地上。

“循吏”是什麼?

太史公司馬遷在《自序》裡說,循吏是“奉法循理之吏,不伐

功矜能,百姓無稱,亦無過行”。

但還不等他開口,一旁湯昊卻搶先一步出言了。

不過湯昊卻是不領(lǐng)情,而是看向了小皇帝。

“豈有此理!”

“這內(nèi)閣首輔,你要是做不了,那就換個人做!”

“您怎麼就沒有想過,這是在損耗大明王朝的國運,繼續(xù)這樣下去,大明還能延續(xù)多少年?”

“您要是致仕了,就不怕本侯權(quán)傾朝野了嗎?”

“可是事實證明,有些事情不是想做,就能做到的……”

聽完湯昊的分析,小皇帝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循吏只會在規(guī)矩裡面辦事,在禮法人情的束縛裡面,照章辦事!

但是馬文升是個幹吏,從不畏懼任何權(quán)貴,也不講什麼情面。

“陛下,銳意革新,並非好事!”

“哈哈哈……”

小皇帝罕見地動了真火,不再顧及劉健兩朝帝師的尊貴身份。

“陛下,先帝爺即位之初,同樣銳意革新!”

內(nèi)閣這三位大學士,爲人性情都不一樣。

爲什麼這個人,會是馬文升,而不是他劉健這個內(nèi)閣首輔呢?

因爲內(nèi)閣首輔劉健是個循吏,而吏部尚書馬文升是個幹吏!

可是陛下已經(jīng)開了口,他就算再如何不願意,也只能按照規(guī)矩,開口請辭。

他這輩子循規(guī)蹈矩,維持大明王朝的運轉(zhuǎn),確實很難了。

馬文升說,減一官,朝廷省一官之費,於是在小皇帝即位之初,他按照孝宗遺旨,裁去傳奉官七百六十二人。

有些事情,真不能被細想,越想就越讓人絕望!

初任吏部尚書,馬文升就對弘治皇帝濫封傳奉官提出異議。

事實上,方纔朱厚照就是在逼劉健請辭。

湯昊聞言笑瞇瞇地開了口,道:“小皇帝,你確認要我說?那說了之後可就要去做!”

“五年時間,五萬鐵軍,前提是錢糧輜重!”

現(xiàn)在,你這位新帝問我,爲什麼國庫空虛,爲什麼“天下已經(jīng)民窮財盡”?

不要問我,問你父皇去!

“國朝自土木之禍後,艱難維持至今,已經(jīng)殊爲不易了!”

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朱厚照就要困死在所謂的大局裡面,眼睜睜地看著大明日益傾頹,最後轟然崩塌!

劉健感受到了小皇帝的目光,忍不住嘆了口氣。

劉健就是個循吏。

至於那李東陽嘛,小皇帝起初並不在意,結(jié)果現(xiàn)在聽到湯昊的評價,他立刻就有些心驚了。

循吏尊重法治,講究理性,遵守規(guī)矩;所謀在於長遠,不追求當下的效果,不作淺薄的政治秀,所以沒有聳動視聽的效果。

“行了行了,這事情也算是塵埃落定了!”

“朕就不相信了,滿朝文武,無一忠良!”

湯昊原本就是個野人,所以他這威脅,其實跟沒有差不多。

“說??!”朱厚照急眼了,“朕都窮得睡不著覺了,你這馬上又要投入錢糧輜重,爲了支持你練出強兵,朕還怕個屁!”

結(jié)果劉健馬上都要開口了,卻是被湯昊給破壞了,這是小皇帝當真沒有想到的事情。

“他要是請辭致仕了,換上謝遷和李東陽,你這個小皇帝以後的日子只會更加難過!”

“要是查出來是真的,朕還要想辦法給她們收尾!”

“難怪當年那葉淇要變法,這羣人真是該死啊!”

今日第二更,弘治中興確實是個笑話,弘治皇帝有錯,而且有很多錯,後面老古會一一道來,讓大家看看真正的弘治朝,究竟是個什麼樣子!新人新書不易,希望讀者朋友們多多投票支持,萬分感謝!

第294章 正德辛未條款第420章 湯家祭祖!第317章 各方反應(yīng)第211章 阿斗!第395章 大戰(zhàn)序幕起第274章 謠言四起第264章 人選第229章 李東陽第146章 出師表?被黑得最慘的大明雄主!第187章 密信真假!開啓追責制度!第59章 驍狂中山侯!第207章 朝鮮服軟第38章 風水輪流轉(zhuǎn)?。?/a>第426章 澄清吏治第313章 分割利益與徭役之苦第153章 世道不公!湯昊再殺人!第225章 帝師第336章 基建神器!第132章 兵圍會同館!抓了條大魚啊!第361章 被粉碎的驕傲第303章 信息交換第224章 楊一清第339章 遼東女真發(fā)展史第53章 與內(nèi)閣首輔的對話!第248章 悔恨第304章 嫡長子湯拓第210章 硬闖宮禁第128章 退讓與妥協(xié)!湖廣鄉(xiāng)黨淪爲犧牲品!第119章 攪弄風雲(yún)!你沒有那個膽子!第74章 骨頭軟得站不起來了是吧?第416章 獻俘儀式!第347章 一樣卑劣一樣可恨第99章 思想改造!記得多讀書!第335章 三邊總制第193章 倭寇第319章 京軍譁變第392章 蒙古勇士的驕傲!第7章 劉瑾的真正目的!第40章 講規(guī)矩那就講三楊!第272章 宗室造反第196章 血戰(zhàn)第15章 閣老之謀!悍然出手!第138章 不徵之國?倭國正使的請求!第270章 宗室大會第45章 劉瑾與張永!第209章 危局第357章 熱武器時代第10章 瘋狗之所以是瘋狗!第190章 剝皮實草!王鏊抵達戰(zhàn)場!第311章 楊一清第148章 老國公的請求!突如其來的噁心!第103章 廷審!楊源的巔峰時刻!第75章 感謝元輔大人送來的大禮!第382章 真以爲朕不敢殺人?第270章 宗室大會第76章 血腥選鋒!戰(zhàn)兵哪有不見血的!第58章 威壓衆(zhòng)人!小皇帝出手!第136章 罪名坐實!足利義維登場!第113章 致命疏忽!心狠手辣的對手!第192章 衛(wèi)所第218章 開宗除籍!第375章 文臣的試探!第217章 湯家異動第393章 朝廷停擺!第131章 小事放大化!湯侯再調(diào)兵!第114章 小皇帝發(fā)威!劉大夏致仕!第265章 宗藩新制第51章 五年計劃!第356章 恐怖的明軍第173章 鈔關(guān)改制!錢正貴的命中貴人!第259章 遊戲第122章 官吏哭,總好過百姓哭;一家哭,總第166章 停擺!他這是在逼迫朝廷改制!第231章 羞辱第284章 進擊的朱厚照第173章 鈔關(guān)改制!錢正貴的命中貴人!第85章 那個剃髮除須的莽夫!第314章 倭國罪民與東海貿(mào)易第63章 中興之主!京營糜爛的真正原因!第275章 一場鬧劇第428章 結(jié)義兄弟第420章 湯家祭祖!第148章 老國公的請求!突如其來的噁心!第287章 元日戰(zhàn)爭第284章 進擊的朱厚照第27章 巨頭出手!請誅閹人!第38章 風水輪流轉(zhuǎn)?。?/a>第196章 血戰(zhàn)第205章 陽謀與陰謀!第206章 血洗對馬島!第237章 鍊鋼第46章 調(diào)教張永!第191章 王鏊第125章 富國強兵!元輔大人的請求!第70章 大鬧內(nèi)閣!有本事就不給錢糧!第424章 資源錢糧戰(zhàn)爭!第86章 祖宗成法!給你敢接嗎?第428章 結(jié)義兄弟第178章 蹊蹺!這是一個陽謀!第266章 背刺
第294章 正德辛未條款第420章 湯家祭祖!第317章 各方反應(yīng)第211章 阿斗!第395章 大戰(zhàn)序幕起第274章 謠言四起第264章 人選第229章 李東陽第146章 出師表?被黑得最慘的大明雄主!第187章 密信真假!開啓追責制度!第59章 驍狂中山侯!第207章 朝鮮服軟第38章 風水輪流轉(zhuǎn)?。?/a>第426章 澄清吏治第313章 分割利益與徭役之苦第153章 世道不公!湯昊再殺人!第225章 帝師第336章 基建神器!第132章 兵圍會同館!抓了條大魚?。?/a>第361章 被粉碎的驕傲第303章 信息交換第224章 楊一清第339章 遼東女真發(fā)展史第53章 與內(nèi)閣首輔的對話!第248章 悔恨第304章 嫡長子湯拓第210章 硬闖宮禁第128章 退讓與妥協(xié)!湖廣鄉(xiāng)黨淪爲犧牲品!第119章 攪弄風雲(yún)!你沒有那個膽子!第74章 骨頭軟得站不起來了是吧?第416章 獻俘儀式!第347章 一樣卑劣一樣可恨第99章 思想改造!記得多讀書!第335章 三邊總制第193章 倭寇第319章 京軍譁變第392章 蒙古勇士的驕傲!第7章 劉瑾的真正目的!第40章 講規(guī)矩那就講三楊!第272章 宗室造反第196章 血戰(zhàn)第15章 閣老之謀!悍然出手!第138章 不徵之國?倭國正使的請求!第270章 宗室大會第45章 劉瑾與張永!第209章 危局第357章 熱武器時代第10章 瘋狗之所以是瘋狗!第190章 剝皮實草!王鏊抵達戰(zhàn)場!第311章 楊一清第148章 老國公的請求!突如其來的噁心!第103章 廷審!楊源的巔峰時刻!第75章 感謝元輔大人送來的大禮!第382章 真以爲朕不敢殺人?第270章 宗室大會第76章 血腥選鋒!戰(zhàn)兵哪有不見血的!第58章 威壓衆(zhòng)人!小皇帝出手!第136章 罪名坐實!足利義維登場!第113章 致命疏忽!心狠手辣的對手!第192章 衛(wèi)所第218章 開宗除籍!第375章 文臣的試探!第217章 湯家異動第393章 朝廷停擺!第131章 小事放大化!湯侯再調(diào)兵!第114章 小皇帝發(fā)威!劉大夏致仕!第265章 宗藩新制第51章 五年計劃!第356章 恐怖的明軍第173章 鈔關(guān)改制!錢正貴的命中貴人!第259章 遊戲第122章 官吏哭,總好過百姓哭;一家哭,總第166章 停擺!他這是在逼迫朝廷改制!第231章 羞辱第284章 進擊的朱厚照第173章 鈔關(guān)改制!錢正貴的命中貴人!第85章 那個剃髮除須的莽夫!第314章 倭國罪民與東海貿(mào)易第63章 中興之主!京營糜爛的真正原因!第275章 一場鬧劇第428章 結(jié)義兄弟第420章 湯家祭祖!第148章 老國公的請求!突如其來的噁心!第287章 元日戰(zhàn)爭第284章 進擊的朱厚照第27章 巨頭出手!請誅閹人!第38章 風水輪流轉(zhuǎn)啊!第196章 血戰(zhàn)第205章 陽謀與陰謀!第206章 血洗對馬島!第237章 鍊鋼第46章 調(diào)教張永!第191章 王鏊第125章 富國強兵!元輔大人的請求!第70章 大鬧內(nèi)閣!有本事就不給錢糧!第424章 資源錢糧戰(zhàn)爭!第86章 祖宗成法!給你敢接嗎?第428章 結(jié)義兄弟第178章 蹊蹺!這是一個陽謀!第266章 背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胜| 汝阳县| 高碑店市| 乌兰察布市| 台州市| 井研县| 万宁市| 太保市| 扎囊县| 灵山县| 喀喇沁旗| 闵行区| 措美县| 荣成市| 靖宇县| 保靖县| 孟连| 怀宁县| 西林县| 射洪县| 彰武县| 肥西县| 万年县| 杭州市| 江阴市| 永安市| 乌鲁木齐县| 和龙市| 伊金霍洛旗| 广西| 辽阳县| 阜南县| 黔东| 漠河县| 北流市| 特克斯县| 舞钢市| 宾川县| 东兴市| 汽车| 万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