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2章 長蘆鹽場!竈戶天生就處於煉獄之中

第152章 長蘆鹽場!竈戶天生就處於煉獄之中!

長蘆鹽場。

湯昊穿著一身破爛麻衣,步履緩慢地走向了一戶人家。

緩慢敲響房門後,一個面色黝黑的漢子,打開了房門。

這漢子又黑又瘦,瘦得看上去就像是一層皮包裹住了骨頭,跟那些身患重病、形銷骨立的將死之人也沒什麼區別了。

漢子看著魁梧如山的湯昊,下意識地就想要關上房門。

畢竟,這般魁梧雄壯的漢子,在他們這村子裡,可是真不多見了啊!

“這位大哥,不用害怕,我是逃荒過來的,只想討口水喝,討口吃的!”

劉大山悽慘一笑,隨即看向了湯昊。

湯昊卻是笑著開了口。

換句話說,湯昊願意的話,他這一拳過去,這破爛木板連同門後面的漢子,可能都會歸西了。

而且,這工匠裡面還有一種“竈戶”,就比如眼前這個躲在門板後面的漢子,他們的生活與煉獄無異。

原因只有一個,人跑了,地荒了,那朝廷上哪兒收稅去?

伱說什麼?

世界這麼大,你想去看看?

腿給你打斷信不信?

劉大山看著湯昊一口氣就喝完了穀糠粥,下意識地嚥了口唾沫,然後開口道:“這位兄弟,你叫什麼?我這就去找差老爺登記,你看怎麼樣?”

大明王朝規定的,鹽場竈戶雖屬鹽運司管轄,但名籍卻在州縣。

“好!那你進來吧,我給你找些吃的!”

小女娃蹦蹦跳跳地點了點頭,然後伸出小手,放在了湯昊的大手上面。

“路引”上面要註明姓名,年齡,住址,事項原因,起止地點還有返回期限。

這突然間生活水準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中山侯確實有些不太適應,險些把人家家裡面的唯一吃食給吐了出來。

但哪怕到了這種地步,他還是一五一十地跟湯昊說了這話,沒有藏著掖著。

別說吃飽穿暖了,連養家餬口都成了難題,甚至子子孫孫都會跟自己一樣,這輩子都沒有翻身的可能。

“你叫什麼?”

因爲,讀書人是不受路引戶籍限制的,人家可以出去遊學四方,官府也不會追究責任,但是你換成農工商試試,打斷你的狗腿!

工匠原本地位就低下卑賤,還得承擔爲宮廷、官府及官營手工業服勞役,得到的報酬卻是幾乎沒有。

因爲徭役期間,遠離家鄉,遠離妻兒,妻兒被他人凌辱甚至虐殺都不知情,回鄉之後基本上都落得個家破人亡的下場!

去服了徭役,家中沒有青壯,煮鹽工作耽誤,交不出相應鹽量也就是所說的鹽稅,那些官吏爪牙可不會管你們有沒有人在家,沒人在家更好,大的先自己玩,玩夠了賣到窯子裡面去,小的那就更值錢了,賣到檔次更高的青樓裡面從小培養……

沒有奶水,孩子被活生生地餓死。

有一說一,湯昊自從來了這大明王朝,第一天就救了小皇帝的狗命,所以生活水準那真是直線飆升,而且有事沒事兒就入宮面聖,跟小皇帝共用宮廷御膳。

因爲徭役期間,受人奴役,受人打罵,受人驅使甚至是敲詐勒索,稍有反抗就是一頓打罵,還沒錢看病治傷,以致於一次徭役就會丟掉半條性命!

這也是爲何湯昊主動提出做竈戶,漢子心動的原因。

再比如,這戶籍制度。

大明立國之後,太祖高皇帝朱元璋選擇繼承元朝的“諸色戶計”戶籍制度,直接就將百姓子民的戶籍強行分劃爲民戶、軍戶、匠戶等籍。

這長蘆鹽場的竈戶,不是死的子孫斷絕徹底沒人了,就是冒著生命危險逃出去當流民了。

這也就是說,鹽運司負責催收鹽稅,而州縣卻要竈戶出雜役!

而且申請“路引”也是個麻煩事情,得先向本鄉里甲申請,再呈報州縣審覈,覈準之後發給“路引”。

家裡地還等著你去種呢,趕緊回家種地去吧!

說白了,這就是“階級固化”。

“我可警告你,一旦差老爺來登記了,那你這輩子可就是竈戶了。”

因爲竈戶一旦被編入竈籍,子子孫孫都成了製鹽的奴隸,失去了人身自由,子子孫孫都會過著這慘無人道的煉獄生活,看不到任何一絲希望。

民戶務農,並向國家納農業稅、服徭役;軍戶的義務是服兵役,於各地衛所充當兵丁;匠戶則必須爲宮廷、官府及官營手工業服勞役。

而長蘆鹽場瀕臨渤海,自然以煮鹽爲主,所以充斥著大量竈戶。

這牀也是用土和幾塊木板搭建而成的,上面鋪了一層厚厚的乾草。

湯昊聞言和煦一笑,誠懇出言道:“沒啥好猶豫的,到哪兒都是混口飯吃!”

這是一碗穀糠粥,米基本上看不到,但穀糠還是管飽的,就是喝下去後有些喇嗓子。

此外,這戶籍制度嚴格禁止更換戶別,各色戶籍世襲職業,不容更改,農民的子弟世代務農,工匠的子孫世代做工,軍戶的子孫世代從軍。

好言難勸該死鬼!

他已經做得仁至義盡了。

終於,漢子還是推開了門板,滿臉戒備地看著湯昊。

湯昊見狀笑了笑,然後不客氣地端起了碗。

竈戶竈戶,就是鹽場煮鹽的。

其本質上,還是“士農工商”階級的延續。

換做尋常竈戶,你敢販賣私鹽試試?

也就是說,不管你是不是竈戶,但若你敢把自己煮的鹽拿出去賣,那他們就會殺你的頭!

大明王朝爲了確保鹽業的收入,使竈戶固定在鹽場,在控制竈戶及其數量等方面,採取了各種嚴苛到變態的辦法,如“役皆永充,不得任意版籍”,也就是說當竈丁缺額時,直接抓附近農戶或犯人補充。

這也就意味著,爺爺是什麼,兒子就是什麼,子子孫孫、世世代代都是,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們這輩子都沒有變更的機會。

“馬上就到交鹽稅的日子了,要是拿不出那麼多的鹽來,我們一家人就會……”

鹽鐵都專賣的制度下,竈戶的鹽都只能夠賣給官府,這價格自然是壓到了極點,官府在轉手將這個鹽一賣,輕輕鬆鬆就能夠從中賺取巨大的差價,所以這也就滋生了私鹽販子的出現。

“囡囡,你帶日天兄弟出去逛逛轉轉,先跟鄉親們混個臉熟,但不要走遠了了,看見那些壞人就回家,聽見了嗎?”

“這樣,你給我一口吃的,以後面幫你家煮鹽做活,就算我是你遠房表親,你覺得可以不?”

湯昊聞言一怔,拳頭都不自覺地緊握在了一起。

偷渡最輕那也是杖八十,打完即便僥倖不死那也肯定殘了廢了。

湯昊走進草棚一看,眉頭頓時緊皺在了一起。

聽到這話,漢子幾乎想都沒想,直接“彭”得一下關上了房門。

草棚裡面雜七雜八地堆放著很多東西,唯一比較乾淨的,就是一張牀了,或者說可以稱爲“牀”的東西。

說實話,門板後的劉大山還是第一次見到,有人逃荒逃到這煉獄裡面來,而且還要主動要求當竈戶的。 至於他口中提及的擔役,就是另外一個離譜的事情了。

小女娃像是受了驚的兔子,急忙把腦袋縮回了被子裡。

而這個房子,也只是一個草棚子罷了。

“你當真要做竈戶?”

“那你這身子是怎麼回事?”

那方纔這漢子說的是……

“那……除了鹽場的稅,你還要擔州縣的役!”

說實話,太祖高皇帝朱元璋這個人,確實是不好評價。

“日天兄弟,我對不起你,不該讓你進這個火坑,但是我這也確實沒辦法了!”

湯昊見狀有些不太理解,道:“劉大哥,囡囡這是……”

因爲窮,因爲苦,因爲沒有吃的,因爲吃不飽肚子,所以當母親的沒有奶水,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孩子被活活餓死!

很難想象,在這渤海邊上潮溼地帶,這些竈戶是怎麼艱難生存下來的。

劉大山嘆了口氣,隨即又劇烈地咳嗽了起來。

或許不懂的人會說,竈戶煮出來的鹽,除了繳納所謂的鹽稅外,多餘的可以自己拿去賣掉掙錢呀,但那是會被殺頭的!

“劉大哥,這是我的請求,所以你不用多想。”

“俺娃因爲他娘沒有奶水,都被活活餓死了,俺上哪兒給你找吃的去!”

利用朝廷法令規定了所有子民的身份,並且這種身份是世世代代的延續下去,不能有任何的變動。

“那行,我是劉大山,以後就是你表兄了!”

“沒有吃的!沒有吃的!你快滾!”

“行,我叫湯日天,是你的表弟,你看如何?”

你說他偉大吧,他確實偉大,他可以爲了平民百姓,編寫那略顯離譜的《大誥》,可以堅決執行反貪反腐,逮著貪官污吏就往死裡整,這一點上來看,太祖朱元璋確實是一位偉大的帝王。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朱重八同志,很多事情,做得並不地道,或者說是他的“小農思想”、“家天下”思想,深深地影響了他,格局太小了。

湯昊正思索間,劉大山端著一個小碗走了進來。

朱重八同志就是想要通過這些手段,將大明天下的百姓子民死死地禁錮在那一田一地的村鎮裡面,讓他們安安心心地耕田種地,讓他們踏踏實實地辛勤勞作,至於其他的就不用多想了,跟他們也沒有任何關係!

話說到這兒,劉大山沉默著低下了頭,不敢去看湯昊的眼光。

這一刻,他只是覺得自己該死,平白坑害他人。

湯昊也不著急,靜靜地等待著這漢子的回答。

之所以這麼麻煩,就是朝廷有意限制。

想要煮鹽就必須擁有竈戶的身份,但這竈戶卻是一個讓人絕望的身份。

不知道過了多久,木板後面才又響起了他的聲音。

“這位大哥,我也是走投無路了!”

湯日天?

這名字爲什麼聽起來怪怪的?

沒辦法不心動,也沒理由不心動,因爲漢子已經廢了,他的身體因爲常年煮鹽被摧殘得不成人形了,現在已經煮不了鹽了。

“我叫囡囡。”

“這鹽場最近不太平,聽說是什麼貴公子,喜歡……很多人家的女娃都被強擄了去。”

“不光是你,還有你的子子孫孫,世世代代,全都是這竈戶!”

說得直白一點,朱重八同志就是企圖用這樣的一種畸形制度,來維持整個大明帝國的千秋萬代!

說得更直白一些,竈戶不但要每天煮鹽以此滿足朝廷對鹽場鹽引的需求,還要他媽的承擔州縣攤牌下來的徭役,時不時地還會被抓去充當苦力,這也是爲何竈戶過得生不如死的真正原因!

徭役之苦,十倍苦於賦稅!

因爲徭役期間,沒有報酬,沒有工錢,還要自帶乾糧,確保自己不會被餓死。

劉大山有些狐疑地看了湯昊一眼,不過也沒有多想。

如此一來,他們日子過得很是艱難清苦,甚至遠遠比不上那些腰纏萬貫的富商巨賈。

這種事情發生在這鹽場竈戶身上,其實很是常見。

就比如那路引制度,按照大明律令,百姓凡是離開所屬地百里就需要路引了,不然的話,士兵以逃兵論處,百姓以偷渡論處。

劉大山重重地咳嗽了幾聲,也不再多說什麼了。

此話一出,破爛木板後面,頓時就沒了任何聲響,這漢子好像陷入了考慮當中。

“俺家裡面沒有吃的!”

所以,竈戶,就是一羣可憐蟲,從生下來就處於煉獄之中,註定這輩子活得不如富貴人家的一條狗。

其實這房門,甚至都不能算是房門,只是一塊破爛木板。

小丫頭聽到這話,才從被窩裡面探出了腦袋,欣喜不已地點了點頭。

但是官府索要鹽稅的時候,你就必須交出數量足夠的鹽,否則官差衙役可不會管你是死是活,沒有鹽就抓人,那就必須想辦法把這個窟窿給補上,不然到時候全家人都會被殺頭。

這用海水煮鹽的歷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的時期,煮鹽這個傳統技藝一直到曬鹽方法的出現才逐漸慢慢的被淘汰掉。

劉大山本性不壞,如果不是因爲他身子垮了,實在撐不起這個家了,哪裡還會同意湯昊的請求,平白無故地坑害他人,早就把這個“蠢貨”給趕走了。

被子下面,探出了一個腦袋瓜,眨著忽閃忽閃的大眼睛,正一眨不眨地盯著湯昊。

但是,不管是私鹽販子也好,還是正經鹽商也罷,那都是有關係有背景的人,纔敢這麼做。

“煮了一輩子鹽,身子早就廢了,活不了多久了。”

牀頭一側還有一牀被子,上面打滿了補丁,在一些破爛之處還能夠看到一些結團發黑的棉絮。

說完,劉大山就坐在了牀榻上面,還狠狠瞪了囡囡一眼。

一大一小,就這麼走出了家門。

所謂“路引”,就是出行憑證,其本質就是朝廷爲了限制人口流動,將人口束縛於土地上的一種措施。

“你去差老爺那裡登記吧,我和囡囡一起去逛逛,好不好呀囡囡?”

好在,他終究是嚥了下去,就是太喇嗓子了。

囡囡,小女娃。

“這是家裡唯一的吃食了,你吃了吧!”

同一天時間裡,長蘆鹽場各大小村鎮來了很多逃荒的人。

而且無一例外,全都順利地加入其中,成了官差衙役眼裡的“蠢貨”!

這年頭,怎麼還有爭著搶著去做竈戶的啊?

第212章 下獄!第332章 進剿建州經略遼東第221章 剝離權柄第32章 證據確鑿!閹人之罪當死!第201章 謀劃倭國!第85章 那個剃髮除須的莽夫!第76章 血腥選鋒!戰兵哪有不見血的!第388章 陰謀乍現第419章 朝堂新篇章第323章 利慾薰心第8章 司禮監!第159章 燎原之勢!不過是些卑賤竈戶罷了!第287章 元日戰爭第422章 解放與同化第143章 江南士紳!那藏銀上億的銀礦!第187章 密信真假!開啓追責制度!第41章 老湯家做出的犧牲!第417章 晉升國公!第114章 小皇帝發威!劉大夏致仕!第314章 倭國罪民與東海貿易第313章 分割利益與徭役之苦第266章 背刺第146章 出師表?被黑得最慘的大明雄主!第430章 準備出海第275章 一場鬧劇第343章 屠戮部落第255章 士紳第34章 什麼叫做內廷大璫!第395章 大戰序幕起第409章 生擒小王子者封侯第122章 官吏哭,總好過百姓哭;一家哭,總第100章 緊急情況!小皇帝病了!第23章 莽夫挖的坑!第406章 撕碎他們!第113章 致命疏忽!心狠手辣的對手!第327章 斷頭飯第49章 冥府神兵!小皇帝氣壞了!第244章 造反第250章 孔氏第283章 辦報紙啓民智第142章 天官與首輔!劉希賢的請求!第171章 臨清!這個狗屁世道啊!第429章 經濟戰爭第345章 血腥鏖戰第296章 收尾與京師第399章 陷陣之志,有我無敵!第44章 謀劃京營!第2章 鬥惡虎!哪裡來的小屁孩?第4章 你太看得起自己了!第108章 三十二言官下獄!真是一條好狗!第74章 骨頭軟得站不起來了是吧?第431章 出海之爭第313章 分割利益與徭役之苦第71章 這內閣個個都是人才啊!第66章 敗壞鹽政之人!第372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35章 司禮監的職責!第324章 收尾與懲處第171章 臨清!這個狗屁世道啊!第190章 剝皮實草!王鏊抵達戰場!第385章 徽商出手第422章 解放與同化第349章 中宮臨盆第390章 河套大戰起第14章 磨刀!小皇帝開始用腦子了!第432章 臨別囑託第218章 開宗除籍!第199章 因地制宜第84章 天子掌兵!他再如何也只是一個人!第312章 天下震動第310章 五府重建!第290章 倭國震動第233章 霸道兇狂第171章 臨清!這個狗屁世道啊!第69章 黨派之爭!絕不能讓天子掌兵!第125章 富國強兵!元輔大人的請求!第366章 壓力巨大的大明朝第377章 捷報抵京第239章 李東陽致仕第283章 辦報紙啓民智第35章 司禮監的職責!第229章 李東陽第398章 戰至癲狂!第401章 血腥屠戮!第289章 屠殺開始第383章 江南士紳在作死!第297章 善後與歸國第126章 革除功名?絕不能開此先河!第227章 糜爛馬政第185章 血債血償!第34章 什麼叫做內廷大璫!第413章 天下震動第205章 陽謀與陰謀!第28章 張懋進場!第256章 震動第21章 大戲開幕!第271章 清理王莊第154章 隨便折騰!等朝廷來人!第252章 宗藩第104章 戍邊流放!老首輔的請求!
第212章 下獄!第332章 進剿建州經略遼東第221章 剝離權柄第32章 證據確鑿!閹人之罪當死!第201章 謀劃倭國!第85章 那個剃髮除須的莽夫!第76章 血腥選鋒!戰兵哪有不見血的!第388章 陰謀乍現第419章 朝堂新篇章第323章 利慾薰心第8章 司禮監!第159章 燎原之勢!不過是些卑賤竈戶罷了!第287章 元日戰爭第422章 解放與同化第143章 江南士紳!那藏銀上億的銀礦!第187章 密信真假!開啓追責制度!第41章 老湯家做出的犧牲!第417章 晉升國公!第114章 小皇帝發威!劉大夏致仕!第314章 倭國罪民與東海貿易第313章 分割利益與徭役之苦第266章 背刺第146章 出師表?被黑得最慘的大明雄主!第430章 準備出海第275章 一場鬧劇第343章 屠戮部落第255章 士紳第34章 什麼叫做內廷大璫!第395章 大戰序幕起第409章 生擒小王子者封侯第122章 官吏哭,總好過百姓哭;一家哭,總第100章 緊急情況!小皇帝病了!第23章 莽夫挖的坑!第406章 撕碎他們!第113章 致命疏忽!心狠手辣的對手!第327章 斷頭飯第49章 冥府神兵!小皇帝氣壞了!第244章 造反第250章 孔氏第283章 辦報紙啓民智第142章 天官與首輔!劉希賢的請求!第171章 臨清!這個狗屁世道啊!第429章 經濟戰爭第345章 血腥鏖戰第296章 收尾與京師第399章 陷陣之志,有我無敵!第44章 謀劃京營!第2章 鬥惡虎!哪裡來的小屁孩?第4章 你太看得起自己了!第108章 三十二言官下獄!真是一條好狗!第74章 骨頭軟得站不起來了是吧?第431章 出海之爭第313章 分割利益與徭役之苦第71章 這內閣個個都是人才啊!第66章 敗壞鹽政之人!第372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35章 司禮監的職責!第324章 收尾與懲處第171章 臨清!這個狗屁世道啊!第190章 剝皮實草!王鏊抵達戰場!第385章 徽商出手第422章 解放與同化第349章 中宮臨盆第390章 河套大戰起第14章 磨刀!小皇帝開始用腦子了!第432章 臨別囑託第218章 開宗除籍!第199章 因地制宜第84章 天子掌兵!他再如何也只是一個人!第312章 天下震動第310章 五府重建!第290章 倭國震動第233章 霸道兇狂第171章 臨清!這個狗屁世道啊!第69章 黨派之爭!絕不能讓天子掌兵!第125章 富國強兵!元輔大人的請求!第366章 壓力巨大的大明朝第377章 捷報抵京第239章 李東陽致仕第283章 辦報紙啓民智第35章 司禮監的職責!第229章 李東陽第398章 戰至癲狂!第401章 血腥屠戮!第289章 屠殺開始第383章 江南士紳在作死!第297章 善後與歸國第126章 革除功名?絕不能開此先河!第227章 糜爛馬政第185章 血債血償!第34章 什麼叫做內廷大璫!第413章 天下震動第205章 陽謀與陰謀!第28章 張懋進場!第256章 震動第21章 大戲開幕!第271章 清理王莊第154章 隨便折騰!等朝廷來人!第252章 宗藩第104章 戍邊流放!老首輔的請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余县| 聂拉木县| 沧州市| 三河市| 赣州市| 新营市| 蒙山县| 永清县| 蓬安县| 重庆市| 达日县| 临猗县| 锦州市| 黔江区| 华池县| 乌兰察布市| 兖州市| 昌乐县| 闻喜县| 北辰区| 额尔古纳市| 平武县| 十堰市| 沙雅县| 太谷县| 合作市| 德格县| 建湖县| 龙口市| 澳门| 吕梁市| 崇仁县| 都江堰市| 秦安县| 铁力市| 原阳县| 清徐县| 时尚| 临高县| 桦川县| 尼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