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土豆這些,怎麼看起來都不太行?
個頭小,和自己後世所見的差距很大。
土豆和紅薯倒還好說些。
尤其是玉米,那當真是宛若買家秀和買家秀一樣。
後世所見的玉米棒子,特別的大。
玉米粒也特別的多。
一根棒子上面有幾百個玉米粒。
但是現在,所見到的玉米上面的玉米粒兒,簡直是少的可憐。
宛若八十歲老太太的牙齒一樣,東一個西一個,所剩無幾。
這玩意兒真是玉米?
韓成一時之間,都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看錯了。
他都如此,老朱等人更是顯得詫異。
忍不住眨巴眨巴眼。
看著韓成雖然什麼都沒說,但是該有的疑惑,都已經表達了出來。
韓成在這短短的時間裡,已經是要想出來了問題的所在。
“父皇,這件事情怎麼說呢。
後世時,我所見的那些玉米,紅薯,土豆這些。
都是經過不知道多少代,人工選種培育,優中選優弄出來的優良品種。
後世時,農藥化肥以及耕做方式這些,都有了一個極大的發展。
各種因素綜合到了一起。
所以纔會導致土豆玉米紅薯這些東西產量大增。
當然,它們有那樣大的產量,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也是因爲它們本身,有這麼大的潛力。
不然潛力有限,就算是各種要素都給迭加上去。
那也一樣不成。
現在的玉米土豆,紅薯等種子,都是屬於原始的種子。
沒有經過人的專業選種和栽培。
會是這個樣子也正常。
接下來,只要栽種下來後,我們這邊進行精心培育選種。
那麼用不了幾年,這種情況就會有一個大大的改善。”
聽到韓成這麼說,朱元璋點了點頭。
雖然這些東西,沒有達到預期。
但是這些種子只要回來了,那便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而且,就算是土豆和紅薯這東西,現在看看個頭有些小。
達不到韓成在此之前,曾與自己說過的那恐怖的產量。
但是,只要精心培育。
那接下來的產量,也並不會特別的低。
至少能夠遠遠超過自己大明這邊的水稻和小麥的產量。
對於朱元璋而言,這就足夠了。
所以,也僅僅只是詫異了一會兒之後。
很快氣氛就又一次變得融洽起來。
變得很是歡樂。
衆人帶著這些好東西,隨著朱元璋一起來到了應天府城。
而後,朱元璋就在皇宮中設宴招待汪大淵,鄭和等人。
這超規格的待遇,直接就把汪大淵等人,給激動的不行。
也把許許多多的人,看的眼珠子都紅了。
那叫一個豔羨!
而韓成這個時候,注意力已經不在這土豆玉米上面了。
他已經被辣椒給徹底的吸引住了。
汪大淵他們,所帶回的辣椒,有一小部份是在盆子裡面栽種的。
大部分都是曬乾的乾貨。
有好幾個種類。
而且還都是紅彤彤的,保存的特別好,很乾燥。
可見汪大淵他們是用了心的。
作爲一個特別喜歡吃辣的人。
幾年都沒吃過真正的辣味兒。
這個時候,終於得見辣椒,那這種誘惑簡直別提了!
這誰能忍得了?
根本忍不了!
當下韓成就忍不住了,自告奮勇的說要親自下廚。
爲今天的宴席,加上幾個菜。
韓成身份超然,做事又不拘一格。
和這個時代的許多人不一樣。
一點都不覺得做飯丟人。
相反沒事了,他就喜歡做上一些菜。
朱元璋朱標等人,都是滿滿的期待。
在想韓成都不知道唸叨了多少次的辣椒,滋味究竟如何?
……
後廚這邊,韓成在動手將一些幹辣椒給弄開。
把裡面的辣椒籽給弄出,存放到了一個掏空的葫蘆裡面。
這些都是好東西。
接下來,可以用其下辣椒秧,而後進行栽種。
可不敢一起吃了。
雖然幹掉的辣椒籽,用油炸上一炸,吃起來特別的香。
但這個時候,每一粒種子都特別的珍貴。
所以,還是要收集起來。
起鍋燒油,放入蔥薑蒜,再放入辣椒。
用油稍微的一熗,頓時一股子好聞的味道,瀰漫而出。
味道那叫一個好!
然後又放入花椒,麻椒等調料。
又將提前焯水的雞丁,給放入裡面,進行爆炒。
韓成做的是辣的雞丁。
隨後又用酸菜和辣椒等調料,做了一個酸菜魚……
不一會的功夫,就被他收拾出來了個三菜一湯。
湯是酸辣肉片湯。
廚房之中瀰漫著嗆人的味道。
不少在廚房裡幫忙的人,都被嗆的咳嗽。
韓成也咳嗽。
但是,他對於接下來這些食物的美味,更加的期待。
這味道,聞著就讓人有種想要熱淚盈眶的感覺。
天知道他期待這一口,都期待了多久!
同時,也有一些期待,朱元璋,朱標等人這些從不吃辣的人,在吃到了自己用辣椒做出來的這些菜後,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反應。
想來肯定會特別的有趣。
很快,飯菜便已做好。
端上了桌子。
朱元璋作爲皇帝,肯定是要說幾句的。
不過,他不是那種話特別多的人。
只是稍微的說了那麼兩句,對汪大淵,鄭和幾人加獎了幾句後。
就直接宣佈開席。
在朱元璋宣佈開席後,韓成立刻便迫不及待的,夾起了一塊辣子雞丁放入了口裡。
頓時,香辣滋味在口腔之中瀰漫。
那叫一個舒爽!
只覺得在這一刻,靈魂都得到了一個昇華。
而朱元璋等人,對於韓成念念不忘的辣椒,也早就是期待已久。
這個時候,見韓成迫不及待的就開始吃。
當下就也紛紛動筷,開始試吃韓成加了辣椒的幾個菜。
一塊辣子雞丁入口,朱元璋的神色,一下子就變了!
只覺得宛若有烈火在口中,一下子就爆開了一樣。
讓他忍不住爲之呲牙咧嘴。
不過,隨著這烈火一般的感覺,在口腔中瀰漫的同時,也有著一種別樣好吃的味道,在口腔當中綻放。
刺激著他的味蕾。
雞肉因爲有了這種辣味兒的融入,一下子就變得上升了好幾個層次。
讓人吃的欲罷不能。
吃辣往往便是如此。
越是辣,就越是想吃。
越是停不下來。
其餘人的反應,也都和老朱差不多
都被這辣味給整的面目猙獰。
但是很快,就又迫不及待的夾起雞肉,不斷的吃了起來。
根本就停不下來。
朱標的一張臉,都因爲辣而變得通紅。
朱元璋額頭直冒汗
其餘的人,也都好不到哪裡去。
卻一個個都不住的往嘴裡面送。
“好吃好吃,真好吃!
真他孃的過癮!”
朱元璋直接就爆了粗口。
一邊說,一邊不住的往嘴裡吸涼氣。
還弄了一杯涼水往嘴裡灌。 Wшw?t tkan?¢ o
灌了一口,稍稍的休息,適應一下後,就接著往口裡面送。
這個時候,他算是徹底明白了爲什麼韓成這個好女婿。
一直以來都對這辣椒念念不忘了。
原來,這東西真就這麼美味,真就讓人慾罷不能。
同時,也有被被這辣椒給驚豔到。
好東西!
果真是好東西!
同時,衆人對於所帶回來的土豆紅薯這些東西,也更加的期待。
這辣椒就如此之美味。
那麼,這些看起來同樣是食物的東西。
經過一些特殊的烹飪之後,又會有什麼樣的美味?
不敢想啊不敢想!
……
汪大淵,鄭和等人的歸來,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熱度不減。
不過,這個時候的他們,已經不在這邊了。
五天之後,韓成將一個冊子,遞到了朱元璋的案頭子。
上面,他專門整理出來了關於糧食培養的方案。
以及發展農業的建議。
“父皇,我覺得我們大明這邊,應該設立農科院。
專門研究這農業上的事兒。
這裡面農科院裡面,可以分上幾大門類。
一爲種子的培育。
種子的培育,除了可以對帶回來的紅薯,玉米,土豆還有花生這些東西之外。
還可以對已有的,小麥,稻米這些東西進行培養。
爭取培養出,諸多高產,抗早,抗倒伏的作物……
種子是根本。
除了這方面之外,農科院下面,還要設立專門的肥料研究所。
專門研究各種的肥料,以及相應的種田辦法。
耕做方法,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
最好能弄出合適,且還能大量量產的肥料出來。
爲莊稼的生長,提供足夠的養分。
第三,則是要加快農藥的研發。
農藥這東西,同樣也是個寶。
作物的生長,病蟲害那是根本少不了。
小面積的蟲害,人還可以動手去抓一抓。
但是,一旦種植的莊稼多,生的蟲又多,僅靠人去抓,只不過是杯水車薪而已。
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最好的辦法,便是弄出相應的農藥。
用農藥,把蟲給殺死。
或者是給莊稼治病。
當然,還可以研究出一些相應的農藥,用來除地裡面的雜草。
但是,再把雜草給處死的同時,卻不會把莊稼苗給弄死。
如此一來,將會大大的提高糧食的產量……
同時還能夠,將很多的百姓從土地之上解放出來。
讓他們可以從事功業,服務業,參加對外的經營……
還有,需要再設立一個農機部。
就是專門用來研究農具的。
要想盡一切辦法,弄出更先進,更加好用的農具。
參與到糧食的種植之中。
種子,農藥,化肥,加上好用的農具。
是推動農業發展,增大糧食產量的四架馬車。
當然,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些基礎的要做。
如農田水利的基礎性建設。
這些也同樣重要。
不過這些屬於老生常談。
後世的農業糧食產量,爲何如此之高?
其實都是從這幾樣上面慢慢的發展起來的。
這些事兒,有很多都是短時間內,難以看到卓越成效的。
但是,卻需要不斷的投入人力物力。
不斷的進行推去研發。
只有如此,才能在一步步的積累之後,取得一些巨大的突破……”
韓成在這裡對朱元璋說著。
一邊說,還一邊將一些後世的巨大的糧食產量,還有拖拉機耕田。
包括無人機噴灑農藥,等諸多的事情和朱元璋說了。
聽的朱元璋是目眩神迷。
又無比的嚮往。
當下,就拍板同意了韓成所說的這些。
又立刻讓朱標等一些人過來。
一起商議著,趕緊弄出一個章程來。
而韓成,在給朱元璋的這個冊子裡面。
除了相應的一些建議之外,還給出了一些,在培養種子優良品種上面的一些建議。
以及一些比較確切的做法。
這些是一些後世基礎性的辦法。
是他之前,便從戀人系統當中,所兌換得到的。
這個時候,藉助這個機會,剛好可以拿出來進行使用。
哪怕這並不是什麼高明的辦法。
但是。對於現在的大明而言,卻已經足夠了。
只要能夠按照這些來做,那麼用不了太長的時間。
大明在種子的研究上面,就會爲取得一些進步。
尤其是紅薯,玉米及土豆這些,發生的變化將會更大。
而好多事情,往往都是從零到一最難。
一般只要突破了從零到一這一步。
那麼接下來,只需要持續不斷的投入人力物力,對其進行持續不斷的研究。
那麼,終究是能夠弄出一些效果來的。
韓成在這上面,已經做打好了基礎。
那麼接下來,就看大明這邊的人,如何努力,如何做了。
當然,這並不排除今後韓成還會從戀人系統當中,獲得一些相關的知識。
而後將其教授給衆人。
讓大明的農科院,各項的研究有一個飛躍式的提升。
關於農科院的事情,朱元璋這邊做的很快。
不過是短短的一個月的時間,就已經是將其初步搭建起來。
並且,還進行了相應的研究。
當然,這些不過是草創而已。
接下來,還需要進行一邊研究,一邊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
進行完善。
將各方面弄得更趨完美。
事情弄的這麼快,還有一個原因。
是朱元璋這邊已經從海外賺到了錢。
再加上韓成到了之後,提出來的一些建議。
商業稅收這些,也有了一個長足的進步。
變得更科學更合理,稅收也變得更多。
所以他做起這些事來。
相應的就很有底氣……
……
兩個月過後,大明這裡又出現了一件不小的事兒。
這事情便是,已經在高麗那邊成功的當上了爸爸的燕王朱棣。
想要率領艦隊前去倭國,讓小日子也叫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