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取捨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對拜!”
“送入洞房!”
雖然說程鵬很納悶原本獨居在家柳毅怎麼突然冒出了兩位白髮蒼蒼滿臉微笑的“高堂”來,雖然錢塘君被山嶽虛影壓得幾乎完全躺在椅子上面連手指都動彈不得的樣子看起來很好笑,但不管怎麼說,一切都結(jié)束了。
當(dāng)一身紅衣的柳毅和龍女?dāng)y手走入洞房的瞬間,整個世界完全靜止,猶如電影定格一般。
在這片靜止之中,還能說話行動的,就只有參加副本的五個玩家。
早已經(jīng)歷過不少副本的他們自然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也不會感覺到驚訝或者害怕,只是各自接收了任務(wù)獎勵,然後便笑呵呵地握手道別。
和剛見面時那種或虛僞的親近,或習(xí)慣性地賣萌,或者懷疑,或者提防的模樣相比,分手的時候,四位玩家對待程鵬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無一例外,他們都爲(wèi)不能一直跟著程鵬冒險而感到遺憾,不止一個人建議程鵬自己建立一個公會,然後他們一定會說服朋友們前來加入——像程鵬這樣的人物,天生就適合別人跟隨,他就像是那些歷史小說裡面富有心計的梟雄一般,不斷積累著名望和人氣,直到機會來臨的時候振臂一呼便應(yīng)者雲(yún)集,轟轟烈烈地大幹一場……
問題在於,程鵬真的沒這麼想過。
自家人知自家事,“程鵬”有多大本事,程鵬自己最清楚。他自認爲(wèi)的確是有一定的才幹,也能夠團結(jié)別人,但要說他能夠處理好各種組織裡面的事務(wù),尤其是作爲(wèi)困難和艱深的“找平衡”之類問題,他自己都不信!
別看一個公會或許不大,可這內(nèi)部問題其實也是政治,而政治這玩意,絕對不是書看得多、歷史精通,就能搞得定的。
程鵬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傳說中趙括那般紙上談兵的角色,但他很清楚,最最起碼,自己並沒有談笑用兵運籌帷幄的本事,並沒有手上白羽扇胸中百萬兵的才華,在一次次的戰(zhàn)鬥之中早已證明,他適合的做一個猛將、一個闖將、一個飛將,適合的是隻身闖陣,是率兵衝陣,而絕對不是指揮大軍統(tǒng)籌作戰(zhàn)。
軍隊裡面的政治問題算是比較低難度的了,連一支軍隊都管不來,又怎麼談得上建立一個公會?
當(dāng)然,程鵬也可以建立公會之後,把事情都放手交給可靠的朋友——比方說徐圖和申琦——去做,自己繼續(xù)當(dāng)那個獨行俠的天下第一高手。但是……公會的管理,其實只是問題的一部分,而且是相對不起眼的一部分。
程鵬現(xiàn)在和很多公會的關(guān)係都不錯,這些公會有大有小,各個勢力各個立場的都有,其中不少都是敵對的,比方說圓桌騎士團和光明會,甚至稱得上是誓不兩立。但他卻能跟大家都處得不錯,就算曾經(jīng)有些矛盾,也都能夠化解。這其中的原因,的確是值得深究的。
程鵬本身的實力,其實只是原因裡面相對不重要的一部分,那些大公會誰沒有培養(yǎng)一批覈心高手出來!比方說光明會,光是程鵬所見過的五星中階高手就有十幾個,雖然程鵬自信打的過其中任何一個,但那些人裡面要是出來三五個聯(lián)手,他便必定只能退避三舍;而大槍公會更不要提了,核心高手之一的釋天鵬甚至曾經(jīng)指點過他槍棒之術(shù),算是他的半個老師,而柳葉飛和畢永的實力也絲毫不遜於釋天鵬,就精銳程度來說猶在光明會之上。
擁有這麼多強戰(zhàn)鬥力的大公會們,一般情況下,並不需要程鵬的武力。可他們卻依然和程鵬很親近,那是爲(wèi)什麼呢?
問題的關(guān)鍵就在於,程鵬本身對於他們不構(gòu)成任何的威脅。
一個獨行俠,再怎麼厲害,再怎麼有威望,再怎麼名聞遐邇,終究也還是個獨行俠,終究不會搖身一變變成麾下小弟無數(shù)的大佬。他就算再怎麼運氣好,再怎麼手段強,所能佔有的資源對於大公會來說都是不值一提的。
或許程鵬的確有不少即使對於大公會而言都十分珍貴的寶物,學(xué)到了極爲(wèi)罕見的技能,可他終究只有一個人,就算是傳說中有收集癖的松鼠黨,又能佔據(jù)多少資源?
而且對於那些大公會來說,最重視的並不是那些頂級的資源——極品裝備啊,高級技能啊……這些東西對他們來說屬於錦上添花,有固然好,沒有它們?nèi)兆右舱者^,不會真正影響什麼。他們最在乎的,是那種相對於程鵬的需求來說低了一個檔次的高級貨色。
對於程鵬自己來說,那些個裝備和技能,他基本看不上眼,可對於一個公會來說,那樣的東西纔是最重要的,纔是真正能夠慢慢積累其整個工會實力的核心!
若是程鵬自己也建立了公會,必然會對於那些資源產(chǎn)生需求,雖然不是一定會因此跟其他的大公會發(fā)生矛盾,但隨著他的公會發(fā)展,彼此疏遠是遲早的事情——楚鳳歌的白之翼當(dāng)初弱小的時候,依附於金鈺他們的圓桌騎士團麾下,那時候圓桌騎士團對於白之翼真是多般照顧,楚鳳歌本人也十分感激。但隨著白之翼發(fā)展起來,和圓桌騎士團的交情卻漸漸疏遠了,即使楚鳳歌和那些老會員們依然很珍視這份患難之交的友情,很努力地去維繫它的存在,但這份交情終究還是在一些大大小小的摩擦之中漸漸淡去……
程鵬不喜歡這種情況,一點也不喜歡!
做一個成功者,做一個首領(lǐng),不斷前進,不斷邁向巔峰,然後一步步擊倒敵人或者曾經(jīng)的朋友,最終孤零零地站在羣山之巔,身邊只有寥寥無幾的同伴……
這種生活,究竟有什麼好的?
更重要的是,程鵬所追求的,從來就不是權(quán)力和地位。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dāng)年秦始皇。榮華富貴、金錢權(quán)力,都不過是過眼雲(yún)煙。人生一世草生一秋,能夠留下的,能夠不朽的,唯有英名。
對於人們來說,一個大公會的會長本領(lǐng)高強,那是理所當(dāng)然的事情,大家記得的,多半也是他的組織多麼多麼龐大,他的隊伍多麼多麼威武——他自己,則彷彿成了一個附屬品一般。
比方說秦始皇,比方說漢武帝,比方說唐太宗——人們提到他們,首先想到的並不是贏政或者劉徹或者李世民,想到的是秦漢唐這三個朝代,想到的是掃平六國一統(tǒng)天下的大軍,是北逐匈奴封狼居胥的英雄,是詩文錦繡千古風(fēng)流的才子……
這些還是成功者,在通往巔峰的道路上倒下的英雄人物更是不計其數(shù),有多少人記得五代十國那些個開國者?有多少人能記得歷代亂世之中曾經(jīng)叱吒風(fēng)雲(yún)的豪傑們?
程鵬想要被大家記得,想要被這個時代的人們記得,乃至於想要被歷史記得。所以他纔不會去走那條崎嶇坎坷堪比華山一條路的道路,而是要走另外一個道路。
在他的道路上同行的,有馬踏匈奴,勇冠三軍的少年英雄;有行萬里路,弘揚文化的大德高僧;有心憂天下,爲(wèi)蒼生百姓疾呼的白髮老翁……這條路並不好走,但不管怎麼說,總是比前一條路要實際得多。
且看二十四史所記錄的那些個英傑們,有幾個走的是前一條路,有幾個走的是後一條路?
所以,程鵬寧可永遠當(dāng)一個獨行俠,一個大家所喜愛所佩服的孤膽英雄!
——————
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