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風雪鑄心劍,而今一試破封天!
一劍破開了洗劍池封天劍陣,方原便坐在了紅鸞之上,一路直走。
出雪原,入雪州,那伴了他十年的雪原風雪,漸漸拋在了身後,而在周圍,狂風消止,那平和而溫馴的靈氣也漸漸充沛了起來,猶如溫暖的海水一般將他包圍,他的肉身幾乎像是有些飢渴一般的將這些靈氣吞了進來,然後滾滾如流,運行於經(jīng)脈,遊走於四肢百骸。
而這,也使得他久無變化的修爲,漸漸活絡了起來。
這十年之間,身在雪原,靈氣被風雪攪得一片混亂,難以吐納,再加上方原專守於劍,便也一直沒有考慮過修爲,倒是使得他這一身修爲,還是和以前一樣,金丹七重……
直到如今,離了雪原,迎著了充沛靈氣,這修爲也開始了涌動。
壓制了太久,如今居然像是火山一般,洶涌難止。
感受著體內(nèi)法力的變化,方原凝神暗忖:“當初九姑說我起碼要結(jié)成了至尊元嬰,纔有資格進入南海,而今南海已現(xiàn)紅雲(yún),時候到了,我卻還只是七重金丹,雖然我自忖磨礪了這一道心劍出來,也就有了進入南海的資格,但既然曾經(jīng)答應她們要以元嬰之身前去……”
他慢慢睜開了眼,臉上現(xiàn)出了一抹淡然:“那就在路上結(jié)了元嬰吧!”
……
……
心間有了此念,便深呼一口氣,周圍靈氣,開始狂涌入體內(nèi)。
早在瑯琊閣讀書三年,他已領(lǐng)悟極多,道心通明,再加上他根基渾厚,本來就有了修煉到金丹巔峰的底蘊,如今回到了靈氣充裕之地,便直接有了提升修爲的基礎(chǔ)和條件。
自從他端坐於紅鸞背上,開始吐納第一口靈氣開始,法力便開始飛速提升,每吐納一次,便有滾滾靈氣涌入四肢百骸,平時修爲,便像是開渠引水,天地之間,靈氣無邊,但肉身可融卻有限,總要達到了足夠的境界,纔可以納入這許多靈氣,但如今方原卻是不同。
他在雪原呆了十年,肉身便如無底之洞,可吞噬無邊靈氣。
而這,便也使得他每一次吐納,修爲便暴漲一節(jié),像是完全沒有極限也似飛騰起來。
……
……
自雪原出來,進入雪州之時,他還只是金丹七重境界。
但在橫跨了雪州,抵達了雷州邊界時,方原便已經(jīng)法力升騰,達到了金丹八重的境界。
而從雷州穿過,抵達了中州之時,方原便已是金丹九重境界。
過了中州,從皇州邊緣經(jīng)過時,他已達到了金丹巔峰境界。
而後,方原潛心明悟,任由紅鸞帶著他飛向了南海,自己凝神潛思著,道道念頭,在他心間浮沉,玄黃一氣訣推衍到了極致,開始出現(xiàn)無數(shù)的變化,而這無數(shù)的變化,直在方原身周涌現(xiàn),漸漸引動了天象,使得方原所過之處,天地雲(yún)氣,都相應的出現(xiàn)了無數(shù)變化。
轟隆隆!
在他身邊,有烏雲(yún)凝聚,電閃雷鳴,交織如劍。
時而,方原玄黃一氣化作了水相,烏雲(yún)之中,便有狂暴的雨水澆落,從北至南,時而,方原玄黃一氣變成了火相,漫天虛空,便出現(xiàn)了片片流火,橫亙數(shù)百里,猶如火燒雲(yún)。
再有時,方原引動了劍意,十年風雪磨鍊,蘊含了無盡寒意。
天地之間,便有大雪紛飛,揚揚灑灑。
又時而,方原化作了木相,一身生氣充沛,隨風而過,所過之處,光禿禿的野山之上,開始生長出了一片一片的青苗,本就鬱鬱蔥蔥的深林,在這時候則瘋狂生長,那些百年巨木,都在這時候長高了一截,便像是有人拿了畫筆,重重的在這一片天地裡塗抹了過去一般。
而後,他的法力化作金相,引動山間礦藏,嗡嗡齊鳴。
……
……
一路向南,方原挾著天象變化而來。
“當初我入雪原,本是爲了找到那一顆不動不搖之劍心,好承載玄黃一氣無窮之變,結(jié)成至尊元嬰,但最後,我卻發(fā)現(xiàn)劍心不必結(jié)成,倒是修出了一道無物不斬的心劍,以前的結(jié)嬰之法,不可用了,但是,心劍起自道心,無論如何,我也算找到了自己的這個‘一’!”
“以修行道理而論,這一道心劍,同樣可以幫我成就元嬰!”
“只是,若以不動劍心結(jié)嬰,當成至尊元嬰,而若是心劍結(jié)嬰的話……”
無邊天象變化之中,方原心間分出一縷神念,運轉(zhuǎn)天衍之術(shù)推衍。
過了半晌,方原睜開了眼來,望著周圍飛快向後退去的雲(yún)氣,漸漸有了明悟。
“劍心可以結(jié)嬰,心劍同樣也可以結(jié)嬰!”
“只是,方法略有不同……”
他深呼了一口氣,清晰而明瞭的道理便已浮現(xiàn)在了他眼前,猶如一副畫卷。
劍心與心劍,已然走上了兩條不同的劍道之路。
但大道相近,劍理相通,他修煉出來的心劍,同樣也是那個“一”。
而以修行之理相論,劍心可以助他結(jié)嬰,心劍便也應該可以幫他結(jié)嬰,只是結(jié)嬰的方法,卻有些不同,只不過,這些修行的細節(jié),以方原而今的學識,再加上他的天衍之術(shù),很輕鬆便可以找出一條路來,同樣也是可以讓他破境,也同樣可以可讓他成就至尊元嬰……
“既如此,那便不拖了……”
心間靜靜領(lǐng)悟,明瞭修行的方法,方原深深呼了口氣。
“萬變之變,凝鍊爲一!”
隨著一聲低喝,他左手以指作筆,在空中劃下了道道奇異而複雜的符紋,右手卻捏起了一道劍訣,而後雙眼圓瞪,一身法力鼓鼓盪蕩,從天靈蓋衝宵而出,直衝九宵。
那一身法力,一入得半空之中,便呈現(xiàn)出了無窮變化。
遇風化風,遇水化水,遇山入土,遇木而生,遇金而成金……
便好像,他這一身法力,要融入天地之間,散於無形。
這種狀態(tài),便好似散功一般。
若有常人在此,可以很清晰的感受到,方原如今的修爲,在飛快的消退,自金丹巔峰,飛快的降到了一重二重,然後又退到了築基境界,最後時,甚至變成了練氣境界,那氣息還在不斷的消散,飄入天地之間,居然使得最後成爲了一個凡人也似,只剩一具肉身。
甚至那一具肉身,生機也在不停的消退,越來越虛弱。
但到了最後,方原已介於生死之間時,他卻眉心微微一皺。
忽然間,一道劍光飛起,於他頭頂之上盤旋。
而到了此時,那些散入了天地之間的法力,便開始瘋狂的聚攏了回來。
一絲一絲,一縷一縷。
凝聚在了那一道劍光周圍,越聚越多。
因著此前這些劍光都散入了天地,而今回來,倒像是將天地帶了回來。
整片天地,都在方原爲中心,不停的旋轉(zhuǎn)。
“天地如洪爐,爲我煉神化嬰!”
就在周圍的法力瘋狂聚攏了回來,引動了整片天地,使得方原周圍已是一片狂暴天象之際,方原左手的符指,與右手的相訣,慢慢在身前聚攏,最後時,輕輕觸到了一起!
轟!
他的動作很輕,但變化卻很大。
在二指接觸的一霎,他天靈蓋上,忽然有一道靈光浮現(xiàn)。
一個淡淡的影子,出現(xiàn)在了半空之中,眉眼袍服,皆如方原一般的模樣。
而這,正是方原的神魂。
神魂以肉身爲宿,只是一股子靈氣,若是凡人,神魂離殼之後,風一吹便散了,修行之人壯大肉身,滋養(yǎng)神魂,使得神魂遠較凡人強大,但也不可擅自離殼,否則一旦離開了肉身,無論是風雨雷電,還是光影冷暖,都可以對神魂造成一些可怖的傷害,難以養(yǎng)回。
但元嬰,卻是要專以神魂出殼,接受磨礪,尋求變化。
而隨著這種變化的不同,元嬰亦有不同品階。
最下者,元嬰如鬼,畏光畏火,甚至可以被強烈的血氣逼散,此乃鬼嬰。
鬼嬰之輩,與劍修類似,元嬰都幾乎不敢出殼。
便是出殼了,力量也不足,甚至還不如藏於肉身之中時強大。
再次者,元嬰如凡間傳說的靈體,可出殼神遊,掌握了強大的力量,亦不會被光焰與尋常刀兵所傷,更不懼人氣血,保命守本之能多了許多,還可以施展神通,只是,元嬰出殼之後,卻與元嬰在肉身之中時施展神通差不多,實力提升也算有限,便是因此只算作靈嬰。
而靈嬰之上,便是神嬰。
修成了此類元嬰者,便已經(jīng)可以一念遊四野,縱橫天地間,猶如神明。
可以說,世間修行之人無數(shù),大部分皆是靈嬰,少部分爲神嬰,而鬼嬰,更是一種極爲罕見的存在,只有一些天資不足,壽元將近,不甘心就此身死道消,想要多得那麼一點可憐的壽元之人,纔會試煉修煉成鬼嬰,而這等元嬰,有近於無,所以也被人稱爲僞嬰。
神嬰境界,在元嬰修士裡面,才能算得上是天驕高手。
只不過,神嬰自然還不是最強的。
最強的,便是至尊元嬰,又有人稱之爲“仙嬰”!
這等元嬰修煉成功,便近乎不死不滅,上可入九宵虛空,下可入地府黃泉,離身周遊十萬裡,一念之間神通起,非神兵利器不可傷,非神法仙陣不可困,甚至因爲太過強大,可以直接影響別人心神,使之見之俯首貼耳,便如下階兇獸見到了仙獸,氣機上便使人臣服。
這等元嬰,纔可稱得“至尊”二字。
更重要的則是,元嬰之後,尚有化神境。
據(jù)傳,除至尊元嬰與少部分神嬰之外,幾乎無可觸及此境者……
也就是說,只要不是結(jié)成了至尊元嬰,那麼這條修行之路,也就走到了盡頭了。
只有至尊元嬰,和一小部分幸運的神嬰,纔有機會觸摸後面的路。
方原要結(jié)嬰,當然要結(jié)至尊元嬰。
畢竟,他天生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