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4章 晉升國公

“雲中郡公,你在搞什麼名堂?今天是元日,你居然這麼早就來煩陛下,到底是何居心?”長孫無忌突然出言指責起楊崢來了。

一般來說,上奏章肯定都是有事兒,大年初一,人人都希望能輕輕鬆鬆的過一天,楊崢的行爲無疑就是純屬找事兒。

楊崢卻道:“陛下,這初一是不是不能上奏啊?可是臣的這道奏章卻一定能讓陛下開心,哈哈,還是請陛下先看看再說吧。”

長孫無忌還待要說,李世民卻制止了他:“輔機,朕就看看這小子又耍什麼花樣。遞上來吧!”

等侍從將奏章拿過去之後,楊崢這纔打量起殿內的情況來,今兒太極殿也佈置得節日氣氛非常濃重,就連那塊36天罡星排位的石碑也被裝飾一新。

這時陸續有人進來,第三個進來拜年的是個10歲出頭的少年,長相不錯,是個小帥哥。少年徑直走到李世民近前拜倒:“兒臣承乾給父皇拜年,特敬獻王右軍書法一副,恭祝父皇新年快樂,身體安康!”

原來是太子李承乾到了。

“太子有心了,先一邊坐下吧。”李世民對李承乾的態度不溫不火,李承乾也是個不善言辭的人,不過卻也知道李世民酷愛書法作品,尤其是王羲之的作品。

然而李世民顯然已經專注於觀看楊崢的奏章了,對此沒有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倒讓李承乾面露失望之色。

長孫無忌忙過來勸道:“承乾,你父皇正在看雲中郡公的奏章呢。咱們先坐下等等吧。”李承乾聞言狠狠的瞪了楊崢一眼,自己好不容易找來一副王羲之的真跡。希望能在大年初一討得父皇的歡心,然而卻被楊崢給破壞了。

楊崢卻絲毫不在意。現在的皇帝是李世民,不是李承乾,即便將來李承乾當上了皇帝,楊崢也一樣不會怕他,因爲自己有空間。

其他的大臣進來看到李世民在看奏章,都恭敬的站立兩旁,靜候李世民召喚。

太極殿裡一時間冷靜異常,只能聽見大家均勻的呼吸聲。

突然,李世民哈哈大笑起來:“哈哈哈哈。好!賢婿,你這道奏章寫得好啊!”

房玄齡當即出班奏道:“恭喜陛下新年再收大禮,不知雲中郡公所奏何事啊?”

一般情況下,奏摺是先要走房玄齡、杜如晦手中過的,不過楊崢顯然不懂這一套,直接就送到李世民手裡來了,所以房玄齡也很好奇,這個對大唐朝政還不熟悉的楊崢到底說了什麼讓李世民如此開懷大笑。

“玄齡,你看看吧。這小子字字珠璣,說得太好了,朕看可行!”侍從將奏摺遞給房玄齡,房玄齡也很快被吸引住了。

“諸位愛卿。新年好啊,這元日一到,朕馬上就收到了一份好禮物。雲中郡公爲國爲民,真是令朕欣慰啊。來人,擬詔命:貞觀三年。大唐將士團結奮戰,滅突厥國,突厥可汗頡利降,朕心大慰,特賜封以下將士:

封兵部尚書李靖爲衛國公,楊崢爲代國公......”

楊崢聽到自己被封爲代國公之後就已經聽不見後面的了,哈哈,自己也終於被封爲國公了,這可是大唐爵位裡面排在第三等的爵位了,打了這麼大的勝仗,自己當然希望能升官了,李世民也果然毫不吝惜。

“恭喜代國公高升!”

“代國公新春再登高峰,下官日後還要向代國公多多學習啊!”

“代國公,下官對您的敬仰猶如滔滔江水......”

一大堆的官員過來阿諛奉承,聽的楊崢直起雞皮疙瘩,還滔滔江水,這傢伙真是很有韋爵爺的天份啊。

“多謝,多謝!新年好,新年好!”楊崢也只好一一回禮,人情世故,這還是要應酬一番的,哪怕別個心裡不是真心的,你也得裝出一副笑臉來。

房玄齡和杜如晦都看完了楊崢的奏章,兩人對視一眼,雙雙上前奏道:“恭喜陛下,代國公此策一出,大唐必然會繁榮昌盛,萬世無疆!”

李世民欣然點頭道:“玄齡、克明都贊同,看來此策可行了,玄齡,你把奏章上所言之事一一與衆卿家道來吧,今天是元日,希望大唐能從今天開始,便蒸蒸日上!”

“臣領旨!”

房玄齡得了李世民的授意,便開始一一道來。

“諸位,如今我大唐剛剛平了突厥汗國,使我大唐疆域大大擴大,雲中郡公以爲現在的十道行政地區已經不能滿足國家建設的需要,提議將大唐劃分爲30個行省,不知諸位以爲如何?”

大唐現在佔據了二十一世紀中國的大部分地區,而拿下新疆、西藏、東北等地區也不過是時間上的問題,所以,楊崢乾脆按照後來的行政區劃來規劃大唐的疆域,現在的所謂的道劃分得太過粗糙,在地區建設中,還是有許多弊端的,如果能劃分爲30個省,先發展一些中心地區,再以點帶面,逐步推動各地區的經濟建設,以現在唐朝的人口,是應該能實現高度富裕的。

而且不同地區之間還要因地制宜,政策的落實自然是不同的,同時,徵收的賦稅也應不同,這樣才能保證各地的財政收入和百姓的收入。

行政劃分細的好處顯而易見,這樣的政令能實施得更快,船小好調頭,不過朝廷也要多派地方官員,這也給李世民提了個難題。

長孫無忌就道:“30個省取代10道,這不是多出20個地方長官嗎?陛下,如今能承擔如此重任的,恐怕不足30人啊!”

李世民也不說話,只是目光看向楊崢,楊崢會意。說道:“長孫國舅不必擔心,如今陛下大興科舉。廣開言路,唯纔是舉。這天下英才皆可爲陛下所用,所以我們要打破傳統,要想國家興盛,就不能只用那些世家子弟。諾大的大唐,要挑選30個地方行政長官,那是綽綽有餘的,更何況,這省下面還會設郡、縣、鎮三級行政機構,世家子弟也不用沒有地方做官啊!”

隋唐一向由世家把持著官場。所以許多關鍵位置都是世家做官,如果擴大到了30個省,這些世家有能力出任省級地方長官的人就不夠了,這樣一來,世家擔心權利外露,自然要竭力反對了,長孫無忌便是世家的代表。

不過楊崢的話卻又合情合理,世家不就是擔心自己的族人沒有位置安排嗎?現在30個省,一個省下面起碼設10個郡。一個郡下面又起碼有幾個縣,鎮就更多了,世家子弟沒能力做省級行政長官的,那就做個郡守、縣令、鎮守也不錯嘛。

楊崢此舉還有另一個目的。寒門子弟越多,對抗世家子弟才更有希望,隋唐以來。世家對朝廷的控制幾乎到了瘋狂的地步,皇帝有時候也不得不屈從。這樣顯然對國家的發展是不利的,誰規定這國家就該世家子弟做主?天下財富盡集中與世家之手。豈能令天下安定?

衆官議論紛紛,現在的情形,李世民和房玄齡、杜如晦都支持這個國策,再說楊崢描繪出的藍圖還是很好的,所以大家也都沒有出言反對了,不過對於省級行政長官的人選,大家心裡都在默默的算計著。

李世民見衆人沒有反對,便道:“此事便定了,擇日中書省便擬定一份行政區劃的詳細計劃,報朕審批之後,立即實施!”

“臣遵旨!”房玄齡和杜如晦齊聲領命。

房玄齡隨即又道:“這第二件事,便是軍隊的改革!衆所周知,我大唐實行的是府兵制,戰時爲兵,平時爲農,如今大唐逐漸安定下來,地方建設將會是我大唐的頭等大事,軍隊的需求將逐步削弱,所以,代國公提議,將府兵制改爲義務兵制。所謂的義務兵,便是凡是大唐百姓,年滿18週歲,皆可報名參加新兵選拔,服兵役的期限爲三年,服役期滿,即可返鄉!大家以爲此策如何?”

衆人一聽,義務兵制?這可是太新鮮了,三年期滿,便可回家,這到不錯,軍隊裡無疑是枯燥的,危險係數還高,三年之後,如果沒有犧牲,危險便可消除,而且大唐軍隊的待遇是很豐厚的,退役之後還能得到一筆錢回家幹個事業,無疑是很美好的事兒。

“好,此議太好了!”

“是啊是啊,我那兒子在軍中都10年了,和家人團聚的機會太少,如果實行義務兵制,哈哈,我那兒媳和孫子就高興嘍!”

“代國公果然是年少英雄,這麼好的提議都能想出來!”

就在這時,李靖突然奏道:“陛下,臣有本奏!”

李世民笑道:“靖兄請講!”

“臣請辭去軍隊一切職務,請陛下設天下兵馬大元帥一職,由代國公楊崢擔任,總領天下兵馬!”李靖語出驚人,李世民和衆大臣都吃了一驚!

“陛下不可啊,衛國公戰無不勝,是我大唐的軍神,豈可言退?”

“是啊,陛下,代國公雖然也戰功卓著,不過到底年輕,還是衛國公坐鎮軍方,比較好!”

李世民也始料未及,雖然楊崢連戰連勝,給了他很大的驚喜,不過在他心目中顯然還是對李靖更信賴一些。

李靖卻道:“陛下,諸位同僚,代國公乃天縱之才,亦屬天罡三十六星宿之列,此次掃北,更是奇兵迭出,更有神獸相助,如此天才,必堪此任!”如今大唐三十六天罡星下界之事早已風聞天下,李靖得知以後心裡也是得意了一把,難怪自己能屢戰屢勝,難怪楊崢這小子也出手不凡。

李世民心裡卻是舉棋不定,這楊崢才20歲不到,到底適不適合做兵馬大元帥呢?

第229章 拜占庭儲君第12章 皇帝也是吃貨第93章 空間妙用(2)第67章 鐵勒五部第181章 塞王威武第166章 吐蕃的野心第209章 建設釣魚島第68章 頡利的追兵來了第44章 廷議第226章 出訪第53章 紅薯王評比大賽第44章 廷議第1章 空間帶來的穿越第110章 追擊頡利(7)第189章 各懷心思第227章 唐朝大酒店見聞第205章 中山兄的勇氣第23章 虢國公府第228章 籠絡拜占庭官員第112章 文武之辯第226章 出訪第232章 財政的進步第144章 開業典禮第180章 慍羅斯之戰第150章 阿史那速歸的決定第104章 追擊頡利(1)第126章 大唐皇家警察第189章 各懷心思第116章 回到長安第213年黃雀來了第141章 突利的決定第143章 雲州醫學院第144章 開業典禮第80章 李靖來了第71章 晉升郡公第2章 落戶大唐第27章 搶得更兇第59章 組建刀鋒縱隊第134章 馬周獻策第27章 搶得更兇第145章 空間藥材第124章 晉升國公第84章 軍神授課第11章 火爆長安城第53章 紅薯王評比大賽第111章 追擊頡利(8)第156章 甩手掌櫃好當第24章 結親第152章 空間催生雙胞胎第15章 祥瑞第160章 臥底的想法第6章 閤家歡樂第195章 高麗不降第114章 突襲頡利汗廷第203章 蘇我入鹿動手第64章 壓倒性勝利第15章 祥瑞第146章 春天來了第112章 文武之辯第12章 皇帝也是吃貨第173章 褚遂良出使第198章 攻泗沘第178章 慍羅斯之戰(五)第131章 湯圓來了第114章 突襲頡利汗廷第137章 思漢村第90章 空間烤肉第231章 拜占庭建設第125章 大元帥的農牧經第24章 結親第149章 酒泉城外的激戰第72章 設立雲中郡第206章 扶桑亂第138章 打起來了第219章 巴格達之戰第63章 釣魚第66章 雲中大建設第87章 培養女掌櫃第75章 郊遊(1)第62章 大會操第142章 神醫孫思邈第196章 回家小聚第129章 突厥女人大遷徙第205章 中山兄的勇氣第148章 包突厥人的餃子第200章 扶桑來使第164章 突厥內戰第68章 頡利的追兵來了第13章 皇家訪郭村第99章 空間繁榮景象第234章 進軍羅馬第225章 移民東歐第124章 晉升國公第188章 高麗人的敗退第60章 牛人薛仁貴第208章 出兵扶桑第161章 恐龍蛋第183章 各國來求第94章 空間妙用(3)
第229章 拜占庭儲君第12章 皇帝也是吃貨第93章 空間妙用(2)第67章 鐵勒五部第181章 塞王威武第166章 吐蕃的野心第209章 建設釣魚島第68章 頡利的追兵來了第44章 廷議第226章 出訪第53章 紅薯王評比大賽第44章 廷議第1章 空間帶來的穿越第110章 追擊頡利(7)第189章 各懷心思第227章 唐朝大酒店見聞第205章 中山兄的勇氣第23章 虢國公府第228章 籠絡拜占庭官員第112章 文武之辯第226章 出訪第232章 財政的進步第144章 開業典禮第180章 慍羅斯之戰第150章 阿史那速歸的決定第104章 追擊頡利(1)第126章 大唐皇家警察第189章 各懷心思第116章 回到長安第213年黃雀來了第141章 突利的決定第143章 雲州醫學院第144章 開業典禮第80章 李靖來了第71章 晉升郡公第2章 落戶大唐第27章 搶得更兇第59章 組建刀鋒縱隊第134章 馬周獻策第27章 搶得更兇第145章 空間藥材第124章 晉升國公第84章 軍神授課第11章 火爆長安城第53章 紅薯王評比大賽第111章 追擊頡利(8)第156章 甩手掌櫃好當第24章 結親第152章 空間催生雙胞胎第15章 祥瑞第160章 臥底的想法第6章 閤家歡樂第195章 高麗不降第114章 突襲頡利汗廷第203章 蘇我入鹿動手第64章 壓倒性勝利第15章 祥瑞第146章 春天來了第112章 文武之辯第12章 皇帝也是吃貨第173章 褚遂良出使第198章 攻泗沘第178章 慍羅斯之戰(五)第131章 湯圓來了第114章 突襲頡利汗廷第137章 思漢村第90章 空間烤肉第231章 拜占庭建設第125章 大元帥的農牧經第24章 結親第149章 酒泉城外的激戰第72章 設立雲中郡第206章 扶桑亂第138章 打起來了第219章 巴格達之戰第63章 釣魚第66章 雲中大建設第87章 培養女掌櫃第75章 郊遊(1)第62章 大會操第142章 神醫孫思邈第196章 回家小聚第129章 突厥女人大遷徙第205章 中山兄的勇氣第148章 包突厥人的餃子第200章 扶桑來使第164章 突厥內戰第68章 頡利的追兵來了第13章 皇家訪郭村第99章 空間繁榮景象第234章 進軍羅馬第225章 移民東歐第124章 晉升國公第188章 高麗人的敗退第60章 牛人薛仁貴第208章 出兵扶桑第161章 恐龍蛋第183章 各國來求第94章 空間妙用(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荣县| 辽中县| 乌鲁木齐市| 靖西县| 丹寨县| 汤阴县| 滦平县| 黎平县| 新泰市| 互助| 鄄城县| 乌拉特中旗| 清水县| 鄂托克前旗| 县级市| 山阴县| 合江县| 南江县| 三穗县| 无棣县| 沙雅县| 莎车县| 开化县| 昂仁县| 游戏| 乌拉特中旗| 湘潭市| 确山县| 丰顺县| 慈溪市| 长乐市| 东台市| 逊克县| 盱眙县| 东平县| 宁晋县| 葵青区| 资中县| 临湘市| 铁岭县| 奇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