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六十一章 收集情報

“大部分人都是這麼認爲的?“。趙無銘沒想到此時天下的人,居然都是這樣的想法。要知道齊國此次可是以孫臏爲軍師?。想到這裡,恍然大悟。如今的孫臏又有幾人知?。他們參考各國曆史,推出的結論自然是魏國更佔優勢,所以有這種想法不足爲奇。

興平君看著趙無銘,感覺還是因爲他太年輕。所以纔會魯莽的推斷出,此戰齊國必會大勝,然而此時魏國的贏面卻更大。

趙無銘看著興平君的目光,想到一個問題,對著他再次詢問:“敢問伯父,一旦魏國獲勝,趙國和韓國又將面對什麼樣的局面“。

“六國伐魏“。興平君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

趙無銘一愣,完全沒想到居然會出現這樣的局面:“爲何會是六國伐魏?“。

“一旦齊國大敗,天下間就在無一國可以制衡魏國。彼時其餘六國皆弱,唯有六國聯盟兵擊魏國,才能存活“。興平君對著趙無銘解釋。

趙無銘在心中琢磨,感覺確實有可能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史料記載,六國伐齊以及六國攻秦,不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出現的嗎?。

興平君見趙無銘沉思,對著他繼續分析:“若六國不聯盟,魏國必將會逐一吞併其餘六國。所以齊、燕、楚、韓、秦、趙六國,不得不聯合共同削弱魏國“。

“一旦六國伐魏,伯父感覺結果會如何?“。趙無銘對著興平君再次詢問。

興平君沒有立即出言,反而陷入沉思,顯然這個問題並不是那麼好解釋:“魏國以一敵六必將大敗,與此同時秦國得可乘機奪取河西以及上郡,和齊國一同崛起。彼時韓國、趙國能存活,楚國也能安心“。

“如此說來,魏國被削弱。三晉之地失去屏障,趙、魏、韓三國會不會淪爲齊、秦兩國,打擊對方的棋子?“。趙無銘想到了自己所在的另一個時空中,關於戰國後期的記載,對著興平君詢問。

興平君沉默,半晌看向趙無銘,目光中滿是堅毅:“若正到了那一個地步,魏國和韓國會不會成爲齊國和秦國的棋子,我不知道“。說完語氣一頓:“但我只知道,我們趙國之人,渾身上下充滿了一股血勇之氣.一旦天不讓我們活,我們就敢和天、一戰。更何況齊國與秦國,這些凡俗之人“。

“難道就沒有解開危局的辦法?“。趙無銘聽著興平君之言心中一震,下意識的詢問。

興平君再次思索,良久好像想到了什麼:“若能吞併中山國,我趙國就能一躍而起,和齊、秦兩國平起平坐“。

“中山國?“。趙無銘再次聽見這個名字,心中不由得生出一絲明悟。也許不滅中山國,趙國就不能屯兵北方。那麼自己就不能和燕國結盟,也不能傾盡全力出兵東胡。

興平君想到了裡面的難度,不由得一嘆:“難以、中山國的力量,絲毫不遜色於我國未失去邯鄲之前的實力。此時想要吞併中山國,不亞於癡人說夢“。

“不管是不是夢,但終歸有些希望,還是好的“。趙無銘在腦海中,把中山國再次加深了一下映像。

興平君的目光無意中掃視帳篷,突然一笑:“老了、怎麼光和你說些無關緊要的事情。此時天色已晚,爲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還是先回去爲好“。

“伯父要走?“。趙無銘聽著興平君的笑聲也反應過來,連忙對著他詢問。

興平君緩緩點頭。

“伯父既然執意離去,晚輩也不便強留“。趙無銘稍稍思索,想到那日在信都王宮,趙種的態度也就不在強留:“伯父請“。

興平君轉身往帳篷外走去,趙無銘跟上相送。

趙川、趙賈兩人帶著馬車,不知在何時已經站在帳篷之外。趙川見興平君出來,連忙打開馬車的車門,扶著興平君上車。

趙賈見趙川攙扶著興平君進去之後,對著趙無銘躬身一禮:“四公子、他日再會“。

“慢走、還請照顧好興平君“。趙無銘對著趙賈回禮。

趙賈一笑:“興平君是我爺爺,作爲孫兒照顧爺爺,那是理所應當“。

趙無銘一笑,不在言語。趙賈轉身往馬車內走去,車伕見三人在裡面坐好,一揮馬鞭。馬車往營地之外,疾馳而去。

看著馬車漸行漸遠,趙無銘的目光轉向孫不二:“孤要回漢城一趟,你在此處看好,不管是任何人前來都不要放他進帳篷“。

“諾“。雖然不明白趙無銘爲何這麼鄭重的吩咐,但孫不二還是躬身領命。

趙無銘見孫不二領命,滿意的轉身往帳篷中走去。

念頭一動,光門緩緩打開。趙無銘拿著那捲竹簡,緩步往裡面走去。

漢城、城主府政務廳,趙無銘將手中的竹簡放到案幾上,對著外面大喊:“來人“。

“屬下在“。兩名守在外面的親衛走了進來,對著趙無銘躬身一禮。

趙無銘的目光看向兩人,對著他們直接吩咐:“傳丞相、大將軍、軍師等人前來,商議政務“。

“諾“。兩名親衛躬身領命,隨即轉身往外面走去。

不多時腳步聲傳來,蕭何、韓信、張良等人魚貫而入,見到趙無銘躬身一禮:“參見主公“。

“孤不在的這段時間有勞諸位費心,不知這段時間我漢城可還順利“。趙無銘的目光看向蕭何等人,對著他們詢問。

蕭何對著趙無銘一禮,躬身回覆:“主公不在的這段時間,我漢城大興土木勘探地形。現已規劃出東南西北四郡之中,郡城、縣城以及關隘的所在之地。如今各種物質、糧草以及人手都以安排妥當。臣命宇文愷前去巡視,做最後的審覈,故此他才未能前來“。

“軍隊還在整編之中,清點戰損淘汰傷殘徵召青壯,編練軍士。故此並未詳細清查出,此時我漢城具體兵力爲多少“。韓信接過蕭何的話,對著趙無銘訴說軍事方面的事情:“但臣能大致推算出,僕從軍加上城中正規軍,兵力大約爲六十萬“。

“六十萬大軍“。趙無銘在腦海中勾勒出六十萬大軍集結時候的場景,呼吸不由得有些急促。趙緤的安陽之兵不過才二十萬,趙範的代郡兵馬也不過才四十萬。兩人相加總兵力才能和自己抗衡,若自己能大軍壓境恐怕會美妙至極。

沈萬三見蕭何和韓信說完,接過兩人的話,對著趙無銘稟報:“主公離去之時,命臣整頓市場,現已初具成效“。

“說來聽聽“。沈萬三的話打斷了趙無銘的思緒,隨即看向沈萬三。

沈萬三稍微思索,在心中組織了下言語:“如今稅收已經統一爲銅幣,以物易物的行爲以被取締,銅幣在我漢城的勢力範圍之內暢通無阻。爲城中的商業活動,提供了有利條件。與此同時丞相以相府的命運發佈政令,鼓勵新建作坊,鼓勵百姓經商。城中有不少逃難而來的豪門大戶本無所事事,聽聞相府政令之後。紛紛出資興建作坊,組建商隊。經臣統計,主公不在的這段時間之內,興建作坊數百,商隊一千“。

“商隊?“。趙無銘突然想到了聶仇,不由得低聲詢問。

沈萬三對著趙無銘解釋:“大型商隊數百人,小型商隊十數人“。

“諾你們見到有人,手持親衛佩劍前來,應立即告知於孤“。趙無銘對著沈萬三等人吩咐。

沈萬三等人躬身一禮:“諾“。

“主公難道將親衛軍佩劍,贈送給了他人?“。張良對著趙無銘詢問。

趙無銘緩緩點頭,對著幾人解釋聶仇的事情:“前段時日,孤在趙國信都遊獵……“。

聽著趙無銘將那日遊獵的事情緩緩敘述,張良等人漸漸陷入沉思。

趙無銘將事情說完之後,霍去病的心中升起一團怒火,但想到此時面對的局面隨即冷靜下來:“主公在趙國居然如此之危險,看來我等南下的步伐,應該需要在加快一些纔好“。

“加快腳步?主公在趙國都已危如累卵,又哪有時間等著你們從容佈置。我樊噲建議,此時就集結大軍,全力南下。待滅了婁煩,大軍雲集趙國北方邊境。若主公在趙國少了一根毛髮,我等就奪他代郡、破他信都,兵圍邯鄲,讓他們嚐嚐萬箭穿心之痛“。樊噲的火爆脾氣上來,哪裡還等得了諸多佈置,恨不得立即提兵南下爲趙無銘報仇雪恨。

陳平看著樊噲說的痛快,對著他笑著打趣:“樊將軍妙計無雙,若主公依樊將軍之言,只怕我漢城以爲他人所有“。

“陳平、你……“。樊噲氣結,卻無從反駁。畢竟這四方敵人沒有一個是好惹的。若真的不顧一切南下,一旦戰事不順。匈奴、東胡、丁靈以及林胡,又如何不會趁虛而入。彼時這大好局面,就將毀於一旦。

衆人看著樊噲氣結的樣子,不由得莞爾一笑。趙無銘替他解圍:“樊將軍也是一片好心,孤雖然看似危如累卵。但手握三萬親衛軍可隨時來援,在加上大哥趙語、都尉薛謙以及和趙國公族的那一份香火情。和趙緤、趙範二人的勢力相比,不遜色於分毫。所以樊將軍大可放心,好好替孤盯著婁煩,視機而動“。

“婁煩?“。張良聽著趙無銘之言,漸漸陷入沉思。只有儘快的拿下婁煩,才能聲援主公。只有趙國太子登上王位,屯兵北部牽制林胡,漢城才能心無旁騖,聯盟燕國,決戰東胡。如若不然,只怕漢城就將變成死局,強敵環視動彈不得。一旦匈奴或者東胡騰出手來,則漢城必亡。

第五十三章 解救太子第十七章 戰果第九十一章 兵圍囤糧之地第五十八章 魏昂來襲第二百零一章 比試箭術第二百三十二章 夜戰沈川第一百三十五章 魏國使節入宮第二十六章 漢城的變化第一百四十章 薛府宴會第四十六章 孫不二的謀劃第六十三章 魏昂兵敗第一百四十章 薛府宴會第十七章 戰果第二百一十五章 沈川的推測第一百零一章 東胡兵敗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戊午第二百六十二章 姬浩即將來訪(二)第九十五章 匈奴右賢王震怒第四十章 範順的擔憂第一百零五章 瘋狂升級第五十章 劫獄第十一章 青雀重病第一百三十四章 趙王的心結第二百一十一章 宮中宴會(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后相勸第一百二十八章 打探婁煩情報第二百四十七章 再起波瀾第一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三十章 樊噲的戰法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雀有難第一百二十八章 打探婁煩情報第一百二十八章 打探婁煩情報第二百一十六章 探望薛謙(一)第十二章 整軍備戰第七十八章 魏趙對持第十一章 青雀重病第五十九章 對戰魏昂第六十六章 禁軍襲營第一百三十八章 郜詔的發現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戊午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禮的謀略第一百五十一章 贈劍第一百三十八章 郜詔的發現第一百四十章 薛府宴會第七十章 疑兵退敵第二百零四章 漢使第二百一十七章 探望薛謙(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林間遊獵第一百八十二章 使節入邯鄲第二十二章 趙王之怒第十二章 整軍備戰第二百零八章 禮樂與家國第二百一十三章 漢國究竟如何(一)第七十九章 削兵權第二十五章 遷城令的限制第二百一十二章 宮中宴會(二)第二百零九章 還我金雕第一百三十九章 薛府赴宴第一百九十五章 聶仇負傷第一百一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四十章 信都攻防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金雕第一百六十二章 覈實情報第二百零三章 薛謙負傷第三十九章 青雀的憂愁第二百三十五章 墨家來意第一百五十九章 兩國會盟第二百五十七章 姬浩之怒第九十五章 匈奴右賢王震怒第九十八章 奪取東胡大型部落第二百零六章 不歡而散第三十一章 準備伏擊第一百五十六章 孫張之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聶仇第三十八章 清點收穫第二百章 提議比試第九十七章 河堤之戰第一百零九章 準備迎戰右賢王第八十八章 周亞夫之威第一百五十六章 孫張之戰第五十八章 魏昂來襲第四十章 範順的擔憂第一百五十章 宮中來使第五十一章 青雀失蹤第二百零七章 太子府三兩事第七十三章 大戰將至第一百九十章 戈都來訪第五十六章 潰軍歸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太子府第二百四十七章 再起波瀾第一百三十章 混世小霸王第六章 赴宴第五十四章 國難第二百章 提議比試第二百三十章 大戰來臨第一百一十三章 右賢王之計第二百三十一章 沈川獻計第一百八十章 趙語爲王第一百九十章 戈都來訪
第五十三章 解救太子第十七章 戰果第九十一章 兵圍囤糧之地第五十八章 魏昂來襲第二百零一章 比試箭術第二百三十二章 夜戰沈川第一百三十五章 魏國使節入宮第二十六章 漢城的變化第一百四十章 薛府宴會第四十六章 孫不二的謀劃第六十三章 魏昂兵敗第一百四十章 薛府宴會第十七章 戰果第二百一十五章 沈川的推測第一百零一章 東胡兵敗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戊午第二百六十二章 姬浩即將來訪(二)第九十五章 匈奴右賢王震怒第四十章 範順的擔憂第一百零五章 瘋狂升級第五十章 劫獄第十一章 青雀重病第一百三十四章 趙王的心結第二百一十一章 宮中宴會(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后相勸第一百二十八章 打探婁煩情報第二百四十七章 再起波瀾第一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三十章 樊噲的戰法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雀有難第一百二十八章 打探婁煩情報第一百二十八章 打探婁煩情報第二百一十六章 探望薛謙(一)第十二章 整軍備戰第七十八章 魏趙對持第十一章 青雀重病第五十九章 對戰魏昂第六十六章 禁軍襲營第一百三十八章 郜詔的發現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戊午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禮的謀略第一百五十一章 贈劍第一百三十八章 郜詔的發現第一百四十章 薛府宴會第七十章 疑兵退敵第二百零四章 漢使第二百一十七章 探望薛謙(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林間遊獵第一百八十二章 使節入邯鄲第二十二章 趙王之怒第十二章 整軍備戰第二百零八章 禮樂與家國第二百一十三章 漢國究竟如何(一)第七十九章 削兵權第二十五章 遷城令的限制第二百一十二章 宮中宴會(二)第二百零九章 還我金雕第一百三十九章 薛府赴宴第一百九十五章 聶仇負傷第一百一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四十章 信都攻防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金雕第一百六十二章 覈實情報第二百零三章 薛謙負傷第三十九章 青雀的憂愁第二百三十五章 墨家來意第一百五十九章 兩國會盟第二百五十七章 姬浩之怒第九十五章 匈奴右賢王震怒第九十八章 奪取東胡大型部落第二百零六章 不歡而散第三十一章 準備伏擊第一百五十六章 孫張之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聶仇第三十八章 清點收穫第二百章 提議比試第九十七章 河堤之戰第一百零九章 準備迎戰右賢王第八十八章 周亞夫之威第一百五十六章 孫張之戰第五十八章 魏昂來襲第四十章 範順的擔憂第一百五十章 宮中來使第五十一章 青雀失蹤第二百零七章 太子府三兩事第七十三章 大戰將至第一百九十章 戈都來訪第五十六章 潰軍歸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太子府第二百四十七章 再起波瀾第一百三十章 混世小霸王第六章 赴宴第五十四章 國難第二百章 提議比試第二百三十章 大戰來臨第一百一十三章 右賢王之計第二百三十一章 沈川獻計第一百八十章 趙語爲王第一百九十章 戈都來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阳市| 进贤县| 桃园市| 龙南县| 阳城县| 水城县| 尚志市| 永胜县| 南京市| 黑河市| 和顺县| 关岭| 江都市| 静宁县| 丹凤县| 松阳县| 轮台县| 包头市| 舞钢市| 资兴市| 高台县| 宜宾市| 志丹县| 浦东新区| 南漳县| 灵山县| 平昌县| 长垣县| 河东区| 勐海县| 黎平县| 贵港市| 连云港市| 西盟| 海盐县| 土默特左旗| 略阳县| 随州市| 呼伦贝尔市| 贵德县| 大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