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解決問題的辦法章鴻早已想到,並且曾智偉一直在運作這件事。這就是院線的建立。
即便到了幾十年後,無論是香港還是大陸,都沒有進行院線和發行電影的公司、資本之間的切割。這就意味著,一個人既可以充當廚師,又可以當飯店老闆——當然,某些情況下,做做假食客也是可以的。
一切的關鍵在於院線,章鴻本意其實只是想找到能夠接下他電影的場子,卻慢慢想到可以自己拉起一條院線,和邵氏與嘉禾硬剛一波正面。
想法是好的,然而幾乎所有志在電影圈,有一定行業認知的人都能想到這一點,爲什麼現實中只有邵氏和嘉禾兩條院線?因爲錢,沒有錢,哪來的院線?
“難道我賺錢之後第一項投資就應在這裡?”章鴻十分確信自己可以賺到錢,然而對於如何花錢卻一直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沒想到卻被這些大老爺們逼出了一條道。
當然,仔細想想,章鴻也覺得自己奇怪,無目標的賺錢,而有人阻止了他賺錢,於是他有了組織建立院線來繼續賺錢的想法,實現了又如何?繼續賺錢?繼續賺錢的目的又是什麼?
這個念頭只在章鴻腦袋裡面打了個彎兒就消失了,這種堪比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他才懶得琢磨,與其花費時間思考如果有了一大筆錢該怎麼花,何不先把這筆錢賺到手再說?
院線不是憑藉一部兩部電影的收益就可以建立起來的。即便是稍微簡單點的加盟式或臨時性院線,也需要不小的聲望與資本。
“未來的路還很長啊……”想得腦仁兒疼的章鴻趴在桌子上不想動彈。平常的時候看不出來什麼,一旦出了什麼事兒,什麼牛鬼蛇神邪門歪道就全現了原形。元標和元樺是爲他的事情跑得最勤快的,口口聲聲說只是接拍這幾部戲的林清霞和鄧莉君沒有離開,對章鴻時不時的口花花也報以比以前寬容得多的態度,周星星和任達樺安心地待著,章鴻說什麼就去做,章鴻沒說話他們就去找人託關係地去跑龍套。
在章鴻看來,周星星和任達樺已經不用跑龍套了,前者從速成式的跑龍套中汲取到了足夠的東西,接連幾部主演已經培養了他幾個方面的表演能力,而後者早就度過龍套期,他們兩人缺的不是基礎的表演技巧、鏡頭感或配合,而是表演風格的漸漸形成。
或許他們兩個自己也明白,只是眼見章鴻最近壓力實在不小,他們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爲他分擔。
洪津寶所處的位置尷尬,畢竟寶禾是嘉禾幫助他建起來的,他不可能,也不願意招惹他們。所以除了偶爾出出主意以外,最近幾乎沒什麼聯繫。
同樣沒什麼聯繫的還有程龍,甚至失聯的更加厲害,雖然各自的住處就隔著兩條街,感覺就像兩條黃河那麼寬。或許有些年輕人之間的爭強好勝,他一邊想從章鴻這裡獲得好的劇本,一邊又嫉妒一個同齡人竟然如此搶眼,或許背後也有秦香林的“挑撥之功”,又或許他暗戀林清霞而不可得……總之,程龍的表現連洪津寶都不如。
當然,章鴻對程龍也很理解,換做他可能做得更過分,再說在之前他倆的交情也沒有多深,更多的還是和洪津寶聊電影,和元標元樺聊未來的片子,甚至和元魁元得他們說話的時間都比程龍多。究其原因,後世關於“房事龍”的段子影響不小。
患難見真情,當然,現在危機已經暫時解除,章鴻對其他人也沒有那麼求全責備,雖然主動給了程龍《警察故事》的劇本,但畢竟還給了洪津寶更強一籌的《虎膽龍威》。程龍的電影,故事總在動作之後,動作又和詼諧搞笑一起,章鴻的作用也就僅僅在於把屬於他的作品提前幾年而已,看清這一點,認識到彼此的合作對自己沒有多大成就感,也就釋然了。
“震哥,這次回錢,就把你的《第一滴血》弄出來,”章鴻瞥了一眼剛走進屋的元標,淡淡的說了一句。
對於章鴻是否會拍這部片子,元標當然是可定的,只是不知道隨時可能變動計劃的章鴻會在什麼時候拍。聽到他親口說出拍攝的日子,開心之餘還是不免有些憂慮,“阿鴻,和邵氏、嘉禾的矛盾該怎麼解決?總把片子搬到臺灣去放也不是個辦法啊!”
元標還不知道章鴻心裡面的計劃,哪知道後者心裡面早就有了想法,“記得有個‘倒逼’機制,不妨用在這裡試試成色!”倒逼機制是一個簡單而極富效果的機制,特點在於,處在下游的果反過來推動上游的因。
譬如被引進臺灣的電影,大多是在香港市場取得了不錯的票房,臺灣以及東南亞的片商才蜂擁而上,紛紛引進。誰都不是傻子,沒有保證的電影他們可不會隨便買過來,然而章鴻之前的電影取得過不錯的成績,再加上中間人又是林清霞,他們纔會跑過來簽訂合同。章鴻能夠想象,一旦在臺灣拿到不錯的票房,東南亞的片商就不會再顧忌邵氏在東南亞的分公司而跑過來買片子,香港也一定不會落後。
“元標說的也沒錯,總這樣下去也不是個事兒,”章鴻知道倒逼機制的好處,壞處當然也是顯而易見的,就在於那個“逼”字,它是強迫那些人必須按照他的想法來,不然就會損失他們自身的利益。利益是有了,面子卻是丟了,換了誰能忍得住?
“也不用你們忍,我的大串聯馬上就要搞定了,而且,很快就不單單是你們需要忍受我了,”章鴻所勾畫的大串聯,依然是院線計劃,應用的就是加盟式的聯合,他準備過段時間,等臺灣上映了他的片子,有了一股賺錢的勢頭之後,就繼續派曾智偉和元標去遊說那些散戶影院。
“這倆畢竟也是要當老闆的人,談生意的潛力肯定是有的,”雖然章鴻想得頭頭是道,卻壓根沒有親自上陣的慾望。他頗爲享受充當幕後BOSS,如果要他親口當面和人家談事,不被人欺負死那就怪了,用“見光死”三個字來形容他是再合適不過的了。自家人知自家事,章鴻有意識地掩飾住了自己的缺點,而他的頭頭是道也總能說服周圍的師兄們爲他出頭。
口才上的頭頭是道畢竟是單薄的,信服章鴻的人,更多的是因爲他寫出來的小說和劇本,拍出來的電影好看,能賺錢,“還是不能停下來,小說還得繼續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