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們並不把天然的鹽當(dāng)作鹽,而是稱之爲(wèi)滷。將滷注水後煮沸得到的鹽被稱之爲(wèi)滷水粗鹽。在北宋年間,雖然沿海一代出現(xiàn)了海鹽曬法,但由於技術(shù)的原因,效果並不太好,且費工費力,所以雜質(zhì)極少味道上佳的青鹽便被炒成了天價,一斤的價格大約在五百文左右。
在這個三文錢就可以買一斗米的年月,五百文絕對是天價了,這也正是鹽比命貴的由來。
雖然歷史上對西門慶的描述大多著重於貪花好色陰險狡詐,但他一個落魄財主,能夠憑一己之力迅速發(fā)家致富,又豈會是愚蠢之輩?
他很清楚,如若武大真的有製鹽之法,那麼錢財很快便會滾滾而來。
西門慶的眼中冒著綠光,一眨不眨的盯著武大,生怕武大說出“不”字。
作爲(wèi)一名理科高材生,製鹽對於武大來說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武大淡淡一笑,略一頷首,深藏功與名。
西門慶大喜,喚王婆拿來一罈子粗鹽,拽著武大直奔後院。
後院之中有一石磨,武大可不會用這玩意,西門慶擼起袖子剛想親自上陣,武大招手便把探頭探腦的王婆喊了過來。
西門慶撇了王婆一眼,欲言又止。
武大卻表現(xiàn)的毫不在意:“製鹽之法,小道而已,兄弟何須如此大驚小怪?況且王婆也算是熟人,有錢大家一起賺嘛!”
連製鹽之法都不在乎,西門慶心悅誠服,王婆更是喜不自禁。
武大將粗鹽倒進石磨磨眼,王婆搖著石磨轉(zhuǎn)了起來,鹽粉很快便從石磨邊緣緩緩溢出,武大將鹽粉收進木桶,加水,用木棍攪拌,讓鹽分充分融進水裡,待溶液飽和,倒進命王婆拿來的用兩層麻布矇住的另一個木桶。
不一會兒,麻布上全是雜質(zhì)。
但此時的鹽水雜質(zhì)依舊很多,武大命王婆將麻布洗淨(jìng),再次過濾數(shù)次,然後將溶液倒進了鍋裡。
王婆生火,鍋裡的溶液很快便沸騰起來。
“能成嗎?”西門慶顫聲問道。
武大抱著膀子,瞪著西門慶說道:“能成‘嗎’?把‘嗎’字去掉好嗎?我製出來的鹽,比青鹽都不差分毫!”
西門慶哆嗦了一下,武大邪惡的撇了他的胯下一眼,心想,難道這就興奮的一泄如注了?
小半個時辰後,鍋裡的水分逐漸蒸發(fā)乾淨(jìng),鍋底留下了厚厚一層泛著青色的硬殼。
沒等武大動手,西門慶已經(jīng)掰下來一大塊扔進嘴裡,鹹的臉都抽搐了,還不捨得吐,這不是鹽,這都是銀子??!
西門慶滿臉興奮的望著武大,武大嗤之以鼻,說道:“你手上不是有銀子嗎?從市面上大量收購粗鹽,然後讓王婆來煉。王婆,你剛纔都學(xué)會了吧?”
王婆點頭如搗蒜,武大打了呵欠,說:“行了,燒餅也都給你了,我要回去睡覺了?!?
西門慶急了,拉著武大急切問道:“哥哥,賺了錢怎麼分?您得給個章程啊!”
武大甩開西門慶的胳膊,不屑的說道:“這些都是小錢,哥看不上,待日後哥帶你們發(fā)大財!”
西門慶再次震驚了,啞然失語。
最終,西門慶決定把純利潤的五成給武大,他自己拿四成,王婆一成。
這還是在武大的強烈要求下才如此分配的,按照西門慶本來的心意,是要分給武大七成的。
陰險狡詐的腹黑男西門慶會如此大方?信你纔有鬼!這精鹽的兜售完全由西門慶掌控,武大和王婆都沒這本事賣出去,先不說這利潤的具體數(shù)目只有他西門慶知道,就算他真的給了武大五成利潤,那也是他想抱緊武大的粗大腿,奢望日後跟著武大發(fā)大財。
說句心裡話,武大對西門慶之流有些瞧之不起,製鹽,小道而已,一點小錢就找不著北了,小樣的,就這點出息還想勾搭我老婆?做你的春秋大美夢去吧!別人只知道痛罵西門慶,欲殺之而後快,孰不知此乃下下策,真正的上策,便是直接把西門慶收爲(wèi)小弟,讓他心甘情願給咱賺錢方是正理!
悠哉悠哉的回家,順便調(diào)戲了一下美嬌妻金蓮,武大酣然入睡。
接下來數(shù)日,大批粗鹽進了王婆的後院,王婆的茶坊也不開了,一門心思製鹽。武大曾經(jīng)建議過換個地方,他不想西門慶與家裡的美嬌妻金蓮碰面,可西門慶怕出現(xiàn)意外,何況王婆這裡離得武大近,有啥事也好照應(yīng),不願搬遷。武大無奈,只好聽之任之。
這一日,武大正躺在王婆後院的躺椅上打瞌睡,隔三差五的指點一下王婆製鹽的方法,活活就是一副地主老財?shù)膼核啄印?
武大的心情很爽啊,西門慶成了自己的合作伙伴,甚至隱隱還有要當(dāng)自己狗腿子的跡象,王婆這個老巫婆更是不堪,如果她要是在年輕幾十歲,大概都要獻身了,而且武大還發(fā)現(xiàn)自己似乎又長高了,難不成日後還能長的身高七尺,玉樹臨風(fēng)不成?那拿下潘金蓮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還有那外號“一丈青”的絕色美人兒扈三娘,是不是咱也可以試著勾搭一下?
武大沉浸在自己的美好幻想中無法自拔,就在此時,街上突然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清河縣武家老二武松,赤手空拳打死吊睛白額虎,爲(wèi)民除害,知縣欽賜爲(wèi)我陽谷縣都頭……”
打虎英雄武松?
武大“噌”的一下就跳起來了。
武松,景陽岡打虎,快活林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後,改作佛陀打扮,江湖人稱“行者武松”,梁山第十四條好漢,那可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最重要的是,他是武大郎的親兄弟。
武大陷入了天人交戰(zhàn)之中。
按照常理來說,武大穿越到武大郎身上,理應(yīng)藉著與武松的血緣關(guān)係,抱緊梁山這根粗大腿,快意恩仇,逐鹿天下,可是作爲(wèi)一個通讀水滸傳的五好青年,武大心裡頭門兒清,梁山一百零八條好漢,在號稱“及時雨”的宋江帶領(lǐng)下,最終會走向滅亡,武大絕不希望自己重活一回卻落個不得善終的下場。
武大的臉色變幻的厲害,最終還是長嘆一聲,尋武松去也!
“個子矮也就罷了,以後咱還能長高,若是重生一回還貪生怕死瞻前顧後,那就算是身高八尺也只是個三等殘廢!”
武大走到街上,只見一名儀表堂堂,身長八尺,虎背熊腰的壯漢正在大笑著對四周的街坊抱拳施禮,武大三兩步走上前去,大喝道:
“武都頭,你今日發(fā)跡了,可還認得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