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4章 (大章)超級大擴張

霍海這話還真沒毛病。

當初是怎麼談的?司馬遷作爲穀梁學領袖,給穀梁學爭取的利益就是大使這一類工作,必須學習穀梁學,才能做。

當然,這是大使中的文官,又叫做儒教傳教士人。

而大使中的武官,必須是百官或公卿子弟,學習貴族禮儀學之後,才能擔任。

這兩個工作就是故意留的兩個保留工作。

一個留給穀梁學儒生,一個留給不成器的貴族子弟。

說白了,“你們幹啥啥不行,現在這裡有個拼命的工作,只要幹了,不止維序祖先榮光,甚至能光宗耀祖,你幹不幹?!?

什麼?你啥都不會,給你機會你還惜命?

大漢最不缺沒用的儒生和廢物貴族子弟,你膽小,有的是人膽大。

但你就別說大漢沒給你機會了。大漢給過你機會,你自己慫了。千萬不要說皇帝和朝廷不優待你。

所以,只要願意去的,都是已經做過思想準備的。

而一路上沒逃回去,能真正的走出邊境線的。

就已經是鐵了心的了。

這些鐵了心的人,比破罐子破摔的還厲害。

因爲從長安過西域,到翻過蔥嶺,實在是太遠了。

這些過慣了優沃生活的人,越走越氣,越氣越走,越走越氣!

在西域時還好,沿途都是過去闖蕩的人開的窯子,整個西域要啥沒有?就是價格貴,一整個銷金窟。

但翻過蔥嶺之後,花錢都沒地方花了。

過蔥嶺後,這些人恨不得當場抓幾個不服氣的外族捅了泄憤。

但是,這漫長的旅程對他們又是一種折磨,同時還是磨鍊。

副手作爲真正的軍人將士,只需要一句話就能勸住他們。

“這一路過來都忍了一年了,只需要多忍幾天,就能立功!”

“現在搞事情,那就是白瞎了白苦了一年,等過幾天時機成熟了再動手,那就封侯了啊公子!”

畢竟從長安能走到這兒來,再氣也能忍住了,因爲一路上忍慣了。

所以,從一開始,霍海設計這兩個職務,那就是有針對性的。

等到了地方,這些公子哥,突然發現,自己習慣了隱忍又有了學校教自己那一套之後,在行事風格的智慧上碾壓對手。

在單純腦運算速度上,天生就比這些人強。

就會形成一種快感,一種貓戲弄耗子的快感,越是憋的久,就能想得到成功有多爽。

沒錯,全是《道德》課程的大使學院培養的穀梁學儒生,全是大漢道德窪地,個個老硬幣。

全是《禮儀》課程的貴族學院培養的貴族子弟,個個都是心理變態。

誰叫他們天生就生出了這樣的條件呢?否則他們都到不了這兒來。

到了這兒來,那就是等於經過了幾張網,篩選出來的適合的人,就算不適合,那也是個變態兼容百變怪。

所以,這些傢伙,實際上很會。

前北平侯,張蒼的孫子張類,跟安息一個名叫寶朵頤頓的地方王坐在一起。

對方感嘆這,左右看屁股下面:“這凳子,可是個好東西!”

張類淡然的喝了一口茶:“凳子不是什麼好東西,位子纔是好東西?!?

寶朵頤頓沒聽懂:“什麼意思?不是一樣的嗎?”

張類:“你現在的屁股坐在凳子上,但你長期坐在奴隸主,砂漿城王的位置上。”

寶朵頤頓王這下聽懂了,哈哈大笑:“您生來就是大漢的貴族,而我生來就是安息的貴族,我們這不叫位子,叫嬰兒牀。”

張類:“不不不,用我們那邊的話說,這叫做含著金湯匙出生。但這不等於位置,因爲你的位置,你身邊的人都看著?!?

寶朵頤頓王頓時沉下了臉色:“您說這話可就沒意思了,不用挑撥,我們安息人現在兩面受敵,貴族團結一致,絕不會因爲任何形式的挑撥而被分離?!?

“如果不說這些,我們還是朋友?!?

張類根本不在意,喝了一口茶,才優哉遊哉的開口:“我跟你說的不是挑撥,而是我見過的真人真事兒,這份經驗你最好學著點,我來到這裡,你請我玩兒樂,所以我纔跟你說,否則我都不會跟你說?!?

看張類這麼淡然,寶朵頤頓王思索了一下,才詢問:“真人真事?什麼意思?”

張類:“現在,匈奴人瘋狂的襲擊安息東部,你知道匈奴人爲什麼過來嗎?”

寶朵頤頓王不屑:“張類,你是在顯擺你們大漢武力強盛,把匈奴人逼過來與我們爲敵了?”

張類:“錯,你只看到匈奴人是因爲失去了原來的土地纔來打你們。卻沒想到他們是因爲本性兇殘同時又自詡爲王,所以才需要打你們,否則他直接加入你們做一方奴隸主王不就完事兒了?”

“你們也只看到了他們被我們擊敗,卻不知道他們被我們擊敗,不是因爲我們強大,而是因爲他們內亂?!?

寶朵頤頓王疑惑:“匈奴內部內亂,我倒是有聽說過,但是知道的不詳細?!?

張類:“我這麼跟你說吧,匈奴的王公架構,就和你們安息一模一樣?!?

“匈奴有單于,你們有萬王之王。匈奴有匈奴王,你們有安息奴隸王,匈奴有部落首領,你們也有部落首領?!?

“如果不打仗,你這個安息的奴隸王可以當一輩子的王,享受貴族待遇,可是打起仗來,你手下所有的部落首領都盯著你?!?

寶朵頤頓王第一次聽說這個新奇的理論,警惕了起來:“什麼意思?他們敢有圖謀?在我們安息,造反是大罪!”

張類瞥了一眼寶朵頤頓王,開口:“當年匈奴與我大漢大戰,單于把所有匈奴王的人都徵走了,不少匈奴王身邊沒人。”

“有的匈奴王,被手下部落首領直接做掉,這些部落首領宣稱自己的王意外死亡,繼承人也跟著一起死了?!?

“你猜匈奴單于爲了繼續戰鬥,爲了能從這個王庭繼續抽調人手,會怎麼做?”

寶朵頤頓王有些聽懂了。

張類:“單于明知道有問題,卻沒時間去調查,會封這個造反的首領當新的匈奴王?!?

“還有的匈奴王跟著自己的大軍去戰鬥,結果單于直接把他們派去最危險的地方,讓他們戰死,然後把他們帶來的英勇的精銳士兵,收到本部麾下。”

“大匈奴王也會用一樣的手段侵吞小匈奴王的軍隊,部落?!?

“就算躲過了這一切,打完仗之後,部落勢力大跌,冬天過去,沒有吃的,別的部落殺過來,直接殺人喝血?!?

張類微微一笑:“昨天的王的王后和公主,今天一起躺在新王的牀上?!?

“昨天王公喝酒的黃金酒杯,太過晦氣,今天只能當尿壺了?!?

“別人以爲老王已經斷絕了子嗣,實則老王的兒子,哆哆嗦嗦的站在角落,成了新王閹割的騎奴?!?

張類:“一場大戰之後,草原上全是這樣的事情?!?

“這樣的事情多了,誰還出力和大漢打?”

“所以,匈奴根本不是因爲大漢打仗厲害才輸的,而是大多數願意出兵的王,被自己的手下上司,搞死了,最終成了一盤散沙才崩的?!?

寶朵頤頓聽到張類真真假假這些說法,哪兒判斷的清楚?

張類甚至在舉例之後,還爆出了有些例子的原主名字,讓寶朵頤頓自己出去打聽打聽,反正匈奴都打到臉上來了。

還說現在的匈奴大夏單于,就是打仗的時候偷偷帶著大部戰士跑了,把親爹賣了之後,才成了匈奴王的。

你寶朵頤頓別看你兒子現在對你尊敬有加,當初匈奴大夏單于甚至可以給老王舔痔瘡,你覺得你兒子比他孝順?

你要是不信,你找個匈奴俘虜問問。

寶朵頤頓也是鐵腦袋,直接就找了個俘虜過來問。

一問是不是這樣,匈奴俘虜瘋狂點頭。

廢話,願意投降的能是什麼硬骨頭,爲新主人的言論附和,咒罵老主人,難道不是常規操作麼。

什麼《匈奴崩潰論》豈不是張口就來?

這也能信?什麼智力?

但,人有時候就是會騙自己,騙自己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事情。

寶朵頤頓享受了這麼久的貴族待遇,做慣了奴隸主,怎麼能忍受失去這些,怎麼能忍受別人窺視自己的權利?

他當然覺得這一切都是可能的,甚至不發生纔不正常。

寶朵頤頓王在三言兩語之間,就不想給萬王之王派兵了。

這派兵那就是死。

你派去多了,你留在原地,到時候留守的部落首領造反。

你派去的多了,你跟著去,萬王之王直接宰了你,收割。

唯一的解法就是少排點,忽悠一下,對付一下。

張類從寶朵頤頓王處出來後,抽了一支菸,纔回到了自己的院子。

半夜,一個人翻了進來。

張類的人看清來人後,隱藏起來,並沒有出來阻攔。

來人很快就見到了張類,張類一看,竟然是寶朵頤頓王的兒子雅可比。

雅可比見到張類就送上一個鑲金象牙杯子:“聽說您喜歡這個?!?

張類:“無功不受祿啊。”

雅可比詢問:“我聽說我父親經常跟您相談甚歡,我也對大漢感興趣。”

張類驚訝:“可是我們談論的都是安息的事情,這樣我就更不能收你的禮物了?!?

雅可比:“哎!這更要收了,我雖然對大漢有興趣,但畢竟住在安息,如果您對安息有高見,我就更要聽聽了。”

張類笑了笑:“我對安息沒有高見,就是有一件事情不明白?!?

雅可比:“請講?!?

張類:“爲什麼安息的奴隸主王們,不想當萬王之王呢?”

雅可比急忙:“這可是非法的!”

張類:“失敗了才叫造反,成功了叫做立新法啊?!?

雅可比愣了一下。

自己的父王,每天就跟漢使談論這個?!

雅可比突然激動了起來。

要是自己老爹成了萬王之王,早晚還不是自己的位子?

張類:“你什麼表情?我可沒有跟你爹談這些,他對這些不感興趣,他只想保存實力,不派兵去尼撒王城,做一個善始善終的王?!?

雅可比:“可是,萬王之王征伐兵卒,如果不派兵,那就是反叛!與其爲了守成反叛,還不如搏一搏。”

張類笑了:“搏一搏,單車變摩托?!?

雅可比:“單車是什麼?摩托又是什麼?”

張類:“搏一搏,綿羊變駱駝?!?

雅可比:“可不就是這個道理?!”

張類笑著:“您啊還是趕快回去吧。”

接下來,張類只幹一件事情,瘋狂給寶朵頤頓王灌輸保守思想。

瘋狂給其他能接近寶朵頤頓王的人,灌輸進步思想。

寶朵頤頓王越往後退,就是攔著其他人不能進步。

其他人想要進步,就要讓寶朵頤頓王進步。

寶朵頤頓王不想進步,就要訓斥他們。

他們說話不好聽,寶朵頤頓王就要找張類說更多。

其他人被寶朵頤頓王訓斥,就要找張類傾訴,出主意。

這個情況持續了好多天,有一天雅可比找寶朵頤頓王攤牌,讓寶朵頤頓王進步。

寶朵頤頓王給了自己的傻兒子一個大逼鬥。

然後才知道是張類攛掇的。

於是跑去找張類對峙。

張類就一句話:“我從沒有跟王子攛掇造反。而是王子自己如此想,問我有沒有這個可能性,我這個人老實,有這個可能性就只能說有,前任匈奴單于伊稚斜就是造反成功的,我是知道的,不能騙王子?!?

寶朵頤頓王又跑去問雅可比。

雅可比仔細回憶後,才發現,張類真的沒有攛掇自己,都是自己說,他附和的。

寶朵頤頓王回去找張類道歉,說錯怪了張類,然後詢問張類爲什麼要附和雅可比。

張類只能說:“忠言逆耳?!?

“你是聰明人,我跟你說能說真話,但他們並不聰明,我就不能跟他們說太直白了,只能隨便附和,哪知道他們當真了。”

寶朵頤頓王本來就和他們意見相反,當然覺得他們沒腦子。

張類說他們蠢,寶朵頤頓王恨不得跳起來說對對對。

聽張類說自己聰明,才能真正的交流,寶朵頤頓王甚至驕傲上了。

回去後我行我素。

雅可比又找到了張類:“你爲什麼附和我,卻不提意見?”

張類:“我們大漢有個聰明的貴族,曾經說過一句話。當你問出問題的時候,其實自己的心裡就已經有了答案了?!?

“我爲什麼要多此一舉呢?我是來做使臣的,不是來做幕僚的?!?

雅可比聽到這句話,同意的不能再同意了:“智者啊!”

整個王部,所有人都在想一個問題。

王上,不想進步。

但我又想進步。

怎麼辦?

咦?

很多人停下思考後,就發現問題所在了。

以前大家想的是,王上吃羊腿,自己啃羊腿骨,不夠吃。所以讓王上去整個烤全羊,這樣自己就能吃羊腿了。

既然王上不想吃烤全羊,那他媽他旁邊去待著,我把烤羊腿整過來行不行?

太行了啊!

這廢物王不願意行動,我他媽來動!

與此同時。

真不怪他們腦子活絡。

而是張類說的話,在他們帕提亞,也是應驗過的,張類不知道,他們自己能不知道嗎?

事情還要從十幾年前說起。

當時大月氏攻下大夏後,並沒有停下,而是繼續席捲整個中亞。

帕提亞人在公元前124年時,也遭到了這場動亂的波及。

剛剛勉強逼退塞琉古希臘人攻擊的他們,不得不硬著頭皮去應戰新來的對手。

結果自然是希臘僱傭軍臨陣倒戈,而國王阿爾達班一世戰死當場。

米特里達梯二世便在這樣的危局中,被扶上了王位。

簡單來說,當時差不多是內瑟斯還沒出發時,當時末代希臘正在和安息打仗。

然後希臘投了羅馬。

羅馬接著喝安息摩擦,但並沒有真正的爆發戰爭。

大月氏這個在大漢範圍內,只能佔據一個縣的小小部落,出了蔥嶺之後,迅速升格爲整個中亞的爹。

那是一頓好打。

最終就是米特里達梯二世上位了。

大家都是這麼覺得的。

但是現在張類講述了匈奴那邊的例子後,大家突然感覺不對勁了。

不對啊,老國王到底是怎麼沒的?要知道老國王還沒子嗣呢,新國王可是通過戰爭獲利上臺的。

這麼一聯想,誰也不免想到米特里達梯二世可能是想辦法弄死了老國王,然後上臺的。

既然他做的初一,我怎麼做不得十五?

他一普通王都可以是萬王之王,我爲什麼不行?

這可是有實事支撐的,不是理論依據。

於是,整個寶朵頤頓王部,人心思變。

而整個東方,幾乎所有人都在幹同一件事情。

張類一邊喝茶一邊心想:小王子你個廢物籃子,當初大月氏屁大點地兒的人口出來後席捲中亞,現在你搞個安息這麼費勁,還要我來多費口舌。

不過也不怪小王子。

安息這邊本來是左邊打起來了往右邊跑,右邊打起來了往左邊跑。

投降主義厲害。

畢竟奴隸主嘛,跟著哪個老大不是當?

以大商的經驗,作爲奴隸主親兒子都能反他爹,還有什麼不可以的?

但這一次,羅馬和匈奴一起幹安息,安息左右夾擊,跑不動了。

跑不動,就鐵板一塊了,當然硬度就上來了。

但現在,硬度又出問題了。

米特里達梯二世此時也很頭疼。

他現在在西面,培育亞美尼亞和本都王國,用來抵擋羅馬。

東面,想要借用大漢的力量,夾擊掉小王子。

這個情況下,米特里達梯二世其實是有想法的,他上位時,其實安息不是這樣的。

安息當時是遊牧部落持續了這麼多年,當初他上位時,整個安息西部希臘化,很多貴族開始過城市人上人生活,不想過牧民生活了。

爲了避免安息崩潰,米特里達梯二世冒充希臘愛好者。

搞了很多改革,把安息捏合在了一起。

但泥巴捏在一起永遠還是泥巴,欠了一點火候。

如果有外力壓迫,加一把火,那就燒成陶器了。

所以,米特里達梯二世認爲現在自己可以利用現在的戰爭,把曾經輝煌的安息打回來。

到時候羅馬和自己誰強,還不一定呢。

東邊?東邊就不去了。

打完匈奴後面是大月氏,大月氏打完後面是大漢,神經病纔去東邊。

不過有沙漠在,大月氏過來也不容易,有蔥嶺在,大漢追殺匈奴過來一下還正常,也不會長期待著,沒啥威脅。

匈奴單于?他那樣兒比大月氏差遠了。

要是匈奴小王子知道自己被認爲比一個縣級部落大月氏差遠了,比自己用了三個月打裂開一半的大月氏差遠了,能直接放棄攻城一路直插尼撒王城給米特里達梯二世做了。

……

長安,劉徹看著報告。

指著報告:“這個米特里達梯二世的二世是什麼意思?。俊?

東方朔:“陛下,就是,這個……那邊的人啊,他沒文化,懶得取名,兒子直接用爹的名字,所以就冠以二世來區分?!?

劉徹恍然大悟:“哦!”

“那這個……這個,這個安息萬王之王米特里達梯二世,扶持本都王國米特里達梯六世……”

“朕算一下,這個……兒子二,孫子三,重孫四,玄孫五……”

“等一下,這個安息萬王之王多少歲了?他扶持他玄孫當本都國王抗擊羅馬?”

東方朔:“呃~這個……其實本都王國那邊的國王,是剛好和安息的國王重名。”

“本都那邊前幾代國王都叫米特里達梯,二世早就沒了,已經傳到第六代了,和安息萬王之王沒關係?!?

劉徹愣了一下:“我捋一捋,就是說,比如南越國,趙佗,趙佗二世,趙佗三世,趙佗六世?!?

東方朔:“嗯?!?

劉徹繼續:“然後,他的宗主國大漢的皇帝,名字叫趙佗二世?!?

東方朔:“嗯。”

劉徹:“別給朕看安息的情報了,你們把他滅了得了?!?

“這些沒文化的東西,倒反天罡,宗主國的大王,用藩屬國小王的名字當自己的名字。這種國家真的是個大帝國?朕要是早知道他們那邊是這情況,都懶得多看他一眼?!?

“浪費朕時間,來,把封禪的計劃拿來朕再審一遍?!?

這就好像匈奴單于看人家樓蘭王的名字好,借來給自己兒子用。

這他媽不是神經病嘛。

東方朔本來想多解釋一下的,但是想了一下,好像沒那個必要,反正也不是啥重要的事情。

反正安息那邊王公們迅速就不想出兵了。

不想出兵對上要有理由,對下也要有理由。

對上,理由就是,匈奴人已經打過來了,沒辦法把兵派去集合了,只能就地反抗了,偉大的萬王之王,您要是有多的兵,快派點過來吧!

萬王之王都懵逼了!聽說匈奴大夏單于三萬人南下,怎麼同時打了自己七十多座城?三萬大軍分成七十路是嗎?什麼?又有兩座城上報捱打了?

對下的理由,那就更簡單了。

安息東部的人,沒有希臘化,而是沒文化的古典遊牧部落奴隸制。

他們要推動宗教,輕而易舉。

那就推動儒教。

儒教認爲,天下是一家,天下有一個共主,就是天子。

爲什麼要推這個?

因爲王爵們十分篤定大漢天子來不了安息,要能來早就來了。

所以,推動信天子,平民就不信萬王之王了。

不信萬王之王了,誰還在乎給不給萬王之王派兵?

萬王之王偉大的米特里達梯二世,在接到七十二路城池被匈奴攻擊的消息後,大軍往東,準備馳援經濟重鎮。

一頭悶在了二萬五匈奴主力身上。

米特里達梯二世懵逼了啊。

意思……五千匈奴兵分七十二路?每路六十九點四四四四四無窮人,打的我各大王爵分不出兵來?

米特里達梯二世前半輩子才把安息西部希臘化平定下來,一眼就看出了事出反常必有妖。

一打聽。

好!東部開始大漢化了!

“我@¥#%!……”

這些事情,給陛下講了能怎麼樣?陛下對這個什麼什麼二世如何發火,如何想辦法扭轉大漢化有興趣嗎?

沒興趣的,這個題目對米特里達梯二世是無解的。

他前半輩子爲了融合希臘化的西半拉,裝作自己是希臘文化的推崇者。

怎麼,後半輩子爲了彌合大漢化的東半拉安息,裝作自己也是儒教信徒,再和東部大漢信徒們打成一片,一起高喊天子萬歲萬歲萬萬歲?

然後給磕一個唄?什麼?標準流程得嗑三個?

豈有此理!

‘他媽的大漢不是東西,玩兒文教合一政法合一,不要臉!’

東方朔當然不會把米特里達梯二世罵劉徹不要臉的事情告訴劉徹。

沒那個必要,反正也不是指名道姓罵的,就讓他罵唄,大漢一路過來沒少捱罵,每次都上報,報紙都不夠版面寫的。

要是次次上報,氣詐了的長安市民不得高呼殺個片甲不留啊!

長安這邊的劉徹看的實在是無聊,順手把情報冊子丟給了東方朔:“你看著吧,把安息搞定後,給你封侯?!?

東方朔眼睛一亮:“臣,領旨!”

等東方朔退下去後。

劉徹站在窗邊不知道想些什麼。

問題就出在這兒。

十五歲時,沒有權利的劉徹,忙的跟狗一樣。

三十歲的劉徹,掌控大漢,卻時不時能偷閒去打獵。

如今年近五十的劉徹,掌控著五倍原大漢人口,八倍原大漢人口,複雜一百倍的機構。

卻閒的沒事幹。

讓幾大機構收集了好久的安息情報,準備擼起袖子大幹一場,制定個計劃把安息幹了。

然後打開情報一看!

發現安息脆弱的就像巧克力。

你敢摔,他就敢碎。

你敢稍微加點熱,他就敢化。

你敢稍微捏一把,它就變形。

根本沒有任何正視它一眼的必要。

這就讓劉徹很迷茫。

在他剛知道安息時,還知道安息是一個強大的國家,雖然大月氏過去幹了安息一頓大逼鬥。

但當時劉徹也沒想過安息弱,而是覺得大月氏出去後蛟龍入海變強了。

所以派遣張騫去聯絡大月氏,準備一起打匈奴。

這麼多年過去後一看,安息好弱。

其實安息沒變過。

但……大漢太強了。

強到根本沒必要太緊張的面對安息。

平常心就最好。

劉徹回望來時路,看到的都是霍海。

霍海一步一步,讓大漢強盛到了今天的程度。

自己只幹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把霍海搞出來的強力工具,全部收進自己的工具箱。

自己手握工具箱,霍海不能不給新工具。

所以,工具箱裡的傢伙事兒越來越多。

如今,任何難題,在這個工具箱裡都能找到幾十個解題方案。

以前對未知的探索,如今變成了不動腦子就能解決的事情後,一切瞭然無趣了起來。

失去了樂趣之後,只剩下了佔有慾。

劉徹看了看手裡的泰山封禪計劃書,轉手遞給了王內侍:“傳下去,一切從簡,讓司馬相如搞個章程,速度封禪,晚了朕怕趕不上了。”

王內侍一哆嗦:“陛下,怎麼會趕不上了?陛下正值春秋鼎盛之時,千萬不要說這種話??!”

劉徹:“朕怕晚了就要拿下安息了,到時候計劃書還得改?!?

一旦拿下安息,安息附近那些小國就全部到手了。

大漢不是安息,安息能容忍附近一堆小國,大漢不行。

一旦拿下安息,幾乎等於大漢如今的領土範圍,再翻一倍!

那就是對比原來的大漢領土,翻了十六倍!

如果實現,那封禪儀式必定要改。

誰能想到,封禪需要的所有功績中,最難做的一項是……做計劃書?

老是做一本,就趕上個大進步,改一次。

做一本,改一次,做一本改一次。

劉徹三十五歲的時候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志向。

“他秦始皇可以巡視天下,我劉徹也可以,我要巡視的疆域不能比他小,去的邊境不能比他近!”

好,現在好了。

現在自己小五十歲,現在自己馬上出發,馬不停蹄的去巡視天下。

自己巡視的越快,將士們越受鼓舞。

將士們越受鼓舞,打下的領土就越多。

打下的領土越多,沒巡視的領土就越多。

沒巡視的領土就越多,自己的巡視就越慢。

所以,自己巡視的越快,自己就巡視的越慢。

他奶奶的沒完了嘛不是!

“速度封禪,不能再等了,再等朕怕有變!”

正說著呢,公孫賀衝進大殿:“報?。?!陛下,天大的喜訊!”

劉徹心態崩了:“朕不想聽到喜訊!??!”

公孫賀一愣,改口:“報!陛下,傳來了一個天大的噩耗!”

劉徹:“嗯?你說說?!?

公孫賀興奮的講述噩耗:“投降的南越軍改組成海軍後,沒日沒夜的尋找立功的機會,在南海往南瘋狂尋找,終於!在遠隔三萬裡的南方海外,找到一個巨型島嶼!”

“那個島嶼面積有咱原十三部州三個那麼大!因爲全島都能停船,所以整個都是澳,被暫時取名爲澳島。”

“這個澳島,全是大平原,適合養牛!到處都是鐵礦!隨便上岸一看,就發現了個比大漢現在最大的鐵礦還大十倍的礦,純度高到就跟咱們練出來的生鐵一樣,多到挖都挖不完!”

“咱們的牧民和礦工不夠用了,這個噩耗太大了啊陛下!”

劉徹:“……”

王內侍看了看劉徹,眼神裡滿是:陛下,這封禪計劃書,咱還往丞相府遞嗎?

劉徹一把奪了過來,隨後想了想,又把計劃書遞給了王內侍。

然後疑惑:“奇了怪了,朕今天居然產生了幻覺,感覺看到了公孫賀。”

“可能是太久沒看到他了,甚是想念?!?

公孫賀:“陛下,沒用的,要登報了……”

劉徹搶回封禪計劃書:“滾滾滾!”

181.第180章 (大章)漢幣潮汐第227章 (大章)目光短淺眼界窄看不清185.第184章 (大章)封侯!!第43章 梅雪鬥春第11章 還是入仕了第42章 這世界又多了個受傷的人161.第161章 (大章)戰匈奴!190.第188章 (大章)恐怖的規模第64章 太子奶第114章 少尉大人說191.第189章 (大章)概率學BUG131.第131章 (大章)玩弄人心第113章 轟動長安!第85章 三墨盡默(日更七千求訂閱)139.第139章 (大章)橋樑學的起點171.第171章 (大章)封狼居胥第217章 (大章)萬炮齊鳴(節日快樂)第33章 秉冬將至第222章 (大章)烏托邦崩塌第253章 (大章)萬王之王157.第157章 (大章)紡織工業化!第207章 (大章)大婚與國事第65章 美鍋隊長第115章 營銷的秘訣第227章 (大章)目光短淺眼界窄看不清第63章 人人都是生意精第92章 波斯舞第16章 禦寒之物122.第122章 埃及長絨棉!第238章 (大章)我勒個2024戰術第199章 (大章)丟雷老X125.第125章 (合併大章)你匈奴王懂個屁匈奴第20章 大道之爭第102章 悠閒日子第233章 (大章)對弈第110章 輕型軌道車?。ㄈf字更新)第3章 委以重任?126.第126章 (超大章合訂)屎裡有毒第107章 新式學堂(萬字更新)175.【12月抽獎活動】第216章 (大章) 鐵甲艦!第87章 混凝土路(日更七千求訂閱)第19章 世間萬物的道理第24章 跟我比狡辯是吧?第15章 八卦之魂173.第173章 (大章)蒸汽輪船試航第208章 (大章)大漢最大的問題!第59章 熙熙攘攘第202章 (大章)爲國做鴨第215章 (大章)大漢青年第100章 小白臉始祖(萬字23)第260章 (大章)劉徹的決心第112章 鉅富製造機第26章 圖窮匕見第89章 天命人第256章 (大章)昏與明第74章 天造地設第21章 丞相之姿185.第184章 (大章)封侯!!第227章 (大章)目光短淺眼界窄看不清192.第190章 (大章)巫蠱元兇!197.第194章 (大章)職業背鍋人第94章 說學逗唱第12章 學習?學個屁第233章 (大章)對弈第1章 管不住褲腰帶第88章 幫我造幣第53章 各有打算第40章 留名青史第101章 上樑不正(今日已萬字更新)156.第156章 (大章) 蒸汽機問世第223章 (大章)劃新時代第17章 古今咸陽155.第155章 (大章)請建匈奴公司!第2章 條條大路通長安第258章 (大章)你再猜第49章 夏人工人第208章 (大章)大漢最大的問題!第62章 人血饅頭第212章 (大章)春闈 出征第10章 誰還沒個家學淵源?!第235章 (大章)合作無間的君臣第88章 幫我造幣192.第190章 (大章)巫蠱元兇!75.第75章 黑心開發商(首日兩萬更)第34章 皇炭廠第219章 (大章)殊死搏鬥第15章 八卦之魂第113章 轟動長安!第47章 就叫熱量51.第51章 白嫖之魂第77章 抓偷車賊啊175.【12月抽獎活動】第84章 鉅子鋸子第195章 (大章)科舉來了131.第131章 (大章)玩弄人心第12章 學習?學個屁193.第191章 (大章)人盡其才143.第143章 (大章)霍氏銀行141.第141章 (大章)宣佈新城計劃
181.第180章 (大章)漢幣潮汐第227章 (大章)目光短淺眼界窄看不清185.第184章 (大章)封侯?。?/a>第43章 梅雪鬥春第11章 還是入仕了第42章 這世界又多了個受傷的人161.第161章 (大章)戰匈奴!190.第188章 (大章)恐怖的規模第64章 太子奶第114章 少尉大人說191.第189章 (大章)概率學BUG131.第131章 (大章)玩弄人心第113章 轟動長安!第85章 三墨盡默(日更七千求訂閱)139.第139章 (大章)橋樑學的起點171.第171章 (大章)封狼居胥第217章 (大章)萬炮齊鳴(節日快樂)第33章 秉冬將至第222章 (大章)烏托邦崩塌第253章 (大章)萬王之王157.第157章 (大章)紡織工業化!第207章 (大章)大婚與國事第65章 美鍋隊長第115章 營銷的秘訣第227章 (大章)目光短淺眼界窄看不清第63章 人人都是生意精第92章 波斯舞第16章 禦寒之物122.第122章 埃及長絨棉!第238章 (大章)我勒個2024戰術第199章 (大章)丟雷老X125.第125章 (合併大章)你匈奴王懂個屁匈奴第20章 大道之爭第102章 悠閒日子第233章 (大章)對弈第110章 輕型軌道車!(萬字更新)第3章 委以重任?126.第126章 (超大章合訂)屎裡有毒第107章 新式學堂(萬字更新)175.【12月抽獎活動】第216章 (大章) 鐵甲艦!第87章 混凝土路(日更七千求訂閱)第19章 世間萬物的道理第24章 跟我比狡辯是吧?第15章 八卦之魂173.第173章 (大章)蒸汽輪船試航第208章 (大章)大漢最大的問題!第59章 熙熙攘攘第202章 (大章)爲國做鴨第215章 (大章)大漢青年第100章 小白臉始祖(萬字23)第260章 (大章)劉徹的決心第112章 鉅富製造機第26章 圖窮匕見第89章 天命人第256章 (大章)昏與明第74章 天造地設第21章 丞相之姿185.第184章 (大章)封侯??!第227章 (大章)目光短淺眼界窄看不清192.第190章 (大章)巫蠱元兇!197.第194章 (大章)職業背鍋人第94章 說學逗唱第12章 學習?學個屁第233章 (大章)對弈第1章 管不住褲腰帶第88章 幫我造幣第53章 各有打算第40章 留名青史第101章 上樑不正(今日已萬字更新)156.第156章 (大章) 蒸汽機問世第223章 (大章)劃新時代第17章 古今咸陽155.第155章 (大章)請建匈奴公司!第2章 條條大路通長安第258章 (大章)你再猜第49章 夏人工人第208章 (大章)大漢最大的問題!第62章 人血饅頭第212章 (大章)春闈 出征第10章 誰還沒個家學淵源?!第235章 (大章)合作無間的君臣第88章 幫我造幣192.第190章 (大章)巫蠱元兇!75.第75章 黑心開發商(首日兩萬更)第34章 皇炭廠第219章 (大章)殊死搏鬥第15章 八卦之魂第113章 轟動長安!第47章 就叫熱量51.第51章 白嫖之魂第77章 抓偷車賊啊175.【12月抽獎活動】第84章 鉅子鋸子第195章 (大章)科舉來了131.第131章 (大章)玩弄人心第12章 學習?學個屁193.第191章 (大章)人盡其才143.第143章 (大章)霍氏銀行141.第141章 (大章)宣佈新城計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春市| 宁安市| 汕头市| 右玉县| 上犹县| 威海市| 阜南县| 富裕县| 军事| 水城县| 辉县市| 赣榆县| 隆德县| 海南省| 辽阳市| 家居| 遵义县| 额尔古纳市| 沙洋县| 承德县| 紫金县| 盐池县| 巴林右旗| 彝良县| 锡林郭勒盟| 宁南县| 塘沽区| 青阳县| 班戈县| 中西区| 浮梁县| 那坡县| 屏东市| 奉新县| 长宁县| 宜兰市| 汤原县| 巴彦淖尔市| 桦甸市| 汉沽区| 吴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