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3章 (大章)對弈

霍海:“在長安,大家知道新商改的重要性,所以都竭力的去辦不屬於自己職權範圍內的事情,去解決了這些問題,但解決的依舊不多,依舊很拖沓,對經濟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如果去年不是因爲這些事,長安的經濟總量應該要提升百分之四十多才對。”

“但如果新商改推開,在地方上,大家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還有,要保證商路暢通,各地還存在的匪徒如何處理。”

“那些攔路,見好欺負的就強搶,見不好欺負的就軟磨硬泡的路霸如何處理?”

這些事情,聽的人頭都大了。

是啊,在長安,這些問題不是問題,大家隨便就解決了。

但是在其他地方就不同了啊。

這是要命的大事情啊!

小地方死一個人,大家都擔驚受怕很久,二十年後都有人記得這兒死了個人。

加上各地地方上官員組織結構的薄弱,根本不能解決問題。

以前,一個地方九成五的人口在鄉下,百分之五在城裡。

甚至都不到百分之五。

只需要一個府衙,幾個衙役,就能解決大部分問題。

現在,很多地方,城裡人口已經超過了百分之二十,甚至三十。

成都,洛陽這些地方因爲人口膨脹迅速,已經到了六成以上,長安更是恐怖的九成五以上。

這還是幾個衙役能解決問題的嗎?

霍海:“只有一個辦法能解決這個問題。”

“如鐵路沿線的鐵警一樣的制度,組建警察,火警,水警,交警,騎警,與原本的鐵警合在一起,組成警察部,設置兩個等若九卿的官員去管理。”

“我稱之爲,警察局大尉,警正。”

“而全國至少需要總共十二萬警察。”

全國,所有官僚一共纔多少?

全國的軍人可沒有領取高工資。

這些警察在地方上工作,明顯是要拿工資的。

一年至少一人四萬,也就是合計五十億的成本,都趕上現在大漢一支軍隊的支出了。

這麼多警察只是開工資?不需要辦公地點,不需要各種物資配合?

這一塊開支起碼在三百億左右!

但,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解決眼下的問題。

更關鍵的是,有些人根本都不敢想。

以前的確是軍隊統領們統治大軍。

但,一,沒有皇帝命令,大軍不會動。二,大軍聚集在同一個地方。

現在,這十二萬警察,似乎都歸霍海管!

如果這事兒成了,霍海的人豈不是遍佈全國,比任何官員說話都要管用一百倍!

這還只是警,他的教、衛、科、文,還沒開始改動呢!

不是丞相,遠超丞相!

新時代,似乎必須要有這個機構,而這個機構似乎必須在新商改體系內。

霍光愕然擡起頭。

二哥真敢!

這不是在皇帝手裡掏權力嗎?

而且是從來不外落的,軍權!

而且比軍隊用起來方便!

但,沒有,不行!

如果不是霍海,而是換個人提出這個,那就跟明搶權力似的。

但霍海從來辦事都只講效率從無二心,又是皇帝親上加親,所以,提出這個,彷彿沒有任何問題一般。

如果不考慮這會帶來的勢力迭加,只考慮辦事,這個警察機構絕對完美無缺。因爲鐵警已經驗證過了!

而劉徹,也在思索。

答應,不答應?

如果這點權利不放出去,那還談什麼商改?怎麼改?沒權利改什麼?

如果放出去,這些人可等於是分散在全國的十二萬職業軍人。

甚至於劉徹能想到,警察必須要匹配武器,才能打擊罪犯,武器是什麼?

槍。

雖然可能不是最先進的,但等於各地都出現了一支新的有資格參加牌桌鬥爭的武裝。

霍光這才知道,自己二哥,纔是真正的大手筆,自己的行爲,最多叫小打小鬧。

大將軍衛青:“我反對!”

衛青知道霍海在幹什麼。

如同當初霍去病出來爭權時一樣,和衛家分家。

否則,看上去權利就過於大了。

此時此刻,衛青又該出來反對了。

劉徹此時很冷靜的轉頭審視衛青,審視衛青是否真正的反對。

根本審視不過來,劉徹剛剛轉頭過去,大司馬驃騎大將軍霍去病朗聲:“我反對!”

後將軍曹襄:“我反對!”

左將軍公孫賀:“我反對!”

趙食其:“臣也反對。”

李敢不知道他能不能代表李家,但:“臣反對!”

所有人都說完了。

所有軍方大佬,全體反對。

十二萬警察,發揮的作用,比五十萬大軍都大!

因爲五十萬大軍是不允許駐紮在城市的,超過兩百人活動,必須有調令。

就算進城活動,都不允許持械,更別說帶甲了。

而十二萬警察,全部生活在城市!

這十二萬人,比目前大漢各州府縣的兵丁合起來還多!

如果未來的大司農一聲令下,舉國反叛都有可能!

更何況,這些警察是要持械才能在城區開展工作的,並且他們還有查舉之職責。

這些職責能放在同一批人身上?

還有,交警這個設計,他們豈不是掌握全天下所有人的行動軌跡,掌握著舉國所有貨物的去向?

還有水警。

如果水警和交警聯合,神不知鬼不覺把一門重炮送來長安,都沒人知道!

這是可以接受的嗎?

不可以!

霍海:“臣!羽林衛大統領,也反對。”

所有人都看向了霍海。

你神經病啊,你自己提出來自己反對,玩兒呢?

霍海:“但,臣!大司農,同意!”

此話一出,司馬相如站了出來:“臣,丞相,同意!”

張湯拱手:“御使大夫,附議。”

一個個的人站出來附議。

除了軍方大佬,基本都是同意。

原因很簡單,目前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其實住在城市裡還是有遭受生命危險的可能的,而警察制度展開後,安全性絕對是要提高的。

還有,在場的都是官員,警察作爲一種力量,是先爲他們負責然後再有其他功能的,他們沒有任何理由反對。

霍海知道,這個提議,劉徹會同意。

因爲劉徹當初不設置太尉,而是設置了比三公還高的大司馬大將軍。

這是爲了給衛青更高的權利嗎?

不是,這是爲了在衛青死後,收回權利,把三公中的軍權抓在自己手中。

而九卿之中,並沒有一個銜接軍權的職務。

倒是前後左右將軍,高於九卿低於三公,把軍權一分爲四。

而在後來的變動中,霍去病成爲了大司馬驃騎將軍,就等於高於三公等同大司馬大將軍。

也就是說衛青職務雖然高,但權利卻被分了一半。

而霍去病職務雖然高,但實際上管轄範圍還不如三公的太尉呢。

這個局面形成就是劉徹故意的,分化太尉的權力。

而如今,大尉和警正,能再撕下來一塊。

爲什麼霍海提出的是大尉和警正,而不是直接提出警察大尉?

因爲那樣就會憑空又需要劉徹想辦法去平衡權利。

既然這樣,霍海設計好了,直接分兩個,總不能兩個職務上的人同時被上司大司農給帶走了吧。

也就是說,大司農,警正,大尉,三個職務要全部出問題,纔會導致警察失控。

如果真有這一天,那那時候的大漢已經回天乏術了。

還有,霍海專門提出了需要設計這幾種法律,讓他們來執法。

意思就是把管理他們的權利留在大司農府衙,但是把規制他們的權利交給朝廷。

這還有什麼好考慮的?

唯一要考慮的就是提出這個機構的人,會不會造反。

因爲這個體系設計出來後,就不可能被拿來造反,除了第一代。

第一代威信最高,又讓整個十二萬人的羣體吃上了朝廷飯,還要安排容易指揮的人來快速搭建這個架構。

如果有人會反,那就是第一代。

劉徹知道,實際上衛青他們也不是真反對。

他們是因爲軍職,不得不反對,如果不反對,不好和下面交代。

因爲人不患寡而患不均……他們不可能提出給軍隊也那麼高的待遇。

大漢朝的軍隊,只能是獎勵,不能給超高待遇,因爲未來還有無數的仗要打。

此時所有人都還沒說話。

霍海繼續:“既然是在朝堂,那我就打開天窗說亮話,接下來的話,史官不允許記錄,所有人不得外傳這是在朝堂上被說出來的話。”

所有人都看向了霍海。

劉徹也想知道霍海要說什麼。

霍海:“警察體系,可以把各地豪強全部變成自己人,如果權力下鄉過程被阻攔,當地豪強構成的鐵拳,足夠砸碎任何反抗。”

此話一出,全場皆驚。

權力,下鄉?!

郡縣制豈不是要超進化?!

霍海:“代價是,這些人一定會用這份權利瞎整,會損害一定的朝廷威望,但我們要在三十年裡,完成下鄉的全部過程,然後踢出豪強,完成大漢真正的一體化。”

此話一出如果寫在史書上,那將會被永久唾罵。

因爲這個過程會死很多人。

冤死很多人。

但這一切最終會帶來一個行動力比現在強十倍百倍的大漢。

劉徹心動了。

他的命令現在只能到縣令手中。

但是不久後,能傳遞到任何一個鄉。

鄉這個單位太小了,幾乎等於命令能傳遞到任何一個實際的人手中。

要知道,封建制度中,人才是最可怕的,以前劉徹防備宗親的方法,是讓他們搞不到錢,所以收回了鑄幣權力。

而現在大家都奮發賺錢的時代來了,劉徹缺少一個避免有人窮瘋了跳出來咬人的方法。

而現在,鐵拳來了。

這是一個明牌暴力衙門。

此時,司馬遷在猶豫要不要寫。

如果寫,自己就是背叛整個朝廷,如果不寫,似乎又不忠於史家。

司馬遷最後在史書中寫下【大司農霍海說了一些不是人的話】。

劉徹:“警正和大尉,你有什麼人推薦嗎?”

霍海:“大尉我要讓皇甫華擔任。”

“皇甫華參與過匈奴戰爭,是標準的高級將領,但同時又不是軍中人,而是匈奴公司掛職人員,所以和軍中沒有任何牽扯,在地方上不會形成武裝牽扯問題。”

“皇甫華很會帶兵也很會御下。”

“同時,皇甫華在幾年前修建安洛鐵路時,曾經帶隊清掃鐵路沿線的匪徒,這本來就是騎警的工作。”

“他在長安少尉府衙供職時也進行過警察的工作火警的工作,他不熟悉的只有水警,但水警這一塊可以調一個懂行的人進來幫忙,所以可以調派終軍。”

“終軍對海軍如何調動非常熟悉,但他又不是海軍不是路博德下南基地的成員,正適合做水警司警。”

劉徹:“警正呢?”

霍海擺頭:“警正沒有推薦,我也不知道應該找什麼人去擔任警正這個職務,畢竟警正需要帶隊調查舉國所有違法的事情,和執行的大尉工作是切割開的,而這方面,臣不熟悉。”

劉徹:“王賀怎麼樣?”

王賀?羣臣疑惑,誰啊這是?

霍海擺頭:“王賀外事還得用,剛剛發揮效果,怎麼能換。陛下自己選個警正吧。”

劉徹明白了,霍海在避嫌,避免這個部門全是自己的人。

劉徹真的心動了。

此時,很多人低頭震驚。

這纔是霍海,這纔是大手筆!

自古就只有文武兩種職務,憑空之間,多變出了一種。

能文能武,能拿刀槍,也能拿判官筆!

這直接給各地方郡縣官員的判決權直接收回了!

如果張湯現在是廷尉,張湯已經跳腳反對了!

因爲實際上警正已經代替了大半的廷尉職責了。

但張湯現在是御使大夫。

張湯都懷疑,這是劉徹和霍海商量好的,是出來演一齣戲。

大部分人都會這麼想。

只有霍海和劉徹知道,不是。

而且這事情,霍海不能和劉徹私談。

因爲這是隻能提一次,再也不能談第二次的事情。

霍海不可能私下讓劉徹同意這件事情。

劉徹也不可能私下同意。

如果提起第二次,那目的純不純,就只有天知道了。

準確的說,第一次提出,目的純不純也只有天知道,而第二次提出,就是大概率的目的不純了。

霍光心中驚濤駭浪。

自己玩兒了這麼久,本來以爲把議會這麼個機構玩兒成了有實權的架構了。

卻不曾想,那點權利,還不夠二哥新設計這個部門一碗飯吃的。

此時,衛青正在看霍海。

心中全是震撼。

衛青思索了一輩子如何不讓劉徹猜忌。

所以他在任何能低調的地方低調。

而霍去病不用低調,因爲霍去病是來制衡他的。

但,兩者的一切都是白瞎。

現在,霍海提出的這個東西,卻能永久性解決問題。

因爲……警察遍佈全國,任何軍隊將士調動,霍海都會知道。

所以,哪怕有一天劉徹猜忌霍海了,霍海都可以光明正大的知道。

霍海這個第一代創立這個機構的人,只要不死,這個機構身上的霍海印記永遠洗不掉。

成立這個機構,就意味著,劉徹要放棄武裝清洗霍海的權力。

一邊是永遠不暴力清洗霍家。

一邊是可以完全掌握大漢的機器架構。

最可怕的是,霍海才二十三歲,劉徹不可能等到霍海死了再去實現這個機構。

至少在目前看來是如此。

劉徹突然看向了霍光:“霍光,你說這事情需要議會討論嗎?”

霍光根本不敢說話,直接低下頭:“臣不知。”

討論也不好,不討論也不好。

討論,就是議會覺得君王擴大權利範圍不好。

不討論,就是默認支持霍海監察全國。

所以,霍光直接答臣不知。

表明這個事情超出了他的能力範疇。

劉徹啞然。

是啊,這事兒不是霍光能解決的。

這事情換個皇帝,恐怕都不敢下決心。

但,我是劉徹。

劉徹:“朕覺得這個提議非常好,可以進行框架搭建,然後逐步完善,至於法律定製,就由朝會議會商量著制定。”

“花一年時間,能搭建起來嗎?”

霍海擺頭:“沒幹過這種事情,不知道。”

劉徹:“朕信你可以做到,你能依靠錢毀滅一個國家,依靠錢搭建起一個大尉一個警正,有什麼不可以。”

劉徹思考了一下:“這警察,既有法又有警,法自然要掛韓非子,警……就掛霍海吧,中間就掛大漢皇帝像,就叫大漢皇家警局吧。”

“六警在長安總部設立警司,在郡設立廳,縣設立局,鄉設立所。”

“廳等於段長,局等於大隊長,所等於小隊長。”

這是鐵警那邊的劃分。

段長大於最好的縣長,低於郡守。

以此類推。

衆人點頭。

劉徹:“急招北海侯皇甫華歸長安!召終軍覲見。”

劉徹思索了一下:“取消霍海羽林衛大統領職務,安心搭建大尉警正體系吧。”

霍海拱手:“長安位置特殊,陛下年前剛剛設置了執金吾,臣認爲,應該再設立各宮武衛將軍,獨立於羽林衛之外。專司守門。”

劉徹疑惑,不清楚爲什麼。

在劉徹看來,羽林衛這個神來之筆,根本牢不可破。

就是現在,大漢的陣亡將士太少了,未來羽林郎有點難補充就是了。

霍海:“不久之前,有守門的羽林衛問進宮的馬伕們要過路費。”

霍海爲什麼要提這個。

實際上就是分羽林衛的權,造成一種名義上和軍方鬧翻的局勢。

否則,霍海手裡的軍權就過於多了。

而且全是重要職責。

如果霍海手握警察還手握衛隊,那不是獨攬大漢都城軍事力量?

雖然那個羽林衛大統領實際上有點名不副實,但這本來就是劉徹故意的。

如今多了警察之後,名符實了,那就要捨去了。

霍海說出這個,不服的人大可以去查,一定有這個事兒,只是個理由。

只是挨查的人倒黴了。

但,總比所有人都倒黴好,要恨就恨吧。

其實也沒多大礙,現在的軍中人,大量的家裡都有生意,未來他們如果不能更進一步,出來後也是要做生意的,依舊仰仗大司農。

現在恨一恨,身份一變,也就不恨了。

劉徹臉色變了,陰晴不定,最終開口:“張湯,查。”

張湯瞪眼。

啊?我不是廷尉啊?!

劉徹一拍額頭:“對了,你不是廷尉了,氣糊塗了。”

說罷轉頭:“任命趙過爲警正。”

趙過?

也對,趙過已經幹了很多年具體的活兒了,在新商改這方面,他是主力軍。

卜式如果調任警正,那是降職,趙過正合適。

至於西域公司,當然要換人了。

也是時候換人了。

至於卜式,也要往九卿位置上調用了。

“趙過在警正組建後,查!”

現場不是沒有羽林衛,大家都有點不敢說話。

現在他們還沒咂摸過味兒來,等明白過來後會更氣。

……

霸上宮。

帶著眼鏡的額劉徹,眺望遠山,手扶欄桿,憑欄嘆息。

衛子夫:“陛下怎麼了?”

劉徹:“皇后,霍海還信任朕嗎?”

衛子夫愣了。

劉徹:“就算這個機構搭建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是爲了朝廷,但裡面夾雜的霍海那一絲的擔心,朕看的一清二楚。”

“平時,他從來不會利誘,而是會提出好東西后讓朕自己去想有什麼好處。”

“他急了。”

衛子夫不好回答。

劉徹:“急給朕看的。”

“還有,霍光急著從霍家跳出來,另起爐竈,明顯也是嗅到了什麼。”

衛子夫低聲:“陛下做了什麼嗎?”

劉徹:“朕抽調了一萬南蠻,一萬羌人,一萬鮮卑人,一萬匈奴人,一萬烏孫人,五萬各地大漢人,組成了一支十萬人的新軍。”

衛子夫震驚。

劉徹什麼時候幹了這個事情,她一點都不知道。

十萬人,不是一個人!隨便一個在戶籍上的調動,都會滿朝皆知,十萬人?!怎麼會?

就算能抽調出來。

什麼地方能藏下十萬人能養活十萬人,但別人不知道?

劉徹看著遠方:“養在東海上的海島上,這些人的首領,全都是沒有打過仗但卻完全效忠朕,又不爲人知的人。”

“他們在東海那個海島上,已經三年了,他們現在,殺敵的經驗,比整個大漢其他軍人都多。”

衛子夫根本不知道什麼東海上的海島,更別說那兒養了十萬人了。

而且,這十萬人,比現在大漢鐵軍南征北戰殺的敵人還多?!

這十萬人如果放出來,足夠橫掃全球了!

劉徹爲什麼要這支新軍?

還不是因爲火槍太厲害了。

萬一有一天衛青帶著大軍出長安,夜後又掉隊回頭。

天下如何說?

有先進武器可以抵擋大軍圍攻,長安短時間不會有問題。

到時候,海外的軍隊就可以回來了。

但,如果衛霍串聯呢?

雖然兩支大軍大部分人都是劉徹自己的,但霍海如今經濟實力這麼強,隨時可以腐蝕掉這些人。

所以就有了這種可能。

於是,就需要第三支軍隊來從外部解圍。

劉徹養這支軍隊就是爲了安全二字。

但,這就是不信任衛霍的表現。

衛子夫低頭:“陛下幹嘛跟臣妾說這個。”

劉徹:“朕……”

“會抽調兩萬人回國,退伍,加入警察之中。”

十二萬警察有多少豪強,劉徹不管,有多少霍海霍去病衛青的人,他也不想管。

但要放進去兩萬他的人。

如果衛青霍海霍去病不往裡面塞人,那就算了。

如果輸了,劉徹也不生氣。

因爲劉徹明牌直接說出來了。

說給衛子夫聽,就是讓衛子夫去告訴他們這一點。

看著遠天,劉徹悵然。

當初,劉徹邀請霍海下棋,霍海說圍棋得雙方勢均力敵,至少也要是有資格坐在同一個棋盤前。

說自己沒有這個資格。

如今,霍海走到了這一步。

劉徹自己的權力已經到頂了。

而霍海的權利會在他三公級別的履歷生涯中不停地翻滾。

所以,兩人之間的權力差距,會不斷地縮小,不斷地縮小。

這就像,一個男人開著一輛車時,可以永遠信任自己的車。

但是,下車時一定要拉手剎,否則,一定會有人會被自己的車擠死。

誰都沒有那個自信認爲自己不會是這個人。

誰都不可以,劉徹也不可以。

剎車,就是個夾子。轉向機,就是個套索。變速桿,就是個搋子。開關,就是個命門。

……

這一天,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出生的衛少兒,過了一個盛大的生日。

衛青霍去病霍海公孫賀陳掌坐在一座。

皇帝沒來。

霍去病看了看衛青。

衛青看了看霍去病。

霍去病又看了看霍海。

霍海很想把霍光喊過來瞪一眼。

但,霍光離開了霍家,跑路了。

霍海:好好好!

衛青:“不怪你。一切都是我開始的。”

是衛青最早對劉徹有防備的。

後人有樣學樣。

衛青:“也不怪陛下,以陛下的性格,還有能力,他可以永遠不說的,我們只是會懷疑爲什麼會有這麼多突然出現的人,甚至,我們可能懷疑不了。”

大漢,還有哪個縣安排有霍海衛青的人,是劉徹不知道的嗎?

陳掌:“怎麼說?”

衛青:“你怎麼說?”

“我?我不參與,富貴不帶來,富貴不帶走。”

陳掌本來是貴族子弟,只是根本就失去了爵位,娶了衛少兒,白撿了一個爵位罷了。

陳掌說自己只是個喜歡出餿主意的,但他可不是。

巫蠱之禍,衛霍只有兩個人沒有挨,一個是霍光,一個是陳掌家族。

衛青看向公孫賀。

公孫賀:“我?我沒資格。”

堂堂上卿,說自己沒資格。

衛青看向霍去病:“你呢。”

霍去病閉眼:“不。”

不是因爲忠,是因爲孝。

霍去病學了一輩子。

霍去病看向衛青:“舅舅,你呢?”

衛青極度掙扎。

如果不是霍海,這個壞人一定是要衛青來當的。

但是此時,衛青也猶豫了。

爲的是另一件東西。

衛青這輩子除了出身,堪稱完美。

世上再也不會有這麼完美的臣子了。

霍海:“世上敢罵衛青的,全都是畜生。”

“任他做的再好的詩,乾的再大的事兒,成了多大的官。以前是,以後也是。”

“罵名我來吧。”

大家都不當壞人,我來當。

而且必須當。

因爲霍海知道,劉徹不是個好人。

劉徹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皇帝,最適合做皇帝的皇帝,成就最高的皇帝。

但,絕不是什麼好人。

更不是可以信任的人。

以前是,以後也是。

寡人,說的就是他。

伴君如伴虎,說的就是他。

霍海可以爲大漢付出一切,卻不能信劉徹不防備自己。

如果能拿到反制或者示警的手段,那就一定要拿。

衛青看向霍海,仰天長嘆。

最後低下頭,又問:“你如果……”

霍海:“我甚至都不想當官,如果可以,我現在就辭官。”

衛青問的是你有一天會不會造反當皇帝。

因爲這已經不是信任的問題了,也不是承諾的問題了,是劉徹實際上放棄了武力清繳霍海的機會。

一旦悍然動武,那就是生靈塗炭。

所以,在萬不得已的局勢之外,劉徹絕對不會動霍海。

也就是說,霍海只要能讓劉徹覺得還沒到萬不得已,就有機會取而代之。

但問題是……

霍海曾經無數次的做到所有人都覺得還沒什麼還沒到緊要關頭的時候,直接殺死對手。

不止一次。

是每一次。

所以,衛青不得不問出這一句。

但,霍海沒有直接回答。

霍海不會說自己不想做皇帝,只說自己不想做官。

爲什麼?

因爲這是一種終極威懾。

這是一種博弈。

下棋哪有上桌就說‘我永遠不將你軍的’,那必輸之局那還下什麼狗屁?

衛青瞭然。

霍去病管不了。

一邊是爹,一邊是弟弟。

爹雖然是乾爹,弟弟也不完全是同父同母的親弟弟。

不過,霍海留著將軍的權利,真不是爲了針對劉徹。

而是針對大漢的下一個繼任者。

無論是誰,老劉家出來的,霍海一概不給信任。

如果不感激老劉家,那是沒有良心。

如果完全信任老劉家,那是沒有腦子。

霍海都記得自己第一次上朝堂時,提起了韓信。

不知道今日,陛下有沒有想起韓信。

衛青默然許久,纔開口:“陛下也不會怪你,不然陛下不會開口。”

誰都不怪誰,這就是朝堂,這就是博弈。

……

霸上宮,劉徹掀翻火爐拔出寶劍:“豈有此理,衛滿朝鮮不服王化,發兵!發兵!發兵!”

第221章 (大章)賣國封侯?第234章 (大章)大漢警事第212章 (大章)春闈 出征第238章 (大章)我勒個2024戰術第232章 (大章)真正大手筆!156.第156章 (大章) 蒸汽機問世第219章 (大章)殊死搏鬥第199章 (大章)丟雷老X第105章 我還沒上車啊!第46章 農學實驗第56章 借刀殺人146.第146章 (大章)開新公司第59章 熙熙攘攘第220章 (大章)買下南越國!171.第171章 (大章)封狼居胥164.第164章 (大章)兩大帝國的崩潰第93章 史上第一次相聲142.第142章 (大章)壕無人性第12章 學習?學個屁第113章 轟動長安!第209章 (大章)三百年大計第88章 幫我造幣第28章 招募門客第2章 條條大路通長安第10章 誰還沒個家學淵源?!第85章 三墨盡默(日更七千求訂閱)192.第190章 (大章)巫蠱元兇!第90章 雪漫長安193.第191章 (大章)人盡其才第58章 橫著宮豎著宮?第2章 條條大路通長安第71章 虧麻了都第230章 (大章)七年等一回!第74章 天造地設第117章 科學報報紙第258章 (大章)你再猜第248章 (大章)皈依者狂熱第25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8章 萬人圍觀144.第144章 (大章)天竺外事 西遊記第6章 嘴硬的漢武帝第79章 熊貓來了!121.第121章 三大夫子塑像第239章 (大章)貨幣改革原因第116章 使勁放假!第263章 (大章)天漢元年第100章 小白臉始祖(萬字23)第261章 (大章)太初九年春第18章 鹽鐵之事第5章 你缺鋅第212章 (大章)春闈 出征第64章 太子奶第69章 岳父看女婿(求首訂)131.第131章 (大章)玩弄人心第38章 文氣激盪(加更)第38章 文氣激盪(加更)第230章 (大章)七年等一回!163.第163章 (大章)一片孤城萬仞山166.第166章 (大章)匈奴公主125.第125章 (合併大章)你匈奴王懂個屁匈奴第254章 (大章)超級大擴張第86章 要想富多修路第244章 有限空間(新年快樂!)第118章 朝堂小會(萬字23)第85章 三墨盡默(日更七千求訂閱)156.第156章 (大章) 蒸汽機問世191.第189章 (大章)概率學BUG第56章 借刀殺人第233章 (大章)對弈156.第156章 (大章) 蒸汽機問世第265章 (大章)青黴素157.第157章 (大章)紡織工業化!144.第144章 (大章)天竺外事 西遊記157.第157章 (大章)紡織工業化!153.第153章 (大章)廢物公子哥第27章 李廣難封193.第191章 (大章)人盡其才188.12月月票抽獎活動開始!第113章 轟動長安!187.第186章 (大章)以彼之道(本書月票活動開始啦)第81章 劉徹悟道第254章 (大章)超級大擴張第72章 放飛自我的魷魚絲盟主加更第82章 一塊臘肉引發的戰爭第238章 (大章)我勒個2024戰術第101章 上樑不正(今日已萬字更新)第112章 鉅富製造機第43章 梅雪鬥春第32章 公主贈衣第103章 粉塵爆炸(萬字23)第207章 (大章)大婚與國事第69章 岳父看女婿(求首訂)168.第168章 (大章)董仲舒悟天道第224章 (大章)問鼎天下182.第181章 (大章)穿越者?第89章 天命人第88章 幫我造幣第22章 擅長捅婁子第219章 (大章)殊死搏鬥154.第154章 (大章)帥得呀匹!
第221章 (大章)賣國封侯?第234章 (大章)大漢警事第212章 (大章)春闈 出征第238章 (大章)我勒個2024戰術第232章 (大章)真正大手筆!156.第156章 (大章) 蒸汽機問世第219章 (大章)殊死搏鬥第199章 (大章)丟雷老X第105章 我還沒上車啊!第46章 農學實驗第56章 借刀殺人146.第146章 (大章)開新公司第59章 熙熙攘攘第220章 (大章)買下南越國!171.第171章 (大章)封狼居胥164.第164章 (大章)兩大帝國的崩潰第93章 史上第一次相聲142.第142章 (大章)壕無人性第12章 學習?學個屁第113章 轟動長安!第209章 (大章)三百年大計第88章 幫我造幣第28章 招募門客第2章 條條大路通長安第10章 誰還沒個家學淵源?!第85章 三墨盡默(日更七千求訂閱)192.第190章 (大章)巫蠱元兇!第90章 雪漫長安193.第191章 (大章)人盡其才第58章 橫著宮豎著宮?第2章 條條大路通長安第71章 虧麻了都第230章 (大章)七年等一回!第74章 天造地設第117章 科學報報紙第258章 (大章)你再猜第248章 (大章)皈依者狂熱第25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8章 萬人圍觀144.第144章 (大章)天竺外事 西遊記第6章 嘴硬的漢武帝第79章 熊貓來了!121.第121章 三大夫子塑像第239章 (大章)貨幣改革原因第116章 使勁放假!第263章 (大章)天漢元年第100章 小白臉始祖(萬字23)第261章 (大章)太初九年春第18章 鹽鐵之事第5章 你缺鋅第212章 (大章)春闈 出征第64章 太子奶第69章 岳父看女婿(求首訂)131.第131章 (大章)玩弄人心第38章 文氣激盪(加更)第38章 文氣激盪(加更)第230章 (大章)七年等一回!163.第163章 (大章)一片孤城萬仞山166.第166章 (大章)匈奴公主125.第125章 (合併大章)你匈奴王懂個屁匈奴第254章 (大章)超級大擴張第86章 要想富多修路第244章 有限空間(新年快樂!)第118章 朝堂小會(萬字23)第85章 三墨盡默(日更七千求訂閱)156.第156章 (大章) 蒸汽機問世191.第189章 (大章)概率學BUG第56章 借刀殺人第233章 (大章)對弈156.第156章 (大章) 蒸汽機問世第265章 (大章)青黴素157.第157章 (大章)紡織工業化!144.第144章 (大章)天竺外事 西遊記157.第157章 (大章)紡織工業化!153.第153章 (大章)廢物公子哥第27章 李廣難封193.第191章 (大章)人盡其才188.12月月票抽獎活動開始!第113章 轟動長安!187.第186章 (大章)以彼之道(本書月票活動開始啦)第81章 劉徹悟道第254章 (大章)超級大擴張第72章 放飛自我的魷魚絲盟主加更第82章 一塊臘肉引發的戰爭第238章 (大章)我勒個2024戰術第101章 上樑不正(今日已萬字更新)第112章 鉅富製造機第43章 梅雪鬥春第32章 公主贈衣第103章 粉塵爆炸(萬字23)第207章 (大章)大婚與國事第69章 岳父看女婿(求首訂)168.第168章 (大章)董仲舒悟天道第224章 (大章)問鼎天下182.第181章 (大章)穿越者?第89章 天命人第88章 幫我造幣第22章 擅長捅婁子第219章 (大章)殊死搏鬥154.第154章 (大章)帥得呀匹!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仪征市| 隆子县| 平南县| 普格县| 呼玛县| 新建县| 光山县| 修水县| 土默特左旗| 马龙县| 九江县| 南投市| 南陵县| 金阳县| 哈尔滨市| 太仓市| 阿鲁科尔沁旗| 天镇县| 龙江县| 砚山县| 明光市| 桃园市| 萨迦县| 五家渠市| 红桥区| 静宁县| 孟津县| 呈贡县| 翁源县| 寻甸| 子洲县| 文成县| 宕昌县| 荔浦县| 保定市| 友谊县| 华安县| 宜兰市| 图木舒克市| 象州县| 台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