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2章 (大章)真正大手筆!

從官署回來。

霍海在自己那棟院落,進入了大廳。

進來後感覺有些熱,但霍海不想把衣服脫下來,因爲隔一個時辰後,霍海要去視察新建立的蒸汽機生產(chǎn)線。

所以,霍海讓左右把大廳的門打開,自己就坐在堂屋正中央的椅子上。

門廳外,雪花墜落。

身穿上卿官服的霍海,就這麼端坐在那裡,彷彿自己不是在大漢,而是在大明。

大漢的宮殿如果是夯土牆壁的話,本來是很厚的,如果是磚混結(jié)構(gòu)的話,就很低矮。

漢闕雖然高大,連廊雖然如倒掛天空一般讓人震驚。

但實際上,屋內(nèi)空間的一樓,一般都很低矮。所以在沒有混凝土建築的那個時候,官老爺們坐在二樓,看著窗外沉思,是沒有下人知道的。

而現(xiàn)在,明亮高大寬闊的大廳開間裡。

霍海就這麼看著前方出神,很快就引得了整個院子裡下人的注意。

霍海其實啥都沒想,就是在這兒等茶水冷而已。

過了一會兒,一襲紅黑長袍,披著雪白披風(fēng)的衛(wèi)長公主來到了這裡。

身後一大羣人都停了下來。

衛(wèi)長公主手中抱著霍炎,裹得嚴嚴實實的。

劉細君也在後麪人羣中,等人都到了後,才呵斥院裡停下圍觀的僕人不要圍觀,不要把今天的事情傳出去。

如果是穿著常服的霍海坐在這裡發(fā)呆,什麼事情都沒有。

倘若傳言出去‘大司農(nóng)回到家裡官服都沒褪下,坐在那裡冥思苦想什麼’,那明天股市就得動盪。

衛(wèi)長公主到來,霍海才從出神中醒了過來,往外看了一眼:“怎麼把炎兒抱到這裡來了?”

衛(wèi)長公主摸了摸茶杯的溫度,知道霍海在等水喝,把茶杯端給了霍海:“茶杯還燙,但裡面的水,總是比茶杯先冷。”

霍海試了一口:“還真是。”

衛(wèi)長公主轉(zhuǎn)身站在霍海旁邊,看著外面:“在看什麼呢?”

霍海:“我在看我的院子。”

院子太大了。

大到令人發(fā)慌。

在前世,普通人奮鬥一生的夢想是大城市裡幾十平米一套二的小房子。

混的好一些的,或者父輩有積累的,可以買到百平米的房子。

再大就是小二百平米的大平層,大二百平米的迭拼別墅?

這已經(jīng)不是普通人能買得起的了,這得是中等收入羣體搬進去後,都如同吃了物理興奮劑一樣會睡不著覺的成就。

這就是大家說的人中龍鳳。

再往上,是三五百平米的聯(lián)排,院落實際上的建築面積,加上花園,最多半畝。

能住上這種聯(lián)排的人,已經(jīng)不是籠統(tǒng)的人中龍鳳了,那在每個行業(yè),都算得上是翹楚了。

再大呢?

是佔地兩三畝的別墅。

如果看室內(nèi)面積,差不多是上下幾層樓的別墅,合起來一千到三千平米。

到了這個程度的房子的短視頻下,一定會出現(xiàn)一個評論‘到時候照著這個檔次砍頭。’

而這個檔次的房子,是前世評判一個富豪是否是真正的大富豪,或者所謂的資本家的標準。它就是目前長安新城的普通民居。

或許,也不普通。

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的最偉大的城市配套和環(huán)境最好的區(qū)域。

能住到這兒來的人,就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人。

已經(jīng)算是這輩子混出頭了。

只要兒孫不瞎整,手握這套祖宅,世世代代在長安生活下去似乎都不是問題。

是真正的人上人。

再往上,是那種擁有三十畝房子的貴族官僚。

再往上,是五十畝房子的帝國核心官僚。

這種房子,在清朝時已經(jīng)是王府規(guī)模了。

在大漢,人口少點,還能支撐。

而再往上,是八十畝地的帝國核心貴族。

在長安擁有八十畝房子的人,祖上絕對是史書立傳大書特書的人物。如果沒有,那就是他自己將被立傳。

而霍府,以衛(wèi)戍太子的名義,合理合法合情的擁有著三百畝地的院子。

三分之一個故宮。

霍府有一個主廳,平時幾乎不用,然後左右兩側(cè)就是霍去病和霍海自己的院落。

霍去病主武在左,霍海主文在右。

兄弟兩人院落背後,是一個普通人進來能走迷路的院子,裡面錯落著各種功能的建築。

說個不好聽的,霍去病在這兒隨便殺一個人,埋了,就算有人知道死了人,專門進來查,沒個一年半載,都翻不出來。

就這樣一個院落下,霍海坐在這裡,視野看出去,一片開闊。

站在自己院子一樓,直接看過去,能對視建章宮城牆,能看到長安內(nèi)城牆,看到未央宮箭塔。

往東,能俯瞰整個大漢貴族居住區(qū)。

再往東,就是整個大漢富人聚集的區(qū)域。

霍海突然就想起了那句話。

官做到多大才算大啊。

霍海一直覺得,自己根本不想當官,一直在抗拒升職,所以自己走得很慢了。

但是一回頭,背後居然已經(jīng)沒什麼爬頭了。

當霍光用盡一切理由,要分家出去自己住時,霍海纔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來時路。

當初,大哥霍去病展露出驚人的戰(zhàn)爭天賦後,立刻就和舅舅衛(wèi)青掰掉了。

這和霍光現(xiàn)在和霍家分家,是一個道理。

霍海最近這些天都在審視這件事情,回想自己做的夠不夠好。

本來衛(wèi)長公主不問還好,一問之下,霍海真的陷入了沉思。

衛(wèi)長公主從霍海眉宇間,感覺到霍海真的開始思考問題了,於是把茶杯放下,對著一個僕人招手。

僕人端來了茶瓶。

衛(wèi)長公主一邊倒水,一邊:“研究院玻璃研究所那邊,新研發(fā)出來的東西,雙層玻璃可以隔熱,而鏡面一樣的塗層塗在外部,可以反射熱量,就能讓壺裡的水長時間保持溫度了,設(shè)計它的學(xué)生說,是根據(jù)你的保溫杯的原理設(shè)計的。”

霍海看了一眼竹篾編織的保溫瓶,和裡面似乎是塗銀的內(nèi)膽。

衛(wèi)長公主看霍海回過頭來注意新事物了,微笑著問:“用這個保溫瓶應(yīng)該注意什麼呀。”

霍海隨口:“注意別往裡面丟整顆的冰糖,別看它看起來又重又厚,冰糖無論是正面落下去還是滑下去,都能把它底部打穿。”

理論上,霍海用的金屬保溫杯造價太高太貴了,目前很難大規(guī)模推廣,而這個開水瓶內(nèi)膽的技術(shù),做成杯子內(nèi)膽的形狀,很容易就能推廣開,價格還便宜。

衛(wèi)長公主:“你發(fā)明的玻璃,果然你最懂。”

霍海:“嚴格的說不是我發(fā)明的,戰(zhàn)國的鑄劍師們練過不知道多少塊玻璃。”

衛(wèi)長公主:“都是旁枝末節(jié)。現(xiàn)在新商改是你一手帶到今天這個程度的,有什麼問題,一定也是你最懂。”

霍海愕然擡頭:“你以爲我在思考新商改的問題嗎?”

衛(wèi)長公主疑惑。

難道不是?

霍海捏著衛(wèi)長公主的手:“讓你擔(dān)心了,我沒有遇到什麼難題,我想的是家裡的小事情。”

衛(wèi)長公主恍然大悟:“細君已經(jīng)是大姑娘了,換成普通人家這麼大的姑娘,孩子都五六歲了。”

霍海愣了一下,並沒有說出我沒想這個的話。

因爲霍海一開始想的事情更重要,想的是霍家滿門的人頭。

霍海意識到一件事情,作爲最有政治嗅覺的純政治生物的霍光,居然明牌要分家。

那一定是嗅到了什麼。

霍光感覺到了危險。

要知道,霍光跳出去引導(dǎo)議會奪權(quán),並且鬧得風(fēng)風(fēng)火火風(fēng)生水起,是會被猜忌的。

就算冒著劉徹可能誕生的不信任的情緒,霍光也要光明正大做切割。

其實謎底就在謎面上。

霍光謎面上目的就是‘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

而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一圈,最終謎底還是這句話,‘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

對於普通家庭來說,應(yīng)該把財產(chǎn)放在一起,增加抵禦風(fēng)險的能力。

但是對於霍家來說,那簡直是綾羅綢緞堆積成山,一個火星子後,綾羅綢緞比最易燃的柴火還要易燃一百倍。

頃刻間化爲飛灰。

霍光,已經(jīng)看到火星子了。

雖然那個火星子不在庫房,甚至都不在庫房這棟樓的院落。

但火星子,進霍府大門了。

所以,霍光扛著一部分普通布匹,非要離開。

原因不只是害怕霍家覆滅連累他。

也有可能是他纔是燃起來的火源。

綾羅綢緞多了,誰說的清楚是哪一匹先燃起來?

這件事情說到底,就是霍光不信任劉徹。

因爲霍光已經(jīng)洞悉了劉徹是純政治生物的真相。

反而是霍海,經(jīng)過漫長的時間之後,居然差點忘了這件事情。

此時霍海心中已經(jīng)有了腹案。

衛(wèi)長公主看著外面抱著霍炎四處走動,逗孩子的劉細君,再開口:“明天我去一趟皇宮,再跟父皇說一次,請父皇下旨賜婚。”

霍海捏了捏衛(wèi)長公主的手:“真的要這樣嗎?”

衛(wèi)長公主:“她都二十了,如果她不願意,又怎麼會等這麼久?如果你不願意,你早就把她趕走了。”

霍海:“我只是單純的不想抗旨而已。”

衛(wèi)長公主:“好,就這麼說,明日我就跟父皇說是他當初的旨意導(dǎo)致你不敢抗旨,又把細君這麼個大姑娘給耽擱了,讓父皇趕緊解決這個問題。”

霍海沒辦法:“好吧,就這麼說吧。”

說完之後,霍海又看著門外出神了,這一次是真的在細細的構(gòu)思接下來要乾的事情了。

而此時衛(wèi)長公主突然開口:“這個場景似乎在夢裡見過。”

霍海:“是嗎?我很久都沒有做夢了。”

越是青春年少時,越是應(yīng)該做夢,普通人在二十三這個年紀,應(yīng)該一個美夢接一個美夢。

但霍海的人生就是一個美夢接一個美夢,所以晚上再也不做夢了。

……

朝會,劉徹心情不是很好。

他要公開賜婚霍海和劉細君。

一拖再拖這麼多年過去了,再拖真不道德了。

長安城不是沒有閒言碎語,影響其實很不好。

而霍光今日更是意氣風(fēng)發(fā)。

在提出了讓議會擁有部分立法權(quán)以後,這件事情成了朝堂議會甚至長安乃至整個大漢討論的最多的事情。

霍光現(xiàn)在是,光祿大夫。

光祿大夫,相當於戰(zhàn)國時代置中大夫,漢武帝時始改爲光祿大夫,秩比二千石,掌顧問應(yīng)對。隸於光祿勳。

如果細說這個官職的含義的話,那它就是管轄議論的。

在沒有光祿大夫的時候,諫言的官員全部由御使大夫管轄。

在有光祿大夫的時候,這方面的工作,就要經(jīng)過光祿大夫之手了。

所以這個職務(wù)其實很重要。

在朝會上他就經(jīng)常有話語權(quán)。

因爲提出的發(fā)達地區(qū)多投入發(fā)展以及議會部分立法權(quán)兩個提議,霍光在這一個月可以說是攪動風(fēng)雲(yún)。

直接攪的朝會議會風(fēng)起雲(yún)涌,大量的人都跟在霍光背後出聲發(fā)言。

有一種霍光成了朝堂最閃耀的明星的感覺。

而代替的,當然是霍海。

今日,霍光有信心把議會部分立法權(quán)這件事情給定下來。

如此一來,明日大漢日報必然是頭版頭條。

接下來一個月的輿論,都在這裡了。

霍光其實並不想那麼快把事情推進成功。

只要把熱度一直襬在這裡,讓天下的富人都知道霍光現(xiàn)在是中小商人領(lǐng)袖,纔是他的目的。

但今天走到朝堂上,霍光就感覺朝堂上的氣氛有點不對勁。

有些武官,似乎在摩拳擦掌。

過了這麼久之後,居然要發(fā)動戰(zhàn)爭了嗎?打誰?該拿下不恭敬的衛(wèi)滿朝鮮了?

好像又不對。

霍光掃視羣臣,想看看是誰要搞事情。

但並沒有看出來。

很快霍光注意到劉徹臉色不太好看。

難不成朝堂發(fā)生了什麼大事情,自己並不知道?

很快,一切真相大白。

劉徹:“賜婚翁主劉細君,大司農(nóng)霍海。”

羣臣先是思索了一下劉細君是誰。

然後覺得理所當然。

劉細君都在霍海那兒住了好幾年了,大家又不瞎,這事兒有什麼好奇怪的。

然後大家才反應(yīng)過來:啊?

霍海可是尚公主了啊!

真就他種好,非要配皇室女眷唄?

霍海當即謝恩。

劉徹看到霍海就煩:“好了,你可以去幹事兒了,組建全民教育的事情很重要,趕緊去辦吧,不用留在朝堂耽擱事兒。”

霍海沒挪腳,而是拱手行禮:“陛下,臣今天有本奏。”

文武百官,所有人都轉(zhuǎn)頭看向了霍海。

霍海有本奏?

霍海還主動在朝會上談事兒?

霍海提出的主張哪一個不是改變整個大漢,但每一次都是被動出主意。

真正讓霍海主動提出來的事情少之又少。

這幾年一次都沒有。

當然了主要也是因爲這幾年霍海人都不在長安。

但今天霍海有本奏,立刻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霍海提出的事情一定非常重要,重要到逆天。

所有人都打起了精神。

劉徹看了看霍海,也覺得奇怪,霍海居然有事兒要講?

想了一下,劉徹:“既然這樣,你的事情最後討論,諸位愛卿可有本奏?”

此時霍光犯難了。

自己到底出不出手。

如果出手,那萬一自己事情成了,結(jié)果被二哥提出的事情壓住了熱度怎麼辦?

可是,自己謀劃了這麼久,就差一點點,今天自己振臂一呼,一定會有足夠的人跟隨,這事情應(yīng)該會成,難不成要換個時間,再等一個月。

有些事情就得趁熱打鐵,如果事情久了,定型了,冷了,那可就錘不動了。

霍光心中暗想:議會就是現(xiàn)在最大的政治舞臺,最爲耀眼,所有商人的目光都聚集在這裡,應(yīng)該沒有什麼事情關(guān)注度會比這個更高了吧?

還是得上!

其他人都在回報,而霍光也不急著先說。

“陛下,淮河以西這一段時間出現(xiàn)了一些特殊天氣,根據(jù)研究院的說法,是雨水在天上降下的時候還不夠冷,所以不是下雪而是下雨,但是落地後氣溫又很冷,所以雨落下後當即凍住。”

“這種現(xiàn)象被研究院叫做凍雨。”

“凍雨出現(xiàn)後,在地面難以清掃,造成道路溼滑無法行走,更不要說運輸貨物,這樣一來這一區(qū)域的城市,就出現(xiàn)了糧價開始暴漲的情況。”

劉徹思索了一下:“研究院那邊有解決辦法嗎?”

這鄉(xiāng)村地區(qū)沒有這個問題,畢竟大家有存糧,現(xiàn)在不缺糧食幾年了,住在城池的人都沒有屯糧的習(xí)慣,一時之間,糧價暴漲,還真難解決。

報告的官員擺了擺頭。

衆(zhòng)人對於這種情況,也是沒見過,所以沒辦法。

而這個時候,大多數(shù)人,只會看向霍海。

新進入朝堂那些本來就懂新學(xué)的,倒不一定看霍海,都是自己在思索,看看自己學(xué)習(xí)的知識中有沒有能解決當下困境的方法。

而大部分在朝堂很久的人,都清楚,如果說有人能解決這種問題,那就是霍海。

劉徹看所有人都在看霍海,也只有看了過去。

沒辦法,凍雨,以前聽都沒聽說過,雖然現(xiàn)在學(xué)了新學(xué),這個道理大家一聽就懂,但是很少遇到的現(xiàn)象,大家還是不太明白怎麼處理。

霍海:“囤積民生必需物資,漲價擾亂市場,抓起來抄家殺頭好了。”

現(xiàn)場,幾乎所有人都在做生意,聽到霍海這麼說,所有人都心驚肉跳。

誰還沒有幹過囤貨等漲價的事兒啊?

直接抄家殺頭?!

但是,大漢以前一年殺頭那麼多,這種囤貨發(fā)災(zāi)難財?shù)淖龇ǎf殺頭,好像也不是不應(yīng)該。

但是不是,太猛烈了??

劉徹:“殺不殺頭現(xiàn)說不好吧?”

霍海點頭:“陛下,當然是應(yīng)該把這條法寫下來,然後再執(zhí)行,而且一定要快,現(xiàn)在時代變化太快,很多事情已經(jīng)不是原來的法條可以完全覆蓋的了,推動新法條勢在必行。”

衆(zhòng)人都在點頭。

霍光看了看衆(zhòng)人,就是因爲霍光感受到了新法條推動勢在必行,所以才提出了議會擁有議論法條的權(quán)利,來完成了現(xiàn)在的政治名聲積累。

劉徹:“那冰……”

霍海:“鹽可以化冰,目前齊魯曬鹽場產(chǎn)量非常大,但是大量鹽水澆灌,會導(dǎo)致土地鹽鹼化,所以不能大規(guī)模使用。”

“不過,只是化出城市主要通道,運輸糧食,問題不大。”

劉徹聽說鹽水可以化冰後:“王內(nèi)侍,取御廚取鹽。”

很快,鹽取了過來,直接灑在未央宮外的階梯上。

然後衆(zhòng)人才繼續(xù)討論各種議題。

幾乎無人再議的時候,霍光才站了出來:“剛剛大司農(nóng)說得對,新法條推動,勢在必行。”

“而新法條的討論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如果議會參與這個工作,效率上就會大大提高。”

“而且新法條很大部分都是和新商改有關(guān)係的,而議會實際上就是大量商人代表組成的,所以臣再度提議,讓議會擁有議論部分法條的權(quán)利。”

劉徹:“具體是哪一部分法條?”

霍光拱手:“軍、禮、教之外的一切法條。”

這之外,可是還包括著,工、吏、刑等諸多重要的東西。

如果議會有資格討論吏這個法條,那和議會有了些許制衡朝會的手段有什麼區(qū)別?

但大家並沒有對這個過於警惕。

現(xiàn)在是大漢,大量的主張並不是看它對自己有沒有害處,對誰利益損害來執(zhí)行的,而是看有沒有好處,對大漢有多大的好處。

正因爲劉徹這些年的嚴苛律法,到今日,霍光直接染指天官的事情,居然沒人站出來直接反對。

但這不代表這事兒能成。

因爲劉徹還需要掌控議會的手段。

劉徹:“最近民間都在討論讓議會擁有議論法條的權(quán)利,並且所有人都很關(guān)注這件事情。”

“朕也覺得有這個必要,否則沒有任何權(quán)利的議會不就是空談麼?”

“但具體什麼法條的設(shè)立需要議會討論,這個範疇還不容易劃分,所以……朕同意讓議會有討論法條的權(quán)利,但,具體討論哪些,由朕審視之後,再下發(fā)議會。”

霍光大喜,但不動聲色:“是,陛下!”

劉徹肯定是要這種方法來控制議會的,但霍光根本不在乎這個,霍光要的是把這個事情辦成,然後坐實自己中小商人領(lǐng)袖的身份。

長期以這個身份在朝堂活動,未來自己的話語權(quán)一定會越來越大!

朝堂衆(zhòng)人都看向了霍光又看向了劉徹。

其實朝堂上很多人已經(jīng)被說服,做好了要出來站隊的準備,沒想到事情剛提出來,陛下就允許了。

自己反而不用站出來了。

但這個事情辦成的好處一直在,自己又沒站隊,那豈不是完全分不到好處?

而有些人站出來了,但只是在議會或者私下吆喝,還沒有公開在朝堂吆喝,沒有在報紙吆喝。

糟糕,站出來晚了,該快點的!

而城府更深的人看向了霍光。

這應(yīng)該是霍光故意的。

大家站出來的人夠多,聲勢夠大,劉徹順勢也就同意了,畢竟劉徹建立議會,就是要用的,而不是建著玩兒做無用功。

而大部分人站出來,是爲了要分好處,而不是真覺得這個好。

但霍光就是利用了時間差,把事情辦成了,但大部分站出來的人實際上沒得到多大的好處。

好處都在他那兒去了。

光祿大夫,有點水平。

實際上光祿大夫已經(jīng)是很高的官職了,如果把現(xiàn)在的朝堂看作是九品制度,怎麼也得是個從三品。

四品基本就是各地大員了,從三品就是三公九卿預(yù)備役了。

朝堂上很多人開始注意到霍光。

看來霍光不只是衝得快,衝的準,手法也是一流。

霍光應(yīng)該是專門考慮過提出這個事情的事件。

剛好卡在事情發(fā)酵之後馬上就是朝會,不用多等一次大議會給舞臺讓更多人表演,也沒有多拖幾次朝會來發(fā)酵,剛好卡在這個時間把事兒辦成了。

很多人出了力,或者說開始吆喝了,但還沒進去門兒,沒分到好處。

事情成了之後,霍光放下心來。

二哥能提出什麼重要的事情,比這個事情更重要呢?

劉徹:“誰還有需要商談的事情?”

“沒有?霍海你說吧。”

霍海上前:“臣上任大司農(nóng),要發(fā)展大漢經(jīng)濟,全面推開新商改在整個大漢執(zhí)行。”

“但新商改的推開,有一個問題不解決,就實現(xiàn)不了。”

衆(zhòng)人都看向霍海。

新商改勢在必行,必須成功,大家所有的利益都掛鉤在新商改上,怎麼能不成?

什麼問題不解決就實現(xiàn)不了?那這個問題一定要解決!

霍海:“長安去年年末登記在冊人口是二百八十萬。去年一共發(fā)生了兩千一百三十起殺人案。”

這話說出來,大家滿不在乎。

說實話,大漢流行單挑,兩百多萬人,一年死了兩千來個,太正常了。

這還算少的,幸虧現(xiàn)在大家都讀書了,講道德了,就算起爭執(zhí),大部分時候都是放嘴炮,很少有人不論道理直接掏刀的。

要不然怎麼會纔有兩千多起。

霍海:“大家可能覺得正常,但是,兩千一百三十起案子發(fā)生,需要京兆尹去調(diào)查,需要取證,需要維持現(xiàn)場,而京兆尹人手完全不夠,導(dǎo)致去年一整年,八十四所學(xué)校合計停課一千五百三十天。”

霍海擡頭:“這些學(xué)校,大部分有三百到七百個學(xué)生。平均就算五百,也就是說耽誤了五百人一千五百三十天,這麼一合計,耽誤了七十五萬個日子。”

“這些日子如果算成錢,三十天爲三千大錢,一天一百大錢,那就是七千五百萬大錢的損失。”

“這只是時間損失,這些兇案發(fā)生,包括查案的破壞,直接間接對這些學(xué)校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達到了九個億。”

大家就不明白了。

黃霸站了出來:“請問霍大人,怎麼停課直接損失七千五百萬,但間接居然九個億這麼高?”

霍海:“你是?”

黃霸:“在下第二屆科考狀元,黃霸。”

黃霸非常年輕,才十七八歲的樣子。

霍海感覺這個名字耳熟,好像上次討論打衛(wèi)滿朝鮮的時候他就發(fā)過言了。

這人名字越想越耳熟,應(yīng)該是歷史上的大官沒錯。

霍海:“你想一下,這些被耽擱的學(xué)生中,有多少是孩童?孩童發(fā)現(xiàn)身邊人被殺,何等驚慌?加上停課必須在家裡待著,他們的父母只能回家去陪著。”

“學(xué)校附近的商店,本來每日生意都很好,飯館,茶室生意都很不錯,結(jié)果停課,直接全部黃了。”

“這麼算下來,九個億多嗎?”

大家都面面相覷,根本沒想到影響這麼巨大。

霍海繼續(xù):“這只是學(xué)校,兩千多個命案,只有幾十個發(fā)生在學(xué)校或者學(xué)校附近,去年的兇殺案還累計導(dǎo)致八所醫(yī)館停業(yè)五十八天,預(yù)計至少有八十人次因爲醫(yī)館歇業(yè)缺乏救治結(jié)果殞命。”

“除了醫(yī)館,還有菜市場,飯館酒樓,驛站,旅店,甚至倉庫,碼頭,進行歇業(yè)。”

“間接影響的經(jīng)濟,你們可以想一下。”

所有官員都皺起眉頭。

這個賬不能算啊,一算就是天大的窟窿!

霍海:“除了殺人案,還有經(jīng)濟案件,比如偷竊,搶劫,持刀搶劫這種惡性案件不說,還有各種脅迫,還有詐騙,除了經(jīng)濟案件,還有……”

“京兆尹根本沒有這麼多人手處理。”

“以前我做長安少尉的時候,也沒有多少衙役小吏,全是借調(diào)軍中將士,但是,實際上大漢法律規(guī)定,無故調(diào)動兩百人以上軍隊以謀反論。”

“只是事出有因,大家才允許我調(diào)動。”

“可是,出了長安,在其他地方,可以嗎?各地官府也頻繁調(diào)動各地將士入城?”

那玩意有人造反,誰預(yù)料得過來?

霍海繼續(xù):“除了刑事,還有海上,江上。”

“大漢去年一年,在海上貿(mào)易,納稅總額是三百七十億。”

“但實際上,根據(jù)貨物流通量看,這個數(shù)值應(yīng)該是七百億左右纔對,也就是說有一半的人沒有交稅。”

“去年,長安平均每一天發(fā)生二十起快車撞人事件,發(fā)生三百多起手推車手拉車撞人撞車事件。每天發(fā)生二點七起火車撞人事件。”

“去年,長安城記錄在冊的失火,一共十二萬四千四百一十二次,其中光是除夕那一天晚上,就發(fā)生了三千多次,這還是統(tǒng)計過的,沒統(tǒng)計的根本不知道有多少次。”

“去年整個長安,發(fā)生了八百三十五起道匪劫掠……”

霍海講了一件又一件。

所有人臉色都沉了下來。

180.第179章 (大章)賽博反烏托邦171.第171章 (大章)封狼居胥174.第174章 (大章)霍海至舊金城第83章 高手盡出!(日更七千求訂閱)第69章 岳父看女婿(求首訂)第89章 天命人第13章 董夫子倒吸涼氣第103章 粉塵爆炸(萬字23)第228章 (大章)羅馬來人第92章 波斯舞153.第153章 (大章)廢物公子哥第200章 (大章)大漢第一臺開腹手術(shù)第50章 長安萬年第6章 嘴硬的漢武帝第222章 (大章)烏托邦崩塌第57章 條件反射性反咬第42章 這世界又多了個受傷的人第196章 (大章)大哥和二哥吵架,老三沒了?157.第157章 (大章)紡織工業(yè)化!145.第145章 (大章)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如來第17章 古今咸陽第38章 文氣激盪(加更)第10章 誰還沒個家學(xué)淵源?!168.第168章 (大章)董仲舒悟天道第49章 夏人工人163.第163章 (大章)一片孤城萬仞山第205章 (大章)孝子哭喪第199章 (大章)丟雷老X第76章 未來想象第244章 有限空間(新年快樂!)第219章 (大章)殊死搏鬥第212章 (大章)春闈 出征第231章 (大章)霍氏三傑第20章 大道之爭第264章 (大章)嘬嘬嘬第219章 (大章)殊死搏鬥186.第185章 (大章)在太廟發(fā)癲134.第134章 (大章)風(fēng)起雲(yún)涌第73章 公主假日(求首訂)140.第140章 (大章)三種火藥武器第37章 製造價值第109章 建築人才(萬更23)127.第127章 (大章合一)爹啊爹啊第261章 (大章)太初九年春75.第75章 黑心開發(fā)商(首日兩萬更)第91章 我不是戲祖139.第139章 (大章)橋樑學(xué)的起點第36章 經(jīng)濟理論第49章 夏人工人159.第159章 (大章)蒸汽火車!第30章 封鋼鐵俠189.第187章 (大章)海權(quán)既霸權(quán)176.第175章 (大章)切斷後患第80章 經(jīng)略天竺第59章 熙熙攘攘第208章 (大章)大漢最大的問題!第52章 奇葩政令第94章 說學(xué)逗唱第10章 誰還沒個家學(xué)淵源?!第258章 (大章)你再猜126.第126章 (超大章合訂)屎裡有毒178.第177章 (大章)不破樓蘭終不還171.第171章 (大章)封狼居胥180.第179章 (大章)賽博反烏托邦第91章 我不是戲祖175.【12月抽獎活動】第34章 皇炭廠197.第194章 (大章)職業(yè)背鍋人第45章 黑白的熊第110章 輕型軌道車!(萬字更新)第74章 天造地設(shè)第232章 (大章)真正大手筆!第232章 (大章)真正大手筆!第109章 建築人才(萬更23)第64章 太子奶第31章 澳洲放牛第58章 橫著宮豎著宮?第214章 (大章)孔孟之鄉(xiāng)第19章 世間萬物的道理第37章 製造價值第81章 劉徹悟道第223章 (大章)劃新時代第33章 秉冬將至185.第184章 (大章)封侯!!173.第173章 (大章)蒸汽輪船試航第201章 (大章)不疑(恩師太子)第62章 人血饅頭第228章 (大章)羅馬來人第64章 太子奶第22章 擅長捅婁子136.第136章 (大章)物極必反第261章 (大章)太初九年春124.第124章 (超大章合併)沒道德怎麼綁架?163.第163章 (大章)一片孤城萬仞山第29章 卜式哥們兒146.第146章 (大章)開新公司第109章 建築人才(萬更23)168.第168章 (大章)董仲舒悟天道168.第168章 (大章)董仲舒悟天道第93章 史上第一次相聲
180.第179章 (大章)賽博反烏托邦171.第171章 (大章)封狼居胥174.第174章 (大章)霍海至舊金城第83章 高手盡出!(日更七千求訂閱)第69章 岳父看女婿(求首訂)第89章 天命人第13章 董夫子倒吸涼氣第103章 粉塵爆炸(萬字23)第228章 (大章)羅馬來人第92章 波斯舞153.第153章 (大章)廢物公子哥第200章 (大章)大漢第一臺開腹手術(shù)第50章 長安萬年第6章 嘴硬的漢武帝第222章 (大章)烏托邦崩塌第57章 條件反射性反咬第42章 這世界又多了個受傷的人第196章 (大章)大哥和二哥吵架,老三沒了?157.第157章 (大章)紡織工業(yè)化!145.第145章 (大章)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如來第17章 古今咸陽第38章 文氣激盪(加更)第10章 誰還沒個家學(xué)淵源?!168.第168章 (大章)董仲舒悟天道第49章 夏人工人163.第163章 (大章)一片孤城萬仞山第205章 (大章)孝子哭喪第199章 (大章)丟雷老X第76章 未來想象第244章 有限空間(新年快樂!)第219章 (大章)殊死搏鬥第212章 (大章)春闈 出征第231章 (大章)霍氏三傑第20章 大道之爭第264章 (大章)嘬嘬嘬第219章 (大章)殊死搏鬥186.第185章 (大章)在太廟發(fā)癲134.第134章 (大章)風(fēng)起雲(yún)涌第73章 公主假日(求首訂)140.第140章 (大章)三種火藥武器第37章 製造價值第109章 建築人才(萬更23)127.第127章 (大章合一)爹啊爹啊第261章 (大章)太初九年春75.第75章 黑心開發(fā)商(首日兩萬更)第91章 我不是戲祖139.第139章 (大章)橋樑學(xué)的起點第36章 經(jīng)濟理論第49章 夏人工人159.第159章 (大章)蒸汽火車!第30章 封鋼鐵俠189.第187章 (大章)海權(quán)既霸權(quán)176.第175章 (大章)切斷後患第80章 經(jīng)略天竺第59章 熙熙攘攘第208章 (大章)大漢最大的問題!第52章 奇葩政令第94章 說學(xué)逗唱第10章 誰還沒個家學(xué)淵源?!第258章 (大章)你再猜126.第126章 (超大章合訂)屎裡有毒178.第177章 (大章)不破樓蘭終不還171.第171章 (大章)封狼居胥180.第179章 (大章)賽博反烏托邦第91章 我不是戲祖175.【12月抽獎活動】第34章 皇炭廠197.第194章 (大章)職業(yè)背鍋人第45章 黑白的熊第110章 輕型軌道車!(萬字更新)第74章 天造地設(shè)第232章 (大章)真正大手筆!第232章 (大章)真正大手筆!第109章 建築人才(萬更23)第64章 太子奶第31章 澳洲放牛第58章 橫著宮豎著宮?第214章 (大章)孔孟之鄉(xiāng)第19章 世間萬物的道理第37章 製造價值第81章 劉徹悟道第223章 (大章)劃新時代第33章 秉冬將至185.第184章 (大章)封侯!!173.第173章 (大章)蒸汽輪船試航第201章 (大章)不疑(恩師太子)第62章 人血饅頭第228章 (大章)羅馬來人第64章 太子奶第22章 擅長捅婁子136.第136章 (大章)物極必反第261章 (大章)太初九年春124.第124章 (超大章合併)沒道德怎麼綁架?163.第163章 (大章)一片孤城萬仞山第29章 卜式哥們兒146.第146章 (大章)開新公司第109章 建築人才(萬更23)168.第168章 (大章)董仲舒悟天道168.第168章 (大章)董仲舒悟天道第93章 史上第一次相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兖州市| 岫岩| 浙江省| 岑巩县| 富裕县| 阿克苏市| 武冈市| 黔东| 子洲县| 和政县| 南华县| 广东省| 敦化市| 繁峙县| 集贤县| 牟定县| 武鸣县| 丁青县| 隆昌县| 彭泽县| 海阳市| 衡南县| 镇赉县| 宁晋县| 申扎县| 长丰县| 霍山县| 贺兰县| 吉安市| 济阳县| 丹棱县| 开化县| 彭州市| 棋牌| 都江堰市| 贵定县| 张掖市| 夹江县| 长阳| 天镇县| 和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