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6章 (大章)大議會

博望苑。

門衛崗亭。

蔣不疑提著很多禮物來到了這裡。

穿著樸素的劉據看到蔣不疑,笑了出來。

蔣不疑放下禮物,行大禮:“學生有禮了!”

幾乎可以說是三年過去了。

三年過去後,劉據十三歲了。

如果說三年前劉據是個小學生,那現在,劉據嘴脣往上那些細密的汗毛,就證明了他現在不再是那個小孩了。

劉據基因也好,吃的又比普通人好,所以十三歲就已經一米七了。

不過這並不妨礙蔣不疑如三年前那樣看待他。

看到蔣不疑居然行大禮,劉據上前拍了一下蔣不疑的肩膀:“你小子,還來這一套。”

“都帶了些什麼?”

蔣不疑一樣一樣的往外拿:“這是溏心鮑魚,要比巴掌還大的大鮑魚,清洗煮制後,曬乾,然後儲存三年,纔會在中心產生溏心。”

劉據以前也見過鮑魚,但並沒有怎麼吃過,因爲這玩意兒煮不進味道。

蔣不疑:“武侯發明了一種新的吃法,做出來很好吃的。”

說著又拿出了魚翅等東西,都是吃的。

最後還有一個小竹簍,裡面裝的是米。

“這是我在那邊自己種田種出來的米,聽說現在長安很多人都開始吃米飯了,所以就帶了一斗過來。”

劉據很滿意,這個學生沒白收。

劉據收下東西,往背後窗戶看了一眼,嘿嘿笑:“可得收好,一會兒回家帶回去。”

蔣不疑下意識的:“這麼久了學生還沒問過,老師你在博望苑是做什麼工作的?”

劉據弓著腰,提溜著的東西都還沒放下去,回頭看著蔣不疑,愣住。

蔣不疑急忙:“倒不是好奇或者打聽,是因爲在番禺那邊呆習慣了,遇到什麼人,都想要去搞清楚他的來歷。”

劉據:“哦,這宮殿修建的時候歸我爹管。後來我就經常在這邊來混書讀,認識點厲害的人。”

蔣不疑點頭:“厲害,如果能多認識一些厲害的人,的確對未來的人生非常重要。你爹居然能讓你來這兒開見識,在長安城也算是了不起的人物了。”

劉據笑了:“那是。”

蔣不疑:“還有個問題,最近三年每次看到老師,我都在想一件事情,我居然不知道老師的名字。”

劉據腦子一轉:“哦,我叫割兔。”

劉的繁體就是卯金刀,卯就是兔,兔在金刀之上,可不就是割兔嘛。

wωω⊙Tтkan⊙C○ 蔣不疑:“聽起來像是個有意思的名字,爲什麼叫這個名字?”

劉據:“因爲……這你得問給我取名字的人。”

蔣不疑倒是覺得沒問題。

現如今的蔣不疑養成了多做少問的習慣,若不是三年來都在思考這個問題,蔣不疑都不帶問的。

但就是因爲三年了還問,所以定力還差點。

劉據反過來問:“你這幾年跟著武侯,都學了些什麼?不會還是隻是每天駕馬車吧?”

蔣不疑這三年學的最重要的事兒就是謙虛。

武侯大人都把南越國的王印掛在自己的腰上了,還經常說自己‘哦我對南越不熟悉’。

蔣不疑:“沒有學到什麼。”

劉據敲桌子怒其不爭啊。

你哪怕是學到了更高級的駕車之術呢?

劉據長嘆一口氣:“也罷,看來你還是太笨了,在武侯麾下都學不到東西,那我要是不教你,你就完犢子了。”

“俗話說得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蔣不疑想說這句話是淮南子裡面的,也不是什麼俗話,而是一句科學論據來著,不過還是忍住了沒說。

蔣不疑學到的第二點就是不要話多,不要好爲人師,除非對方給錢。

給自己的師傅指點,那更是倒反天罡了。

劉據繼續:“我不會釣魚,沒法授人以漁了,但是這句話用在你的身上,能改一改。”

“改成,與其千日駕車,不如千日造車。”

蔣不疑:“?”

劉據揹負著手,高聲:“目前,大漢有五家車企,分別是長安的長安牌,懷朔的長城牌,隴西的小米牌,千乘的大運牌,還有河口的東風。”

“現在局勢已經明朗,任何地方的發展都離不開運輸。”

“無論是火車還是輪船還是普通小船,無論如何運輸,最終從集散點到店鋪到倉庫,或是從倉庫到個人手中,都得用馬車。”

“而馬車利潤極高。”

“目前我就知道,平陽侯曹襄就在積極地研究馬車。”

蔣不疑來了興趣:“哦?”

劉據:“平陽侯可是很聰明的,早在六年前,就開始養馬,整個大漢北境,運輸量激增,馬匹需求也是激增,他就已經賺麻了。”

“但是養一匹馬運到長安來賣掉,也就賺五百大錢,而做一架最高科技的馬車,賺四萬左右。”

“所以,平陽侯盯上了造車,也是很正常的。”

“以後距離西域太遠了,翻過蔥嶺又艱難,蔥嶺以北肯定還需要一個造車廠。”

“美洲還需要。”

“還有現在長江正在開發,所以會稽郡附近也需要一個。”

“光是大的車廠,就還需要三個,如果是小車廠,那可以養活不知道多少。”

劉據挑眉:“怎麼樣,這個絕對是好生路吧?只要你學好了,一定會賺大錢的。”

蔣不疑本來想說武侯禁止任何先進技術走出大漢中央之國範圍內的。

想了一下後,沒有說。

就算不走出去,那就是需要運輸車出去,那樣的話,還是需要產量。

劉據:“首先我考考你,爲什麼除了霍氏技術的車廠,大多數的車都是兩輪而不是四輪?”

蔣不疑當然知道這個:“因爲差速器。”

作爲車伕,怎麼能不知道這個?

劉據:“錯!差速器在周朝就有了,周朝就有四輪馬車,只是無論是硬拖著走,還是差速器,反而都拖慢車的腳步。”

“是因爲速度不夠快,所以差速器是個累贅。”

“而車越來越快,是因爲新式機械機構,乃至軸承的出現,讓奔跑時,摩擦變低,所以速度變快。所以才需要差速器。”

蔣不疑思索了一下,覺得有道理。

劉據:“那我今天就教你差速器原理,和軸承製造大法。”

劉據小聲:“軸承製造法,就只有研究院研究車的羅四傑團隊會,還有就是我研究出來的方法。別外傳。”

蔣不疑:“啊?要不我還是不聽了吧。羅四傑那個肯定是有專利的啊。昨天陛下和武侯大人商討後決定頒佈專利保護法的。老師你研究出來的方法,快去申請專利吧!”

劉據:“你以爲我不想嗎?我去申請了,人家說我的方法和羅四傑的專利的方法一樣的,差別不超過兩成的差距,需要更大的差異才能申請專利。”

蔣不疑翻白眼。

原來是能聽不能用的技術。

不過,蔣不疑還是很好奇軸承是怎麼做出來的。

要知道,軸承出來之後,瞬間替代了馬車上大量的轉向機構,直接就讓馬車底盤的順滑程度快了不知道多少。

現在,馬車基本上在自身摩擦損耗速度方面已經研究到頭了。

或者說蔣不疑認爲這方面的研究已經到頭了。

劉據笑了:“方法有四個。”

“小錘敲,大錘壓,冰火兩重天。”

蔣不疑掰手指:“還有一個呢?”

劉據:“冰火是兩種方法,合起來用效果最好。”

劉據講了一下,簡單來說方法有四個。

第一,用錘子敲打,擠壓進去。

第二個,用加力的方法壓進去,適合工廠用蒸汽機裝配。

第三,給外套加熱。

第四,給珠子冰凍。

如果在給外套加熱的同時給珠子冰凍,那就更好了,完全不費勁。

蔣不疑聽完後疑惑:“那爲什麼您這個專利和他們的一樣?難道他們也是用了四種方法一起註冊了專利?”

劉據淚流滿面啊:“什麼四種方法,這就是一種方法,最精密的軸承,需要四種方法一起用才能裝配進去,普通精度和質量的軸承,不能用在馬車這麼大載重精密的機器上。”

劉據看著蔣不疑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有點氣惱:“不過別擔心。”

“雖然軸承製造專利被人註冊了,但大不了買他的現貨,本來用的也不多。只要差速器這種結構能夠搞出自己的,就能製造出自己的底盤系統。”

“你挺好。”

劉據畫了一個馬車四輪結構。

“當轉向的時候,如果前輪轉向,那麼後輪跟著軌跡過去,只會有一個輪子跟前輪速率是一樣的,這外側輪子,就是被拖著走的。”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讓左右車輪一樣,就需要把兩輪中間的鏈接斷開,做成兩輪可以獨立旋轉的轉軸。”

蔣不疑看著一邊點頭:“明白。”

劉據:“但是,怎麼確定斷開後速度就是一樣的呢?”

“在左邊這兒,加一個新的連桿,車輪轉動,車軸就轉動,車軸推動動力軸圍繞著車軸轉動,怎麼用動力軸推動右邊車輪轉動?”

蔣不疑思索了一下:“簡單,在右邊結構上加一個十字結構。”

這樣,左邊的動力軸推動右邊的十字,就能轉動。

有差速時,動力軸就在十字之間空轉,而正接觸時,動力軸就推動十字轉。

這樣,轉起來的速率就是一樣的了。

劉據:“但是,這樣的話,左輪一直貼地轉,右輪卻是一圈被推動四下,就一頓一頓的,所以……”

蔣不疑:“十字加成米字。”

劉據點頭:“聰明,但是如果速度快了,就會放大頓挫,米字結構也感覺一頓一頓的。”

“所以……”

蔣不疑捏著下巴:“乾脆把米字改成齒輪吧……但是改成次輪後,每個齒就不夠動力軸脫軌了啊!”

劉據:“聰明,但聰明的不多,把動力軸設計成另外一個次輪狀的軸不就完事兒了?”

齒輪的齒間距不夠動力軸脫離,但是齒輪和齒輪之間的齒脫離又下一個齒咬合,不就很正常了嗎?

蔣不疑恍然大悟:“啊?哦?好像對啊!這就是差速器?!”

劉據冷笑:“真笨,來,我教你,我發明的最新結構,比這個複雜多了,別說馬車,就算是以後柴油蒸汽機真的普及開來,做成柴油動力汽車,我這個結構也能用。到時候,就是你的車廠脫穎而出的時候!”

蔣不疑何等聰明,就這麼幾句話,就能搞懂差速器的運轉規律,就算自己多去研究一下,應該也能做出實用的差速器。

但是研究哪有繼承快?

劉據講起了他那個結構的差速器。

蔣不疑也認真的聽了起來。

劉據講完也不管蔣不疑聽不聽得懂,消化了多少,叉腰大笑:“這馬車做出來的速度肯定比研究院的快,必須取個好名字,響亮的名字。你覺得是叫奔馳合適,還是叫寶馬合適?”

蔣不疑:“……”

還沒開口,劉據就打斷了:“以後搞不好不會用馬了,還是叫奔馳吧。”

蔣不疑:“老師你不是想要給我謀生吧,你就是想要建立一家車廠,然後把你的設計給實現出來。”

劉據那表情蔣不疑太熟悉了,安國少季和終軍經常都是那樣的。

劉據被說破了後也不氣惱:“那還不是讓你賺大錢了,我出技術,你去管理,以我的技術,隨便換個人,不照樣能成?”

窗戶外面,劉徹和霍海聽到這裡,轉身往外走。

劉徹:“聽楊連成說,太子對於機械方面的造詣很高。”

“太子還想研究電,但是電太危險了,所以朕嚴令不允許太子接觸電力設備。”

霍海點頭:“太子的身份尊貴,的確不適合。”

劉徹:“本來按照規矩,他這個年紀,已經可以成婚了。”

“但是按照現在科學院的研究,似乎他這個年紀還沒成年,不應該這麼早成婚,大漢開始推崇晚一點結婚,所以,現在應該讓太子去做什麼?”

這個晚婚的推廣,其實是爲了減少童工的存在。

這個裡面邏輯鏈條又是一大條,但是簡單的說一下原理就是,讓人意識到十六以下沒成年。

如果大家都認識到十六以下就是未成年的狀態,就能大量減少童工。

因爲這樣大量的人就不會想‘你該成爲家裡的頂樑柱了,找個班兒上吧。’

但是,如果童工減少,又不能配套合適的教育體系的話,就會導致街頭巷尾出現大量只玩兒樂而什麼都不幹的年輕人。

一旦這種事情成了常態,那‘嬉皮士’、街區文化、該溜子這些東西就不可避免的要出現了。

這人啊,過早擔負重任會出問題,但是整天玩兒也會出問題。這一鬆一緊就得抓好了。

所以‘你本來就是個打工的,只是碰巧讀了書’這句話並沒有人知道教育的實際意義。教育本質上不是讓每個人都能成大才,而是讓大部分人不要變成社會危害。

於是,新商改的當務之急就是科教文衛的全國性推廣。

新商改現在是必須全面執行了。

所以劉徹看向了霍海:“朕讓李蔡告老還鄉,由你當丞相,讓張湯當御使大夫,同時設立大司農,同爲三公,由司馬相如爲第一人。”

霍海有些愕然,本來之前沒有出現大司農而是叫做大農令,是九卿之一。

就算改成大司農,應該也差不多。

但是現在,劉徹想要用大司農這個職務,代替經濟大臣的責任。

原因當然是劉徹不想拋棄農業,而是希望抓經濟的大臣,要清楚,帝國的首要任務是農業,是吃飽飯。

所以,等於硬生生的把大司農這個職務擡上了三公。

至於爲什麼是司馬相如,原因也簡單。

其實司馬相如那一代被剛上位的劉徹招募的人,成就最低的就是他自己,其他人很多都封侯了。

但這一代人中司馬相如最懂經濟最會搞錢。

可是沒趕上好時候。

現在是趕上好時候了,但司馬相如年紀也大起來了。

最後發揮餘熱的時刻了。

霍海:“陛下有沒有這種可能,讓司馬相如做宰相,讓我做大農令,大農令改成九卿之首。”

九卿之首本來應該是天官的,也就是管理吏部的。

按理說吏部權利應該比三公這種看似沒啥的職務權力大。實則不然,因爲皇帝要抓住人事權,所以吏部的人事權是能量降級的。

但就算是能量降級,吏部也處在第二梯隊第一,穩坐九卿之首。

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

因爲,科舉的出現,還有新學的複雜性,讓吏部(太宰)繼續降格了。

因爲又從太宰分出了一些權利來,權利就更小了。

劉徹在霍海的建議下,早就準備以部代替卿,但不是六部,也不是九部,而是衆多部,至少十幾二十個,按需加。

權利分散,有利於經濟發展。

現在,霍海並不想當這個丞相。

武侯?丞相?肝腦塗地是吧?

霍海只想給丞相上點香,不想被修個武侯祠然後被人給上香。

一想到三百年後,諸葛亮在武侯祠給自己上了一炷香,感嘆‘武侯大才,可惜被累死了’,霍海就臉黑。

劉徹也在思索,讓霍海這麼早當丞相好不好。

如果讓他當三十年,那不成了假皇帝,常務副皇帝了?

如果讓他當個十五年,然後退休?

還是當個十年,然後和李蔡一樣,去組織議會?

李蔡可以組織議會去,但是霍海不合適。

因爲議會裡的人,天然向著霍海,他們把霍海當神。

別人說把誰當神那都是恭維忽悠,但是這些人真把霍海當財神。

這樣一來,議會鐵板一塊,搞不好會在未來把朝會給壓下去。

那豈不是倒反天罡?

劉徹還記得霍海之前故意表演如何拿下南越國,爲的就是讓大家對富人商人要警惕起來。

可以用,但不能亂用。

可以放,但不能放任。

可以信,但不能輕信。

所以,無論自己願不願意,霍海都是不能組織議會的。

留給霍海的榮耀,最多就是組織朝會。

那麼丞相這個職務,就到頭了。

還是說,十五年後,霍海三十七歲,自己封他爲夏國公,讓他去大夏?

劉徹:“你說我們要先拿下大宛,你覺得大夏如何?”

霍海眼色一冷:“這個地方必須徹底的改造,否則必將成爲大患。”

帝國墳場。

有時候封建迷信一定得信。

劉徹:“哦?怎麼改造?”

霍海心中,解決帝國墳場的方法只有一個。

任何帝國都進不去這個地方,進去都會敗退。

還不是人不夠。

倘若這個地方全是外來人,還談什麼帝國墳場。

那怎麼才能讓這兒全是外來人?

送生育能力強的過去。

誰?

霍海:“中山王劉勝,以中山王的生育能力,只要封中山王爲大夏王,不出五十年,大夏至少數千劉姓貴族,這些人的婚姻關係之中起碼籠絡幾萬人,結成鐵板一塊的大漢姻親構成統治階層,穩到不能再穩了。”

劉徹本來是想問霍海願不願意去大夏就藩的,結果還沒問,霍海就給大夏安排了劉勝了。

劉徹想了一下,決定回去細想一下再決定。

“議會即將舉行,你要不要參加?”

霍海對這個有興趣:“我去看看。”

議會一個月一次的大議會都進行了四十場了,霍海一次都沒參加過。

現在回來了,肯定要去一下的。

關鍵是,霍海要對現在的大漢的工業規模有一個詳細的瞭解,這纔好確定下一步的發展方向。

……

議會日。

長安城的百姓們都注意著這一天。

大議會定式召開已經是常態了。

在這一天,平時在商場上奮力拼殺,因爲五大錢和別人瘋狂砍價的人,都會穿上盛裝。

因爲議會這邊是代表新商改,是代表了新的商業工業,所以穿的衣服都以新推出的樣式爲主。

一開始大家穿什麼的有。

甚至上一任議長劉勝,以穿牛仔服爲樂,很自豪自己穿了一身牛仔服,每次議會日必騎著高頭大馬一路遊街到議會現場。

現在的議會,修在丞相府隔壁,也就是原來的長安城中。

本來長安城中的未央宮右邊是丞相府和武庫,再旁邊是閭里,歷史上會被拆掉修成明光宮的。

但是現在劉徹這麼有錢,哪兒看得上這點地方?修個宮殿豈不是小家子氣?

雖然明光宮的地盤比後世故宮都大,但劉徹看不上。

所以這裡拆遷後,修建了議會。

這樣也好,丞相府左邊的是未央宮,經常舉辦朝會,右邊是議會。

如果一旦有什麼緊急的事情,可以同時召開朝會議會,還能互相聯絡上。

所有當選議員的人,都從新城老城各個地方進入馳道,然後往內城而來。

這一天,在這條繁華的大道上做生意的人,也都是盯緊了大道。

心想著自己有一天也能進入議會。

要知道,議會目前爲止已經討論、推廣出很多決議了。

比如最近,議會就在瘋狂討論是否允許普通人吃羊肉的事情。

可以說是全長安,乃至全大漢都在關注這件事情。

這太重要了,救狗命啊!

狗爲大漢付出太多了,又要打獵又要被吃,又提供狗皮給禦寒。

現在多個分擔點了。

不過也有人覺得如果普通人可以吃羊肉,羊必定會破壞漠南漠北的生態,雖然西遊記中的黃風是假,但是漠北一破壞,那黃風南下可就是真的了。

這件事情正在討論之中。

這個事情當然是劉徹丟出來討論的。

爲什麼會引起這麼大的爭議呢?

那是因爲現在雖然麥子稻米都收了,但是玉米還沒到收穫的日子。

要是玉米收穫,畝產上報,就再也不會有人討論喪良心的養羊破壞漠北的草的問題了。

因爲,吃的羊只會養在漠南,最多剛養成年,就要送去谷飼。

本屆,議長是魯王劉光。

並不是王室才能當議長,而是劉徹喜歡選他們當議長。

至於上議員,目前也很有代表性。

軍方代表一直是公孫賀和公孫敖,其中公孫賀是衛霍外戚。

朝廷代表是李蔡和張湯,目前李蔡可能要當下一任議長了。

皇族代表是劉勝和劉琪,劉潔姊是個女人,是趙王劉彭祖的女兒。

皇企代表是梅黑夫和項緒,項緒現在不在,由桑弘羊頂替。

還有大企業代表,一個是曹襄,一個是黃吉。

黃吉是一個民間的人,是真一點背景都沒有。

所以他雖然是上議員中話語權最小的,但卻是現在很多商人的偶像。

因爲目前看來,做商人,在政治上,走到頭,就是黃吉這個職務。

他就算是出現在刺史部,出現在州郡府,各地官員也得是最高禮儀接待。

而他提出的一些政策,因爲普遍比較代表更中層的人,所以比較受商人喜歡,但是普通人對他無感。

此時,會議其實已經開始了,但好像比較隨意。

曹襄雙手撐在桌案上,看向臺下:“樊他廣,我聽說樊勝客狗肉披薩,出了個香辣雞腿堡?”

樊他廣驕傲:“對啊!”

曹襄:“哎呀!人家炸雞漢堡,是KFC開封菜,是老霍專門教給開封人的,你好意思,家大業大的還跑去偷學?”

現場的人都在鬨笑。

樊他廣驕傲:“我創新了啊,他們KFC不創新,我創新了!”

“當初武侯大人親點辣椒可以做調味料,廣泛種植,如今成果終於可以拿出來售賣了,大家誰不想嚐鮮?”

“KFC連鎖這時候不推出辣味的,那我們樊勝客可就不客氣了。”

現場的人都笑了起來。

樊他廣還在跟人打招呼:“開完會來吃香辣雞腿堡!”

此時,角落裡的開封代表:“沒事兒,反正我們接下來也在各家KFC賣香辣狗肉披薩。”

大家也是笑了起來。

每次議會都會以吃的開始聊,一是關係國計民生,二是吃的方面大部分東西都沒有專利,幾乎都是霍海搞出來免費給所有人用的。

做得好的之所以做得好,佔的是正統兩個字,也就是最早接受霍海傳承的,就做得好。

當然大家也有區別,比如趙氏燻肉現在就跟不上樊勝客的規模和腳步了,畢竟燻肉傳開後,各地自己家燻肉的不少,很多地方不缺這東西。

還有就是,長江通航後,蜀郡的燻肉開始大量運送過來了,對於趙氏燻肉也是很大的打擊,蜀郡那邊生豬價格只有長安五分之一,臘肉成本是不到五分之一,加上運費,成本也就三分之一。

如果他們願意,可以賣的比趙氏燻肉成本都低,怎麼打?

幸好蜀郡那邊的燻肉是張騫在組織規劃,爲的也是讓地形比較複雜的長江沿岸的山民賺錢,所以沒有走壓價格走銷量的路線,而是走精品西南老臘肉的路線,所以價格沒有壓那麼低,趙氏燻肉纔有活路。

現在趙氏燻肉都已經改了風格了,他們開始研究其他東西了,免得被競爭死。

趙氏燻肉也開始做運輸行業了,而且也去蜀郡開廠去了,同時開始研究澱粉腸了。

澱粉腸是霍海搞出來的,因爲當初澱粉很難做,所以只在研究院小範圍流傳。

而現在聽說土豆、紅薯、玉米都可以做澱粉,趙氏燻肉雖然沒有貨源,但是提前一年就去建廠去了,目前如果跟上來,可能反壓樊勝客一頭。

有人看向趙氏燻肉。

趙氏燻肉的老闆是趙破奴的老婆,她站起身來:“我們最近開發出了一種新罐頭,午餐肉罐頭,可以用作軍糧。”

聽說是軍糧,全體都正色。

劉光:“軍糧?!來全體都有,鼓掌!”

每次有軍中用得著的東西被做出來,議會都會全體送上敬意。

趙氏也不藏著掖著,直接講述起了午餐肉:“午餐肉和澱粉腸有些像,也是武侯發明的。”

大家都很疑惑,武侯當初發明了這麼多沒有流傳出來的東西嗎?

趙氏:“當初驃騎將軍和陛下開玩笑,說牛頭給陛下進獻了,留下的就不是牛肉了,是午肉。”

大家一聽就笑了。

趙氏:“霍武侯就提議乾脆叫午餐肉。”

“後來還專門針對北征戰士開發出了現在意義上的午餐肉,也就是用牛肉和澱粉製作的蒸出來的罐頭塊。”

“但是一來澱粉缺失,二來牛肉北邊將士都吃煩了,所以軍方想要一款和火腿腸類似,但是肉更多的產品。”

“我們趙氏經過不懈努力,終於搞出了豬肉午餐肉罐頭。”

大家再次鼓掌。

議會入口,傳來個聲音:“午餐肉罐頭?火腿腸?算我趕上了,留下點樣品,我吃火鍋用得著……咳咳,我幫你試試口味。”

衆人擡頭去看。

全場震驚。

“武侯!”

“霍大人!”

“少尉!”

“統領”

“祖師……”

全場震驚。

議會可以說是從與會人員,到討論事項,到制度,各方面都是霍海一手創造的。

但是,霍海一次都沒來過議會。

如今,終於來了!

全場普通人走到這一步的,誰不視霍海爲偶像?如果有人不是,那他的偶像一定把霍海當做偶像。

黃吉看到霍海,眼神裡充滿了看神靈的敬仰,根本不掩飾。

霍海:“別,再這麼下去,這兒快站不下這麼多人了。”

霍海第一次來議會,指了旁邊一個位置:“我坐這兒,旁聽一會兒。”

座位旁邊的人受寵若驚,急忙給霍海騰寬更寬的地方:“祖師您請!來,坐這個。”

霍海婉拒邊教導:“別坐別人熱墊子,容易長癬。”

“學生學到了,祖師,您坐這,我外套不熱。”

霍海也沒客氣:“有前途,有前途。”

第211章 (大章)春闈前第52章 奇葩政令第259章 (大章)最後一條動脈137.第137章 (大章)貴族階層護城河第47章 就叫熱量第102章 悠閒日子第221章 (大章)賣國封侯?96.第96章 老天爺是太陽神的領導第26章 圖窮匕見第218章 (大章)粵地粵人粵菜第104章 浮法玻璃(萬更求訂閱)第52章 奇葩政令第53章 各有打算第62章 人血饅頭第73章 公主假日(求首訂)第22章 擅長捅婁子第65章 美鍋隊長132.第132章 (大章)伯樂的安排第108章 滾去讀書第92章 波斯舞第6章 嘴硬的漢武帝第57章 條件反射性反咬第16章 禦寒之物第117章 科學報報紙第226章 (大章)大議會第88章 幫我造幣第57章 條件反射性反咬第207章 (大章)大婚與國事第71章 虧麻了都第118章 朝堂小會(萬字23)176.第175章 (大章)切斷後患第39章 全面啓動第195章 (大章)科舉來了第208章 (大章)大漢最大的問題!192.第190章 (大章)巫蠱元兇!136.第136章 (大章)物極必反第249章 (大章)戒導老仙第56章 借刀殺人131.第131章 (大章)玩弄人心133.第133章 (大章)開河道時138.第138章 (大章)瓷器與十年平均壽命第83章 高手盡出!(日更七千求訂閱)第11章 還是入仕了191.第189章 (大章)概率學BUG第115章 營銷的秘訣第233章 (大章)對弈第37章 製造價值第52章 奇葩政令150.第150章 (大章)天下女子皆可第105章 我還沒上車啊!174.第174章 (大章)霍海至舊金城第108章 滾去讀書第48章 爲了尊嚴第38章 文氣激盪(加更)第217章 (大章)萬炮齊鳴(節日快樂)第195章 (大章)科舉來了第216章 (大章) 鐵甲艦!第58章 橫著宮豎著宮?第248章 (大章)皈依者狂熱第89章 天命人第257章 (大章)封禪立碑180.第179章 (大章)賽博反烏托邦第209章 (大章)三百年大計第52章 奇葩政令第60章 地怒狗怨第72章 放飛自我的魷魚絲盟主加更第88章 幫我造幣174.第174章 (大章)霍海至舊金城187.第186章 (大章)以彼之道(本書月票活動開始啦)第73章 公主假日(求首訂)第47章 就叫熱量第65章 美鍋隊長185.第184章 (大章)封侯!!第68章第109章 建築人才(萬更23)180.第179章 (大章)賽博反烏托邦第92章 波斯舞168.第168章 (大章)董仲舒悟天道第87章 混凝土路(日更七千求訂閱)第237章 禁止圈地的手段第209章 (大章)三百年大計第252章 (大章)驅散長夜169.第169章 (大章)股市暴漲!第12章 學習?學個屁第245章 權 利分離170.第170章 (大章)功成身退第205章 (大章)孝子哭喪第10章 誰還沒個家學淵源?!193.第191章 (大章)人盡其才第43章 梅雪鬥春137.第137章 (大章)貴族階層護城河第58章 橫著宮豎著宮?第86章 要想富多修路第103章 粉塵爆炸(萬字23)第83章 高手盡出!(日更七千求訂閱)第58章 橫著宮豎著宮?第214章 (大章)孔孟之鄉第254章 (大章)超級大擴張第87章 混凝土路(日更七千求訂閱)167.第167章 (大章)韓王咋了?
第211章 (大章)春闈前第52章 奇葩政令第259章 (大章)最後一條動脈137.第137章 (大章)貴族階層護城河第47章 就叫熱量第102章 悠閒日子第221章 (大章)賣國封侯?96.第96章 老天爺是太陽神的領導第26章 圖窮匕見第218章 (大章)粵地粵人粵菜第104章 浮法玻璃(萬更求訂閱)第52章 奇葩政令第53章 各有打算第62章 人血饅頭第73章 公主假日(求首訂)第22章 擅長捅婁子第65章 美鍋隊長132.第132章 (大章)伯樂的安排第108章 滾去讀書第92章 波斯舞第6章 嘴硬的漢武帝第57章 條件反射性反咬第16章 禦寒之物第117章 科學報報紙第226章 (大章)大議會第88章 幫我造幣第57章 條件反射性反咬第207章 (大章)大婚與國事第71章 虧麻了都第118章 朝堂小會(萬字23)176.第175章 (大章)切斷後患第39章 全面啓動第195章 (大章)科舉來了第208章 (大章)大漢最大的問題!192.第190章 (大章)巫蠱元兇!136.第136章 (大章)物極必反第249章 (大章)戒導老仙第56章 借刀殺人131.第131章 (大章)玩弄人心133.第133章 (大章)開河道時138.第138章 (大章)瓷器與十年平均壽命第83章 高手盡出!(日更七千求訂閱)第11章 還是入仕了191.第189章 (大章)概率學BUG第115章 營銷的秘訣第233章 (大章)對弈第37章 製造價值第52章 奇葩政令150.第150章 (大章)天下女子皆可第105章 我還沒上車啊!174.第174章 (大章)霍海至舊金城第108章 滾去讀書第48章 爲了尊嚴第38章 文氣激盪(加更)第217章 (大章)萬炮齊鳴(節日快樂)第195章 (大章)科舉來了第216章 (大章) 鐵甲艦!第58章 橫著宮豎著宮?第248章 (大章)皈依者狂熱第89章 天命人第257章 (大章)封禪立碑180.第179章 (大章)賽博反烏托邦第209章 (大章)三百年大計第52章 奇葩政令第60章 地怒狗怨第72章 放飛自我的魷魚絲盟主加更第88章 幫我造幣174.第174章 (大章)霍海至舊金城187.第186章 (大章)以彼之道(本書月票活動開始啦)第73章 公主假日(求首訂)第47章 就叫熱量第65章 美鍋隊長185.第184章 (大章)封侯!!第68章第109章 建築人才(萬更23)180.第179章 (大章)賽博反烏托邦第92章 波斯舞168.第168章 (大章)董仲舒悟天道第87章 混凝土路(日更七千求訂閱)第237章 禁止圈地的手段第209章 (大章)三百年大計第252章 (大章)驅散長夜169.第169章 (大章)股市暴漲!第12章 學習?學個屁第245章 權 利分離170.第170章 (大章)功成身退第205章 (大章)孝子哭喪第10章 誰還沒個家學淵源?!193.第191章 (大章)人盡其才第43章 梅雪鬥春137.第137章 (大章)貴族階層護城河第58章 橫著宮豎著宮?第86章 要想富多修路第103章 粉塵爆炸(萬字23)第83章 高手盡出!(日更七千求訂閱)第58章 橫著宮豎著宮?第214章 (大章)孔孟之鄉第254章 (大章)超級大擴張第87章 混凝土路(日更七千求訂閱)167.第167章 (大章)韓王咋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登市| 山西省| 柳江县| 辽宁省| 英山县| 长岛县| 灌云县| 花莲市| 松潘县| 凤台县| 田林县| 天镇县| 石首市| 襄汾县| 延津县| 达日县| 双辽市| 公主岭市| 棋牌| 安仁县| 百色市| 桃园市| 和林格尔县| 会同县| 临朐县| 南京市| 滨州市| 宝丰县| 芜湖县| 乌海市| 武威市| 尼木县| 佛冈县| 密云县| 英德市| 四子王旗| 湖州市| 武清区| 元谋县| 铜鼓县| 晋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