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0章 (大章)大漢第一臺開腹手術

做生意?做,當然做!而且是正經生意!

安國少季安排人在番禺做生意,一邊收購南越國各種珍奇植物的種子。

這讓趙嬰齊警惕了起來。

同時,也讓趙嬰齊把目光聚焦到了安國少季的具體生意上,反而沒有過多的注意人。

路博德就這樣,把番禺,逛了個遍。

甚至,路博德還讓手底下的人,掛上懸壺濟世的旗幟,從番禺出發,向四周行醫。

要說路博德以前也不是個莽漢,現在有了研究醫學的經驗,做事兒也更聰明瞭很多。

路博德發現,自己在右北平行醫之後,在當地獲得了很高的聲望,甚至自己這幅兇神惡煞的模樣,也不再被百姓討厭了。

那時候路博德就有了和百姓打好關係的經驗和手段。

大漢的醫學什麼水平?就算沒有新學的發展,那也是遠超南越國的。

現在有了新學之後,大漢那邊的醫學已經對於外傷有了完美的處置方法,對於內部疾病,也在進行研究。

而藥方的檔次和藥效,更是遠超南越國的名醫,更別說普通醫生了。

他們去做走醫,很快就得到了效果。

很快,整個番禺附近的百姓,都開始認可漢醫了,認爲漢醫的水平比本地醫生強多了。

一看到走醫過來,有什麼病痛的,馬上就找上去了。

他們哪兒看得出來,這些行醫,都是路博德這個將軍的手下呢?

很快番禺附近的地圖,路博德就全拿到手了。

走醫的問題,也被南越朝堂討論過,但是南越朝堂關注的事情太多了,還輪不到走醫這個問題上臺面被討論。

他們討論的最主要的問題是,路博德帶來了廚子,大漢十三部州的廚子都有!

這些廚子,既精通原本十三州的飲食習慣,又精通如今長安的炒菜和各種新式食物。

炒菜和新式食物,還只是賺錢,讓他們人氣頗旺。

但是十三部州的老食物,就讓南越朝堂頭疼了。

一百年前,五十萬秦人南下,住在南越國。

在民間的老秦國人一直到四五十年前才相繼離世,而一些命長的,活到了三四十甚至二三十年前!

而目前南越國年紀最大那些人,小時候,都是吃過他們做的飯的。

遠去故國味道已經五十年了。

如今,又吃得到了。

那些餐廳開在番禺市場旁,當天,好多番禺城的老年人,邊吃邊抹眼淚,甚至嚎啕大哭。

後輩們聽著老人們說起的事情,也是免不了心中多想。

說起來,南越國和大漢,在百年前,都是秦國的故土。

大家吃的喝的,都是一樣的。

過了百年,依舊還是那個味道。

老人們本來已經不想著小時候的事情了,畢竟他們都沒去過所謂的家鄉,他們就生在番禺,生在這座本來叫任囂城的城市裡。

但是,老年人就容易懷舊。

吃到了闊別幾十年的味道,又想起了幾十年前的老人們。

老人們對自己很好。

如今自己也老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那還不是別人呢,是自己的爺爺奶奶。

老人們就絮叨了起來。

爺爺奶奶們說過的故土的事情。

可是,爺爺奶奶們說的是戰國,說的是秦國的事情。

而他們生來時就沒有了秦國,所以記憶中,那是大漢的事情,是大漢的風貌。

於是啊,他們就絮叨起了大漢的事情。

更年輕一輩也是聽著。

有好奇,也有不解。

一千個大漢人自己去宣傳,也不如一個他們自己的老人宣傳有用。

這個情況,當然引起了南越朝堂的注意。

趙嬰齊也是有點後悔了。

不應該允許他們隨便做生意的。

他們只是開了點餐館,就搞出這種局面?

但是,這只是個開始。

過來的大船越來越多。

大船不是空手而來,大船在海上撒網,拖魚。

此時,海洋根本沒有任何捕撈,裡面屬於滿載情況。

拖網隨便一拖,什麼魚都有。

這些魚,拖到番禺,全部便宜賣。

番禺地處南方,氣候溼熱,哪怕是這個季節了,依舊沒有多冷。

在番禺,食物極度容易腐爛,所以養成了這裡喜歡吃新鮮的東西的習慣。

而現在,出海打漁撈上來的是活的,但是小船太慢,回來魚都死了。

而輪船很快,回來時,魚還是活的。

鮮活的魚,一條大的上百斤,小的五六斤,絕大部分都是十幾斤一條的,這種一條十幾斤的,才賣一兩個大錢!

要知道番禺一斤肉價格比長安低不到哪兒去!

這特麼還吃什麼肉啊!

番禺全城的人都來買魚了。

安國少季這個大漢使臣親自在港口接待普通百姓,告訴他們,以後也有的賣,這些魚一直會賣。

就算買的人多了,價格漲起來了,也不會漲太多。

這番禺的天氣,再不冷,也是有點冷下來了。

但是番禺的普通人要麼是光著膀子,要麼是穿短麻衣。

安國少季也很貼心的吩咐船隊的人,要帶一批大漢百姓們現在穿的布衣過來番禺,讓南越國的百姓也穿上布衣。

趙嬰齊眼看著這些船沒有一天停過,純粹把番禺的碼頭當他們自己的了,一條一條絡繹不絕。

魚、布衣、陶瓷,各種器械。

甚至,連鹽鐵都有。

大漢現在瘋了?連鹽鐵都往外賣?!

趙嬰齊又想喊停,但看到鹽鐵,又忍不住想要。

於是,除了番禺,南越國其他城市,也慢慢的出現了安國少季的人。

安國少季的人花錢在這些城市的市場買房子,然後做生意。

眼花繚亂的商品,已經讓南越國的百姓傻眼了。

他們看到的是,只要有錢,就能買到任何東西,哪怕是王宮都沒有的東西,也能買得到!

來自大漢的商品,便宜到令人髮指,同時質量還好,品質比以前王族用的東西還好。

誰又能忍住不用呢?

當然是沒錢的人忍住不用。

有錢的人是忍不住的。

但是,沒錢的人是可以變成有錢的人的。

安國少季在碼頭上,僱傭人手。

搬魚的人手,去捕魚的人手,擡貨物的人手,推車的人手,修房子的人手。

甚至安國少季,還用路太差了容易被壓壞的理由,花錢修路。

修路是他花錢,但是用路可是所有人用,可是屬於南越國的。

南越國但凡不是大漢的藩屬國,恐怕已經就忍不住翻臉了。

但是他們忍住了。

大漢在這兒做的事情,在趙嬰齊看來是無用功。

大漢得花多少錢才能從核心要地搞來這麼多貨物啊?

他們得花多少人來辦這些事情啊?

但是,讓南越國的普通人學會了這些活兒,未來南越國自己還不是可以做這些事情。

現在他們願意花錢幫南越國積累財富,就讓他們做好了。

最關鍵是,他們賺的錢,居然沒有帶走,而是直接僱傭工人又花出來了。

一艘船上。

安國少季入座,桌前還坐著兩個人,一個叫路博德,一個叫桑弘羊。

桑弘羊:“根據計算,番禺現在有百分之十的流動錢幣已經進入了我們的貨物體系,我們只需要把這個體系做到百分之三十,剩下那一半番禺自己的體系就會出問題。”

這個很好理解。

原本番禺是百分之百的貨幣和百分之百的貨物。

現在是百分之百的貨物和百分之七十的貨幣。

當然,大漢的貨物也是貨物,問題是,大漢的貨物,並不能覆蓋生活的所有方面,番禺城的人,還是得花錢買其他東西。

但是隨著一大部分錢都進入了大漢貨物體系,這些錢就算沒被帶出境,那也等於番禺本身的流通貨幣減少了百分之三十。

百分之十看不出來,百分之三十,就比較嚴重了。

通貨緊縮就開始了。

這個通貨緊縮的形式不是他們就沒錢了,也不是他們把錢藏起來了。

而是他們會花錢購買物美價廉的大漢貨物,而避開本國貨物體系。

這樣一來,南越國的物價就要開始血崩了。

實際上,安國少季現在開始修房子,建廠,然後招募工人,然後佔據運貨送不過來的貨物的市場。

慢慢的就能吃掉整個南越國的市場。

這個過程不會太久。

最關鍵是,趙嬰齊不敢動安國少季的人一分一毫。

因爲……這些商號,是劉徹的產業。

有狗膽你就動,就怕你不動。

說起劉徹,劉徹收到了趙嬰齊的書信問好,並且暗搓搓的提到了過去的約定,沒有明問,但意思就是說劉徹不講武德不守信,沒有送安國少季去邊鄉。

劉徹回信就一句‘南越不就是大漢的邊鄉?’

趙嬰齊氣的牙癢癢,但是隻能忍了。

趙嬰齊也知道樛王后已經知道安國少季來了南越,但樛王后沒問,他也不說。

就讓安國少季這麼在番禺待下來了。

此時,路博德從懷裡拿出一份報告:“我們這邊要加快速度了,田覺也是好起來了,居然敢跟老子造次了。”

桑弘羊和安國少季兩個人疑惑的看起了那份報告。

看完恍然大悟。

田覺那邊,進展很快。

大漢可不是所有鋼骨船都來了南越國。

而是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在鎮江往南走,由路博德管轄。

一部分是船廠那邊直轄,船廠目前有兩個項目,一個是往北走,去阿拉斯加,這個項目是葛三管理。

另一個項目是去東海上的島嶼,由田覺管理。

這邊路博德的船,整日的往南越國運送貨物,那邊整日往東海上的島嶼上運送的是什麼?

那邊,在環島一個比較風平浪靜的地方,尋找到了登陸的地方,登陸的地方雪比較小。

那個地方是船隊中一個叫做江戶的醫生髮現的,所以那個地方被命名成了江戶。

看到這裡桑弘羊擡起頭:“怎麼海上,一南一北,兩邊船隊都這麼多醫生?”

路博德在桑弘羊看來就是標準的醫生。

路博德可是寫過論文,在科技報上佔據過頭版頭條的,以疫苗法免疫了狂犬病的人,是發現命名了病毒這種微生物的人。

說是醫生,毫不過分。

而那邊船隊,除了武官之外,權力最大的是杏亭侯彭衣,也是醫生。

路博德當然知道是爲什麼,不過看了看桑弘羊:“不該問的別問,要是能告訴你,陛下早就告訴你了。”

“你就當是巧合吧。”

桑弘羊擺了擺頭繼續看報告。

那邊,船隊從江戶這個地方登陸後,當地有個小村落,大漢的人直接花錢,買下來村子,開始在江戶建城。

同時,大漢的貨物不斷地運送到了江戶城。

而大漢的軍隊也登上了東海上這個島嶼,並且開始四處活動。

他們只有一個目標,就挑撥,挑撥各個村子之間開戰。

他們把最好的刀,最好的劍,賣給他們,只需要一些奴隸,就能換取。

奴隸就能換取刀,到能抓到更多奴隸。

只要有了好的武器,一千人拿著精良的武器,能打對手三千人。

所以拿到武器的部落和村子開始抓捕奴隸,反正自己用奴隸也是奴隸,賣給大漢也是奴隸,奴隸還能換錢,能換貨物,能換最好的武器,爲什麼不幹呢?

執行這件事情的人叫做楊僕。

楊僕歷史上也是個酷吏,但是做一半轉行成將軍了。

這一次也一樣。

不過,這一次劉徹不需要他做樓船將軍去監視關東。劉徹需要他做樓船校尉,監視東海。

因爲他資歷不夠,所以是田覺成爲樓船將軍擔當艦隊統領,而楊僕上島經營。

楊僕是個酷吏出生,手裡要多有活兒就有多有活兒,加上手底下還有江戶這麼個用著順手的人,又有一隊火槍兵,在這麼個島嶼上行動起來,無論是方針上,還是物理上,都沒有任何阻礙。

於是,整個東海上的島嶼內部,開始了瘋狂的抓奴隸行動。

目前,在江戶城,已經有七萬奴隸了。

“七萬!?!”安國少季:“我來之前聽東方朔大人說過,這個東海上的島嶼,人口應該在三萬到八十萬之間,這麼短時間,這兒的奴隸已經七萬了?那在互相功伐之中,殺死的人有多少?”

路博德:“你懂什麼,他們並沒有瘋狂的廝殺,而是把部落本身的奴隸直接賣給了那邊。”

也正因爲進展非常順利,內參發過來是,田覺纔跟路博德嘚瑟。

以前霍去病是大統領的時候,田覺是霍去病親兵團隊裡面的,而路博德是那時候才被提拔上羽林衛副統領的。

他們當然認識,而且關係不錯。

如今各走一邊,是要比一下誰進度快的。

桑弘羊往後翻看,疑惑:“但是後面這裡上報,目前江戶有奴隸五萬六,送過來途中死了一萬,還有四千呢?”

路博德合上報告:“你問題真多,你問題少一點,你就已經是匈奴公司的總經理了,而不是卜式去。”

“不長記心。”

“這報告是內參,只有軍方內部能看,用來學習攻島戰法的,一個字都不要外傳,世界上就沒有東海上的島嶼這麼個地方,聽明白了沒有?”

桑弘羊點頭。

安國少季:“既然是內部參考,那麼參考的對象,可不就是其他有行動的方向麼。”

“同樣的時間出發,我們搞的店鋪都不到三百間,那邊已經建城,已經有七萬奴隸了,該我們發力了。”

……

長安。

大雪覆蓋之下,送貨似乎艱難了幾分。

反而是有蒸汽機和鍋爐的工廠,氣溫舒服多了。

從棉花收種開始,一直到現在,所有工廠加班加點製作各種布料,那是製作多少就要多少,市場似乎是永遠都喂不飽。

不少工人一邊做一邊聊著天。

“哎,你們說布料這麼貴,明年要不要也種點棉花啊!”

“種棉花?賣給收棉花的人是沒有這麼貴的,還要算上運費什麼的呢,實際上種棉花不比種糧食賺得多。再說了,咱們這兒收棉花時容易下雨,萬一運氣不好那可血本無歸,翻了年,西域到處都種棉花,哪兒還需要你種?”

“我說的不是賣,我是說我們種點棉花,沒事的時候在家裡自己搓線,自己織布,方法不都寫在科學報上的嘛,很多人今年都學做了呢。”

“害~人家來不了長安上班的,才自己耕田織布,你在長安上班,拿錢出來買就是了,剩下的也比種田的收入多得多,你是真貪心啊,一邊做工你還想一邊耕田不成?”

那人撓頭:“咱這不是……有周末嘛,哈哈哈。”

幾人聊著天發現旁邊的女工人有點魂不守舍的。

年紀大點的工長立刻嚴聲:“小烏!你在幹什麼,你不怕一會兒手被扎斷?”

做工期間聊個天還好,如果眼睛不時不時的看著手裡的活兒,萬一飛梭扎過來怎麼說?

雖然不至於扎斷,但運氣不好萬一被卡住了,然後上下線檔剛好一個交叉,那不就斷了?

小烏回過神來,急忙:“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小烏你怎麼了啊?”

小烏嘆氣:“我男人,最近肚子疼的厲害,看醫生,醫生說那叫什麼腸癰。”

腸癰顧名思義,就是腸道出現了癰腫。

癰,如果在皮膚表面,就是相鄰的多個毛囊及其周圍組織急性化膿性感染。

多半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發病後,很難修復,會導致皮膚久創不好。

實在沒辦法,就只能把這一塊皮膚給割掉,這種病在健身界特別是那種職業選手中發病率很高。

但如果這種情況出現在腸子上,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不過表現形式一樣。

這種病,是沒得治的。

醫生給小烏說了,根據經驗,短的話,五六天就可能死人,多的話,有人曾經肚子連痛十幾年,忍著痛了十幾年,才被折磨死。

但大部分人,活不過半年。

幾個女人不知道什麼是癰,就問了起來。

小烏描述完之後,一個年輕的女孩:“這不是闌尾炎嘛!”

年輕的女孩,是學過認字的,雖然是女孩,但是因爲可以工作,自己想要多賺錢,就自己報名夜校。

大漢又不禁止女人幹任何事兒,所以有膽子大的想要學認字學新學,也沒人攔著。

所以她還在學習中。

她想著等自己真正學成了,要麼老闆給自己升職,要麼自己到時候去找更好的工作。

她平時就經常看科學報,想著千萬別錯過了能發財的機會。

這一期科學報上面,就記載了闌尾炎的治療方法。

小烏瞪大了眼睛:“什麼?闌尾炎?小林,你知道這個病?”

小林:“你們沒看報紙,不知道吧?科學報這一期,頭版,不是文字,而是一副人的器官圖,是人身體的解刨構造圖。”

“其中就把所有器官都給命名了,標準化的名字,避免診療的時候出錯。”

“人右側下腹部這兒痛,就是闌尾炎。”

小烏驚訝:“對對對,就是這兒痛,怎麼治療?!”

小林:“科學報上說,人體大部分器官都是有用處的,只有少部分器官沒有用處,這個闌尾就是其中之一,闌尾發炎,是食物殘渣等在裡面鬱積導致的,破開腹部,把它割掉,把正常的腸子縫起來,就好了。”

“不過這個手術不能自己做,因爲自己做沒法消毒會感染,必須去研究院開辦的醫院,讓醫生們用消過毒的刀,才能做這個手術,治療成功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呢。”

其實,不是闌尾沒用,而是彭衣團隊現在還發現不了闌尾的作用,前世闌尾也長期被認爲是沒退化掉的多餘的器官。

而且,那也不是長安治療率百分之九十五,長安的醫生還沒做過這個手術呢。

他們應該也是在今天的科學報上纔看到治療闌尾炎的辦法的,甚至今天之前,他們都不知道這兒在醫學上被叫做闌尾。

這個人體解剖圖成爲科學報的頭版,也是霍海批準的。

這個必須作爲頭版。

對於春秋以來的普通人來說,最大的恐懼就是死亡。

死亡對於普通人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未知。

如果有人用這個事情帶節奏,那後果難以估量。

而醫學的進步,雖然不能免除死亡,但是可以提高平均壽命,可以讓人理解死亡。

霍海寫過《西遊記》有了閻羅殿的認知後,民間對於牛頭馬面什麼的恐懼都已經起來了。

甚至就這兩年,喪葬習俗都快形成了,他們學著西遊記中那記錄的喪事來操辦。

自己惹的禍,自己平。

那邊研究結果剛放出來,霍海就直接把研究最大的成果,也就是平面解剖圖給公佈了出來。

不只是平面解剖圖。

還有筋脈動脈血管分佈圖。

肌肉組織分佈圖。

神經脈絡分佈圖。

穴位經絡圖。

人體水分、骨量、肌肉量、脂肪率體型分佈圖,這些東西,全部進行了公佈。

其中,器官解剖圖,和前世大概一樣,唯一有一點不一樣就是,前世的倭國翻譯把胰腺和脾臟搞反了,導致中醫西醫這兩個器官是反的。

在霍海這兒,這兩個東西沒有被弄反,這就是唯一的不同。

當然了,霍海自己並不知道自己改正了這個。

小烏得知自己男人有救了之後,立刻就想走了。

工長沒辦法,立刻去叫來了一個人帶班。

回到家,小烏就帶上了她男人,出門喊了車伕,往醫院去了。

坐在車上,他男人一邊疼,一邊疑惑:“你說,他們是怎麼知道這些東西的,這不把人肚子剖開,哪兒看得見啊?”

小烏:“你管呢,搞不好是打仗的時候救人,慢慢積累經驗看到的。”

她男人:“那這個報紙上的血管圖又是怎麼看到的,總不能是所有血管醫生都接過吧?”

小烏:“你還有心思問這個,你先問問一會兒醫院排不排的上隊做手術吧!”

車子到了報紙上醫院地址的門口,小烏扶著她老公,然後想要進去,正在找門。

此時,醫院裡,義妁正在訓話。

“從海上傳過來的任何研究成果,你們都不要有任何質疑,那是杏亭侯彭衣辛辛苦苦研究出的成果,而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把這些研究成果,用在醫學上,用在醫學進步上,用在延長大漢人均壽命上。”

“地址已經登報了,一旦那幾個手術案例相關的病人看到了報告肯定會來治病,你們只需要積累經驗,提升成功率,保證術後恢復和避免感染這些工作就行了,不必去再次探究證實已經公佈的成果了。”

有的醫生還是不服氣的,這可不符合科學精神,杏亭侯是厲害,是地位高,是成果多,但是他現在公佈這些,做過實驗嗎?怎麼不公佈實驗數據,怎麼不公佈實驗對象和實驗過程的記錄,就公佈成果?

再說了,別人普通人想不到咱們也想不到?這人體水分含量這種東西是怎麼測出來的???不解釋一下嗎?

義妁看到他們,忍不住發了火:“怎麼,我說的話,你們不用聽嗎?”

在場誰不是義妁親手帶的學生。

義妁發火,所有人都噤若寒蟬。

但是,噤若寒蟬,也得懷疑,因爲這不科學。

前幾天,大漢日報上各行各業才一起宣誓過要道德要科學的,現在反科學?

義妁:“既然有數據,那就有數據來源,之所以不公佈,是因爲出於其他原因考慮,而不是出於科學角度。”

“你們知道我有多想自己去做手術嗎?霍武侯跟我談過了,告訴我女醫生沒辦法用長期做手術多做手術這種形式去讓醫術進步,他告訴我做手術是個體力活,我頂不住的。”

“我不信,我去做了,我咬著牙做,最後差點沒耽誤病人的病情。”

“我只能認了,我有多不甘心?你們知道嗎?我做不了,你們是我的學生,你們能做!你們不想做?我想,我能做的話我就直接做了,根本不用問你們!”

義妁喊出來後,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

他們也沒有真正的做過手術,所以不知道,但是這都是真的。

做手術太耗費體力了。

甚至開腹這種已經是最輕鬆最簡單的了。

任何涉及細節縫合的,都比這個累的多。

甚至骨科疾病,做手術跟木工活跟鐵匠活兒沒區別。

義妁吃虧就吃虧在小時候做過孤兒,身體沒長得很好,長大後身體力量等各方面都差一些,所以現在空有技術,卻做不了手術。

她當然想要在研究領域之外在臨牀上也有所成就,那是她小時候發誓時的夢想。

而且當醫生以來,義妁一直在研究腹水,做過很多開腹工作。

現在有機會也有技術做開腹手術了,反而做不了,這讓義妁很痛苦。

不過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義妁也不能告訴這些醫生數據是哪兒來的,反正這就是科學的,讓他們照著學就對了。

但是,學生們就是有疑問,就是敢探索。

這就是新學教出來的學生啊。

義妁都崩潰了。

學生們表現的很好,但她也不能說。

此時,霍海出現在了這裡:“聽說這裡在討論科學?”

義妁擦了擦眼淚,其他學生看向霍海,都是直接:“二師祖。”

學新學的,除了百校老師管霍去病叫老師,他們教出來的,都管霍去病叫師祖,所以霍海就是二師祖。

喊起來跟二世祖似的,霍海多想當二世祖啊,很受用。

壓了壓手,霍海纔開口:“我知道,在學習新學的過程中,你們都把科學二字放在第一位,把驗證成果看的最重要。”

“但是你們以前缺了一課,今天我給你們把這一課補齊。”

所有人都急忙站在了一起,聽霍海開講。

霍海舉起一隻手:“以前,大漢的研究人員就這麼多。一隻手數得過來。”

“所以,研究科學時,都是研究出成果,或者意外得出了成果,然後重複去實現這個數據這個結果,去驗證這個結果,這也是你們一直以來學習的,對吧?”

所有人都在點頭。

霍海:“但是現在,大漢的科研人員,比這隻手,多一百倍,一千倍,甚至一萬倍。”

“你們是研究院旗下的研究員,除了你們,還有技術院那邊有很多研究人員,除了兩院,還有各大貴族各大富商自己養的實驗室養的研究人員。”

“你們可能覺得這些人不如你們,因爲你們是皇家研究院的是皇家技術院的。”

其他人急忙擺頭。

霍海:“我知道,你們雖然否認,但就是這麼想的。”

“但是別忘了,很多時候研究成果,不是因爲研究員強大而產出了結果,而是用運氣選對了方向,甚至可以說是偶然得到了結果。”

“因爲這種偶然性,葛楠爲此殉道。”

所有人都低下了頭。

他們就是不相信報紙上說的是真的。

因爲整個研究團隊都沒人研究出這麼多成果,杏亭侯怎麼去外地搞出這麼多研究成果的?他們不服氣。

但提到葛楠殉道,他們還是低下了頭。

霍海繼續:“現在研究人員多了,任何地方都有可能研究出優秀的成果,你們不能因爲覺得別人不如你們,就瞧不起人家的研究成果,覺得別人的成果是假的。”

“質疑可以,是從科學的角度,而不是從私心的角度。”

“現在研究人員多了,每一天大漢都在產生成百數千的研究成果,你們有可能每一個成果都去復現嗎?”

所有人都在互相對視,然後擺頭。

這怎麼可能。

人力有盡時,一個人怎麼復現幾萬人的研究成果。

霍海:“所以,得到科學報的認可的條件已經改掉了,以前是反覆驗證,每次都能通過,纔算是成果。而現在改成了,只要按照一樣的方法能夠復現,哪怕有概率問題可能失敗,但只要能成功,都算是能復現,都算是成功實驗。都可以登報科學報。”

霍海勇科學報收錄規則的改變,掩蓋過了義妁不願意說出來的話。

的確,醫學生們,還是讓他們不要知道的好。否則又多費口舌了。

霍海:“所以,你們可以採納上面記錄的醫學方面的實驗、手術、成果,去做一樣的實驗做一樣的手術,但,這成本可就太大了,所以做實驗這一環節你們自己省略吧。”

“總不能天下新學醫生幾千幾萬,人人都要去付現所有研究吧?天下哪有這麼多病人?”

“我說的對嗎?”

大家都認同,點起了頭。

霍海:“現在不需要你們去質疑,去研究,需要你們用在科學報上學到的知識,去拯救病人,去救死扶傷,去爲大漢百姓做出貢獻,他們納稅給了朝廷給了陛下,陛下花錢養了你們,而你們要回報百姓,要讓百姓知道你們學有所成,學到了真本事。”

說完後,霍海指了指門:“開門吧,外面不少病人已經等著了。”

門開了,霍海才站在義妁旁邊:“內心過得去嗎?過不去就去路博德那邊幫他吧,別留在長安了。”

義妁擦了擦眼淚:“我能行。”

霍海笑了起來:“路博德可真不招人喜歡啊,喊你去你也不願意,人家追你這麼多年……”

義妁:“我說過他研究出成果我就嫁給他,他做到了,等他回來我就嫁給他。但是他爲大漢效力,我也爲大漢效力,他爲大漢開疆,我爲大漢養才,他走不開,我也走不開。”

霍海認真了起來:“算大漢欠你們家的,好好幹,讓新醫院在長安在大漢遍地開花。”

“說不定你會是大漢第一個女侯爵呢。”

醫藥有動物植物兩個代表,一個是杏花一個是蛇。

彭衣都能封杏亭侯,佔據了代表醫學的植物,還有雙螺旋化身的蛇可以封侯。

門口,小烏扶著她老公進來了。

“醫生醫生,我丈夫闌尾炎!腸癰!”

一個醫學生上前扶著人:“我提前告知你們,治療辦法我知道,但我們也沒做過手術,你們是第一個,敢不敢治?”

小烏和丈夫對視一眼,點了點頭。

不治九成九半年內得死,有什麼好想的。

小烏生切切的:“治願意治,就是咱們這個手術,多少錢啊?”

這給醫學生問住了。

多少錢啊?

收多了不合適,收少了以後一直收的少,大家怎麼吃飯啊?

霍海在旁邊:“他們沒有手術經驗的手術,願意做手術的病人,願意試用新藥的病人,都給超低價格吧,等手術熟練了來做手術的病人,再收原價就行。”

有霍海發話,就好辦了,小烏的丈夫被推上了手術檯。

雖然光不是最好,但是有透鏡轉射陽光,勉強能手術,大漢第一臺闌尾炎手術,就這麼水靈靈的開始了。

第216章 (大章) 鐵甲艦!第36章 經濟理論136.第136章 (大章)物極必反第84章 鉅子鋸子第50章 長安萬年141.第141章 (大章)宣佈新城計劃第234章 (大章)大漢警事196.第193章 (大章)爲子孫謀第226章 (大章)大議會第35章 包月(加更)178.第177章 (大章)不破樓蘭終不還第11章 還是入仕了第46章 農學實驗第54章 李牛日記第71章 虧麻了都187.第186章 (大章)以彼之道(本書月票活動開始啦)第251章 (大章)內燃機!第31章 澳洲放牛第231章 (大章)霍氏三傑128.第128章 (大章合併)治水方案第118章 朝堂小會(萬字23)第68章第240章 最擅長的事164.第164章 (大章)兩大帝國的崩潰第210章 (大章)強勢組合第92章 波斯舞第9章 萬人空巷!第12章 學習?學個屁160.第160章 (大章)萬億經濟脈絡第65章 美鍋隊長175.【12月抽獎活動】第52章 奇葩政令第38章 文氣激盪(加更)142.第142章 (大章)壕無人性第30章 封鋼鐵俠174.第174章 (大章)霍海至舊金城第235章 (大章)合作無間的君臣第255章 (大章)腰王與泰山與火三輪第114章 少尉大人說第25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98章 鋼鐵巨獸(萬字更新)第22章 擅長捅婁子181.第180章 (大章)漢幣潮汐第217章 (大章)萬炮齊鳴(節日快樂)第79章 熊貓來了!179.第178章 (大章)法第電磁感應,牛董力學定律184.第183章 (大章)物產成百倍豐富第198章 (大章)朝會 議會第42章 這世界又多了個受傷的人181.第180章 (大章)漢幣潮汐120.第120章 大化工時代166.第166章 (大章)匈奴公主第92章 波斯舞第260章 (大章)劉徹的決心第207章 (大章)大婚與國事156.第156章 (大章) 蒸汽機問世第54章 李牛日記第248章 (大章)皈依者狂熱第69章 岳父看女婿(求首訂)第110章 輕型軌道車!(萬字更新)第113章 轟動長安!166.第166章 (大章)匈奴公主第206章 (大章)史上第一輛汽車187.第186章 (大章)以彼之道(本書月票活動開始啦)第232章 (大章)真正大手筆!137.第137章 (大章)貴族階層護城河141.第141章 (大章)宣佈新城計劃第31章 澳洲放牛第32章 公主贈衣第15章 八卦之魂125.第125章 (合併大章)你匈奴王懂個屁匈奴第209章 (大章)三百年大計187.第186章 (大章)以彼之道(本書月票活動開始啦)第29章 卜式哥們兒第33章 秉冬將至106.第106章 新式教育(萬更23)第20章 大道之爭第196章 (大章)大哥和二哥吵架,老三沒了?第233章 (大章)對弈第262章 (大章)誰的朝堂!第228章 (大章)羅馬來人第61章 長安的靈魂134.第134章 (大章)風起雲涌182.第181章 (大章)穿越者?第241章 謀國還是爲國謀第210章 (大章)強勢組合173.第173章 (大章)蒸汽輪船試航第5章 你缺鋅第72章 放飛自我的魷魚絲盟主加更第13章 董夫子倒吸涼氣174.第174章 (大章)霍海至舊金城161.第161章 (大章)戰匈奴!第5章 你缺鋅162.第162章 (大章)戰爭就是打後勤!第108章 滾去讀書170.第170章 (大章)功成身退150.第150章 (大章)天下女子皆可第209章 (大章)三百年大計144.第144章 (大章)天竺外事 西遊記第243章 爲世界改變自己
第216章 (大章) 鐵甲艦!第36章 經濟理論136.第136章 (大章)物極必反第84章 鉅子鋸子第50章 長安萬年141.第141章 (大章)宣佈新城計劃第234章 (大章)大漢警事196.第193章 (大章)爲子孫謀第226章 (大章)大議會第35章 包月(加更)178.第177章 (大章)不破樓蘭終不還第11章 還是入仕了第46章 農學實驗第54章 李牛日記第71章 虧麻了都187.第186章 (大章)以彼之道(本書月票活動開始啦)第251章 (大章)內燃機!第31章 澳洲放牛第231章 (大章)霍氏三傑128.第128章 (大章合併)治水方案第118章 朝堂小會(萬字23)第68章第240章 最擅長的事164.第164章 (大章)兩大帝國的崩潰第210章 (大章)強勢組合第92章 波斯舞第9章 萬人空巷!第12章 學習?學個屁160.第160章 (大章)萬億經濟脈絡第65章 美鍋隊長175.【12月抽獎活動】第52章 奇葩政令第38章 文氣激盪(加更)142.第142章 (大章)壕無人性第30章 封鋼鐵俠174.第174章 (大章)霍海至舊金城第235章 (大章)合作無間的君臣第255章 (大章)腰王與泰山與火三輪第114章 少尉大人說第25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98章 鋼鐵巨獸(萬字更新)第22章 擅長捅婁子181.第180章 (大章)漢幣潮汐第217章 (大章)萬炮齊鳴(節日快樂)第79章 熊貓來了!179.第178章 (大章)法第電磁感應,牛董力學定律184.第183章 (大章)物產成百倍豐富第198章 (大章)朝會 議會第42章 這世界又多了個受傷的人181.第180章 (大章)漢幣潮汐120.第120章 大化工時代166.第166章 (大章)匈奴公主第92章 波斯舞第260章 (大章)劉徹的決心第207章 (大章)大婚與國事156.第156章 (大章) 蒸汽機問世第54章 李牛日記第248章 (大章)皈依者狂熱第69章 岳父看女婿(求首訂)第110章 輕型軌道車!(萬字更新)第113章 轟動長安!166.第166章 (大章)匈奴公主第206章 (大章)史上第一輛汽車187.第186章 (大章)以彼之道(本書月票活動開始啦)第232章 (大章)真正大手筆!137.第137章 (大章)貴族階層護城河141.第141章 (大章)宣佈新城計劃第31章 澳洲放牛第32章 公主贈衣第15章 八卦之魂125.第125章 (合併大章)你匈奴王懂個屁匈奴第209章 (大章)三百年大計187.第186章 (大章)以彼之道(本書月票活動開始啦)第29章 卜式哥們兒第33章 秉冬將至106.第106章 新式教育(萬更23)第20章 大道之爭第196章 (大章)大哥和二哥吵架,老三沒了?第233章 (大章)對弈第262章 (大章)誰的朝堂!第228章 (大章)羅馬來人第61章 長安的靈魂134.第134章 (大章)風起雲涌182.第181章 (大章)穿越者?第241章 謀國還是爲國謀第210章 (大章)強勢組合173.第173章 (大章)蒸汽輪船試航第5章 你缺鋅第72章 放飛自我的魷魚絲盟主加更第13章 董夫子倒吸涼氣174.第174章 (大章)霍海至舊金城161.第161章 (大章)戰匈奴!第5章 你缺鋅162.第162章 (大章)戰爭就是打後勤!第108章 滾去讀書170.第170章 (大章)功成身退150.第150章 (大章)天下女子皆可第209章 (大章)三百年大計144.第144章 (大章)天竺外事 西遊記第243章 爲世界改變自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界市| 孝感市| 潮州市| 安福县| 萨迦县| 荥经县| 阿克| 牟定县| 望城县| 措美县| 连南| 股票| 靖边县| 方正县| 新化县| 科技| 静宁县| 上犹县| 建湖县| 辽源市| 昌都县| 天全县| 颍上县| 荆门市| 遵义县| 石景山区| 泾阳县| 项城市| 武邑县| 延津县| 韩城市| 舟山市| 昌宁县| 平顺县| 北川| 商都县| 开原市| 郴州市| 墨玉县| 永寿县| 鱼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