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138.第138章 (大章)瓷器與十年平均壽命

第138章 (大章)瓷器與十年平均壽命

霍海登車時,才意識到,變態劉建留下的翁主劉細君,變成自己的拖油瓶了。

霍海上車的時候,指著旁邊一輛很大的車:“看到沒,那是驃騎將軍霍去病,我大哥,你去他的車,反正我們目的地是一樣的,他車比較大!”

那邊的霍去病已經聽到霍海在說什麼了,踹了一腳車伕:“看什麼看,還不快走!趕著去吃烤全羊呢,你不想吃了?”

車伕一鞭子甩在馬屁股上,他這一手絕技一鞭抽雙馬的確厲害,馬車直接原地直拔,滋溜就跑了。

霍海眼珠子一轉,指著另外一邊:“你看到那輛車沒有,那個叫霍光,是我弟弟,你坐他的車也行?!?

那分明就是劉徹的車。

劉細君又不傻,還不知道最大最豪華的車是皇帝的?

再說了,那馬車金光閃閃的,木材都閃金光,能是霍光的車?

劉細君就看著霍海,看的霍海發毛。

霍海:“你不會想要捅我吧?說起來我跟你爹也沒什麼仇。在朝堂上罵他,那是我當官吏的職責。懂不?”

劉細君點頭:“明白?!?

霍海:“那你還盯著我?”

劉細君:“我看你,不是因爲我父親,而是因爲你是霍海?!?

霍海歪頭。

劉細君:“就是你寫的《洛神賦》?”

當初,洛神賦剛出來時,還沒有紙。

江都國的人,用竹簡抄寫了《洛神賦》,要知道他們可沒有原版,而是一邊問一邊寫,一邊確認,最後才寫成了,然後送回了江都國。

因爲他們知道,小翁主喜歡這個。

而江都國所在那可是揚州,距離這裡遙遠,又不通水路,一頓好走。

等洛神賦到江都國的時候,正是劉建案發的前後。

那段日子,劉細君不知道躲去何處,只能在家躲著,看那《洛神賦》。

看洛神賦時,劉細君就知道寫洛神賦的,是一個還未及冠的少年,以爲和自己一般大,和自己一樣高的小孩。

如今看到霍海,才知道其實霍海挺壯碩的。

除此之外,霍海和自己想象中相差無幾。

霍海:“是我寫的洛神賦沒錯。”

霍海看劉細君沒有行兇的打算,就進入了車裡。

劉細君跟著上了車之後,項緒探頭:“公子,去哪兒?”

霍海:“回家,睡覺?!?

項緒疑惑:“聽說朝堂上今天事兒很大,吵得很兇,幾乎所有官員都參與了爭論,咱們不做點什麼應對之策嗎,直接回家?”

霍海:“回家吧,他們吵他們的,關我們什麼事兒?!?

坐在車裡,馬車啓動,劉細君纔開口:“他們明顯是衝著你來的,你一點都不擔心?”

霍??吭谏嘲l上:“你信不信,之所以陛下沒有動張歐,是因爲給霍家面子,要不然他早就死了?!?

在劉徹面前玩兒弄權術,如果不是他有太子的股份在,早就死的不能再死了。

老糊塗了。

……

年關前的最後一天,長安城終於有不少瓷器鋪開業了。

早在三個月前,瓷器廠就招收了非常多的工人,數量比造紙廠甚至比磚廠的人都多。

但這些人並沒有一開始就加入生產。

研究院研究瓷器的幾個人,一直在教授這些工人做泥胚,做釉面。

那些工人,學得會的,留下,月薪高達三千大錢,學不會的,就只能去幹更粗的活兒,比如說洗泥巴打泥巴運泥巴。

學會的人在成爲瓷器工人後,不代表他們製作的東西有資格出廠了。

他們製作的東西,分成了三個批次。

精品,合格品,不合格品。

精品留下,合格品送往煤礦上的各大食堂,不合格品,直接砸了。

一開始,精品率低的令人髮指,一次燒窯,成不了幾個碗。

倒是合格品還不錯。

不合格品數量極大,佔據七成以上。

所謂精品,就是沒有任何氣眼,沒有任何釉面凸起,沒有缺釉情況,燒製也剛好合適,釉也沒有多餘的流淌出來導致釉面視覺上不均衡的。

而所謂合格品,就是有三個以內的針尖大小的氣眼,並且氣眼不在碗內部的,算是可以合格的使用的。

而碗上面氣眼比針尖大的,超過三個的,氣眼在碗內部的,一律不合格,所有釉面不均勻的一律不合格。

經過這樣的嚴選,不斷地有人被淘汰出來。

也有技術好的,被選拔提拔。

直到這一個月,老匠人才帶著他們製作要出售給貴族的那些花裡胡哨的東西。

這些都是研究院的人幾個月的成果。

在研究院,他們不論消耗,瘋狂的實驗各種釉面,不斷地實驗各種配方,不同溫度燒製的效果。

在霍??磥?,他們幾乎把釉面材料幾百年的進步在幾個月內就試驗完了。

只是技術上還沒有成熟進步到那種程度。

但相比於以前使用的陶器,那已經是神仙之作了。

這些技術、釉面加上最厲害的工人,開始大量製作精品。

其中最好的當然是‘貢品’,不過和傳統的貢品不一樣,因爲劉徹已經徹底的接受了霍海的提議,凡事要花錢,所以這些雖然是貢品,但其實是皇宮出了錢的。

之所以是貢品,是因爲它們比其他所有類型的瓷器都貴。

而剩下的工人,在這三個月裡,不停地使用大規模燒窯,但製作的成品,都沒有售賣,直到今天。

整個長安縣,到處都有瓷器鋪,這些瓷器鋪全面開業。

光是閃閃發光的大碗,往貨架上一放,就已經嚇死人了,根本不需要任何形式的廣告。

“我靠!這新鋪子什麼意思,這麼大個玉碗,這得花多少錢纔買得到那麼大的一塊玉啊,拿來雕刻出一個大碗來?”

“暴殄天物?。∵@是什麼!這東西居然拿出來賣?未央宮都沒這麼大的玉碗吧?!”

“?。浚∥业难劬Γ∥铱吹搅耸颤N!”

路過的人還有附近的商家,直接就被吸引過來了。

甚至路過的送貨的車伕們,也都停了下來,都看著瓷器,直接看傻了。

瓷器鋪的掌櫃們微微一笑:“各位可看錯了,這不是玉碗,這是瓷器。”

有人反應了過來:“就是送牛奶那種瓷器?”

一個車伕恍然大悟:“我之前送貨去相府,剛好遇到牧場的人給他們送牛奶,那裝牛奶的瓶子就是瓷器,晶瑩剔透,光滑閃耀,聽說那東西非常乾淨,任何髒東西都休想進入它穿過它,所以用來裝牛奶最是安全,但是那瓷瓶纔多大點,這個碗這麼大?!”

有人記了起來:“原來那個是瓷瓶???!我以前打遠看到過,我看上面有很多花花綠綠的畫啊,這個碗上面沒有?!?

瓷器鋪老闆哈哈大笑:“這上面可以有畫也可以沒有,我們這裡的貨物裡,有的有,有的沒有,這些瓷器也有各種不同顏色的,當然了,這種灰白瓷最便宜?!?

目前的工藝,純白的瓷器反而是最貴的,但灰白的瓷器,就是專爲普通人準備的。

既能一眼看出碟子、杯碗是不是乾淨,又不算特別貴。

瓷器鋪的掌櫃讓小二拿著花瓶等東西到最外面的架子上展覽。

大家看的是如癡如醉。

“這也太完美了吧,真的就跟玉一樣,不,比玉還白淨!”

瓷器鋪掌櫃拿著一個碟子:“更關鍵是,瓷器的釉面很細密,如果裝了醬,不會沁入裡面,永遠光亮。”

雖然以前蘸醬吃肉對普通百姓來說是個奢望,但是隨著這幾個月的經濟大發展,很多普通人家裡也開始吃肉了,除了臘肉和燒烤,別的水煮的肉,還是按照這個時代蘸醬的吃法最多。

而普通的陶碗,裝了醬之後,就永遠有一個印子在。

就算再怎麼洗,也洗不掉。

小二拿醬塊泡的水裝進碟子裡,然後又倒出來。

因爲上面沒有沾油,所以幾乎沒有什麼殘留,有那麼點,放進清水裡面涮一下也就掉了。

瓷器鋪掌櫃:“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科學報,很多病癥,都是因爲人眼睛看不到的黴菌引發的,而吃完飯碗洗不乾淨,留下了殘渣,就容易產生腐敗,滋生黴菌?!?

“而瓷碗,釉面質地細膩,更容易洗淨,能避免這個問題?!?

在場的人都對這一條沒啥感覺。

掌櫃繼續:“根據義妁醫官的研究報告,她認爲,目前人均壽命只有三十多歲,很大程度就是因爲黴菌染病對人的元氣消耗太大導致的。”

“如果能避免這個問題,那麼人均壽命能提升到四十多甚至五十歲以上。”

有人發聲:“老闆,你這就說怪話了,人均壽命怎麼可能才三十來歲,要知道我們這條街很多人都已經四十歲了好吧?!?

瓷器鋪掌櫃:“義妁醫官統計的人均壽命,還統計了出生就夭折那些小孩。一個零歲的小孩,和一個四十歲的人,平均一下,那就是二十歲了。”

“除了夭折的,還有犯事兒被砍頭的,意外死了的,生病病死的,自然老死的。”

“咱們人均統計出來有三十多歲已經不錯了,說明咱們這兒生活不錯。”

實際上刨除意外死亡和大量夭折小孩不算,真正的人均壽命接近四十歲,這已經很高了。

而一日兩餐改成一日三餐,能把這個數字大大的提升。

而現在的瓷器推出,能夠繼續把這個數字大大提升,估計能提升到五十五左右。

再高就沒可能了,除非大規模生產抗生素。

以及發明產鉗研究出剖腹產等手術。

但,把人均壽命從三十多提升到五十五左右,已經是巨大的進步了。

如果認爲十五歲以下的人是缺乏勞動力的小孩,那麼本來這個時代每個勞動力的勞動年限就是二十年。

現在提升到五十五歲,那就是四十年勞動年限。

這等於在人口沒有額外增長的情況下,把勞動力提升了一倍。

就保持目前的出生率,只要持續二十年,整個大漢的人口就要提升百分之四十,達到七千萬以上。

更何況,隨著糧食的充足,農本思想之下,大量生小孩是必然的。

霍海覺得,最多不出三十年,大漢人口就能達到一億五千萬。

這新生一代,巨量的勞動力,加上科技進步解放出的勞動力合在一起,將會爲大漢帶來一波史無前例的工業福利。

未來這三十年的生產力,將會超越人類誕生以來總共創造的所有財富。

當然了,這些事情,普通人並不知道。

但普通人聽得懂平均壽命提升這句話。

有人疑惑:“就是說,用這個碗作爲餐具,平均能多活十年?!”

掌櫃的點頭:“根據研究,是這樣的。放在每個個人身上不一定,但是放在所有人中算平均數,是這樣的。”

說著掌櫃還有點遺憾:“可惜了,咱已經年紀一大把了,不知道以前吃的東西乾不乾淨,可能都要影響一些壽數,從現在纔出生的小孩,可算是趕上好時代了。”

人羣裡,也有正在讀夜校,讀過科學報的人:“掌櫃說的是真的,黴菌的確是這樣的,大家都知道食物發黴就不能吃了,但是卻不知道,其實黴菌不集中爆發時,是看不見的,以前的碗洗不乾淨,肯定是有黴菌的,理論上好像是這麼回事。”

“十年壽命……”

這是碗嗎?這不是仙丹嗎!

有人直接掏出錢:“老闆,我要了,一套一整套,夠我全家用的!”

不管他是不是真的,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而真正的在讀書的在上學的,認字的,更是明白,這的確是真的。

不過他們還想看看這些東西到底多少錢。

掌櫃的攔著前面的人:“別急別急,我給大家算一下?!?

“一套八個這種飯碗,四個這樣的深湯碗,八個碟子,兩個這樣的超大的碗,兩個這樣的長條碟子,八個杯子,這些合起來,一起買的話有折扣,一共是五百大錢?!?

“當然了,這些也是可以單賣的,比如這種較小的,十大錢一個,這種大的,二十,這個最大的三十?!?

實際上這個價格是有數的。

霍海當然不可能按照市場需求去定價,那樣的話一套別說五百錢,五百貫都算低的。

當然也不是按照成本利潤率百分之多少來定的,如果是那樣的話,定個二百錢,就已經很高了。

霍海是按照肉價的兩倍定的。

目前的肉價差不多是九大錢一斤。

也就是說一套碗碟平均三十四個,算一個盤子等於兩斤肉,最後算出來就是六百多,打個折,就是五百。

這個價格是普通人能接受的價格。

當然了,這指的是長安人能接受的價格。

到了地方上,就要繼續降價了。

不過地方上,肉價也沒有九錢這麼高,算下來基本上還是兩斤肉錢一個碟子合適。

之所以定這個還算高的價格,也是霍海故意的。

霍海培養了那麼多燒製工人,只留下了最厲害的,剩下的很多都只給了他們不高的工資讓他們做搬運。

只要腦子正常的貴族,一定會挖這種人去自己的封地搞瓷器。

只是成品率會低一些而已。

但,粗糙的老師傅不代表教不出好徒弟。

畢竟有些時候這種事情是看天賦的。

只要篩選的人多,很快就會能選出不少厲害的匠人。

霍海預計,瓷器流行全國,最多超不過三年。

因爲霍海根本沒有任何形式的配方保密,不像鋼鐵廠、煤礦、水泥廠那邊那麼保密,是純公開的。

霍海爲什麼把瓷器廠開在距離長安這麼近的地方?

而不是直接開在開採高嶺土什麼的同關和煤礦一樣做成產業集羣?

爲的就是方便工人們提桶跑路把技術帶走。

爲了放水把這項技術推廣出去,霍海可是想盡了辦法。

因爲後面要推行專利保護機制,搭配股市的出現,刺激商業,所以霍海不能帶頭主動把技術傳出去。

於是才‘造成’了這種技術外泄的局面。

以後就算很多人在自己的封地搞瓷器廠,然後宣稱是獨立的搞出了這些技術,霍海都不會追究,也不會理會。

不過,更高級的帶顏色的瓷器,包括瓷器做畫的方法,還有貢品的燒製,以及更復雜還在研究的骨瓷製作就不會外泄了。

因爲這些技術,是先選拔出有天賦優秀的工匠,然後再教他們的。

這些人拿著高薪,簽了正式合同的,這麼高的待遇他們不會走,也更不敢爲了錢去賣配方。

……

在長安,瓷器剛一出現,就火炸了。

別的不說,光是這麼好看這麼精緻的餐具,不用任何形式的宣傳,都不愁賣,畢竟審美是人的本能。

而使用瓷器能更容易洗乾淨,以及因爲這一條附帶的可以讓人少生病這兩條傳出來後,更是讓所有人趨之若鶩。

長安縣現在到處都是餐館,大量的腳力、車伕需要吃飯,所以到處都有餐飲店鋪開設。

這些店鋪每天都要洗很多碗,很難洗!

現在有了瓷碗,洗碗比以前的碗方便多了,爲什麼不用?!

還有現在因爲開餐飲的多,大家都在卷,用的碗比別人好這一點,就是賣點。

雖然大家都能跟上學習,但是如果你不學著做,那你家就沒人來吃。

瓷器從銷售起,就成爲了長安第一大新聞,迅速成爲了長安的熱門話題。

除了同關煤礦,鋼鐵廠、水泥磚廠工人之外,瓷器廠工人,也成爲了長安媒婆的目標。

瓷器廠三個月的存貨,短時間就被長安縣的人給消化了,直接造成了缺貨的情況。

還有萬年縣,陵縣的豪強,還有三輔之地其他居民也想買,卻根本沒貨。

他們就只能等著了。

倒是貴族們都盯上了那些看起來更素雅更好看更有意思的釉色的瓷器,不過這些瓷器小貴,和普通人用的不是同一種東西,這種高利潤的東西,總需求量低,並沒有缺貨。

瓷器廠的廠長,茂陵四義士的樊胚,和霍氏的掌櫃商富商量過了,並沒有一次性把貨全拿出來,而是故意製造了這種局面,來造成最大規模的轟動。

俗稱……飢餓銷售法。

便宜的東西,量不夠,貴的東西管夠,你隨便買。

而瓷器的出現,也給長安人帶來了一個新的概念。

新年就要用新東西。

……

霍府,霍海安排劉細君住在自己的小院旁邊的房間。

霍海自己的小院房間挺多的,目前只有項緒皇甫華住在這兒。

給劉細君安排房間沒多久,王內侍就帶著兩輛大車過來了。

這些東西都是劉細君的。

王內侍親自來一趟,是爲了傳達劉徹的口信。

千萬不能委屈了翁主劉細君,千萬別讓她出什麼問題。

還有就是催促霍海儘快給文人們找點事兒做。

過年前,讀書人們還能玩兒對春聯,大家都在想符合規則的吉利話,到處寫春聯。

現在全長安縣,就新誕生了幾百種不同的春聯。

但這玩意兒畢竟是有時效性的,過了年之後,就沒人出錢求春聯了,讀書人們也就不會玩兒這個了。

就算玩兒,那也最多想起了玩意兒一下,消磨不了多少時間。

所以劉徹讓霍海加快速度,免得這些讀書人聚集在長安,搞出事情來。

說完后王內侍就走了。

霍海知道,這個事情劉徹不想讓別人知道,否則在皇宮時就給自己說了,不可能讓王內侍專門跑一趟。

還真的必須要寫書了。

僕人們給劉細君搬東西。

霍海就從科學院抓了兩個壯丁過來。

這兩個傢伙都是剛專業教師的將士,現在在科學院負責教新加入的匠人工人還有學徒讀書學認字。

霍海抓來兩個人,當然是爲了寫書,自己口述,他們寫。

霍??刹粫约喝懀疽槐拘≌f那麼長,自己寫得寫多久啊!

兩人坐在桌案前,霍海先講了注意點:“第一遍抄寫的時候,空隙最好留大一點,留一些修改的空間,可能會返工?!?

兩人連連點頭。

霍海:“還有,我這要寫的,主要用的是古白?!?

兩個老師不明白了:“古白?”

霍海點頭。

目前爲了科學發展,霍海直接推廣的是白話,徹徹底底的白話。

但是這本小說,是爲了雅俗共賞,以前學雅言的那幾萬讀書人,還有現在學簡體字的讀書人都能看。

所以白,但不能純白。

現在學簡體字的讀書人,學的《兒童六課合訂版》也是有《論語》《德道經》《荀子》《莊子》甚至更多百家內容的,所以也能理解白話中穿插雅言古文詞彙,只是讀起來沒那麼快。

而以前的學雅言的讀書人,也不會覺得過於陌生,無法上手無法讀通。

他們要是一開始就看不進去,這不白寫了嗎。

霍海:“這本書叫做《西遊記》又叫西遊釋厄傳?!?

“第一回……靈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住大道生

詩曰: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

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

覆載羣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其實霍海並不能記得全部原文,雖然西遊記他小學六年級就看了一遍原文,後來發現很多遺漏初中又看了一遍,高中看了各種陰謀論解讀,又去看了一遍,成年後爲了學寫作,又去看了一遍。

但也不是全部能背下,只能記個大概故事。

其中不少精彩的詩句記得倒是清楚。

標題什麼的也是幾個大概,寫個大概沒錯就行。

霍海唸完感嘆了起來。

如果沒記錯的話,小說脫胎於雜記,而雜記、怪異志、雜史雜傳類志怪小說,一類的東西,的始祖,就是《漢武故事》。

霍海記得《漢武故事》應該是成書於王莽時代之前的,寫的是武帝的故事。

就是那本書裡寫到了蟠桃園什麼的,寫到了東方朔偷蟠桃,寫到了西王母天庭等概念。

從此以後,神魔志怪就成了中國小說獨有的特色。

這種通俗的書籍,傳播很廣,也爲後來神話系統的產生起到了很強的推動作用。

因爲這本小說始祖書籍就是歷史類小說,所以也讓後來歷史類小說一直是中國古代的主流小說,一直到《西遊記》的出現。

而且就算是西遊記已經非常偏離歷史主題了,比水滸傳還要偏,但也依舊定在了貞觀年間。

霍海也只能感嘆了,霍??蓻]辦法也沒本事把中間的那些小說都寫出來,只能直接寫《西遊記》了。

不過,直接把該有的都給補齊了。

正感嘆著呢,就看到兩個老師抓耳撓腮。

霍海震怒!

西遊記還沒開始寫呢,你倆就開始耍猴戲是吧?!

霍海起身去看,才發現兩人寫的很糾結。

很多詞彙不知道是什麼,不知道怎麼寫。

霍海捏著下巴思索了起來,然後才恍然大悟。

就好像現代人認識簡體字,不用學習也能大概認識繁體字。

但認識是認識,讓現代人直接寫繁體字,就寫不出來。

而兩個老師,是讀得懂雅言,但是寫不來雅言。

對於他們來說,他們也學了一點雅言的精華,加上語境上下文理解,能讀懂古白,但完全不會寫。

這就跟霍海自己小學六年級時,讀了一遍西遊記,很多段落句子讀不通,然後跳過讀了個大概一樣。

“這……”

口述失???

此時,劉細君走了過來,發現兩人在寫東西,看向霍海,興奮:“你要寫新文章?”

“不是文章。”霍海:“是小說,很長的那種。”

劉細君:“所以……爲什麼是他們在寫?”

霍海:“這麼長我自己寫?我不喜歡寫字。”

劉細君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我幫你寫。”

劉細君最近的日子有多難過,就有多喜歡霍海的寫的《洛神賦》,就有多欣賞霍海的才華。

能夠見證一部新的神作的出現,是劉細君之前幻想過的事情。

霍海:“你認識簡體字?”

劉細君:“……”

霍海:“你會寫白話文行文嗎?”

劉細君:“那是什麼?”

霍海解釋了什麼是簡體字什麼是白話文之後,劉細君明白了。

原來要新寫的著作,比自己的想象中還重要!

“我學簡體字,學白話文,然後你說我寫。”劉細君很認真:“我能學會的。”

霍海擺了擺頭,一個人學白話文學簡體字要多久?根據大學那邊的情況來看,讀書人比完全不會的人學起來還難,因爲以前學的東西會有干擾。

需要時間適應。

劉細君:“我學得會?!?

霍海忍不住嘆氣:“學吧?!?

這能指望的了?看來是偷不了懶了,只能自己寫。

寫了幾千字,第一回還沒寫完呢,霍海就手腕發軟,直接丟下筆,翻身呼呼大睡。

第二天,霍海寫了三百個字,心一橫直接開始大綱代替正文,跳到了大鬧天宮,想了一下又不對,只能默默地又拿出白紙墊著。

第三天,寫了五十個字,直接開溜。

還順便以完成劉徹的任務爲理由,直接太子宮都沒去。

如此持續了十天。

劉細君再出現在霍海面前時,宣稱自己已經學會所有簡體字了,已經能照著老師的日記和教案寫一樣的白話文章了。

霍海不信,口述起了《西遊記》。

劉細君拿著筆嘩嘩的寫,不帶停的。

霍海一口氣口述了一章半,口乾舌燥,停了下來。

劉細君:“繼續呀?”

霍海罷手:“咳咳~喝茶,休息,嗓子冒煙了。”

十分鐘後,霍海趴在桌子上,劉細君的小腦袋從桌面下探了出來:“繼續呀?!?

半小時後,霍海在院子裡削陀螺,劉細君從柱子後面探出頭:“繼續呀?!?

一個時辰後,霍海躺在牀上睡大覺,劉細君繼續探頭:“繼續呀?!?

霍海怒了:“你是越猴是吧!”

劉細君:“我知道以你的才華,根本不需要想,就能寫後文,爲什麼要休息呢?”

霍海:“我……我的腦子是天才,嗓子又不是。”

劉細君:“但是,不是說這是陛下要求要寫的嗎?”

霍海本來想說自己偷懶,也寫的足夠快了,快的能嚇死別人。

但沒說。

而是:“你不能去玩兒會兒嗎?”

劉細君:“沒有寫文章好玩兒?!?

霍海翻身:“你不是喜歡樂器嗎?我看你的隨身物品全是樂器,去玩音樂啊。”

劉細君思索了起來:“玩兒音樂?這個詞用的真精確,不過我現在不想玩兒音樂,那些都不新鮮了,都玩兒過了?!?

劉細君和東方朔一樣,過目不忘。

這些變態天才,這麼喜歡喜新厭舊嗎?

霍海:“我給你搞個新樂器,你去玩兒去吧?!?

劉細君一聽有新樂器,就不像阿飄一樣纏著霍海了。

一天後,霍海拿出幾塊串在一起的竹板給劉細君:“這個樂器叫做快板兒,好好學好好練……玩兒去吧?!?

劉細君:“這是……樂器?”

霍海:“多新鮮,打擊樂,正宗打擊樂!和聲樂結合的最好的打擊樂!可好玩兒了,快去摸索吧?!?

第62章 人血饅頭第114章 少尉大人說第263章 (大章)天漢元年第49章 夏人工人第45章 黑白的熊170.第170章 (大章)功成身退136.第136章 (大章)物極必反第8章 萬人圍觀51.第51章 白嫖之魂第92章 波斯舞第70章 第一把交椅(求首訂)第97章 沙漠大儒(23萬更)第250章 (大章)匈奴覆滅第44章 全軍蹭飯第243章 爲世界改變自己194.第192章 世界版圖的擴張第219章 (大章)殊死搏鬥第21章 丞相之姿第265章 (大章)青黴素188.12月月票抽獎活動開始!第231章 (大章)霍氏三傑152.第152章 (大章) 霍家有後第72章 放飛自我的魷魚絲盟主加更第14章 霍?;鼗舾?/a>第210章 (大章)強勢組合192.第190章 (大章)巫蠱元兇!153.第153章 (大章)廢物公子哥第6章 嘴硬的漢武帝第118章 朝堂小會(萬字23)第61章 長安的靈魂164.第164章 (大章)兩大帝國的崩潰第225章 (大章)世界第233章 (大章)對弈144.第144章 (大章)天竺外事 西遊記第119章 科舉制(萬字更新)193.第191章 (大章)人盡其才128.第128章 (大章合併)治水方案第19章 世間萬物的道理第93章 史上第一次相聲134.第134章 (大章)風起雲涌第25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75.第75章 黑心開發商(首日兩萬更)第50章 長安萬年第220章 (大章)買下南越國!第211章 (大章)春闈前第102章 悠閒日子133.第133章 (大章)開河道時第257章 (大章)封禪立碑第17章 古今咸陽172.第172章 (大章)從東殺到西182.第181章 (大章)穿越者?第95章 教育產業第202章 (大章)爲國做鴨第8章 萬人圍觀第112章 鉅富製造機第204章 (大章)最大規模投資第110章 輕型軌道車?。ㄈf字更新)153.第153章 (大章)廢物公子哥第35章 包月(加更)第228章 (大章)羅馬來人181.第180章 (大章)漢幣潮汐第196章 (大章)大哥和二哥吵架,老三沒了?173.第173章 (大章)蒸汽輪船試航173.第173章 (大章)蒸汽輪船試航第112章 鉅富製造機第250章 (大章)匈奴覆滅第239章 (大章)貨幣改革原因124.第124章 (超大章合併)沒道德怎麼綁架?第98章 鋼鐵巨獸(萬字更新)140.第140章 (大章)三種火藥武器184.第183章 (大章)物產成百倍豐富第234章 (大章)大漢警事第14章 霍?;鼗舾?/a>127.第127章 (大章合一)爹啊爹啊第264章 (大章)嘬嘬嘬第219章 (大章)殊死搏鬥161.第161章 (大章)戰匈奴!第202章 (大章)爲國做鴨第24章 跟我比狡辯是吧?第110章 輕型軌道車!(萬字更新)第48章 爲了尊嚴第256章 (大章)昏與明第239章 (大章)貨幣改革原因175.【12月抽獎活動】152.第152章 (大章) 霍家有後第65章 美鍋隊長第87章 混凝土路(日更七千求訂閱)174.第174章 (大章)霍海至舊金城第1章 管不住褲腰帶第58章 橫著宮豎著宮?第237章 禁止圈地的手段147.第147章 (大章)天竺公司191.第189章 (大章)概率學BUG第3章 委以重任?195.12月中獎名單第227章 (大章)目光短淺眼界窄看不清第5章 你缺鋅141.第141章 (大章)宣佈新城計劃第207章 (大章)大婚與國事第57章 條件反射性反咬
第62章 人血饅頭第114章 少尉大人說第263章 (大章)天漢元年第49章 夏人工人第45章 黑白的熊170.第170章 (大章)功成身退136.第136章 (大章)物極必反第8章 萬人圍觀51.第51章 白嫖之魂第92章 波斯舞第70章 第一把交椅(求首訂)第97章 沙漠大儒(23萬更)第250章 (大章)匈奴覆滅第44章 全軍蹭飯第243章 爲世界改變自己194.第192章 世界版圖的擴張第219章 (大章)殊死搏鬥第21章 丞相之姿第265章 (大章)青黴素188.12月月票抽獎活動開始!第231章 (大章)霍氏三傑152.第152章 (大章) 霍家有後第72章 放飛自我的魷魚絲盟主加更第14章 霍海回霍府第210章 (大章)強勢組合192.第190章 (大章)巫蠱元兇!153.第153章 (大章)廢物公子哥第6章 嘴硬的漢武帝第118章 朝堂小會(萬字23)第61章 長安的靈魂164.第164章 (大章)兩大帝國的崩潰第225章 (大章)世界第233章 (大章)對弈144.第144章 (大章)天竺外事 西遊記第119章 科舉制(萬字更新)193.第191章 (大章)人盡其才128.第128章 (大章合併)治水方案第19章 世間萬物的道理第93章 史上第一次相聲134.第134章 (大章)風起雲涌第25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75.第75章 黑心開發商(首日兩萬更)第50章 長安萬年第220章 (大章)買下南越國!第211章 (大章)春闈前第102章 悠閒日子133.第133章 (大章)開河道時第257章 (大章)封禪立碑第17章 古今咸陽172.第172章 (大章)從東殺到西182.第181章 (大章)穿越者?第95章 教育產業第202章 (大章)爲國做鴨第8章 萬人圍觀第112章 鉅富製造機第204章 (大章)最大規模投資第110章 輕型軌道車!(萬字更新)153.第153章 (大章)廢物公子哥第35章 包月(加更)第228章 (大章)羅馬來人181.第180章 (大章)漢幣潮汐第196章 (大章)大哥和二哥吵架,老三沒了?173.第173章 (大章)蒸汽輪船試航173.第173章 (大章)蒸汽輪船試航第112章 鉅富製造機第250章 (大章)匈奴覆滅第239章 (大章)貨幣改革原因124.第124章 (超大章合併)沒道德怎麼綁架?第98章 鋼鐵巨獸(萬字更新)140.第140章 (大章)三種火藥武器184.第183章 (大章)物產成百倍豐富第234章 (大章)大漢警事第14章 霍?;鼗舾?/a>127.第127章 (大章合一)爹啊爹啊第264章 (大章)嘬嘬嘬第219章 (大章)殊死搏鬥161.第161章 (大章)戰匈奴!第202章 (大章)爲國做鴨第24章 跟我比狡辯是吧?第110章 輕型軌道車?。ㄈf字更新)第48章 爲了尊嚴第256章 (大章)昏與明第239章 (大章)貨幣改革原因175.【12月抽獎活動】152.第152章 (大章) 霍家有後第65章 美鍋隊長第87章 混凝土路(日更七千求訂閱)174.第174章 (大章)霍海至舊金城第1章 管不住褲腰帶第58章 橫著宮豎著宮?第237章 禁止圈地的手段147.第147章 (大章)天竺公司191.第189章 (大章)概率學BUG第3章 委以重任?195.12月中獎名單第227章 (大章)目光短淺眼界窄看不清第5章 你缺鋅141.第141章 (大章)宣佈新城計劃第207章 (大章)大婚與國事第57章 條件反射性反咬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苏县| 鄂尔多斯市| 花莲市| 东安县| 南宁市| 长乐市| 黄浦区| 通化县| 彩票| 娄底市| 乡宁县| 始兴县| 满城县| 云安县| 绿春县| 永清县| 西乌珠穆沁旗| 霍林郭勒市| 桐梓县| 栾城县| 常宁市| 奉节县| 安西县| 库尔勒市| 德清县| 高安市| 定南县| 原阳县| 健康| 佛学| 永胜县| 昂仁县| 福贡县| 枝江市| 宜丰县| 融水| 沙雅县| 合川市| 高阳县| 陆川县| 磐安县|